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反對餐飲浪費已經成為全民認同的共識和追求的風尚,節約糧食,光碟行動的倡導已經深入人心。將反浪費持久地推進下去,已經成為時代的呼喚。要完成這個大目標,需要社會的共治,更需要餐飲企業作為第一責任人的擔當。
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吃自助餐取水果的時候,沒有吃完的餐食就被服務員收走;用餐的時候某個菜品烹製存在缺陷被整盤地剩在餐桌;點菜時詢問菜量大小和數量是否合適,服務員不可置否……還有進貨數量過大,物料保存不當,後廚操作粗放等等,各種各樣的不違規但是很浪費的現象在餐飲企業中已經成為準常態,《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指出,中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其中,大型聚會浪費達38%,餐飲企業絕對是食物浪費的源頭和重災區。反浪費必須從餐飲企業做起。
必須認識到,餐飲企業是反浪費的主導,因為它是餐飲消費的供給側;餐飲企業也是反浪費的主力,因為它的浪費程度和數量遠遠大於居民個人居家餐食消費;餐飲企業還是反浪費的主角,因為它是全民食物消費模式的樣板。所以,作為主導、助力、主角的餐飲企業,在反浪費行動中責任重大,所以,作為反浪費第一責任人的餐飲企業,要做的絕不應該只是掛出反對浪費、光碟行動的標語,也絕不應該止步於上小份菜的初級動作,而是要拿出切實、有效、主動的舉措。
最近媒體報導了這樣的案例:有餐飲企業在大型婚宴後,主動為客人將剩餘可食用的菜品分類打包,乾淨整齊地交給離開的主人;有餐飲企業在接受預定宴席時,在不降低標準的前提下,建議客人減少一道菜,並將菜品的用料和品質提高;有餐飲企業把一些適合的菜品從裝例盤改為上位菜……這些做法,在保證了食客用餐快感和企業經營收益的同時,也起到了貨真價實的反對浪費的作用。這個作用比起發布規定,比起向消費者宣傳,肯定是更進了一步。而這進一步的背後是企業的用心和勤奮,是企業盡責的力量。一旦餐飲企業都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狀況,推出蘊含著主動和智慧的具有特色和成效的反浪費舉措,中國的食物浪費現象一定會大有改觀。而一旦餐飲企業的主動節約行動和消費者的光碟行動融為一體,就會形成一種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方式。
可以肯定,餐飲企業針對浪費現象的補缺堵漏,帶來的絕不僅是一種良好風尚的弘揚,更是餐飲企業高質量的成長,是餐飲行業小康之年新的輝煌。反對浪費任重道遠,引領全民共治的作為需循序漸進,全國有900餘萬家餐飲企業,反浪費的成果也不會一蹴而就,但是樹立一種態度,把反浪費從被動的響應意識升級為主動的責任意識,則是每個餐飲企業應該並且可以馬上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