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進入「下半場」,還有一場「心理戰」!創傷後應激障礙需引起重視

2020-12-23 北晚新視覺網

疫情進入「下半場」,心理防疫成為重要戰場。為打好防控「心理戰」,北京市已開通十餘條心理援助熱線,由專業人士在電話旁值守,為市民免費提供心理支持、情緒疏導、危機幹預等幫助。與此同時,不少高校、街道和鄉鎮也紛紛通過電話諮詢、線上講座、微信群聊等方式,以走心的「話聊」,解答市民疑惑,穩定市民情緒。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疫情幾乎打亂了各行各業的工作節奏,改變了每一個家庭的生活習慣。不少上班族為復工後的全新挑戰感到「壓力山大」;有的家長、子女因生活矛盾,發出「再不開學怕要斷絕親子關係」的感嘆;孕婦兒童、境外歸國者等特殊人群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情緒浮動;更令人揪心的,是疫情中患者、家屬,或者一線醫護人員,很多人都可能產生創傷後應激障礙……北師大防疫心理援助專業團隊統計發現,在諮詢者中,恐慌、焦慮、害怕的人數最多,約佔63%;軀體化症狀以及情緒低落者,各佔7%;因疫情出現家庭問題和親密關係問題者,也佔6%。

要治好感染病毒的「身病」,也不能忽視疫情帶來的「心病」。心理防控的戰場雖看不見、摸不著,但也是整個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一部分,是對防控成果的鞏固。疫情導致的個人心理問題,若積壓過久,便可能導致過激行為,既影響當事人身體健康,也會左右群體心理狀態,拖拽整個社會出現焦慮狀態。北京市針對市民心理問題開通的援助熱線,有助於排解市民疑慮,凝聚市民同心抗「疫」;同時可以矯正部分患者錯誤的社會行為,積極調節社會關係。從這個角度說,心理援助熱線,也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疫情之下的心理熱線,已經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據北京日報報導,一位準媽媽向援助熱線傾訴自己一直不敢出門,在熱線醫生的耐心科普下,終於勇敢踏出家門,按期產檢;留學生小張自國外返京後,整日失眠,心理服務志願者通過援助熱線,與小張一起回憶歸國途中的每一個細節,步步引導,逐條破解了小張的擔憂……心理戰「疫」不僅重方式,更要重實效。治療心病,需要真心交流,更需要專業指導。這一端是求助,另一端便是「藥方」;每一場走心的「話聊」,都是一次治癒心疾的「診療」。在共同抗「疫」的戰場上,應該感謝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也要向這些「心靈按摩師」表達謝意。目前,我國疫情總體形勢持續向好,感染病人越來越少,但後期的心理問題日益凸顯,心理防疫工作刻不容緩。

每一起重大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都不可避免地伴隨著公眾相應的心理反應。除了依靠心理熱線援助,市民也要有意識地直面這一現實問題,尊重心理防疫的客觀規律。對許多人來說,疫情都如同一場人生洗禮。壓力也好,創傷也罷,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逃避或哀嘆,都不如積極應對。敞開心扉,剝去疫情刻下的創傷;走出陰霾,擺脫病毒對心靈的侵擾。這正是每個歷經此劫的人,應當學會的本領。

疫情終將過去,「心病」也要治好。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殷呈悅

流程編輯:TF015

相關焦點

  • 「創傷後應激障礙」-比抑鬱症更可怕的一種疾病
    經歷了被病人報復的事件後,陶勇醫生直言自己可能會變得更膽小。生活中突如其來的災害和變故,會對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極大的傷害。在關注災後人們生理上的傷害的同時,現代社會也開始重視人們受到重大打擊後的心理創傷。創傷性應激障礙(PTSD)便是值得引起人們關注的其中一種災後心理問題。
  • 突發性災難引起創傷後應激障礙,很多患者不能恢復,影響一生
    導語:傷後應激障礙主要是由於突發性的災難事件或者是自然災害引起的患者產生一種精神障礙,而發生創傷性的事件是創後應激障礙的最直接病因,例如發生海嘯、地震等自然災害,或者車禍導致死亡等,都可能會造成創傷後應激障礙,正常情況下,正常人經歷過創傷事件後,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患者可以慢慢地恢復正常生活
  • 科學家發現引起創傷後應激障礙復發的根本原因,未來或可根治!
    創傷事件的發生常常伴隨著強烈的情緒。值得感謝的是,儘管這些情感往往很嚴重,但是只有比例很少的人會引發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好消息是,在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當中,有許多人如果得到即時的醫治就能獲得幫助。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對創傷等嚴重應激因素的一種異常的精神反應。
  • 第12期:由《從心開始》解讀創傷後應激障礙
    影片中男主人公所患的「心病」在心理學中被稱為創傷後應激障礙(簡稱PTSD),指個體經歷、目睹或遭遇到一個或多個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實際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脅,或嚴重的受傷,或軀體完整性受到威脅後,所導致的個體延遲出現和持續存在的精神障礙。
  • 如何判斷創傷後應激障礙,又知道它有哪些症狀?
    由危機事件引起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包括急性應激障礙和創傷後應激障礙在不同時期,障礙、抑鬱、焦慮障礙、自殺、酗酒等行為問題相繼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因其後果嚴重、發病率高而受到廣泛關注。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發病率因精神創傷的種類不同,從5%到50%不等。暴露於巨大的精神或身體創傷(如女性強姦)可導致PTSD的高發病率,平均為50%。上升到12%。個體的生存期風險為3% ~ 58%,女性PTSD患者生存期患病率較高而在男性中,這一比例大約是女性的兩倍。超過1 / 2的PTSD患者經常伴有藥物濫用和其他精神障礙阻塞。PTSD患者的自殺率是一般健康人群的6倍。
  • 外傷後應激障礙PTSD——戰後創傷綜合症,並非只出現在士兵心理
    戰後心理綜合症,屬於「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一種,又叫創傷後壓力症、創傷後壓力綜合症、創傷後精神緊張性障礙、重大打擊後遺症。指人在遭遇或對抗重大壓力後,其心理狀態產生失調之後遺症。這些經驗包括生命遭到威脅、嚴重物理性傷害、身體或心靈上的脅迫。
  • 這梗指的是是創傷後應激障礙
    這梗指的是是創傷後應激障礙時間:2020-09-02 16:22   來源:親親寶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ptsd是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指的是是創傷後應激障礙 指的是是創傷後應激障礙,屬於一種心理疾   原標題:ptsd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指的是是創傷後應激障礙     指的是是創傷後應激障礙,屬於一種心理疾病。     《戰狼》這部電影火得不僅僅只是一時,有人喜愛,有人吐槽。
  • 心理學:創傷後應激障礙,該如何走出心理陰影?
    你是否遭受過創傷事件,並且產生心理陰影呢?你是如何走出來的呢?所謂創傷後應激障礙,指的是個體經受突發的、緊急的事件,令個體直接陷入手足無措、孤立無援的境遇,並在以後的生活中反覆出現當時的場景。那麼,經歷過創傷後,產生應激障礙該如何走出自我呢?完全沉浸法個體產生心理陰影之後,在腦海中呈現的往往只是創傷事件中的幾個片段。零散的碎片記憶,不但無法消失,反而會使個體形成刻板印象。當個體聯想到與碎片記憶相關的東西,就會產生應激反應。
  • 疫情應激狀態過後心理問題或集中爆發,枸杞原漿解決心理創傷
    疫情中,很多人都可能產生創傷後應激障礙或創傷性再體驗等症狀,焦慮、失眠、記憶閃回等情況也是心理問題的徵兆。對於突然失去親人,甚至沒能正式告別的人們來說,心理創傷的修復將是一場持久戰。
  • 創傷後應激障礙:為什麼會成為美軍獨屬心理疾病?非正義戰爭太多
    什麼叫「創傷後應激障礙」?在心疾病中,這類精神疾病是屬於目睹,或者遭遇到一個,或者多個涉及自身或者他人的實際死亡,或受到嚴重欺凌而導致的持續性精神障礙。這類疾病也被國際上稱之為「PTSD」。當許多士兵們甚至舉起步槍向耶穌默哀、流著淚扣動步槍扳機,而當眼前這些手無寸鐵的平民相繼倒下時,他們在心底開始極度地自責和愧疚,但是軍人的使命迫使他們強頂著壓力履行;一幕幕錯誤的屠殺成為了美軍官兵心理的一道陰影,但這個時期還沒有真正形成創傷後應激障礙。
  • 心中壓抑、終日抑鬱、創傷後應激障礙……31條心理援助熱線為你...
    如今,疫情防控已趨於常態化,你仍舊焦慮嗎?自己能化解緊張情緒麼?7月29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獲悉,重慶已開通31條心理援助熱線為市民提供相關服務,減少心理危機的發生,保障市民心理健康。
  • 創傷後應激障礙會增加患上痴呆症的風險
    根據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經歷過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人在晚年患痴呆症的可能性是常人的兩倍。研究人員說,這可能表明了治療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一種效果:退伍軍人通常更有可能接受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治療(至少在開展研究的國家是這樣),因此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創傷後應激障礙可能會降低隨後患上痴呆的風險。
  • 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如何與世界上另外一個自己相處?
    我們的身體裡除了自己,還有另外一個不被發現的自己,或者是說另外一個被正常的自己所控制的人格,尤其是在經歷創傷以後,腦海中反覆閃現的情景會把原本正常的自己拉入到另一個地獄深淵中,我們不斷逃離,卻又在不經易間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當遇到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自己時,我們應該如何與世界上另外一個自己相處呢?
  • 英醫學專家:新冠肺炎重症康復者患創傷後應激障礙風險高
    2020.06.29 20:50【英醫學專家:新冠肺炎重症康復者患創傷後應激障礙風險高】當地時間29日,英國醫學專家表示,在醫院中經歷了重症治療的新冠肺炎康復患者面臨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高風險,因而需要安排相應的後續篩查和複診
  • 素媛案罪犯將出獄,內附創傷後應激障礙自量表
    在經歷過一些慘絕人寰的悲痛事件後,每個人都會體驗一系列的反應,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從最初的症狀中恢復過來。但那些一直持續反覆受創傷事件影響的個體就有可能引起創傷後應激障礙。02創傷後應激障礙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對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定義為:創傷後應激障礙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是指由異常威脅性或災難性心理創傷導致延遲出現和長期持續的精神障礙。
  • 【心理援助專欄】 創傷後應激綜合整症(PTSD)的識別和處理
    【心理援助專欄】 面對疫情「自我心理調適技術」(四十五) 創傷後應激綜合整症(PTSD)的識別和處理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一切,當海浪湧來
  • 最新研究:新冠重症患者要警惕治癒後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
    新華社北京7月1日新媒體專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6月29日報導,由倫敦大學學院牽頭、英格蘭東南部醫學專家組成的「新冠肺炎創傷應對工作組」說,接受過重症監護的患者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風險最大。
  • 「奧姆真理教」東京沙林恐襲案受害者仍遭受創傷後應激障礙折磨
    研究認為,超過三分之一的受害者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受害者長期遭受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折磨,呼籲為受害者及其後續健康問題提供定期關懷。1995年3月,在東京築地地鐵站口的臨時急救站,以治療沙林毒氣襲擊案受害者。
  • 新冠疫情之外,也不能忽視相關心理創傷!
    美國社會終於開始重視這種精神疾病,1980年「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這一概念正式被納入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目前,不僅戰場上的士兵會發生PTSD,和平年代的所有人都有可能發生。一般情況下,地震、瘟疫、火災等破壞性極強的公共事件,普遍被認為是PTSD的病因。
  • 經典影片|《燃情歲月》,用創傷後應激障礙燃燒的情誼與生命
    事實上自從主頁菌開始接觸各式各樣的精神健康知識後,看電影的時候就多了一個全新的觀看角度,比如:布拉德皮特飾演的老二tristan似乎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以下簡稱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是指個體經歷、目睹或遭遇到一個或多個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實際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脅,或嚴重的受傷,或軀體完整性受到威脅後,所導致的個體延遲出現和持續存在的精神障礙。根據以上條目,我們基本可以確定Tristan符合罹患PTSD的條件,親眼目睹親弟弟死在自己眼前而自己近在咫尺,差一點就可以救回他,這種感覺一定非常難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