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曠視的產業認知,姚班高材生印奇眼中的未來三大趨勢

2021-01-09 億歐網

11月5日,AI公司曠視科技聯合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舉辦姚期智·曠視「本質創新」研究院成立典禮,暨姚期智院士受聘曠視Face++研究院首席顧問儀式。在會上,姚期智院士和曠視科技三位聯合創始人印奇、唐文斌、楊沐、首席科學家孫劍博士共同探討了關於人工智慧在理論、算法、產品、產業四個角度的本質創新,據了解,曠視科技三位創始人均出自「姚班」。

據悉曠視科技成立於2011年10月,在10月31日,完成4.6億美元C輪融資,成為國內AI賽道單次融資金額最高的公司,曠視以深度學習和物聯傳感技術為核心,立足於自有原創深度學習算法引擎 Brain++,深耕金融安全,城市安防,手機 AR,商業物聯,工業機器人五大核心行業,致力於為企業級用戶提供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發展至今,曠視已在北京、西雅圖、南京設立獨立研究院,並在十餘個核心城市設立分部。

其構建的新願景是「賦能機器之眼,構建城市大腦」,億歐作為AI+產業的主流媒體,梳理了曠視關於AI產業落地的一些想法和思考。12月14日,億歐將在北京舉辦2017AI產業應用峰會,20+嘉賓,50+媒體,75%企業中高層佔比,來這裡和有識之士共同探討AI吧!

曠視未來三年最重要的事情「賦能機器之眼,構建城市大腦」

印奇認為,曠視未來三年,最重要的事情是「賦能機器之眼,構建城市大腦」,安防是未來城市和物聯網的雛形,現在安防的行業以政府型的項目為主,以硬體為主要的產品,未來一定是偏網絡化中心化一個大的解決方案,真正多層級的系統,我們定位很簡單,叫賦能機器之眼,我們強調軟硬結合,未來網際網路終端設備越來越豐富,希望成為未來裡面的技術核心,技術核心不是SDK,而是雲和端的結合,賦能的本質是中間如何能夠數據打通的鏈路,而不是一個封閉的閉環,所以賦能機器之眼是對產業的定位。

第二構建城市大腦,我們最核心的定位是把數據連通智能化、形成平臺化的計算範式,成為大數據的未來的構建者和運營者,在現在的安防體系下,跳出這個框框思考下一個東西。

幫助客戶重新定義工作流程,完善工作需要求

唐文斌認為,不管政府也好公安也好,客戶買的東西叫用戶價值,解決自身問題,怎麼解決問題,給他帶來價值,提供一個技術、提供一個SDK對他並沒有用,而是需要給他一套能夠結合他的業務,能夠幫助他定義他的工作流程,完善他的工作需要,現在安防城市大腦方向上,交付的邏輯都是以解決方案,都是以給政府做一套大型的,這套邏輯交付的,這套方案有可能不一定是我們做的,有可能和合作夥伴一起做。我們自身的定位,作為一個賦能者,跟合作夥伴一起做這個事情,同步來講,由於這裡邊有很多叫做前後協同,就是解決方案和技術和產品本身如何來做一個更好的協同,做一個更系統化的權衡這樣一個事情,我們也作為整體解決方案的交付方。

印奇眼中的未來三大趨勢

印奇認為,第一是認知變革,阿里王堅博士提一個問題,我們叫監控攝像頭,從這個詞就錯了,應該改為城市攝像頭,這是本質的差別,未來攝像頭最本質不是監控,而是賦能城市更多效益的提升。未來不僅僅以安防為核心,城市運轉各個場景,把場景利用相對平臺化的方式,這是趨勢。

第二是雲端結合大趨勢,雲和智能化雙輪驅動,有非常多雲技術性廠商,把這些城市數據集中起來,這是雲的趨勢,而雲的必須條件就是智能化,數據量越來越海量,雲和智能化的結合是非常大的變革。

第三個變革強調端到端,端到端不是從上到下,而是說這個行業有更好的分工,行業分工每個決策人都對上下遊非常好的能力和解決,並不是說每一個硬體都要這麼做,把這套系統算法更好結合。

現在的趨勢是前端智能

唐文斌認為,曠視已經做了一款智能像機,和傳統大廠商一樣,我們非常了解這行業,作為後起之秀,我們做技術裡面最懂行業,我們做行業裡面最懂技術的,這是我們優勢所在,現在AI落地是一個邏輯的能力,我們要了解算法、要了解行業,要綜合的考慮,而不是一個點,必須跳出來,自己去解決環節裡面必須解決的各種類型的問題。我們發布了一款相機叫C3S,這款相機解決的問題,在大人流情況下具備抓拍的能力,現在的趨勢是前端智能,希望相機把人臉抓拍出來,海康也好大華也好,好多安防公司都做了這款產品,由於他們從做相機的角度看待技術的問題,他是做加法,他們的相機,很多都不太穩定,比如說像地鐵,人一多就抓不到,很多場景下不好用,使得最終整套系統,並不是帶來用戶價值的。

去發掘最優秀,跟產業發展最匹配的投資人是我們一貫的風格

印奇認為,最新的一輪融資,其實有非常多的戰略合作方加入,這也是我們一貫的傳統,大家看我們投資方背景的話,還集齊了有很多各個行業最優質的資源,SK是非常大的產業集團,最打動我們一點,IBM watson韓國運營代理是SK,SK這個產業集團對於人工智慧有非常深度的行業洞察有很好的布局,可能不僅僅是運營商,當然運營商在城市大腦產品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舉這個例子去發掘最優秀,跟產業發展最匹配的投資人是我們一貫的風格。

相關焦點

  • 印奇與徐正兩大獨角獸CEO對話:未來的一切才剛剛開始
    本刊與Jeep聯合推出「以探索洞悉未來」專題,關注創新公司眼中的未來,敬請關注。2014年10月,創業剛滿三年的曠視科技搬進融科資訊中心A座,曠視科技創始人兼CEO印奇此時面臨著一個重要選擇,這可能關係到曠視能否在未來實現轉折。
  • 曠視CEO印奇:未來18個月決定生死
    7月29日,曠視科技CEO印奇在年中媒體會上如此表示。他認為,AI產業落地進入了深水區,穿越「死亡之谷」,可能在未來18~24個月之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公眾對於AI行業一直期待滿滿,各行各業都在講著人工智慧故事,都想從人工智慧技術紅利中分一杯羹,在外界看來,人工智慧行業似乎是一派繁榮的景象。
  • 界面《面談》專訪印奇:如果不是人工智慧,我就不創業了
    2017年7月6日,曠視(Face++)聯合創始人兼CEO印奇在「XWorld」大會之後接受了界面新聞出品的創投類人物訪談欄目《面談》專訪。何力,界面聯合創始人兼CEO,對這次採訪點評道:未來是個飄渺概念,但它又是我們真切的明天。80後的創業者裡,有些人懷有同樣的好奇,於是他們選擇站在時代前沿陣地,像瞭望的崗哨,已經去和未來打交道了。
  • 印奇:「刷臉」登上「福布斯」 要做未來「野心家」
    今年8月,他又以曠視科技創始人兼CEO的身份登上了湖南衛視《我是未來》節目的舞臺,做了時長5分鐘的主題演講,演講的題目帶著年輕人獨有的張揚——《做未來的野心家》。肆意的表達方式,讓「印奇」這個名字真正成了當紅熱搜。
  • 做未來的野心家!曠視印奇:人臉識別的佼佼者,因刷臉刷進福布斯
    一路開掛的人生1988年,印奇出生於安徽蕪湖。8歲那年,印奇因看了一本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一言不合就迷上了數學。2000年,印奇拿著一疊稿紙找到數學老師,「任一大於2的偶數可以寫成兩個質數之和,這是論證過程。」數學老師大吃一驚,要知道,當時印奇只有12歲,剛剛上小學六年級。
  • 印奇對話尤瓦爾:人工智慧的未來是人機共融
    曠視(Face++)創始人兼CEO印奇受邀出席,並與「青年怪才」、《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魏坤琳、百分點集團董事長兼CEO蘇萌一道針對科技進化與人類未來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而在兩個關鍵問題中,作為人工智慧從業者的印奇都令人意外地給出了全場唯一的反對票,使原本充滿爭議的話題更具看點。
  • 曠視科技,來到「功名十字路」!
    以人臉識別起家的曠視科技,因為李開復無意中的一句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輿論裹挾的背後,是曠視輾轉兩年未能上市的IPO之路。行業和市場的不成熟,讓曠視未來的盈利空間和市場前景都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而曠視目前所處的安防領域,又有海康威視等行業龍頭壓制其上升的空間。
  • 清華「姚班」創始人,計算機科學界真正的「泰鬥」
    他在世界頂級三大學術領域的傑出貢獻,與諾獎得主楊振寧並駕齊驅。正確的選擇姚期智,1946年生在上海,戰亂時期,隨父母定居臺灣。父母希望他能像楊振寧、李政道一樣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所以他考入了臺灣大學物理系,後赴美留學,1972年獲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讀博時,在一次野餐會上,他認識了他的太太儲楓,儲楓是麻省理工大學計算機系的在讀學生,兩人彼此欣賞,一見傾心。
  • 曠視科技:摘下獨角獸面具-虎嗅網
    截至目前,曠視科技已經完成了9輪融資,總計融資金額達到13.5億美元。過往數年,印奇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最有壓力的事情是什麼?7月底,他對《財經》記者說,IPO的不可控,確實感受到了壓力。去年11月,路透社報導稱曠視未能通過港交所聆訊,隨後曠視向《財經》記者否認了這一說法。多位券商人士告訴記者,IPO是被延後了。
  • 他是清華姚班高材生,谷歌核心技術,棄高薪,回家當教師
    就像網上流行一句話「半國英才聚清華,清華一半英才在姚班。」可見,姚班的學生是尖子中的尖子,這樣的學生,畢業之後,大部分都在Google、MSRA、IBM、Facebook、網易等著名計算機企業工作。下面這張2018年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的一篇報導,就能看出一些內容,能被邀請的都是各個領域精英,恰巧,姚班的學生佔了大多數!
  • 科技部強調人工智慧倫理治理工作 曠視以能動性推進AI治理進程
    作為引領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慧正深刻影響社會生活、改變世界。在引發巨大變革的同時,人工智慧如何健康發展也成為了全世界的關注焦點。近日,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就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我國在人工智慧倫理治理方面的部署。
  • 中國最牛班級:看清華大學姚班上演神仙「打架」!
    網際網路近學來迅速發展,各大行業都在搶佔計算機人才,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清華大學計算機領域的「姚班」。「姚班」其實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實驗班的簡稱,實際上類似於我們高中的「重點班」「尖子班」「火箭班」而之所以被稱之為「姚班」,其實是因為該班是由圖靈獎得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院院長姚期智院士創辦的。圖靈獎是一個什麼樣的獎項呢?
  • 曠視明驥AI測溫 入選南方周末企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
    ,曠視也逐漸將科技抗疫的經驗復刻到更多有需要的國家與地區。2020年度戰疫優秀案例  AI向善 科技企業新責任  中國社會在發生驟變,社會變革的動力企業也承擔起更加重大的責任,不僅對現在負責,也要對世界的未來負責。
  • 曠視研究院亮相ICCV 2019 拓展AI認知邊界
    曠視研究院同全球的學術界和工業界參與者共赴盛會,深入開展技術交流,助力AI行業落地。曠視研究院的11篇入選論文主題涵蓋了通用物體檢測及數據集、文字檢測與識別、半監督學習、分割算法、視頻分析、影像處理、行人/車輛重識別、AutoML、度量學習、強化學習、元學習等眾多領域。這些優秀論文展示了曠視研究院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多維度的探索和創新,以及和產業落地相結合的研究特點。
  • 清華的頂尖「姚班」,「神一樣」的學生去了哪裡?月薪有多少?
    那麼清華姚班究竟是怎樣一個存在呢?他又是何時成立的呢? 一、清華「姚班」的成立 說起清華 「姚班」 ,有一個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名字就是姚期智,因為清華「姚班」當年正是在他的提議之下創立的。
  • 《我是未來》現未來野心家 印奇展青年領袖實力
    ­  印奇­  由湖南衛視出品,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特別支持的國內首檔原創頂尖科技秀《我是未來》自開播以來就不斷以世界頂尖的未來科技刷新觀眾的認知,而輪番登場的中國科技也一再點燃觀眾的民族自豪。
  • 只有清華姚班,學霸中的學霸才能進入
    感謝過去,展望未來,因為努力,所以與眾不同。清華大學有一個班叫清華姚班。清華大學是學霸的最終目的地,然而清華姚班是清華中的惡魔類,只有學霸中的學霸才有資格進入。你想要什麼如果人們想依靠考試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毫無疑問,我們只能參加高考。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每個人全力以赴。
  • 李開復「口誤」背後 曠視科技是家什麼公司?
    李開復「口誤」下的數據交易傳聞,或許將為曠視的IPO再蒙上一層陰影。李開復「口誤」?螞蟻、曠視科技連連否認在當下的網際網路領域,數據隱私是一個頗為敏感的話題。這些隱私的數據屬於誰?企業能否將其進行買賣?天眼查APP顯示,曠視科技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以AI技術為核心的行業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創始人是三位畢業於清華大學姚期智班的「天才少年」印奇、唐文斌和楊沐。在AI視覺領域,商湯科技、依圖科技、雲從科技和曠視科技被稱為國內「AI四小龍」。
  • 曠視科技轉衝科創板 AI上市潮助推行業發展邁入深水區
    事實上,曠視科技是「AI四小龍」中第一個打響上市之槍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9年8月25日,曠視科技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當時也被業內認為將有望成為「AI第一股」。只不過,在內部外部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之下,曠視科技的港股上市之路一直未有所進展。此次接受科創板上市輔導,也意味著曠視科技在港股上市未果後,轉衝擊A股上市,此前一系列傳聞也終於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