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著》坎坷的人生中,我們能從電影福貴中看到什麼儒家

2021-01-06 勝男日常

豆瓣的得分是9.2分。同名小說《活著》改編自餘華由張藝謀、葛優、鞏俐導演。

這是一部中國式的黑色幽默電影。

《活著》告訴我們,有時活著比死更痛苦。我們的中國人思想受到儒、道、釋,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影響,儒家對待生死的態度是什麼?

主人公福貴是個賭徒,沉迷於賭博,雖然他出生在地主家庭,但很快就被他打敗了,他的父親氣得要死。

福貴一家成了貧困戶,後來,由於時局動蕩,他被國軍俘虜,成為壯丁,他參與了國共內戰,其中一些人成了共產黨的戰俘。

在建國之後,隨著社會的變遷,他的痛苦沒有停止,所以所有的親戚都離開了他,只留下一頭牛和他一起生活。

儒家非常重視家庭觀念

儘管《活著》的故事充滿了悲劇,但故事中的每個人都盡力維護自己的家族,以維護家庭的安寧和幸福。

因為兒子賭博,福貴的父親欠了許多的債,醒來後,他仍然賣掉自己的財產為兒子還債。

他的妻子家珍並不討厭他,離開了他富裕的家庭與福貴住在一起。

當福貴一家過著艱苦的生活時,他們原本打算把女兒鳳霞送走,最後,他們不忍心讓一家人餓死,也不想鳳霞離開這個家庭。

整部電影表達了只要一家人每天在一起,沒有好運是重要的,家庭比什麼都重要,即使整個家庭在一起遭受最幸福。

儒家強調人的生命的重要性,而不是自殺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儒家更注重生活,而不是死後,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儒家強調,活一天,就要做一天的工作,履行一天的責任,他弘揚是一種積極的生死觀。

看到福貴人生,一切都是苦的,悽慘的,他也更有理由去死,但卻沒有這樣做。

他嗜賭成性,家破人亡,於是選擇了繼續生活;莫名其妙的是,他被抓為壯丁,並在戰鬥秘密生存;生活的困難不斷折磨著他,折磨著他,但他還是頑強地活了下來。

生活很艱難,很容易死,對活著的人來說更難。

「好死不如賴活著」,這是中國人的共同思想,中國人對生與死的態度。

福貴一生經歷了太多的苦難,他選擇了以生死的態度忍氣吞聲地生活,雖然他哭著活著,但他對家庭承擔了一種責任和義務。

儒家思想也提倡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儒家認為有許多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如仁、義、禮、德等等。在《孟子告子上》中,「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是由孟子提出的。

每個人都渴望建立名望並有所成就,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如願以償,但這種追求是一種人生的最高追求,生命的意義謊言。

他有強烈的家庭責任感,他選擇強忍活下去主要是因為家庭責任感。

賭輸後,他總是希望贏回父親的土地,希望重振家族;他被抓為壯丁,偷偷回來只是為了一家人團聚。

福貴的命運是坎坷的,不幸和苦難總是圍繞著他,但他沒有放棄生命,也沒有抱怨,他對生活充滿希望,明天永遠是會更好的。

導演用普通的敘事技巧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他活在這種積極的入世態度中,呈現出儒家的入世思想,向觀眾展示了當時普通家庭的生死。

相關焦點

  • 《福貴》福貴,人生最難是活著
    最近,朋友打來電話說:活著真難啊,走進社會,不是人玩你,就是你玩人。聽到這些話的時候,突然想到了餘華的《活著》。餘華的《活著》改編成了電影《活著》和電視劇《福貴》。平心而論,我更喜歡《福貴》。總覺得電影時長太短,道不出一個人的一生。看《福貴》的時候,我在上初中,跟著叔叔一起看的。當時就一個感覺:苦,似乎世界上所有的不幸都給了福貴。
  • 活著是為了什麼?看到埋葬了最後一個親人的福貴,我找到了答案
    福貴親手埋了女兒不久,家珍也跟女兒走了。福貴,二喜,苦根三代人過著相依為命的生活,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外孫和孝順體貼的女婿二喜,福貴知足了。誰知二喜在一次事故中死亡,福貴親手埋葬了他的第六個親人。此時的福貴老態龍鍾,他和未成年的苦根依然為了活著拼著,為了趕在下雨前收棉花,小小年紀的苦根累病了,心疼外孫的福貴給苦根豆子吃,而苦根因為吃多了豆子撐死了。
  • 電影《活著》中,春生親眼見證了福貴被誘騙的過程,為何沉默?
    《活著》是1994年出品的,改編自餘華的同名小說,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等主演。影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1994年,該片在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評委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等獎項。
  • 《活著》:福貴不偉大,但他告訴了我們該怎麼活著
    福貴的一生是極平凡的,與其他任何一個平凡人沒有什麼不同。所以,《活著》不是關於福貴的故事,而是關於活著本身的故事。活著的真諦在於,活著是命運給我們的禮物,儘管活著的另一面是苦難與庸俗,我們仍要學會在活著與苦難之間尋找合適的平衡點。活著是一個人對自己生活經歷的感受。
  • 餘華《活著》:從男主福貴坎坷的一生,悟出人生三大道理
    在前兩周無意間翻到了《活著》這本書,它是作家餘華先生的代表作,在一番閱讀之後,心中泛起無限的感想。小說向我們講述了男主富貴坎坷的一生,從一個家財萬貫的富家子弟到一個一窮二白的幫工,再到被莫名抓去炮火連天的前線,最後到親人一個個離去,只能與一頭老黃牛相伴終老。
  • 《活著》:福貴一句話總結一生,他的人生不是苦難,是遺憾
    兩個女人嘻嘻一笑,福貴一臉得意,他向牛大聲吆喝了一下,看到我也在笑,對我說: 「這都是做人的道理。」 一直以來,我對這個片段不甚理解,這段情節和全文有何聯繫?作者想借福貴之口表達什麼意思?
  • 福貴還《活著》
    有人說人不能只為活著而活著,但在《活著》裡,我們看到的是,活著不為活著,還能為了什麼?  福貴並不聰明,要不然他何以被龍二設下圈套輸掉全部家產。他也沒什麼理想,早年他還想通過賭把他爹年輕時輸掉的那一百多畝田贏回來,但後來他竟把家裡剩下的一百多畝田也輸光了。失去了榮華寶貴和貴人身份的他終於幡然醒悟,他最大的理想是家人平平安安地活著啊!
  • 《活著》:書中的福貴比別人有更多死去的理由,但他卻堅強地活著
    短短的二百來頁,寫盡福貴一生的悲歡沉浮。那微不足道的「歡」,像是故意為之的一點甜頭,只是為了引出更為巨大的「悲」,摧毀這過於短暫的一息幸福。好讓你深刻地體會到,什麼才是絕望。故事的主人公福貴,原本是一個富家子弟,頑劣固執的他迷上了賭博,結果被人坑的一分不剩,還欠了一屁股債。
  • 《活著》:苦難的人生,看福貴怎樣度過?仝卓:活著太難了
    《活著》主要展示的是苦難的主題,通過福貴一生的經歷,通過幾個碎片化的描述,多次直面死亡的過程,看似一個個零散的片段,但是恰恰這些片段,貫穿了福貴一生的幾十年,也造就了他悲劇的人生。苦難和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了,但是苦難的主題遇到餘華這個寫苦難的作家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 《福貴》活著
    先看的小說《活著》好幾遍,後來才看的電視劇,每次看都會忍不住流淚,有慶的離開是我最不忍心看到的一幕,那種絕望,無奈,看一次這輩子都不會忘。福貴從大富大貴到因賭博輸掉所有家產, 一貧如洗,經歷過槍林彈雨,送走身邊一個又一個親人,他沒有一蹶不振,沒有怨天尤人,最後一個人孤苦伶仃的活著。
  • 人生很艱難,活著就好,《活著》告訴你為什麼而活著?
    在疫情期間,我們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那些平時沒有攢錢習慣的人們失去收入後的生活水平極大地降低,這時候他們就會感覺到在苦難面前活著很艱難。我希望大家在這艱難的時刻,能咬緊牙關挺過去。無論人生多麼艱難,我只希望你能好好活著。
  • 餘華的《活著》講的是福貴的悽慘,張藝謀則表示對《活著》的希望
    張藝謀的電影《活著》豆瓣評分9.3分,這部電影是根據餘華的小說改編的,我是先看過小說之後才看的電影,在餘華的小說中,整個故事是非常悽涼的,男主福貴的整個人生經歷非常慘,小說中的政治背景是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福貴的整個人生也在隨著政治背景的改變發生著變化。
  • 餘華《活著》:描寫苦難人生的巨著,我卻從中看到了溫暖和力量
    餘華的《活著》中,主角福貴一生苦難的開端,來自他自己,他嫖賭成癮,他忤逆管教自己的老父親、打罵大著肚子的家珍、騎在妓女背上去羞辱老丈人,最終輸掉全部家產,氣死老父親,身份地位一落千丈。我們常感嘆到富貴的不幸,是由於我們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但是從書中《活著》我們並不能體會他的感受,那是他自己的人生,有他自己的感受,那不同於旁人看法裡的「不幸」。所以,除去苦難和不幸,我從中看到了人生中的溫暖和力量一直都存在著。
  • 餘華《活著》:福貴用他的8次不幸,告訴了我們3個人生真相
    有人說,《活著》是悲劇的堆砌。一、 活著就要忍受現實餘華說:「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福貴一生共經歷了8次不幸,每一次都沉重得令他無從逃避,但每一次他都從刺骨的傷痛中挺了過來。
  • 電影:一部《活著》道盡了生活的艱辛與無奈,人生的無常和坎坷
    福貴人生的縮影,在大時代背景下,經過兩次大變革,依舊頑強的活下去,反映了一代國人的命運與艱辛,彰顯了人性的光輝和生命的延續。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的頻道,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張導的經典作品《活著》。龍二惦記著福貴家的那套大房子終於到頭了,連一磚一瓦都沒剩下,福貴還不服氣,想用命跟他賭,老闆告訴他,本錢都沒了,命也不值錢了,賭場也沒有這個規矩。福貴從賭場走到門口,看到家珍在這等他,對福貴失望透頂的家珍帶著孩子離他而去。此時的福貴仿佛靈魂被抽乾,在原地哀嚎,這一切都沒有了。
  • 從經典電影《活著》中,找尋活著的意義和力量。
    什麼時候,你會覺得命運對你真不公平?也許你的腦海裡會出現很多個委屈的瞬間和痛苦的畫面。但我並不想把成段的勵志雞湯語錄念給你聽,只想推薦一部張藝謀指導,葛優和鞏俐主演的電影《活著》,它改編自餘華的同名小說。
  • 《活著》影評丨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活著》影評丨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活著》是由年代國際有限公司1994年出品的劇情片。該片由張藝謀執導,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
  • 電視劇《福貴》:活著很艱難,然而活著也很美好,活著就是希望
    我曾經不知道《福貴》是由余華的小說《活著》改編的,直到去年我看到《活著》這本原著時,才知道這就是電視劇《福貴》的原型。比原著好一點的是,電視劇裡最終沒有讓福貴的人生太過悽慘,為他留下了一個年幼懂事的外孫。
  • 漫談《活著》縱使福貴有一千種死法 但他卻只有一個活著的選擇
    《活著》這本書是作家餘華的巔峰之作,講述了在大時代激蕩、社會大變革背景下個人、家庭、生活、命運與大時代背景的穿插、交織、融合,小說以主人公福貴的前後反差強烈、高開低走的生活及多舛、苦難、坎坷的命運為主線,引發了讀者對生命、對人性、對希望的深度思考。《活著》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 重溫經典|那個年代的《福貴》,現在還活著
    在如今的社會氛圍中,大家把喜劇看的尤為重要,甚至認為「搞笑」是評判一部劇好壞的標準。如果說看張藝謀電影《活著》是將一輩子的苦痛都在兩小時之內積在胸口,那麼這部《福貴》則是把愁怨放大而且加長,像是苦過了一輩子那麼久福貴,無福無貴劇中以陳創飾演的徐福貴作為主角,講述他曲折的一生。從一開始需要傭人背著走的紈絝地主少爺,到敗光家產的賭徒;從衣食無憂的富家子弟,到飢餓潦倒的貧困農民;從情竇初開的少年,到承受喪子喪妻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