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丨雪裡蕻

2020-12-28 浙報融媒體

美食是一種鄉愁。每逢毛筍上市,便特別念想媽媽醃製的九頭芥鹹菜。

「九頭芥」是東陽俗稱,知之者恐怕不多。但若叫它「雪裡蕻」,江浙百姓幾乎無人不曉。因為雪裡蕻簡稱雪菜,是江南農家的普通食材。

在漢語中,「九」是虛數,如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九九歸一等等。「貓有九命」,比喻貓性靈動,不會輕易死去;「菜有九頭」,也是寓意明了——即使遭刀割、被鹽醃和水煮火炒,它依然保持生命的「清脆鮮香」。尤其是在運輸落後、反季節和大棚蔬菜尚未出現的年代,九頭芥既飽眼福,又享口福,是冬天農家菜園的獨特風景。

平心而論,雪裡蕻比九頭芥富有詩意。「蕻」,是蔬菜之「莖」,有茂盛之意。雪裡蕻,一如其芳名,愈是長夜勁寒、風雪交織,便愈能催生梅花情懷。而事實上,它只是一種樸實無華的蔬菜──深秋播種,初冬移栽,細碎的網狀葉子碧綠如玉,濃鬱綿密,成片生長。無論近觀遠瞧,都像一抹蔥綠的春色點綴著寂寥的曠野。

新鮮的雪裡蕻有辛辣味,只能醃著吃。俗話說:「小雪醃菜,大雪醃肉。」擇個晴日,將雪裡蕻整擔整擔地割回,摘去黃葉,削去老根,掃一塊空地或平臺,一一攤晾,便靜候鹽醃的美好日子。

醃菜之法,各地大同小異。「一法整醃,以淡為佳;一法取心風乾、斬碎,醃入瓶中。」(《隨園食單》)父親健在時,醃菜之類的家務都是家母一手操辦,也有「洗」與「不洗」兩種。

立冬之前的雪裡蕻病蟲少,曬癟之後不洗──抖一抖泥沙,揀一揀雜草,整株平鋪在砧板上,撒一把食鹽,搓揉出汁水,一層層地碼到肚大口小的甏裡,層與層之間,碼一些切碎的生薑、辣椒。壓緊,搗實,直至微微出汁;再壓緊搗實,倒撲在盆子裡──東陽、磐安叫撲菜,蘭溪、建德叫倒篤菜。十天半月之後,用保鮮袋紮實甏口。

從清明開始,甏裡的雪裡蕻會隨著夏天的到來而得到充分的發酵。撕去封口,但見雪裡蕻顏色黃亮,取一株,洗一洗,滿屋都是沁人心脾的乳酸香。炎炎夏日,無心吃飯,但如果有雪裡蕻作伴──無論是燒湯,還是賦味,似乎專門為了搭配那碗粥,撫慰那隻胃的。「陳久愈佳,香能開胃,最益病人。」(《隨息居飲食譜》)袁枚也說:「當三伏天而得冬醃菜,物賤也,竟成至寶矣。」

立春之後開醃的雪裡蕻,先洗後晾,儘量切短,長了塞牙。拌入辣椒,裝菜入缸,放一層菜,撒一層鹽。如此反反覆覆,碼到缸口,搗一搗,再扣入三兩塊大小適中的青石。期間,滲出的汁水不僅湮沒石塊,還使醃菜與空氣隔離。半月開缸,醃菜顏色碧綠,亦有特殊的鮮香。

竹筍與雪裡蕻,是一對歡喜冤家。記得西門慶與如意兒苟合的那天晚上,用來下紅葡萄酒的幾個催情菜中就有「雪裡蕻炒冬筍」。冬筍量少價高,只能嘗嘗鮮,吊個胃口。好在雪裡蕻炒春筍,味道也不壞──春筍價賤,開水一滾,切絲備用。起個熱鍋,剜兩勺熟豬油(筍和雪菜皆嗜油),先炒香雪裡蕻,喜辣的還可先爆一爆辣椒絲,提味點色。再倒入筍絲翻炒入味,即可下酒配飯。

蕨菜炒雪裡蕻,是一道春日家常菜。將鮮蕨在沸水中汆去澀味,先炒一炒肉絲與辣椒絲,再倒入蕨菜和雪裡蕻爆炒,加少量清水煮一煮,讓蕨菜充分吸收雪裡蕻的鮮香。出鍋前再撮一把蒜葉,以添一抹綠色。

到了暮春,剝一盤新鮮的蠶豆豆板,把雪裡蕻用涼開水浸泡去去鹽分,擠幹切碎。先大火熱油烹炒雪菜,再下豆板煸炒。對此,有的菜譜建議加少許高湯吊味。我卻以為,雪菜清脆,蠶豆新摘──天生麗質難自棄,何須畫蛇再添足。

雪裡蕻既能獨立成菜,又能做個「百搭」,其辛香濃鬱之味,與其他食材或炒或煮或燉,皆不失其鮮,像雪菜黃魚、雪菜肉絲、雪菜豆腐、雪菜茭白……都是中餐的名菜名饌,即便與卑賤的豆腐渣相搭,也能成就一款「雪花菜」。《續冶城蔬譜》說:「每取芥蓀用鹽水爛煮,有清香,略加麻油,冷食尤妙。其次伴肉品亦佳。醃可御冬,藏至明春,甕中騰酸香,作淡黃色,味益別致。」

家父離世多年。年屆耄耋的母親蝸居老屋,孤身一人,也就不再醃菜。還好,在鄉下謀生的眾多親友都有自種自食的菜園,每每回家探母,車兜裡總少不了青菜蘿蔔番薯之類的土產,但捎帶最多的還是九頭芥鹹菜——吃了這家帶那家,味道皆不如母親的鹹菜醃得好。

母愛雖能影響個人味覺,但絕不是決定因素。現在想來,母親的醃菜之所以香鮮,是因為她有自己的堅守。譬如,用作醃菜的罈罈罐罐必須無水漬無油汙,甚至不能盛過老酒,倘若不專,鹹菜很容易發酸變腐。還有,菜入陽光,才有味道。大凡醃菜,她都要先曬一曬。

曬是除溼,和水分相關。老媽說,豆醬、醬油、臘肉、醬鴨、鹹魚等等醃貨,都離不開曬,而且越曬越香。新割的九頭芥儘管青翠碧綠,水靈鮮嫩,但它有筋骨,不怕曬。曬透了,醃菜才爽脆,有嚼頭,還不易爛。即便吃不完,想嘗一嘗黴乾菜的滋味,還得用「曬」。

曬,是一種態度。官員曬財產,明星曬恩愛,都是好事。平頭百姓曬什麼?醃菜!

相關焦點

  • 清炒雪裡蕻鮮嫩可口,醃雪裡蕻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雪裡蕻一般都是醃了以後,再拿出來吃的。這樣可以去掉它本身的辣氣。 但雪裡蕻不是只有醃了以後才能吃,新鮮的雪裡蕻一樣可以吃,而且非常鮮嫩。
  • 雪裡蕻怎麼做才好吃?開胃下飯的魚籽炒雪裡蕻詳細做法分享給你
    每年夏天等新鮮豇豆上市後就會醃製一些,等豇豆吃完雪裡蕻也上市,正好利用醃製過豇豆的泡菜罈子來醃雪裡蕻,又省事又簡單。這次雪裡蕻剛醃製好就趕上孩子爸釣了很多鯽魚回來,每次吃魚都捨不得把魚籽丟掉,幾次匯集起來正好配上雪裡蕻炒了這道開胃的下飯菜。
  • 晨讀5分鐘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精選(四)
    主播丨依蓮《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精選(四)般若第二  次日,韋使君請益。往期精彩回顧●大愚祖師:《解脫歌》演唱版太好聽了●晨讀5分鐘丨王驤陸上師:學佛最初之決定(全文)●晨讀5分鐘丨元音上師:學佛第一要知見正(全文)●晨讀5分鐘丨元音阿闍黎《略論明心見性》(全文)●晨讀5分鐘丨王驤陸 元音著述《開大智慧》(全文)●淨明上師:海口打七開示全(2013年冬)●電視劇《百年虛雲》1-20全集●圓瑛法師《楞嚴經講義》PPT版【54講全】●◇ 免費結緣 ◇ 抄經字帖、注音佛經(隨喜轉發)
  • 到底什麼是雪裡蕻?不是芽菜,這麼多年你都認錯了
    很多人覺得雪裡蕻是芽菜,吃了這麼多年。名字還會認錯,也有很多人認為雪裡蕻就是醃菜 其實不是這樣的芽菜是醃菜,而雪裡蕻是有很多做法的。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雪裡蕻的一些做法吧雪裡蕻的味道微微發苦,帶有特色的清香,常常被切碎了和米飯抄在一起,非常的清爽下飯,醃製後的雪裡蕻有一點點的鹹味和脆爽的口感 ,和米飯一起吃很搭,而且綠綠的抄出來非常好看。雪裡蕻在冬季豐收,故有它的名字,是西南地區的特有小菜,價格十分的便宜,同時產量很大,家家戶戶都愛吃。
  • 雪裡蕻本身味道比較清寡,配上它們真是色香味俱全
    今年的雪裡蕻生長全是天意,沒有特別種,主要是去年種下的雪裡蕻留種,有時大風一吹,種子撒落在地上,今年自己就長起來了,趁領導在割草前趕快把菜收割嘍。今天就用它給大家做幾道美食吧。牛肉末青豆雪裡蕻原材料:雪裡蕻約1磅 牛肉末1/2磅 青豆1杯 玉米粒1杯 紅蘿蔔粒1/2杯。調料:鹽1.5茶匙 黑椒1/2茶匙 糖1.5茶匙 生抽1湯匙 剁椒1湯匙 泡椒4隻 料酒1湯匙。
  • 雪裡蕻別再醃著吃了 這樣做開胃消食更加美味健康
    雪裡蕻是我國南北方都廣泛種植的古老蔬菜,營養價值豐富,每100克雪裡紅裡面含水分91.5克、脂肪含量低、纖維含量多,核黃素、尼克酸、抗壞血酸等多種營養成分。雪裡蕻具有開胃消食、減肥通便等大量好處,是一種非常健康的蔬菜。 雪裡蕻醃鹹菜或者曬乾成梅菜,大家眾所周知。
  • 晨讀5分鐘 元音老人《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十五)
    主播丨依蓮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修法(二)(二)座中反應與境界148.問:從上海回來之後,修四印時,於坐中出現微細的情愛種子翻動,現在沒有了。往期精彩回顧●大愚祖師:《解脫歌》演唱版太好聽了●晨讀5分鐘丨王驤陸上師:學佛最初之決定(全文)●晨讀5分鐘丨元音上師
  • 雪裡蕻冬季家常做法,配粥吃太香了,比吃肉還下飯
    本期導讀:雪裡蕻冬季家常做法,配粥吃太香了,比吃肉還下飯雪裡蕻是很多東北家庭秋季的醃菜之一,是芥菜類蔬菜中葉用芥菜的一個變種。新鮮的雪裡蕻到了秋冬季節葉子會變為紫紅色故名「雪裡紅」,常被用作醃菜食用。雪裡蕻醃製後有一種特殊鮮味和香味,能促進胃、腸消化功能,增進食慾,可用來開胃,幫助消化。家裡秋季醃製了一捆雪裡蕻,現在也醃製好了,可以吃了,一般來說,雪裡紅需要醃製15~20天才能食用,亞硝酸鹽含量就比較低了。前幾天用雪裡蕻做了一道雪裡蕻燉豆腐,解解饞。
  • 老蘇州記憶中的冬天味道來了|張惠珍|雪裡蕻|蘇州|顧玉玲...
    「小雪醃菜,大雪醃肉」,隨著冬季的到來,雪裡蕻上市,老蘇州們也紛紛開始忙著醃菜,為過年做起了準備。近日,蘇州姑蘇區白洋灣街道南山社區的老蘇州顧玉玲也忙開了,她要在小雪節氣時買一些新鮮的雪裡蕻,用傳統方法將雪裡蕻醃製成地道的蘇州美味。顧玉玲告訴記者,雪裡蕻已經醃製了30年了,每年周圍的老蘇州都會問她要點回去嘗嘗鮮。
  • 雪裡蕻這樣簡單炒一炒,鹹香味美,營養開胃,比吃肉還下飯
    、拌、或者炒,風味獨特,雪裡蕻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開胃消食。 雪裡蕻怎麼做好吃?雪裡蕻的做法很多,今天分享一道雪裡蕻的家常做法,雪裡蕻這樣簡單炒一炒, 鹹香味美,營養開胃,比吃肉還下飯,下面分享下做法:
  • 醃製雪裡蕻,媽媽用了幾十年的方法,這一步不能少,又脆又綠不黃
    本期導讀:醃製雪裡蕻,媽媽用了幾十年的方法,這一步不能少,又脆又綠不黃雪裡蕻是北方醃製鹹菜的蔬菜之一,雪裡蕻是芥菜類蔬菜中葉用芥菜的一個變種。雪裡紅在北方地區,到了秋冬季節葉子會變為紫紅色故名「雪裡紅」。
  • 蟹老闆晨讀 do the dishes
    往期晨讀:(請點擊標題收聽)021. 蟹老闆晨讀 | leaving work020. 蟹老闆晨讀 | It takes a long time.019. 蟹老闆晨讀 | can't afford to wait018. 蟹老闆晨讀 | running out of time017.
  • 為啥雪裡蕻醃好就變色?東北奶奶:這2點是關鍵,碧綠清脆又爽口
    前段時間北方已經開始大雪紛飛了,那麼在北方在入冬後,每家每戶都會做的一件事就是醃酸菜了,而要說酸菜種類當中,雪裡蕻是最受歡迎的一種,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醃雪菜,經過醃製後的雪裡蕻不管是炒著吃,還是蒸著吃都非常美味,甚至在天冷的時候,還會將其做成湯菜或者餡料食用,清脆稍微帶點酸酸的味道,真的是非常下飯。
  • 醃製雪裡蕻怎樣做才好吃?分享5道家常做法,簡單易做,鮮香下飯
    分享5道家常做法,簡單易做,鮮香下飯 雪裡蕻,也叫:雪裡紅,雪裡紅是北方的常見的秋菜,因為它比較抗寒,在東北地區,當到了秋季霜降後,所有的青菜都枯萎了,它還存活著,但是雪裡蕻被霜打了之後,植物上部分就變成紅色的了,因此而得名。 雪裡蕻通常是醃著吃,將芥葉連莖醃製。經過醃製後,有一種特殊鮮味和香味,醃製的雪裡蕻怎樣做好吃?
  • 蟹老闆晨讀 keep an eye on
    往期晨讀:(請點擊標題收聽)012. 蟹老闆晨讀 | over a low heat011. 蟹老闆晨讀 | Can you turn the TV down?010. 蟹老闆晨讀 | How did the interview go?009. 蟹老闆晨讀 | Just drop me here.008.
  • 菲常味道 || 大雪紛飛,撈出一棵碧綠雪裡蕻的快感
    每年暮秋之後,初冬之時,蘭州的雪裡蕻大量上市,我最喜歡的菜就是雪裡蕻炒肉沫。將新鮮的雪裡蕻清洗乾淨,在沸水裡燙一下,離火。撈出擠幹水份,就可以用肉沫炒食,加點紅色的小米椒,是十足的米飯殺手,冷了之後,也是佐粥良品。    蘭州人的做法,則是將雪裡蕻放入缸內,一層菜一層鹽,最後鎮上一塊壓菜的石頭,定住這缸菜。
  • 「宅食光」大雪紛飛,撈出一棵碧綠雪裡蕻的快感
    每年暮秋之後,初冬之時,蘭州的雪裡蕻大量上市,我最喜歡的菜就是雪裡蕻炒肉沫。將新鮮的雪裡蕻清洗乾淨,在沸水裡燙一下,離火。撈出擠幹水份,就可以用肉沫炒食,加點紅色的小米椒,是十足的米飯殺手,冷了之後,也是佐粥良品。蘭州人的做法,則是將雪裡蕻放入缸內,一層菜一層鹽,最後鎮上一塊壓菜的石頭,定住這缸菜。
  • 帶你看看農村人是怎麼醃雪裡蕻的,看完後,網友:我想回農村了
    醃雪裡蕻每到雪裡蕻大量上市的時候,我們那裡的人每家每戶都會忙著在家醃雪裡蕻,醃雪裡蕻的方法是很多的,有的直接醃,有的將雪裡蕻焯水後再醃,還有的將它曬成幹來醃。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們家醃雪裡蕻的方法,我家祖祖輩輩這樣醃雪裡蕻,簡單一揉清脆爽口,一次醃30斤不夠吃,這麼多年,我家一直是這樣醃雪裡蕻的,清脆爽口還容易保存,怎麼吃都吃不夠的節奏。
  • 雪裡蕻怎樣醃製更好吃?記住「1泡2漬3蒸曬」,清香爽脆,特下飯
    雪裡蕻加鹽醃製時,動作要輕揉,慢慢讓鹽分滲入,揉重了雪裡蕻的汁水會溢出來,時間長了也會有水溢出來,發現有水及時倒掉,否則會變成黃色。另外,醃製過程中的雪裡蕻,中間還需要拿出來晾曬2~3次。1泡2漬3蒸曬3種方法1泡——淘米沸水浸泡淘米沸水浸泡雪裡蕻,可以說是一道超級簡單的速成醃菜。將雪裡蕻洗盡,放入耐熱的搪瓷盆中,將淘米的前3道水放入鍋中燒沸,直接淋入到雪裡蕻中,其沸水必須沒過雪裡蕻。
  • 晨讀1097:【思妤:黑色的年,朗誦:春暖花開】
    滄州市散文十佳之一。作品散見《滄州日報》,《小小說選刊》,《散文風》等報紙和雜誌。作品《酒碗》曾獲得首屆王蒙文學院全國文學作品大賽一等獎。《蒹葭宛在瀛洲生香》獲河北省散文學會第十屆河北散文名作二等獎。滄州市「金恩杯「散文隨筆二等獎。「金恩杯」紀念滄州建州1500周年散文隨筆作品大賽三等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