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今年我看過最好的青春片

2020-11-25 澎湃新聞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

這部被坎城看好的青春片

以真誠動人

不論你有沒有主人公相似的經歷

都能感同身受

在剛結束不久的平遙影展上,有部電影我提前了一小時守在媒體場門口,都差點沒排上位。

它是唯一一部破例加場的片子,導演在朋友圈裡投降,「真的一張票都沒有了。」

它還是今年坎城電影節片單裡內地唯一一部入圍電影,得到的評價頗高,「這是一部不同於任何其他作品的電影,在大銀幕對人們的意義尤為重要的當代中國,它如此獨具一格。」

入場前我很期待,出場後我很驚喜。雖然這部《野馬分鬃》現在在豆瓣上只有6.9分,但依然無法減弱我的喜愛,也毫不意外坎城為何對它青眼相待。

和《野馬分鬃》這個頗具武俠氛圍的片名不同,它是一部地地道道的青春電影。和近些年總帶著日韓風味的偽青春影像相比,它以一個藝術院校大四學生的視角,展現了極為真實的大陸青年走向成人之際的迷茫、掙扎和妥協。

但在處理這種略帶悲傷的掙扎的同時,它又是幽默詼諧的,是讓人頻頻發笑的。雖然我的青春與片中截然不同,但我也感受到一份相似的無奈,一份只屬於畢業季的不撞南牆不回頭。

它絕對是一部屬於我們的青春電影。

01

《野馬分鬃》,

一無所有的長大成人

《野馬分鬃》講述了兩個主人公和一輛越野車的故事。

主人公左坤正處於大學即將畢業的重要轉折期。口袋乾淨,他用所有的預算買了一輛破舊的二手越野車。賣車的忽悠他,這車以前呀,是「越野一族」的,你開著它也能勇闖天涯……

可惜天涯很遠,生活很難,越野車並沒有給左坤的生活帶來新的可能。他學的是音響專業,課沒上多少,總去劇組實習賺外快,這也導致他和老師關係不佳,甚至影響了畢業。

他開著車帶好友童童流轉於年輕導演的片場,導演自詡侯孝賢、洪尚秀,拍戲時光顧著泡女主演;男主演是「哥」,控場時比導演聲音更大;至於左坤和童童兩個嘴上無毛的錄音師,誰在意呢?

左坤和童童

愛情也擱淺。學中文的女友目標明確,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和遊遊蕩蕩的左坤話不投機。

親情更完蛋。為了「搞錢」,他偷了母親放在家中的模擬卷出售給學生,學生家長帶著電視臺氣勢洶洶地上門曝光黑心教師。

左坤的女友

四面楚歌之際,他嗅到了自由(逃跑)的方向,跟著成事不足的劇組一起去內蒙拍攝。然而心靈沒在大草原上得到淨化,反而讓人身不由己地奔向了更無望的地方。

02

青春片,難得共鳴

在平遙見到《野馬分鬃》的導演魏書均時,他穿格子衫戴冷帽,身上背著平遙影展的斜挎包。言語間很隨便,沒有蓬勃的表達欲,但說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又突然變得熱情。

他很年輕,1991年出生,今年還不到30歲,這讓他格外了解當代青年人到底是什麼樣的。

學生時代拍攝的短片《延邊少年》就曾入圍過坎城的短片「金棕櫚」獎,並獲得短片特別提及,又保證了他的出品。

《野馬分鬃》劇組,左三為魏書均

近年來大陸地區的青春題材電影,不光風格深受日本、臺灣地區青春片的影響,內容也脫離了大陸固有的生活成長環境。唯美有餘的同時,如無腳之鳥落不到地上。

雖然不少影迷同樣認為《野馬分鬃》有《風櫃來的人》、《戀戀風塵》等臺灣新浪潮電影的影子,但與此同時,魏書均做到了沉下來,把視角放回身邊,放回了他得以真正掌控的氛圍之中,使得故事生動而真實。

不論是左坤的性格還是經歷,從一輛(破)車給人帶來的憧憬和改變,到讓影院不斷爆發出笑聲的笑點,基本都來自他本人或是身邊朋友的經歷。

影片中沒有文藝得不像人口中吐出的「金句」,也沒有與令人瞠目結舌的情深意重,左坤在跌跌撞撞後沒交上好運,投降的姿態更不好看。

但在左坤不斷對自己、對生活的反抗中,你多少能體會到這一代人人心中的火焰是如何燃燒的、憂傷是如何升起的,至於結局——誰對上生活不是輸慘了呢?

魏書均

選角時,魏書均心中也自有一把稱。

左坤的扮演者週遊,憑藉《野馬分鬃》拿下了平遙影展的最佳男主角,但在選角時,魏書均憑照片一眼就排除了他,覺得長得太偶像。

可見過真人後,兩人相處了一個星期,從流行文化聊到生活態度,魏書均就心定了:週遊身上有股和左坤一樣要把死物盤活的勁,看上去老練,實際青澀。

這讓他的左坤毫無矯飾痕跡,完全本色出演。

週遊

聊天時我問魏書均,你對《野馬分鬃》最滿意哪一點?

「真誠吧,」魏書均說,「真誠在電影評論的體系裡已經不太被提起了,但我覺得真誠還是挺重要的。真正的真誠需要勇氣、需要直面自己不確定的事情。」

正是真,才讓《野馬分鬃》動人。

對話《野馬分鬃》導演魏書均

Q=外灘thebund A=魏書均

Q:你個人和左坤有什麼相似之處?

A:一是我念大學的時候也很喜歡出去實踐,從學生的水準來說對這些事很熟練。二是我們都很容易懷疑世界,都帶有反抗的情緒。這種反抗有對周遭環境的看不順眼,還有時候是跟自己擰上了。但左坤憂鬱的時候比我更多一點,我要好玩一點兒。

Q:劇情也是現實生活為藍本嗎?

A:我有個朋友很喜歡摩託車,甚至放棄了學業,我當時很不理解。後來我也有一輛破吉普車,和片子裡差不多,當時也是有一種進入成人世界我很牛的感覺。我想和它一起做點什麼,但什麼也沒做成。

Q:很多觀眾認為《野馬分鬃》受侯孝賢影響很大。你覺得呢?

A:這個影響我覺得它不是一個觀眾在形式上感覺到了「有點兒侯孝賢」的事。你的文學素養、音樂素養都會影響一部電影。我喜歡的這些導演,我和他們一樣比較間接,然後創作的時候無意識的呈現出了某種氣質,那觀眾從他的角度就看到了。

我覺得在洪尚秀身上我就看到了很多荒誕的點,只不過他處理荒誕的方式更淡。他把荒誕近乎於變成一種很優雅的尷尬,比如說《草葉集》。

影響都是很間接的。

Q:你在片中提到了侯孝賢、洪尚秀、王家衛三個導演,洪尚秀提到了兩次。很多人不喜歡偶像被Q到的感覺。

A:很抱歉給他們帶來困擾。但我也很喜歡他們,我有權利去Q他們。你可以覺得我庸俗,但是你要堅決捍衛我庸俗的權利。

這些Q到的地方所呈現的荒誕,背後都是有邏輯的。角色評論這幾位導演的話都是對的,但為什麼從他嘴裡說出來就變了味道?這背後代表一種思考的角度。我不是想證明我很懂這幾位大導演去Q他們,反倒是一個新人導演我不會亂Q。

Q:《野馬分鬃》其他的大陸青春片有什麼不同?

A:我覺得能看到這種類型元素之外的一種傷感。比如侯導說他看《風櫃來的人》,在孩子身上看到了悲劇的那種感覺。我自己看回放的時候,我也感覺有一種淡淡悲傷,有時候悲傷完了又很好笑。它比較忠誠,比較寫實,讓我們相信角色,相信他們在這樣的境況下會發生這樣的事。

Q:這個片子挺長的,大概有兩個半小時。

A:從創作者的角度出發,肯定希望它呈現出來的東西穩一點。

Q:對《野馬分鬃》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

A:我覺得有很多小的點可以再推敲。有的段落可以緊湊點,有的地方可以再延展。我現在對它的狀態就是接受。

Q:哪一段最難拍?

A:蒙古包那一段。它其實沒到內蒙,在壩上,已經有草原了。現場有100多人,調度難度比較高,群戲不太好控制。

Q:遇到什麼樣意想不到的情況?

A:開機第一天本來不是雨戲,沒想到下雨了。那天是左坤去二手車市場挑車,所以之後的幾天我們都要營造一個下雨的感覺。

Q:為什麼左坤會變成這個樣子?其實你有在暗示他跟家庭的一些矛盾。

A:因為我想講的就是他那種獨特的屬於青春的體驗,這種體驗的原因很複雜,不是絕對的家庭關係破裂或是媽媽施加的高壓讓他必須變成這樣,原因不是我想說的。

我只是提供了一個背景,讓觀眾知道他的家庭情況。

Q: 評價一下左坤這個人。

A:他挺迷的,看似堅定,但其實好像什麼都沒弄明白,沒搞清楚。他的潛意識引領他,覺得我得弄一弄,我得做這個事,我得搞清楚一些道理,但他其實搞不清楚,他只知道自己要接近什麼。

文、編輯/siri110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原標題:《它是今年我看過最好的青春片》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獨家專訪《最好的我們》導演劉暢:青春片是唯一靠題材就有票房的類型,但不會拍《我們》電影版
    《最好的我們》改編的時候,我覺得最打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真實、不狗血,它非常細膩地還原了相對接近真正高中生的生活。所以我覺得這是我們在創作的每一個環節都不會丟的事兒。就像有些小說我們買了它就是因為狗血,你非要把它編的不狗血,那就沒價值了,這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 爛番茄97%,這部青春片可能是今年不可錯過的黑馬
    看過《奇蹟男孩》的影迷一定都對奧吉心中的楚巴卡印象深刻,很多人都會有陪伴自己兒時的影視作品。不管是星球大戰,還是火影忍者、蠟筆小新,亦或是哈利·波特,它們在找回內心之餘還幫助你認識了情深意濃的摯交。 回看今年的同類型影片,可謂是層出不窮,且各具特色,除了奧斯卡熱門候選超級英雄大片《黑豹》之外,還有不少用幽默荒誕節奏觸碰此類問題的影片。
  • 國產青春片該怎樣拍?《過春天》是最好的樣板
    再加上由於高中時期的自己歷經了太多青春灑狗血電影的陰影,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因此,即使《過春天》頗受好評,但心裡還是有所忌憚。但由於最近在綜藝《演員請就位2》的舞臺上,爾冬陞導演對孫陽在《過春天》中表現的積極評價,再次讓我留意起了這部自稱"最剛的現實主義題材青春片",這部充滿著新鮮血液的青春電影———《過春天》。
  • 《秀美人生》這是我看過最好的青春
    花樣年華的姑娘,放棄了大城市優渥的工作機會,轉身回到村屯,回到生養她的那片土地,把滿腔的熱情化作了脫貧攻堅戰中的激情與鬥志……影片中,郎月婷飾演黃文秀。整部戲,她穿得最多的,就是黑色運動褲和紅色的工作馬甲,馬甲的背後寫著,第一書記黃文秀。想不到,從《盲探》、《華麗上班族》中走出來的郎月婷,飾演黃文秀,竟如此靈動,臉上的笑容裡有一種鄰家女孩的和善與親切。
  • 《我能說》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的韓國電影
    唔,這再次讓我見證了韓國電影的魅力。韓國電影就是有這樣一種魅力,她總是娓娓道來,於平淡之處滲入人心,被導演代入到電影當中卻不自知。就像我昨天看的這部電影《我能說》。這部電影是被歸為喜劇片的,想到現在我也為能夠理解導演的用意,縱然有搞笑的成分,但我還是以為催淚的成分偏多。
  • 高票房低口碑的《最好的我們》不會是爛俗劣質青春片最後的輓歌
    圖|網絡 從《致青春》、《小時代》等一系列的青春系電影開始,在整個大陸電影市場上就掀起了青春片的熱潮。一大批次的青春片也由此泛濫。 作為八月長安的「振華三部曲」之一的《最好的我們》,披著大IP的名頭,帶著小說與網劇的光環,在今年的6月6日,趕在畢業季,端午檔期間上映了。
  • 豆瓣開分8.7,哭到頭痛,10年來最好的華語青春片來了!
    青春題材已經泛濫成災,但現實向的創作卻並不多見,《少年的你》的難得就在於它是一部現實向青春片。社長願意把今年的第一顆五星獻給這部年度十佳電影,它比《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致青春》更真實接地氣,比《狗十三》《過春天》更具人文關懷,甚至稱它為10年來最好的華語青春片都不為過!!!《少年的你》講述的是一個致鬱的青春故事。高考前一個月,高三女生胡小蝶不堪忍受校園霸凌跳樓身亡。
  • 當青春片被包裝成犯罪片,我沒有理由不為它鼓掌
    美國飛大麻,歐洲同性,日本校園暴力,國產墮胎,這幾年青春片的青春片讓人懷疑,除了不一樣的演員外,我們還能對青春片期待什麼呢?《天才槍手》給出了這個答案。買斷《天才槍手》的人當時只看到海報和預告就認定:這是一個很高級的小語種電影,如果在國內上映,一定能引起很大的反響。
  • 【電影的】no.10有關青春片的青春
    那是06—07年,我剛剛開始學會上網,完全不懂種子,bt,下載這些東西是什麼,那幾年是網絡在線視頻開始飛速發展的幾年,但極其混亂和不規範,一些網站打開直接導航的就是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所以,在還沒能真正接觸到日本電影中清新唯美的一面,倒是先看到了航髒的一面。
  • 快跑,疼痛青春片它又來了
    *本文含嚴重劇透,介意勿入最初看到《蕎麥瘋長》這個名字,我還覺得挺文藝的。正如它的英文名Wild grass,有一股生命力在裡頭。片如其名。《蕎麥瘋長》就是一部強行拼湊、偽裝文藝、開歷史倒車的青春片。如果非要在「青春片」前面加一個限定詞的話,我會稱它為「疼痛青春片」。
  • 耿耿於懷的,才是最好的青春
    青春題材的電影雖然很多,但好看的青春片仍然難得。 一部好看的青春片,可能很簡單、純淨,但會讓觀眾重新感受到青春的味道。 電影《最好的我們》宣布定檔6月21日。兩人在臺上你比劃我猜,說對方最討厭的食物、鞋碼等等,滿是默契感。 陳飛宇和何藍逗兩人綁腿跳格子,陳飛宇直接把何藍逗背起來時,真的很甜,仿佛就是耿耿和餘淮,是最好的我們,是愛情的模樣啊。 陳飛宇和何藍逗兩人的最萌身高差,更給這對CP增添蓬勃活力。
  • 在青春片裡它場面最血腥,在戰爭片裡它顏值最能打
    「疼痛文學 」曾在80、90後群體中廣為流傳,它讓「青春」二字變得不再那麼朝氣蓬勃,劍走偏鋒,以負面情緒佔據主流審美,影響了當時很大一部分年輕讀者。最近突然火起來的「網抑雲」梗,就有那麼一點意思。把青春弄「疼」,已成了片方抓住80、90後痛點的制勝法寶,屢試不爽。接下來要說的電影,也和「青春」、「疼痛」二字有關。但它所呈現的「疼痛」可不是失一場戀、淋一場雨、生一場病,而是槍林彈雨下血肉橫飛的那種劇痛。這部電影有著一個十分悲壯的名字——《浴血華沙》(Warsaw 44)。
  • 青春題材的電影它最好,早看早受益
    一、真實貼切的反映了青春的模樣影片講述了平凡無奇的女孩小水,默默暗戀學長阿亮,一步步努力讓自己從醜小鴨變得越來越優秀的勵志故事。1、 小水和朋友們平凡且樸實看過很多青春題材的電影,唯獨這部深得我心。因為它足夠樸實,足夠貼近平凡卻努力的曾經的我們。影片中最開始的時候,小水是一個戴著眼鏡,臉蛋黝黑,卻善良可愛的初一小女生。她的朋友也特別像現實中的我們的小夥伴一樣,長相平平卻親切可愛。
  • 武瑤做客《今日影評》多維評析國產青春片《最好的我們》
    以凸顯真實生活質感的原著打底,《最好的我們》在一直備受詬病的國產青春片範疇是否有所突破?6月10日,中國傳媒大學教師、編劇武瑤做客《今日影評》,以選角、置景、編劇等多重維度評析電影《最好的我們》,暢聊當下國產青春電影的得與失。
  • 電影《狗十三》上映收穫好口碑,曹保平交出「最好國產青春片」
    這些從小聽到大的話就出自曹保平導演的青春片《狗十三》。和國產電影青春片慣常表達的「殘酷」不同,《狗十三》用平實的故事真真切切地講述了許多尋常孩子的成長曆程,影片也因此被稱為「最好的國產青春電影」。12月9日,記者在大商影城(麥凱樂店)觀看了這部口碑超爆的影片。
  • 最好的青春片,最驚喜的松岡茉優
    令人遺憾的是,在這樣一部頗有治癒療效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溫煦,但沒有嗅到一絲個人對決藝術之修羅場該有的血腥味。令人感動的是,導演將音樂滲入作品的每一條肌理中,樂符擁有了詮釋一切的權力。徐若風,學習藝術史,杭州影迷75/100去年最出色的青春片之一。
  • 國產青春片為何集體萎靡?臺灣青春片好看在哪?
    國產青春片的票房爆發始於2013年上映的《致青春》,以6000萬成本博得7.26億的票房之後,國產青春片便以星火燎原之勢,批量生產,沿用《致青春》的成功模式,熊熊燃燒了好幾年,屢屢創下市場票房奇蹟。當下的國產青春片大多反映了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80後、90後的喜怒哀樂,講述校園的青春和走出校園的職場故事,情節多為戀情、友情、競爭及背叛。
  • 《最好的我們》逆襲《追龍Ⅱ》國產青春片對香港工業片的降維打擊
    從上映三天的數據來看,《最好的我們》持續縮小與《追龍Ⅱ》的票房差距,在第三天完成票房反超。上映首日,《追龍Ⅱ》以4760.2萬票房領先《最好的我們》,前者排片佔比27.4%,後者首日票房2453.3萬,排片佔8.6%。上映第二日,《追龍Ⅱ》單日票房達到6573.3萬,排片佔比21.9%,《最好的我們》單日票房5467.3萬,排片上升至20.2%。
  • 那些年感動過我們的國產青春片,你看過幾部?
    而青春、畢業季、高考等話題,也成功的在影視劇中佔領了一席之地,並且非常受觀眾的歡迎。究其根本原因,還是由於此類題材的片子最能引起觀眾的共鳴。今天,就為影迷們推薦幾部青春片,也許你能在鏡頭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 今天,我想推薦你看看這部被低估了的青春片—《風犬少年的天空》
    這部片是今年國慶節期間,在家閒來無事點開的。9月下旬B站上線的,至今播出已經兩個月了。當時光看片名《風犬少年的天空》。第一反應:這,起得叫個啥?中不中國,日不日本的。沒有抱多大希望去點開,誰想,一看就無法自拔了,一口氣看了下去,還體驗了一把-追-劇。最近我就在想,為什麼我會喜歡這部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