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傳承 老店新潮(他山之石)

2021-01-18 人民網

多米尼克·申內利爾在展示店內明星產品——固體油畫棒的主要顏色。本報記者 劉玲玲攝

木村酒造社長米山忠行向記者介紹釀製高檔清酒所用的原料——「山田錦」稻米。本報記者 劉軍國攝

在義大利羅馬的一家聞綺店內,顧客駐足欣賞巧克力牆。本報記者 葉 琦攝

2020年1月,德國漢堡一家美食雜誌舉辦「刀工大師」評選比賽,所用工具來自三叉刀具系列。圖為參賽廚師在現場展示刀工。資料圖片

經過歷史的大浪淘沙,一些企業憑藉對產品質量的堅守、優秀理念的傳承、時代風向的把握,敢於改革,善於創新,深得消費者信賴,經營上百年乃至數百年而延續不斷,至今依然生機勃勃,引領時代潮流

日本400年酒廠木村酒造

唯有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發展

本報駐日本記者劉軍國

在日本秋田縣湯澤市中心,有一片古色古香的院落群。臨街一側,「承蒙關照,創業400周年」的廣告牌十分打眼。這裡是成立於1615年的木村酒造。

走進跨越數百年的木結構房屋,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一件件釀酒相關實物,一張張過往獲獎證書,無不訴說著這家日本著名酒廠的輝煌歷史。近年來,木村酒造推出的「福小町」牌清酒在日本和國際酒類評獎中屢獲大獎,受到市場關注。

17世紀初,在湯澤市境內,發現了日本當時最大的銀礦山——院內銀山。隨著礦石的開採,大量的技術人員、勞工和商人聚集於此,清酒消費隨之大增。在湯澤市,酒廠如雨後春筍般開起來,最多時曾有20多家。時光荏苒,隨著啤酒、葡萄酒等酒類消費增加,清酒市場受到擠壓。加之銀礦關閉,上世紀90年代,木村酒造遭遇了一次嚴重的經營危機。清酒大量滯銷,連購買大米等原材料的資金都拿不出。眼看近400年的招牌就要倒下,時任社長緊急向企業界親友求助,通過籌措資金和引進先進管理人員,才解了燃眉之急,也開啟了轉型之路。

木村酒造敏銳地發現,雖然普通清酒的消費大量萎縮,但特定名稱酒消費量卻在不斷增加。木村酒造社長米山忠行對記者說,從那時起,木村酒造改變了經營方向,重點研發生產高品質的特定名稱酒。

在日本,特定名稱酒共有8種,對於原料配比和製造工序有嚴格細緻的要求。為了實現產品升級,木村酒造先從原材料著手,精選高品質的大米。在工序上,堅持沿用以「寒造」為代表的傳統工藝。「寒造」,即在冬天開始釀造清酒,讓大米與米曲在寒冬中慢慢發酵。隨著科技進步,清酒可以在製冷氣設備下實現全年釀造,但在冬天的自然低溫下,空氣中的雜菌少,釀出來的酒更醇、更香。在釀酒師的反覆嘗試下,木村酒造的特定名稱酒逐漸得到認可。

過去,日本清酒廠家常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將釀好的酒交給批發商去銷售。木村酒造也是如此。從2012年開始擔任社長的米山忠行表示:「重生產、輕營銷已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必須既重生產又重營銷。」

為了更好地把握消費者的需求,米山忠行經常去一些餐廳、居酒屋詢問自家產品的消費者反饋,並把當下最流行的酒類買回家中品嘗,從中尋找消費者的喜好。此外,他還積極組織木村酒造參加各種酒類評獎和展銷會,聽取專業人士的品鑑意見,「這樣既可以了解最新的酒類消費時尚,還可以以評獎為壓力,不斷提高自身的實力」。

在米山忠行看來,對老字號企業來說,繼承傳統固然重要,但必須臨機應變,唯有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發展。

(本報東京電)

義大利國民巧克力品牌聞綺

成為真正的「糖果藝術工作者」

本報駐義大利記者葉琦

走在羅馬街頭,每當經過聞綺,總見店裡人頭攢動。在市中心的一些熱門店面,排隊的人甚至在街角拐了個彎。對義大利人而言,這是再熟悉不過的國民巧克力品牌;對遊客而言,這是拍照打卡不能錯過的熱門店鋪。

進入店鋪,只見文藝復興時期的花紋壁紙,明亮色彩搭配暖調通透的燈光,細節中呈現著獨特的意式時尚元素。質感簡約的金屬貨架將不同品類的巧克力分隔出各自的一方空間,明星產品魚子醬狀巧克力、經典吉安杜佳、濃醇薄片系列……350多種口味的巧克力和90多種口味的冰淇淋能充分滿足人們味蕾的追求。

作為一家百年老店,聞綺在義大利約有6000家店鋪,處處可覓蹤影。1878年,在義大利西北部的一個小村莊,糖果作坊夥計西爾瓦諾·聞綺成立了一間糖果實驗室,致力於巧克力口味的研發,開啟了他及家族後人為之奮鬥的事業。

從一開始,西爾瓦諾就堅持全部使用天然原料,在品質、新鮮度等方面嚴格把控。如今的傳承人一如既往,絕不添加化學成分或防腐劑,消費者有口皆碑。在不斷試驗與創新中,聞綺創造出了許多獨家的巧克力配方,很多口味已延續百年之久。這些繽紛的口味來自於各種優質天然原料疊加的奇妙反應:皮埃蒙特榛子、西西里島開心果和杏仁、利古裡亞橄欖油、索倫託檸檬、馬達加斯加香草、克裡奧羅和福拉斯特洛可可種植園的可可豆……

「入口的東西,無論外表包裝多麼奢華討喜,最重要的考量標準還是食品本身的品質。」聞綺執行長兼總裁丹尼爾·費列羅表示,「我們要成為真正的『糖果藝術工作者』。」2018年,聞綺獲得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頒發的「義大利質量獎」。

近年來,聞綺更加重視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積極打造負責任的品牌形象。該品牌與厄瓜多一個社區合作,使用傳統的可可生產技術來提供原料。丹尼爾介紹說,「傳統的栽培方式不僅有效保護了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生物多樣性,幫助當地居民獲得長期穩定的經濟來源,確保了社區的長遠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對多種類可可的研究和發展。」

從2013年開始,聞綺加大國際業務拓展,如今已遍布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超過115家門店,在北京、上海等地都能看到聞綺店鋪的身影。「我們帶給國際市場的不僅是義大利製造的產品,更是『義大利體驗』。」聞綺商業總監喬瓦尼·巴蒂斯塔·曼特利說,希望他們的巧克力能讓熱愛美食的人「慢」下來,細細品味,獲得愉悅和精緻的感官體驗。

(本報羅馬電)

德國鍛造廚用刀具品牌三叉

將先進技術與手工工藝完美結合

本報駐德國記者李強

德國北威州的索林根,以「刀城」聞名,德國90%的刀具企業聚集於此。這其中,有206年歷史的三叉牌刀具,是德國國宴廚師團隊的供應商,被視為最優質的品牌之一。

三叉品牌的擁有者、伍斯特霍夫公司現任負責人哈拉爾德·伍斯特霍夫是這個家族企業的第七代傳人。據介紹,凡是在索林根出產的刀具,一定會註明「索林根製造」,凸顯了索林根人對品質的自信。

索林根位於陡峭的河谷間,從中世紀開始,當地人就在河邊建造一種名為「科滕」(音譯)的手工作坊,利用水力驅動磨石、鍛造錘等加工刀具。1814年,約翰·伍斯特霍夫在「科滕」裡開了一間剪刀作坊。歷經兩代家族成員精心經營,業務也從剪刀擴充至口袋刀、鉛筆刀、餐刀叉子、麵包刀等多種產品。然而直到1860年代,它同周邊的許多作坊一樣,並沒有自己的品牌。

轉機始於1880年。企業第四代經營者新建工廠,使用當時先進的蒸汽發電機、鍛造機等工業設備製作刀具,並在第二年開始向美國出口。1895年,全新的三叉商標在德國註冊專利。與此同時,三叉刀具在一系列工業展會上亮相,名聲大噪。依靠採用先進技術、打造品牌知名度,伍斯特霍夫從手工小作坊成長為索林根的知名企業,產品暢銷全德。進入20世紀,產品和技術更新仍在持續,不鏽鋼刀具的引入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同時掌握5門外語的家族成員雨果·伍斯特霍夫,進一步開拓了三叉刀具的國際市場。

二戰中,索林根化為一片瓦礫,伍斯特霍夫工廠雖然倖免於難,在戰後迅速恢復生產,但之後隨著成本提升、債務增加,企業在新時期的競爭中岌岌可危,其老廠房甚至被列為當地工業博物館的備選。

技術革新再一次讓伍斯特霍夫起死回生。隨著引入現代化的流水生產線,人工環節被大大壓縮,成本也隨之降低。同時,伍斯特霍夫意識到,企業必須更加專門化才能生存,對三叉品牌而言,意味著專注特定產品:剪刀、口袋刀、叉子等被清理出產品冊,高品質的鍛造廚用刀具,成為三叉唯一的目標。

此後伍斯特霍夫公司堅持走在技術前列:引入工業機器人,運用3D建模技術,與其他高科技材料公司合作,將用於航天和賽車製造的新材料融入到新產品中……

走進三叉工廠,只見高品質的鋼材在100多臺工業機器人的精準操作下,歷經切割、鍛造、淬火、回火、磨平、拋光、蝕刻、開刃、清潔等40多道工序,成為銀光閃閃的廚刀。但此時的刀具仍不足以出廠,還需經驗豐富的工匠進一步手工磨製,去除微小瑕疵,並通過嚴格的品控檢測:雷射傳感器檢測開刃角度,工匠用其輕易割開軟海綿證明鋒利度後,才最終在刀柄上刻下紅色的三叉商標。

伍斯特霍夫公司僅有400多名員工,每年生產170萬把刀具,暢銷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成就刀身上「200年歷史刀具,索林根製造」美譽的,是對技術的不懈追求。正如索林根經濟促進局介紹的那樣,「索林根的刀具產業將先進技術與手工工藝結合,致力達成兩項目標:質量和完美。」

(本報柏林電)

法國百年顏料品牌申內利爾

品質的堅守理念的傳承

本報駐法國記者劉玲玲

羅浮宮對岸,距離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幾步之遙,有一間看上去不大的門店,綠底門牌上金燦燦的招牌十分亮眼。推門而入,斑斕色彩映入眼帘,古色古香的陳設讓人仿佛走進19世紀。這裡便是美術愛好者們熟知的顏料品牌——申內利爾的第一家門店,距今已有133年歷史。

在二層的畫紙存放間,申內利爾顏料第三代經營者多米尼克·申內利爾熱情接待了記者。「故事要從1887年說起。我的祖父古斯塔夫·申內利爾就是在這家店裡開始製造顏料,建立了家族品牌。」多米尼克說,「能讓一個品牌在100多年後仍然備受青睞,被認為是世界頂級顏料之一,取決於對品質的堅守、理念的傳承。」

起初,申內利爾區別於其他顏料商店之處,在於這裡不僅是銷售顏料的地方,同時還是「創造色彩的地方」。多米尼克介紹說,祖父製作顏料時,是直接在畫家面前調製。製作過程融合了畫家的意見和需要,極大豐富了顏料的種類和層次。在與年輕藝術家們的互動中,古斯塔夫將自己的化學知識與藝術需求充分結合,開發出100多種不同層次的顏色。

法國象徵主義代表畫家奧迪隆·雷東、野獸派創始人亨利·馬蒂斯、納比派代表人物皮埃爾·博納爾、著名畫家保羅·塞尚都是這裡的常客。現代藝術大師畢卡索、超現實主義代表人物達利也都光顧過這裡。「不論是專業的藝術家,還是繪畫愛好者,都用申內利爾顏料留下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因此我們常說,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或畫廊裡,都有我們的色彩。」多米尼克笑著說。

「少而精、品質優先,是我們堅持的原則。」申內利爾雖在各地都有銷售,卻並非批髮式的生產和售賣。在生產過程中,申內利爾十分重視基礎色粉的質量,這是確保豐富色彩的基礎。幾代經營者都花費大量時間從各地生產商中精挑細選出最上乘的基礎色粉。「使用者能夠從不同層次的顏色中感受到驚喜,體會到我們的良苦用心。我們的產品也在口耳相傳中得到更多肯定和喜愛。」

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不斷推陳出新,是申內利爾在顏料界脫穎而出的又一法寶。1949年,當時的經營者亨利·申內利爾應畢卡索的需求,將油畫顏料與粉彩相結合研發出油性粉彩,並在後來幾十年中創造了30多種基礎色。1988年,多米尼克與合伙人開始生產和銷售如今的明星產品——固體油畫棒,憑藉特別的柔滑度、乳脂狀的質感,極大地增加了圖形表達的自由度。多米尼克還向記者展示了最新產品——袋裝丙烯顏料,這是申內利爾實驗室團隊研發3年的成果,具有更好的附著性和耐用性,順滑又厚實,已成為許多用戶的「新寵」。

1994年,申內利爾的生產部門由位於布列塔尼大區的一家工廠接手,進一步擴大了生產規模,並將產品由顏料擴展到畫紙、筆刷、速寫本等畫具畫材。近年來,申內利爾還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擴大銷售範圍,已覆蓋全法各地以及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多米尼克看來,網絡銷售是一大趨勢,但店內購買仍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對於申內利爾這樣的百年老店。「老店提供了一個與歷史對話的空間,人們在這裡能尋找藝術大師們的足跡,感受他們對色彩光線的追求。」多米尼克說,「面對面地詢問和交流,親眼觀察同一色系的不同色彩,親手觸摸不同材質的紙張,聞一下顏料的味道……這兒還是一個充滿想像和溫度的空間。」

在二樓逼仄的走廊牆壁上,貼滿了世界各地藝術愛好者留下的便利貼,上面有不同語言的祝福和希冀,也有別具一格的藝術創作。多米尼克認為,對於一家老店來說,既需要不斷適應顧客新需求,更需要把品質作為制勝之道。「我們未來還將進一步完善工藝,打造更環保、健康的產品,使色彩可以更加持久,在時光雕琢下永保最真實最亮麗的本色。」他說。

(本報巴黎電)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11日 17 版)

相關焦點

  • 溫州花椰菜「百年老店」的傳承與創新
    12月11日,記者走進溫州市種子界的「百年老店」,聽花椰菜育種第五代傳承人邵素惠講述她家與花椰菜的百年故事。花椰菜百年「種子老店」最初通過提純復壯育種浙江神良種業有限公司是專營花椰菜種子的家族企業,至今已歷經五代人傳承,從原來的扁擔挑賣發展成為集育種研發、生產制種、推廣銷售於一體的知名種企。邵素惠回憶,她與姐姐、弟弟從小在車間長大,認識最早的蔬菜種子就是花椰菜。
  • 百年老店
    按照我們這種血緣至上,家當只能留給兒子的辦法,老店最多只有百年,簡直就是不可避免的規律。」文 梁文道回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剛剛開始背著包在大陸到處跑的時候,其中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去拜訪各地所謂的「百年老店」,嘗嘗它們那聞名遐邇的拿手好菜。
  • 與時代共舞,《百年老店的朋友圈》聚焦「老手藝」,致敬工匠精神
    試想如果「老態龍鍾」的百年老店也有「朋友圈」的話,該是什麼樣子呢?近日紀錄片《百年老店的朋友圈》就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該片較常規紀錄片在形式上有所創新,它以當下流行的朋友圈為結構元素,用六家百年老店的「群聊」作為整部紀錄片的架構,再輔以動畫小故事,具有很強的形式感。除此之外,《百年老店的朋友圈》還展現出厚重的主題——宣揚工匠精神和傳承老手藝。
  • 卷在稻草裡的百年納豆老店
    卷在稻草裡的百年納豆老店食的文化正是代表一個地方的風土與人情,我國有許多千年以來傳承的食材與鄉土料理,許多食物的材料、乾貨等都是從古至今用手作才保留下來的味道。歷經明治、大正、昭和、平成四個時代的波瀾浮沉,難免也會遇到逆境和危機,但仍調和創新與傳統之間的衝突,解決各種難題挑戰,延續創業時的初心與價值觀。他們的故事,不只是充滿熱情、感動、能量的老鋪真情記錄,更帶給所有工作者「作夢的力量」。
  • 陪伴四代臺灣人的百年老店,世事變遷初心不變
    面對世事變遷、行業沒落,它們豁達從容,依然堅持顧客至上、精益求精、傳承文化的初心。現在讓我們重回這些百年老店的黃金時代,看一看它們歷經滄桑後的風採!【米糕/肉臊飯/ 燒肉飯/香腸/排骨酥湯/魚丸湯】  祖傳至今、即將邁入第五代的大菜市阿城米糕,讓凃家人單靠著米糕這項小吃,傳承了一代又一代。
  • 【行樂專題】日本百年老店——梅榮堂
    |梅榮堂——名門之香店鋪年齡:357年 對制香原料的精益求精是梅榮堂幾百年來長盛不衰的不二法門,以伽羅、白檀為代表的香料都是從越南、印度、中國等亞洲乃至非洲國家精挑細選而來,再結合一代代制香師傳承下來的調配秘方,
  • 在無錫南方泉有個百年老店老袁家,這裡的美味已經傳承到了第四代
    這應該是我第5次來南方泉了,每次來這裡都有不同的收穫,而這次來最大的收穫,就是在距離南方泉著名的開化方泉古井不遠的地方的這個「南方泉老袁家」裡,嘗到了傳承百年的味道。「南方泉老袁家」在南方泉的方泉路上,在南方泉的古井和許仁橋往東步行只有5分鐘的距離,這是一家「老店新開」的店,外面是店鋪,裡面是一個四合院,是一處集餐飲、休閒、娛樂和住宿於一體的地方。
  • 百年老店算什麼?日本如今還有21家千年老店
    據說,日本有260多萬家公司,其中「百年老店」25321家,200年以上的長壽企業有3939家,300年以上的有1938家,而500年以上的有147家。 許多人不曾想到的是,日本竟然還有21家「千年老店」。其中金剛組的壽命排名第一,擁有超過1440年的歷史。
  • 一道雪衣豆沙賣了一百年,百年傳承,百年味道!
    有些食物,一吃就是十幾年不換口味,有些菜品,一做就是一百年不變味道!長春火了很多年的飯店挺多,要說個個神秘頂級那倒不至於,但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家只憑几道菜,火了一百年,只做東北老菜,沒做過任何宣傳卻依然火爆,現在小張帶你走進這家百年老店——春發合飯莊在長春說起春發合飯店沒有不知道的,春發合飯莊傳承於大馬路商埠地時代的百年老店
  • 臺灣屏東百年手工打鐵店第三代楊永耀盼傳承
    華夏經緯網7月1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屏東枋寮永興鐵店是百年老店,也是枋寮至恆春一帶唯一手工打鐵店,目前傳至第三代楊永耀。他32年前開始學功夫,接手至今22年,回顧過往,坦言數度想當逃兵,直到看見產業人才凋零才明白父親的苦心,也才深知傳承的重要。
  • 百年老店郭元益搶灘上海
    此外,隨著大陸經濟起飛,烘焙市場處於高度成長期,早已吸引臺灣烘焙業搶攻,包括百年老店的寶珍香、臺北犁記、微熱山丘、禮坊、小林煎餅等都已前往展店。他認為,郭元益擁有臺灣品牌及百年老店的雙重優勢,與大陸消費者溝通,誠品可以在臺灣品牌上講的很清楚,而百年老店就會由郭元益自己闡述,會用品質證明百年老店的價值。郭元益成立於1867年,創辦人郭梁楨在臺北士林開設糕餅店舖起家,至今仍是喜餅市場的領導品牌,同時在綠豆糕、鳳梨酥…等伴手禮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 【分享】度小月:臺灣百年老店火爆帝都的秘訣
  • 臺灣百年老店月餅活動
    陳允寶泉-臺灣百年餅鋪好吃當然重要但百年驗證無添加更重要保質期一個月,臺灣直發約三到五天送達月餅季的禮盒包裝復古好看不管自己吃還是拿來送人都很合適咩咩家生活家居館購買月餅 請複製以下代碼 打開手機淘寶:¥0wc10VkUfVZ¥陳允寶泉是臺灣的百年老店
  • 【行樂專題】日本百年老店東京篇——清月堂
    與很多將一種味道傳承百年的老店不一樣的是,清月堂以「一代一果」為店訓,即每一代主人都要與時俱進地推出屬於當代的果子。如今的第三代主人正一朗推出的「おとし文」則是最具代表性的和果子,而第四代主人也在積極地創作新一代和果子。就這樣,一代代人對和果子傾注的心血延續了清月堂的血脈,也成就了銀座7丁目的百年傳奇。
  • 「近觀日本」百年老店倒閉真的是因為經濟不行嗎?
    話題的來源是這家咖啡廳的歷史超過了100年,隔壁的居酒屋的歷史超過了200年,對面的鰻魚飯餐廳的歷史超過了300年……在日本最不缺少的就是百年老店。很多去日本探訪的企業家都不禁讚嘆日本企業傳承過程的完美,這位創業者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人性總是驚人的相似啊。1895年,亞洲最強大的國家清朝敗給了剛剛崛起的日本。
  • 開封有哪些百年老店?
    作為開封土著,小付為沒來過古都開封的朋友們介紹一下開封的幾家享譽國內外的百年老店。首先:當數開封美食,最知名的老字號,開封第一樓!該店所經營的灌湯小籠包,是傳統名吃,源於北宋東京名吃「王樓山洞梅花包子」。第一樓小籠包子造型優美,其形有詩云「提起像燈籠,放下像菊花」,被譽為「中州膳食一絕」。該店位於開封鼓樓路北,很好找。
  • 【樂遊臺灣】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臺灣美食百年老店
    除了網紅系列和排行榜系列,臺灣還有一大眾百年系列也很是讓人慾罷不能啊!!!今天推薦一波臺灣的百年老店,特地在晚飯時間種草,小編的用心可想而知吶✪  金春發牛肉店創立於1897年的牛肉店位於天水路臨街的位置,憑藉著家族的堅持,除了徵服了一代又一代食客的胃之外,也將一個路邊攤做成了一家百年老店。
  • 案例館 慈善「百年老店」——保良局
    作為一家慈善組織中的「百年老店」,保良局相當於香港歷史變遷的一個縮影,香港郵政曾專門發行過保良局百年紀念郵票,以紀念它為香港社會治安穩定發展做出的傑出貢獻。這個博物館就是保良局「慈善文化」的記錄與傳承,所有通過保良局對社會慈善事業作出較大貢獻的人,都有一張照片(瓷像)和簡歷掛在博物館的牆上,讓後人認識、記住他們和他們的善舉。在博物館裡參觀很容易被這種慈善文化感染,要積極參與慈善事業的激情油然而生。康樂服務
  • 深圳也有百年老店,它們今何在?
    百年老店仍在老東門營業
  • 百年老店:堅守品質 本固枝榮
    在跨越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下,一些百年老店憑藉對品質的堅守,努力創新、拓展市場,或成為行業翹楚,或走出國門蜚聲國際 這家百年老店也在不斷適應消費者的需求變化。亞歷山大告訴記者,為了使餅乾的營養健康指數和口味都更優秀,當圖瓦進行了多次減油減糖產品的試驗開發。當圖瓦還開發了冰激凌系列產品,頗受市場青睞。如今,在布魯塞爾的國王長廊品嘗當圖瓦店的手工冰激凌、風味餅乾、華夫餅等,已成為不少旅遊指南的推薦行程。當圖瓦還積極與其他企業開展跨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