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能讓我們同時享受詩畫之美的書?有,這本詩畫書了解一下

2020-12-22 不二書

在我們中國的文化裡,詩畫本身就是組合性的,所謂詩情畫意正是如此一說。

但我們發現,現在市面上的很多詩詞書籍,很難會配有相互輝映的畫,這讓詩詞在書中缺少了畫面感。

什麼叫畫面感?

當我們讀到曹植的《洛神賦》時,旁邊有一幅丁觀鵬臨顧愷之《洛神賦圖》 全卷,詩畫相映,這就是畫面感。

你念叨著洛神,不止存在於你的想像,而看到《洛神賦圖》,你會感覺到洛神就是存在的,她是真實的。

所以當有朋友問:有沒有一本書,能將詩詞與古畫結合起來,這本書能夠真正意義上稱得起「詩情畫意」四個字?

那麼今天給各位讀者朋友們介紹的這套書,則剛好完美回答了這個問題。

這套書有一個很美的名字——「藏在名畫裡的中國」系列:《藏在名畫裡的唐詩》+《藏在名畫裡的古文》。

中國古名畫與唐詩、古文的結合,完美的將名畫融入唐詩、古文,將唐詩、古文揉入名畫中。

帶來的不止是內容上的升華,更是將文雅提升到了另外一個高度。

眾所周知,詩詞負載了太多的喜哀情仇,它上達高堂、隱入民巷,我們所熟知的歷史人物,他們無不與詩詞有關。

不讀白居易的《長恨歌》,我們無法嘆於唐明皇與楊貴妃摯愛情長散盡後的悲戚。

不讀李白的《清平樂》,我們無法感受到楊玉環那種驚人之美。

不讀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我們無法感受到唐明皇對楊貴妃的寵愛。

這就是詩詞的美,詩詞的魅,詩詞即使歷史,這原本就是分割不開的。

而除了詩詞,還有古文,古文道盡文言之美,相比「止於達意」的淺直白話,文言有著更「不說破」「耐尋味」的韻致和意味。

這套書最難得可貴的是,書中藏有百餘幅中國千古名畫。

這些古畫中除了國內的稀世珍藏外,還有不少古畫都是藏在海外、無法回國的罕見珍品,有的連故宮博物院的專家都沒見過。

本次在國內則屬於首次出版面世,極為珍貴,將是喜愛古典文化的你第一套專業藏書。

書有很多,但真正意義上的專業藏書,可謂鳳毛麟角。

為了打造這部「正養蒙而裨後學」的切合實用之書,中國畫報出版社精心擷取了具有豐富畫面感的 51 首唐朝詩歌,以及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古文名篇傑作。

並且為了讓讀者們在閱讀中,真正得到高度的藝術享受,畫中賞文,文中觀畫,中國畫報出版社遍尋了海內外各大博物館等知名機構,頗費心思地為書中每篇唐詩及古文,找到了與它們相呼應的傳世古畫。

比如現藏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元代錢選《王羲之觀鵝圖》紙本長卷,原本為清宮舊藏。據《石渠寶笈》著錄,此卷清末經溥儀從宮中盜出,後售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還比如同是藏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還有另一幅長卷,明代錢貢的《蘭亭詩序圖卷》,此卷現存資料極少,展覽也極少。

當然還有序體雙璧耀千古,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和王勃的《滕王閣序》。元代夏永所作的《滕王閣圖頁》現藏於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它以何途經流出國外已不可考。

在這套書裡藏著最淳厚的文化韻味,還以稀世名畫相伴,卻也是最易得的風雅,它應當成為每個骨子裡追求風雅的趣人兒書架上的必備書!

為什麼給各位讀者朋友們推薦這本書?

「藏在名畫裡的中國」系列,「藏」字大有深意,或為皇家珍藏,王公自玩,秘不示人;或為國外內藏,害怕追索,羞於見人;或為名畫珍稀,自行隱匿,難於見人。

這三藏,都讓常人難睹真容,難見其芳姿,若是稀世繪畫孤品,更是難得一見。

如今當這些稀世珍藏,深藏在全球各大博物館中的中國繪畫藝術作品浮出水面,為一睹她們美麗的容顏,也是為饗大家欣賞名畫殷殷之望。

更是需要近乎處女座追求完美的高清印刷,以及專業的色彩還原——

中國畫報出版社較真大量工作,對原畫信息高清採集,投入印刷前,比對了十幾種樣品,與原畫稍有色差,不要,畫面細節不夠高清,也不要——

並且對古畫斷代有嚴謹考證——

例如編輯團隊與故宮博物院專家,討論趙孟一張比較罕見的《諸葛亮像》時,故宮老師對《諸葛亮像》的作者有爭議存疑,認為確是元代作品,但是否為諸葛亮觀點不同,在書中都有體現。

本書作為傳統文化的普及性讀物,對每篇唐詩和古文做了注釋和賞析,並對原文做了「今譯」,盡力使「今譯」以優美、雅正的白話文出之。破解傳世古畫與古文玄機。

就這套書,我們用了 100 天的時間,來比對目前市面上近十個版本的古文解讀,挑出了同類書好多訛誤。

這一版比古籍類專業出版社的注釋還講究,秒殺市面 99%粗製濫造、注釋淺薄的古詩文版本解讀。

潘焰榮是知名書籍設計師,曾多次獲得國際、國內大獎,其中 2018 年獲得德國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獎,近十年獲「中國最美的書」獎 7 次。

上一次,由他設計的《夢影紅樓》畫冊火爆詩詞世界!書面裝幀淡雅又不失溫度,時尚又不失古韻,俘獲了眾多紅樓迷!

這一次,由他設計的「藏在名畫裡的中國」系列,一樣足夠美!

書籍外封,採用最具中國傳統特色的棉絨宣紙作為護封,並分別印有我國古代名作《諸葛亮像》《仿夏永呂洞賓過嶽陽樓冊頁》《桃源仙境圖》《三顧草廬》等。最具中國特色的棉絨宣紙護封,最大程度地還原了中國古畫的質感與色彩。

內封採用淺棕色老麻布和同一色系的環襯大地紙,軟精裝裝幀,既保持了書籍的挺闊,又具有觸摸與翻閱時的溫柔手感。

護封第一層,致敬世界著名的建築大師柯布西耶的設計風格,以20世紀最為震撼、最具有表現力的朗香教堂為典範,矩形方塊刀版模切,表達「藏」的概念,雙側摺疊透出「名畫玄機之藏」。

為保證最好的呈現效果,內文紙選用 100 克米白色特種紙美莎櫻花,並採用黃金分割版式,中西合璧,給讀者帶來最舒適的閱讀體驗。

無論是內容構思還是裝幀設計,《藏在名畫裡的唐詩》和《藏在名畫裡的古文》一經面世,就獲得了專家學者的深度認可與大力推薦。

中華詩詞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鄭欣淼:《藏在名畫裡的中國系列》,一言蔽之:名畫與美文齊飛,丹青與風雅共色。

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中國美術報總編輯張曉凌:《藏在名畫裡的中國系列》叢書,立意高遠!蘭亭勝跡,桃花仙境,巨匠聖手,風流倜儻!瀏覽叢書,滿目青山,在可觀可賞可遊可藏中,美目美心美意美神!

著名哲學家、作家周國平:《藏在名畫裡的中國系列》叢書展現的三藏繪畫,即皇家珍藏、海外珍藏、希世珍藏作品,孤芳自賞,世俗罕見,古色清雅,悅目悅神,令人拍案稱絕!

這套書送給孩子,不僅是語文課,更是藝術課和人生課。

孩子古文記不住,擔心語文課總挨罵,問題不出在語文課,而出在藝術課。詩書畫印相連,生背不如真正理解意境的背。

書畫、古詩文,在古人眼中本是一體,沒有比原畫更好的美學訓練和意境理解素材了,你要相信,孩子通過這套書裡的名畫,記得住唐詩、看得懂古文。

這套書,送給自己,永不過時,能看一輩子。

這本書裡有最怡情的風月與優雅,也有失意、落寞時最感同身受的安慰。

這套書不止成人可以看,初中高中的學生能看,領略詩詞的雅,觀古畫歷史沉澱之美,讓自己的氣質變得更加文雅。

這套書原價是336元,現在團購只需要189元,庫存只有500套,一套兩冊,買到就是賺到,大家可以點擊下方橫條參與團購。

相關焦點

  • 宋代又一位詩、書、畫名家——揚無咎
    人民網強國論壇多個欄目推薦《宋代又一位詩、書、畫名家——揚無咎》人民網強國論壇多個欄目推薦《宋代又一位詩、書、畫名家——揚無咎》宋代又一位詩、書、畫名家——揚無咎揚無咎(1097揚無咎是一位詩、書、畫兼長的全能藝術家;能書善詞,不僅是當時的著名詞人,還極工書法,楷書學唐代歐陽詢,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因此,他精繪畫,擅長用水墨寫梅竹、松石、水仙,尤以墨梅著稱。論者稱他的墨梅宗法仲仁,能「得其韻度之清麗」。他是一位藐視權貴、有骨氣的畫家。他為梅花傳神寫照,以「墨梅擅天下,身後寸紙千金」,成為中國梅畫的初始者之一。
  • 【中國傳統文化】琴·棋·書·畫·劍·詩·醫·茶·酒·花
    漸漸發現人生路上,很多事不由我們自主,這就讓人想起了自己的初心,開始了尋找,尋找真正的自己。可此時,我們在紅塵裡呆得久了,身上滿是煙火的味道。好了,話不多說,琴·棋·書·畫·劍·詩·醫·茶·酒·花,和小編一起開始國學的十大修煉吧。
  • 中國人的十大修煉:琴-棋-書-畫-劍-詩-醫-茶-酒-花
    這兩種畫法表現手法形成鮮明對比,都是根據表達的情懷所選的。人生就像是一幅畫,從出生開始,上天就交給我們一張白紙,每走一步,都會在這張畫紙上添上一筆,畫下去就沒有了悔改的餘地。有時,一筆失誤也會毀掉整幅畫面,小心的醞釀每一筆,才會最終收穫一幅滿意的畫面。一個人,一幅畫。當你真正看懂一幅畫時時候,就會有一種超越自我的感覺,這種感覺來自畫本身,也來自畫畫者。每一幅畫都有靈魂。
  • 或許你沒聽說過他,但他能詩、能書、能畫,曾被譽為「三絕」奇才
    或許你沒聽說過他,但他能詩、能書、能畫,曾被譽為「三絕」奇才文/錢毛毛郭風惠(1898-1973),是中國近現代教育家、學者、詩人、書畫家,在多個領域都有極高的造詣,包括文學、歷史、法學、哲學、美學及醫學、軍事、文字學
  • 詩傳畫情,詩畫合一——方金爐花鳥畫賞析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中國畫的一個重要特色,詩畫合一能使畫面增添更多的意境。晁補之曾言:「詩傳畫外意,貴有畫中態度。」方金爐喜歡讀詩,寫詩,他對詩畫合一的領悟與理解頗有獨到之處。欣賞方金爐的花鳥畫讓我們聯想到陶淵明的「田園詩」,作品中反映出他平淡歸真,熱愛生活的精神訴求。
  • 遣懷 ——秋語畫詩
    那麼,讓我的畫來幫你,幫你看畫記唐詩!我用水彩畫唐詩,針對唐詩三百首創作了大型系列插畫。在我的水彩插畫裡,儘量美美的體現了詩中的關鍵內容、人物、環境,傳達了詩人的情緒和意境,讓畫與詩之間產生最大的共鳴,從而達到兩者的互聯互通。當大家看到畫,就能很容易理解詩裡的內容,同時視覺的強大衝擊力幫你更容易記住詩句。當你想起某一首詩,也能自然而然聯繫到我的畫。
  • 這100首經典禪詩,可書可畫
    1.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神秀示法詩)2.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示法詩)3.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神照本如開悟詩)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塵。已靈猶不重,佛視為何人。(文偃詩)5.幾年個事掛胸懷,問盡諸方眼不開。肝膽此時俱破裂,一聲江上待郎來。(分庵主開悟詩)「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並運,發於天然,非由述作。」——唐。張彥遠
  • 邊平山:最好的畫是不題詩而裡頭有詩的意境
    最好的畫是不題詩而裡頭有詩的意境,這才是中國畫的特徵,並不是你在畫上題了幾句詩那就叫中國畫了,不是的。中國畫它很含蓄,卻又有意境,能給讀者很多想像。這是一種屬於東方的哲學思想,一種比較含蓄,比較內斂的高貴,這種高貴它不顯示在外面。我開個勞斯萊斯,我就高貴,我就有修養了?那不是,那是有錢,跟有修養、有教養還是兩回事。  記者: 一個是內在的,一個是外在的。
  • 沈鵬:「書,心畫也」
    西漢文學家揚雄在《揚子法言》中提出「書,心畫也」。後人用以講書法,看過原著,他當初所說的「書」,是書籍。「彌綸天下之事,記久明遠,著古昔之(左口右昏)(左口右昏),傳千裡之忞忞者,莫如書。」此話意為,書籍能夠記下歷史中目所不見之物和千裡外繁雜混亂之事。以書法解釋「心畫」,已被普遍認可,可表達為人的「心靈活動的軌跡」。那麼,書法心靈活動的軌跡是什麼?
  • 「詩畫中國行」走進浙江安吉:在「山嶼海」體驗慢生活
    這首被大家公認為「山嶼海康養」點睛之作的現代詩,由「詩畫中國行」採風團成員、《揚子晚報》副刊主編龔學明創作。這兩天,「詩畫中國行」大型主題採風活動相繼走進安徽宣城、浙江安吉,深度走訪了宣城水東古鎮、安吉鄣吳古鎮,走訪了山嶼海集團在華東的兩個基地:宣城親心谷景區和安吉幸福城。「這兩天無論是在古鎮還是在山嶼海基地,久違的慢生活節奏讓我感觸頗深哪。」龔學明說。這一點,採風團成員們都印象深刻。
  • 拉斐爾的詩「情」與畫「意」
    然而,最能暗示拉斐爾和這個女人之間神秘關係的還是其中一首以「Sate seruir par mi stegeniase amore」(假如你需要愛神因我而憤怒)為開頭的詩。此詩寫在一幅畫稿的上部,並做了很多刪改,畫稿上畫的是一個古羅馬裝束的男人和一個裸體女人。在這首詩中我們似乎看到,拉斐爾在心愛之人面前為自己竭力辯護,盡顯他此時不能公開戀情的矛盾心裡。
  • 中國詩,書,畫,文人追求的理想性生活的典範—明四家之文徵明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又稱「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 【展覽預告】薑末張嘉樹非常詩畫作品展
    這次展覽,有這麼多的機構和我們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一起來主辦,這是國內新聞界的一件新鮮事,也是國內漫畫界的一件大好事。詩書與漫畫的互動,新聞與藝術的融合。這樣的內容、規模和形式的展覽,在國內絕對是首創。非常詩畫,已經成為一個從大連誕生的特有名詞,和大連的足球、滾子一樣,都是城市文化的特產。這次,薑末和張嘉樹把非常詩畫作品展定名為《融·和》,非常準確和生動。
  • 光明文化周末版:詩堪入畫方稱妙
    作者:蘇惠崇  「高情逸思,畫之不足,題以發之。」(清代方薰《山靜居畫論》)題畫詩多出自文人畫,有著特殊的審美標準:畫美、書工、詩妙。畫中蘊含著文人情趣,畫外流露出文人思想,具有文心、詩情、畫意。故古人以「詩堪入畫方稱妙,畫可融詩乃為奇」來讚譽題畫詩。
  • 書評《感動大人的圖畫書》——大人也要讀圖畫書,理由有三
    目前已看完《感動大人的圖畫書》和《在荒漠中遇見一本圖畫書》這兩本。兩本書核心思想是一樣的,書中有部分重疊的地方,如果二選一的話,更推薦《感動大人的圖畫書》。所以,我也非常贊同作者說的「大人也要讀圖畫書」,現在市場上自我成長、心理、育兒類書籍很火,很火說明大家有這方面的需求,但很多成人表示,沒時間也沒耐心看完,看圖畫書就完全沒有這些困擾,圖多字少,簡練的文字配上觸動心靈的圖畫,一樣療愈內心,一樣可以學習育兒。
  • 詩畫尋芳│桐花半落
    梧桐是中國的常見樹種,深山郊野,驛路田園都能見到,自開自落於市井鄉野之中的桐花,有一種樸野酣暢之美。「溪流清淺路橫斜,日暮牛羊自識家。梅葉陰陰桃李盡,春光已到白桐花。」鄉間日暮,牛羊沿著小溪回家,路旁梅樹成蔭,桃李已謝,到了桐花盛開的時節。陸遊上巳節遊臨川道,「纖纖女手桑葉綠,漠漠客舍桐花春」,蠶女採摘桑葉,客舍桐花覆滿樹冠,恰似一幅春日江南農事圖。
  • 「文中有畫意,畫裡蘊文心」——「汪曾祺百年書畫展」讀後
    其實,我們要去看的,不是雨湖,是汪曾祺。十多年前,顧村言曾寫了兩本汪味十足的書,喚作《人間有味》《人間優遊》。有趣的是,這次汪曾祺書畫展,分三個板塊,曰「人間草木」「人間至味」「人間有戲」,可算巧合。十年前,汪曾祺九十誕辰時,顧村言在《東方早報》上撰寫了萬字長文,我讀了,激賞,自說自話發了簡訊給他說好。這是我們訂交之始。
  • 來,跟上我們!《還有詩和遠方•詩畫建德篇》
    在浙江省委宣傳部指導下,浙江衛視首創文旅實踐節目《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日前發布了概念宣傳片,一起來看看節目主海報吧!一葉小舟泛水湖中,「旅行發起人」華少一身中式服裝,手拿摺扇,站在小船中間,顯得很是瀟灑,張紹剛和胡海泉則分別坐在船頭船尾,三人都在向觀眾揮手,是在盛情邀請大家參與這一次遠方的探索,跟隨他們的小舟,一起去詩和遠方,尋找生命的意義。他們好似在說:「來,跟我們一起去遊去看去體驗!」,讓人不禁又是心動又是好奇:跟著他們,會看到一個怎樣的多維、豐富而美好的中國,詩情畫意又有滋有味的浙江?
  • 齊白石:畫名滿天下,詩卒為所掩
    世人都知道齊白石的畫好,而不知齊白石的詩好,這是因為齊白石的畫名太響,畫名壓倒了詩名。白石老人於其詩頗為自負,嘗有「詩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畫第四」之語,而畫名滿天下,詩卒為所掩,實則老人之詩,脫胎宋人,幽默詼諧,饒有真趣,亦近代詩壇一異軍,賞心者正不在少。
  • 【美文欣賞】金子美鈴:橙花 詩畫賞析&牛哥讀詩
    橙花【日】金子美鈴每當我傷心哭的時候總是聞見橙花香我在這裡賭氣很久很久也沒人來找我我已經看膩了螞蟻從牆洞裡沒完沒了地爬出來院牆裡倉庫中傳來陣陣歡笑聲一想起,我又哭出來這時候我聞到了橙花香金子美鈴家鄉仙崎村(今長門市)曾是有名的捕鯨港,人們把鯨魚腹中的胎兒埋葬立冢,年年辦法事,她卻聽見了小鯨魚在海裡哭泣。三歲時,金子美鈴父親早逝,母親後按當地風俗改嫁美鈴姨父。繼父(即姨父)開書店,這註定了她的一切因緣都與書店相關。在書店打工,美鈴坐擁書城,雖遠離東京一樣能讀到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