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年底為期一個多月的載人任務成功創下了中國航天史上的新紀錄,我朝在空間站建設的進度上更加快馬加鞭。上周四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中心發射了一枚搭載著自動化補給艙天舟1號的長徵7號火箭,在數個小時之前,這個補給艙剛剛和天宮2號空間站成功對接,往我朝的永久在軌空間站夢想藍圖上再添一筆。
天舟1號是中國迄今為止所發射過的最大型空間飛船,長10.6米,直徑3.4米,展開太陽能電池板後寬度可達15米,它最多可以搭載接近6噸物資和2噸燃料,滿載時全重為13噸,載荷比達到0.48,在世界航天水平上居於前列。
天舟1號的設計目的為物資運輸飛船,主要為空間站的太空人們送去食物和飲用水、衣物、太空衣以及其他裝備和資源。目前國際上執行類似任務的飛船有俄羅斯的進步號、Orbital ATK的天鵝座以及SpaceX的龍,不過天舟1號還具備給空間站加注燃料的能力,這是那些商業宇航補給飛船所不具備的。
不過它為期兩個月的在軌主要任務並非運輸,而是進行諸多技術驗證:飛船與空間站將進行三次對接;在軌加注飛船燃料以完成長時間飛行任務;以及一些自身所搭載的空間實驗項目如非牛頓引力實驗。
中國計劃明年發射第一個天宮2號的空間站模塊,並在之後的幾年裡陸續更新天宮2號空間站的設施,預計到2022年,我朝將會有一個60噸級的永久在軌空間站,屆時它將能允許三名太空人在軌道上工作和生活整整半年。不知以後它是不是也會成為商業太空旅遊的一個景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