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AI公司曠視科技聯合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舉辦姚期智·曠視「本質創新」研究院成立典禮,暨姚期智院士受聘曠視Face++研究院首席顧問儀式。在會上,姚期智院士和曠視科技三位聯合創始人印奇、唐文斌、楊沐、首席科學家孫劍博士共同探討了關於人工智慧在理論、算法、產品、產業四個角度的本質創新,據了解,曠視科技三位創始人均出自「姚班」。
據悉曠視科技成立於2011年10月,在10月31日,完成4.6億美元C輪融資,成為國內AI賽道單次融資金額最高的公司,曠視以深度學習和物聯傳感技術為核心,立足於自有原創深度學習算法引擎 Brain++,深耕金融安全,城市安防,手機 AR,商業物聯,工業機器人五大核心行業,致力於為企業級用戶提供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發展至今,曠視已在北京、西雅圖、南京設立獨立研究院,並在十餘個核心城市設立分部。
其構建的新願景是「賦能機器之眼,構建城市大腦」,億歐作為AI+產業的主流媒體,梳理了曠視關於AI產業落地的一些想法和思考。12月14日,億歐將在北京舉辦2017AI產業應用峰會,20+嘉賓,50+媒體,75%企業中高層佔比,來這裡和有識之士共同探討AI吧!
曠視未來三年最重要的事情「賦能機器之眼,構建城市大腦」
印奇認為,曠視未來三年,最重要的事情是「賦能機器之眼,構建城市大腦」,安防是未來城市和物聯網的雛形,現在安防的行業以政府型的項目為主,以硬體為主要的產品,未來一定是偏網絡化中心化一個大的解決方案,真正多層級的系統,我們定位很簡單,叫賦能機器之眼,我們強調軟硬結合,未來網際網路終端設備越來越豐富,希望成為未來裡面的技術核心,技術核心不是SDK,而是雲和端的結合,賦能的本質是中間如何能夠數據打通的鏈路,而不是一個封閉的閉環,所以賦能機器之眼是對產業的定位。
第二構建城市大腦,我們最核心的定位是把數據連通智能化、形成平臺化的計算範式,成為大數據的未來的構建者和運營者,在現在的安防體系下,跳出這個框框思考下一個東西。
幫助客戶重新定義工作流程,完善工作需要求
唐文斌認為,不管政府也好公安也好,客戶買的東西叫用戶價值,解決自身問題,怎麼解決問題,給他帶來價值,提供一個技術、提供一個SDK對他並沒有用,而是需要給他一套能夠結合他的業務,能夠幫助他定義他的工作流程,完善他的工作需要,現在安防城市大腦方向上,交付的邏輯都是以解決方案,都是以給政府做一套大型的,這套邏輯交付的,這套方案有可能不一定是我們做的,有可能和合作夥伴一起做。我們自身的定位,作為一個賦能者,跟合作夥伴一起做這個事情,同步來講,由於這裡邊有很多叫做前後協同,就是解決方案和技術和產品本身如何來做一個更好的協同,做一個更系統化的權衡這樣一個事情,我們也作為整體解決方案的交付方。
印奇眼中的未來三大趨勢
印奇認為,第一是認知變革,阿里王堅博士提一個問題,我們叫監控攝像頭,從這個詞就錯了,應該改為城市攝像頭,這是本質的差別,未來攝像頭最本質不是監控,而是賦能城市更多效益的提升。未來不僅僅以安防為核心,城市運轉各個場景,把場景利用相對平臺化的方式,這是趨勢。
第二是雲端結合大趨勢,雲和智能化雙輪驅動,有非常多雲技術性廠商,把這些城市數據集中起來,這是雲的趨勢,而雲的必須條件就是智能化,數據量越來越海量,雲和智能化的結合是非常大的變革。
第三個變革強調端到端,端到端不是從上到下,而是說這個行業有更好的分工,行業分工每個決策人都對上下遊非常好的能力和解決,並不是說每一個硬體都要這麼做,把這套系統算法更好結合。
現在的趨勢是前端智能
唐文斌認為,曠視已經做了一款智能像機,和傳統大廠商一樣,我們非常了解這行業,作為後起之秀,我們做技術裡面最懂行業,我們做行業裡面最懂技術的,這是我們優勢所在,現在AI落地是一個邏輯的能力,我們要了解算法、要了解行業,要綜合的考慮,而不是一個點,必須跳出來,自己去解決環節裡面必須解決的各種類型的問題。我們發布了一款相機叫C3S,這款相機解決的問題,在大人流情況下具備抓拍的能力,現在的趨勢是前端智能,希望相機把人臉抓拍出來,海康也好大華也好,好多安防公司都做了這款產品,由於他們從做相機的角度看待技術的問題,他是做加法,他們的相機,很多都不太穩定,比如說像地鐵,人一多就抓不到,很多場景下不好用,使得最終整套系統,並不是帶來用戶價值的。
去發掘最優秀,跟產業發展最匹配的投資人是我們一貫的風格
印奇認為,最新的一輪融資,其實有非常多的戰略合作方加入,這也是我們一貫的傳統,大家看我們投資方背景的話,還集齊了有很多各個行業最優質的資源,SK是非常大的產業集團,最打動我們一點,IBM watson韓國運營代理是SK,SK這個產業集團對於人工智慧有非常深度的行業洞察有很好的布局,可能不僅僅是運營商,當然運營商在城市大腦產品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舉這個例子去發掘最優秀,跟產業發展最匹配的投資人是我們一貫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