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南宗百日築基

2021-02-07 內家三拳

「養氣」指養育先天的元陽真氣。(悟真篇》說:、二物會時性情合,五行全處虎龍蟋。本因戊已為媒聘,遂使夫妻鎮合歡。」其所指就是養氣的功夫。「二物會時」指意守丹田達到一定火候時,元神與元精會合。故養氣的具體功法,實為意守丹田。

《俗真篇》說:「要知產藥川源處,只在西南是本鄉。」其中「西本鄉」指下腹部下丹田之處。故意守應在下丹田,而非上丹田或中丹田。真氣究竟向何處採取並歸何處呢?南派第四代傳人陳楠贈給其弟子鞠九思《水調歌頭》詞中隱喻說:「一些珠露,阿誰運到稻花頭?便向此時採取,宛如碧蓮含蕊,滿破玉池秋。」其中的密意是:真氣(珠露)運至男性外生殖器龜頭,喻為運到稻花頭」。此時真氣細微嬌嫩,如碧蓮含蕊。趁此時採得真陽之氣,引起身心變化,打破了陰靜狀態「玉地秋」《悟真篇》說:「送歸土釜牢封閉,次人流珠廝配當。」其中「土釜」指下丹田,說明真氣發動時,用意引歸下丹田。

  

「採氣」就是指真氣發動時,稱為活於時到來,及時用意採取,送到下丹田,不便走漏。《俗真篇》說:「鉛遇癸生須急採.金逢望後不堪嘗。」其中「癸生」指後天腎精發動意即性衝動,因先天無形無質的元精,藏於有形有質的腎精之中。在性衝動達到一定程度,元精即會化為腎精,故須趁元精將化未化為腎精時,進行「急採」。否則,過時「金逢望後」元精已化為腎精,就無法採到即不堪嘗。

  

「鍊氣」指其氣運行於督脈、任脈,所謂三百次小周天以煉外藥與內藥(指不同層次的真氣)及七日靜定煉大藥(抬高層次真氣)。分述如下。

  

一、經過養、採達到一定火候,積蓄在下丹田的真氣,氣機發動,以逆呼吸作所謂「橐龠運動」。由「巽風」配合,沿督脈扶搖而上,進行小周天運轉(又稱「轉**」)。《悟真篇》說:「妙在周天運用」,「河車不敢暫留停,運入崑崙峰頂」。石杏林(南派第二代傳人)在《還源篇》中說:「一孔三關竅,三關要路頭。忽然輕運動,神水自周流。」陳構的《紫庭經》說:「採之煉之未片刻,一氣渺渺通三關「以上都說明其氣作小周天運轉時的景象和有關問題。

  

二、經過約三百次小周天運轉,元精已轉化為真氣,不再向後天腎精轉化。陳楠之《金丹詩訣)說:「但守火爻三百刻產成一顆夜明珠。」此時,全身陽氣充盈,「馬陰藏相」,淫根已斷,不再有兩性之欲,就必須及時停止周天運轉。《悟真篇》說:「未煉還丹須速煉,煉了還須知止足。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知止足」是指停輪止火。小周天運行,每次所採煉的真氣,稱為外藥。經過約三百次周天運行,元神與外藥會合於下丹田,形成質量高一級的其氣,稱為內藥。內藥繼續在下丹田與元神會會凝結,形成質量又高一級的其氣,稱為大藥或丹母。產大藥之時稱為正子時。產大藥時的景象是:下丹田如火熾熱,兩腎如熱湯煎熬眼吐金光,耳後如風響,腦後如騖鳴,身湧鼻搐。然後再經過約 7日的靜坐功夫(稱為坐關),廊煉成更高一級的真氣稱為聖胎,或名嬰兒。《悟真篇》說:「三家相見結嬰兒。嬰兒是一含真氣,十月胎圓入聖基。」就是指煉精化氣功夫最後的結果。這階段功法,自古有不少專門術語,現略舉數條:

  

一、爐鼎與黃道:鼎指腦海泥九宮,」爐指下腹部下丹田。黃道一詞,素有爭議。《悟真篇》說:「既驅二物歸黃道,爭得金丹不解生。」清代大功家、道家學者閔一艮認為在督脈(稱黑道)與任脈(赤道)之間有一脈從下丹田直通腦海泥九,名為黃道。並認為練功者先通任督,然後自然激發黃道一通,則真氣更加升降活潑,上下暢通,進入到某種新境界。如真氣不經督任的周天運轉,用意引其直通黃道,則易於出偏,名為「闖黃」或「鬧黃」,其流弊甚大,因而,閔氏以「黃中直透法」流傳於世。

  

二、活子時到來採取真氣的口訣,在南派丹書中未有記載,但稍後丹書有「吸、抵、撮、閉」四字口快或類似的六字四塊以及口傳的「橐龠運動」等,其具體方法,均須口傳面授,不見於文字。

  

三、卯酉沐浴:卯酉在小周天階段指位置,非指時間,人身前臍後腎處稱卯酉。沐浴在小周天時指休息,大周天時指排除雜念,防止心神外馳。小周天運轉中,真氣至督脈腎處(上行)或任脈臍處(下行),應適當作息一下,名為卯酉沐浴。《金丹四百字》說;「火候不用時,冬至不在於。及其沐浴法,卯酉成虛比。」說明「火候」、「冬至」、「沐浴」、「卯酉」等都是一種比喻之詞。

  

四、火候:「火」指元神或心意。「火候」指練功過程中真氣的變化、運行,如何用意念與呼吸調節和掌握其尺度,做到無過不及,恰到好處。例如氣息綿綿,意念強烈者稱為武火,多用於採封及運行督脈之時;氣息與意念,若有若無者稱為文火,多用於溫養與循行任脈之時。《悟其篇》說:「契論經歌講至具,不將火候著於文。」古人不公開講述火候約有兩個原因:①火候實際是功法中的具體細節、竅門,在習練時,出現的景象和問題,往往因人而異,放火候只能針對實際情況,師徒四傳心授;②為了保密,不輕易傳給外人煉情化氣階段,一向被認為是最關鍵部分。能否像成的客觀標準,南派丹書中雖未明言,但後世學者總結約有以下五點:

  

第一,馬陰藏相,即淫根已斷,外生殖器內縮,而非由於疾病或衰老原因。

  

第二,寒暑一季,即不怕嚴冬寒冷或夏暑炎熱,把冬夏看成一樣。

  

第三,發白復黑,齒落復生。

  

第四,能少食少臥。所謂氣滿不思食,神旺不思睡。

  

第五,陽光三現,即頭部與胸腹前,因丹田之氣充盈,在靜坐中出現閃光,稱為陽光。認為出現閃光2次,即須停止周天運行。但陳攖寧認為「陽光三現」出自明末伍衝虛所著丹經,是他個人練功中的感覺,非一般規律。

相關焦點

  • 道家南宗之「百日築基」
    清代大功家、道家學者閔一艮認為在督脈(稱黑道)與任脈(赤道)之間有一脈從下丹田直通腦海泥九,名為黃道。並認為練功者先通任督,然後自然激發黃道一通,則真氣更加升降活潑,上下暢通,進入到某種新境界。如真氣不經督任的周天運轉,用意引其直通黃道,則易於出偏,名為「闖黃」或「鬧黃」,其流弊甚大,因而,閔氏以「黃中直透法」流傳於世。
  • 練易筋洗髓經內功需要百日禁慾築基嗎?
    但不是一輩子,而是100天,所謂「百日築基」。當年練功時不太在意,比如練習丹田之氣、正身功法,很容易欲望增強,則更容易控制不住。並沒有感受到百日築基的效果。後來,發現功力總是無法提升,反反覆覆,百思不得要領。於是決定把唯一沒有做的事情做了,那就是禁慾百日。期間自然欲望很強,怎麼辦呢?
  • 過來人:丹道修煉,「百日築基」太長,十多天就夠了!
    要想有所成就,必須走到修煉正道上來,最後發現,還是道家的丹道修煉最能吸引我。於是我們開始廣搜各種丹道的資料,也拜過幾位名師,練來練去,可就是沒什麼明顯感覺。幾位老師一至認為我根器不佳,需要老老實實的進行丹道築基訓練,並說丹經上說「百日築基」對現代人不適用,因為現在的環境誘惑太多,人心難定,築基莫說是百日,就是十年,對大多數人來說也是完不成的。
  • 為什麼一定要百日築基?
    你看完後一定會轉發學丹道☯ 傳播道家丹道養生智慧 中華道家修煉
  • 道家夫妻陰陽雙修術
    道家夫妻陰陽雙修術陰陽雙修為秘傳的一套系統完善的男女(夫妻)雙修功,把其築基、雙修兩大部分整理出來,了供賞析。這就是道教內丹南宗雙修派,也叫作陰陽派。清修派公開煉養,由張伯端傳石泰、石泰傳薛道光,薛傳陳楠,陳傳白玉蟾。這便是所謂道教內丹南宗五祖。
  • 丹道築基法訣:這是修行人的保命功夫,練好了能讓你返老還童!
    築基一詞,來源於道家內丹術。是內丹術中小周天在煉精化氣之前的修煉內容。也叫百日築基。但對於現在的氣功練習者來說,真正修習內丹術的已經很少了。多數都是習練根據傳統周天功法而改變的現代型的健身周天功。做為周天功的術語,百日築基仍被健身周天功沿用了下來,做為健身周天功,通小周天前的基礎功法。我們先了解一下傳統的丹道「百日築基」。
  • 道家築基功法之填髓法與抗寒功,可以讓人精力充沛,保暖防寒
    道家功法有很多,道家築基功法裡的,填髓法和抗寒功可以讓練習的人精力充沛,保暖防寒。填髓法和抗寒功人由來,《封神演義》一書乃內丹學家陸西星所作,其第89回有一段「紂王敲骨剖孕婦」的故事。其中大意說紂王同妲己在鹿臺上憑欄看朝歌積雪,見西門外行人跣足過河。
  • 道家養生修煉的方法!
    儒家重視人倫,主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幹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立千古不朽的功勳;佛家傾心般若,主張在自覺的基礎上覺他,自度的基礎上度他,普度眾生,同臻西方極樂世界;道家則崇尚自然,主張通過這種修煉,達到長生久世,羽化登仙。儒家的著眼點在於入世,佛家的著眼點在於出世,道家的著眼點在於加強自身修煉以求長生不死。
  • 清末大太監發現的一件道家寶物
    道書記載,此圖為道教丹道功法、百日築基之秘要,長期習練甚至可羽化飛升。而發現這件寶物的大太監也非凡人,便是道教全真龍門派分支霍山派祖師大太監劉誠印。劉誠印自幼儒道兼修,對道教知識頗有建樹,細看這幅古畫後,他馬上斷定這絕不是簡單的山水圖,而是道家修煉內丹的秘術——內經圖。隨後,劉誠印把寶物帶進宮內,打算呈現給慈禧太后,可惜慈禧太后看過「畫」後,只新鮮了兩天就扔到一邊,此後一直塵封在宮中「如意館」內。
  • (許三泉原創)「道」是科學不是神話《第十集》道家南宗派
    三泉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道家的南宗。 金丹南宗近道,北宗近禪。南宗思想分為兩體第一階段張伯端。第二階段石泰、白玉蟾等。南宗是道教的重要派別。南宗丹法,重在命功,先命後性。創始於北宋張伯瑞,流傳於南方廣大地區。該派以「先命後性」修煉方式著稱。輕視符籙,並視外丹為邪術。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又稱紫陽派。
  • 【滿滿都是乾貨】什麼是金丹派南宗?全真道南傳與金丹派南宗有何關係?南宗修行又有什麼特點?
    金丹派南宗從紫陽真人肇始起,發展演化而成兩個支流:清修派:自張伯端傳石泰、薛道光以至於陳楠、白玉蟾、彭耜等,乃清修一派,向來被視為金丹派南宗正宗;雙修派:自張伯端之後,經劉永年、翁葆光,後傳至陳達靈、戴起宗、陳致虛、陸西星等人,則是雙修一派(陰陽派),多被視為南宗旁支。
  • 混元樁之百日築基
    一般來說,每天站30分鐘,100天後則身體進一步修煉功夫的基礎就有了.此即古人所說的百日築基。
  • 道家揭秘「入靜」的修行秘密
    道家靜功法 這裡刊載的道教傳統內丹修煉築基法《靜功法》和《吐納法》,即是摘自田誠陽道長所撰修煉專著之中。築基,是道家修煉的入手功夫。就好角蓋房子一樣,先要打好地基,才能修造完成,因此謂之「築基」。築基堅牢,房子才能造得穩固高大,喻之丹功,先要堅固自身形體,充實本元,然後修到高深層次,才有足夠的保障。
  • 三十年道家南宗傳人傳授【「手摸心會」脊柱強健方法 -【整脊術】課堂網絡實操
    道家功夫整脊術,最早是以道家南宗「紫陽真人張伯端」所創金丹大道修煉時的動功(武火)訓練方法為基礎,結合現代脊柱相關疾病的手法特點,經過當代傳人俞海根多年潛心鑽研,總結出的一套擁有完整理論體系,針對脊源性疾病的治療方法
  • 說一說道家內丹術和簡單的吐納法
    唐宋時期,那些經常吃死人的丹藥被統治者們所摒棄,煉丹師們也漸漸明白他們煉製的丹藥一般都有毒,外丹術漸漸失去了市場,轉而崛起的則是道家內丹術。道家內丹術也是煉丹,不過卻是以自己的身體為鼎爐來修煉,醞養精氣,在體內形成內丹,也有叫陽神的說法,也有元嬰的說法。修真類小說裡很多描述其實都是引用一些內丹術的修煉方法和術語。
  • 古今內丹學派各家 | 丹法簡述 女丹法 南北宗
    2、南宗南宗創始於北宋張伯端(字平叔,號紫陽,浙江天台人,987—1082),因該派流傳於南方地區,傳人也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以張伯端之號又稱紫陽派,以地域又稱天台宗。張伯端得內丹法訣於劉海蟾,得訣而作《悟真篇》,傳法於石泰。石傳薛道光,薛傳陳楠,陳傳白玉蟾。道史稱此五人為南宗五祖。南宗五祖中,張、石、薛、陳四人皆非道教中人,自白玉蟾始為道士傳法。
  • 道家丹法{築基功}課程
    「丹道」誕生於神州華夏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是先祖對眾生慈悲的指引是中國道家文化修煉體系的凝萃
  • 探秘道家房中術 雙修之路
    也有一些道士乾脆被附會成穿著道袍的採花賊,他們精通男女的「戰爭」,能夠在一場場床戲裡大勝對手,採陰補陽,返老還童,而令自己得道成仙。在服氣、導引、服食、外丹、內丹等道路之外,還有這樣一條終南捷徑,通過女人的身體,重回鴻蒙未判的混沌。
  • 道家丹道築基,胎息和神氣的清虛是必要條件!
    很多丹道養生愛好者認為丹道築基很容易,以為丹法就是打坐,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所很多愛好者,修持多年,都沒能正式踏入丹道正功的門,甚至尚不能真正地入靜,這都是忽略丹道修行的基礎,邋等而求的結果。那麼,丹道築基都包含哪些內容?需要達到什麼目的呢?簡單說,就是調、孕出真藥物,即先天真一之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