2020-12-26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幻想與現實
莫言
選自《文藝報》
上世紀80年代,我曾經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到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祖國哥倫比亞看看,現在,這個幻想變成了現實。本世紀初,我曾經幻想在某次國際文學會議上與加西亞·馬爾克斯見面,並且想好了見到他時要說的第一句話,但因為他身體欠佳,沒有參加這次會議,這個幻想沒有變成現實。
拉丁美洲文學對於我們這批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寫作的中國作家是異常輝煌又分外親切的文學現實。那時大量拉美文學被翻譯到中國,我和我的同行們如饑似渴地閱讀,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我當時的感受和馬爾克斯當年在巴黎的閣樓上初次讀到卡夫卡的小說時的感受是一樣的:啊,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啊!
1987年,我寫過一篇題為《兩座灼熱的高爐》的文章,講述了加西亞·馬爾克斯和美國作家福克納帶給我的啟發和誘惑。他們啟發了我可以怎樣寫,但他們也誘惑著我像他們那樣寫。我在文章中表達了想要擺脫他們、創造一種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個人獨特風格的文學的幻想。30多年來,在中國作家的共同努力下,這個幻想也基本上成了現實。
文學幻想展現了人類對幸福和美好未來的嚮往,幻想可以使得文學更加逼近現實。當然,無論多麼神奇的幻想,也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中國清代的文學家蒲松齡的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中,很多情節荒誕不經,但卻讓人不覺其虛假,原因在於大量富有現實生活氣息的細節。譬如其中有一篇小說講某次雷雨過後,天上掉下了一條龍。我們都知道龍是一種根本不存在的動物,但蒲松齡寫這條龍身上落滿了蒼蠅,不勝煩擾。龍將身上所有的鱗片張開,讓蒼蠅鑽進去,然後它猛地閉合鱗片,將蒼蠅消滅。後來,天降大雨,雷聲隆隆,龍呼嘯一聲飛到天上去了。這樣的細節,讓龍這種虛幻的動物獲得了藝術的真實性。又如我們熟悉的《百年孤獨》中有這樣一個細節:霍塞·阿卡蒂奧中彈身亡,他的血沿著大街小巷曲曲折折,一直流到了母親烏蘇拉的廚房裡。烏蘇拉循著血跡,來到出事地點。通過這個細節,母子深情,得到了集中而強烈的展示。這些極盡誇張的故事,因為來自於現實生活細節的真實,以及作家講述時的高度自信,從而產生了巨大的說服力並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最近30多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令世界矚目的巨大進步和變化,當年我們幻想的事情,今天已經成為現實,當年我們做夢都沒想到的事情,今天已經變成或正在變成現實。
前不久我回故鄉高密,遇到了一個90多歲的老人,他談到了40多年前我與他一起在村子裡幹活時的一些往事。當時我是一個懶惰的兒童,他是一個勤奮的幹農活的好手。我曾經跟他說:將來,割麥子、掰玉米、摘棉花,這些沉重的農活,都可以用機器代替。他諷刺我說:將來還會有一種機器,一按電鈕,包子、餃子、雞鴨魚肉都會熱氣騰騰地冒出來,你等著吃就行了。這次碰到他,他說:大侄子,你了不起啊,你能預知未來!你當年說的都成了真事了。我說,大伯,那些事,都是我從報紙上看到的。他說:你再給我預言一下,再過30年,還會有什麼變化?我說,大伯,我真的不知道30年後會是什麼樣子,連三年後的事我都不知道。但您當初說的那種一按電鈕,各種好吃的好喝的都會冒出來的機器,從技術上來講,完全可以變成現實。
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是中國作家面臨著的現實,是我們文學藝術最寶貴的創作資源,也是我們的藝術幻想的根基。我當年坐在時速50公裡的火車上,幻想著自己是騎著一匹駿馬在田野裡奔馳,現在我坐在每小時300公裡的高鐵上,幻想著自己是騎在一枚火箭上向月亮飛馳。現實變了,幻想也會變。不了解現實,幻想的翅膀就無法展開。因此,作家必須與時俱進,才能寫出富有時代氣息的作品。即便寫的是歷史題材的作品,如果作家能以最新的現實為立足點,也會使古老的故事產生新意。
我曾經想好的見到馬爾克斯時要說的第一句話是:先生,我在夢中曾與您喝過咖啡,但哥倫比亞咖啡裡有中國綠茶的味道。
《花城》2020年第6期 目錄
中篇小說
說部黃昏 / 呂新
四篇俠 / 邱華棟
短篇小說
小一號的島嶼 / 龐羽
越界 / 李葦子
傳說 / 趙小蕾
花城關注
本期關鍵詞:樹洞
欄目主持人:何平
關於南京的回憶 / 張惠雯
咪咪花生 / 文珍
本期點評:「我想給你一切,可我一無所有」
詩歌
影子的時代(六首) / 虹影
在異鄉夢見雙親(五首) / 馬永波
詩一束 / 張曉雪 廖偉棠 嚴彬 風言 石才夫
散文隨筆
弄堂記憶:六十年代末屑 / 陳東東
村莊兇猛——我的1980年代 / 玄武
黑金 / 張林華
花城譯介
欄目主持人:高興
愛戀中的佩索阿——佩索阿情書選 / [葡萄牙]費爾南多·佩索阿 姚風 譯
思無止境
小津安二郎電影及戰後日本 / 趙荔紅
紀錄片
《花城》是年輕作家慈祥的姑奶奶 / 畢飛宇 溫晨(導演)
域外視角
在黑暗中看見最亮的光:文學史上那些失明作家 / 趙彥
地址:廣州市水蔭路11號花城雜誌社
郵編:510075
電話:(020)37592311
微信公號:huacheng1979(可在微店中購刊)
刊號:CN44-1159/I
郵發代號:46-92
海外代號:BN661
歡迎郵購,免收郵費,每冊定價20元,全年定價120元。
原標題:《莫言:如何讓人相信,那條龍真實存在》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