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新冠重症患者要警惕治癒後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

2020-12-20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北京7月1日新媒體專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6月29日報導,由倫敦大學學院牽頭、英格蘭東南部醫學專家組成的「新冠肺炎創傷應對工作組」說,接受過重症監護的患者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風險最大。

報導稱,目前英國已有10多萬人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接受過醫院治療,其中數萬名患者的病重程度可能導致PTSD。

工作組強調的一項研究表明,在過去的傳染病疫情期間曾染上嚴重疾病的患者中,30%的人後來患上了PTSD,抑鬱症和焦慮症在這些群體中也很普遍。專家們說,這些患者需要進行至少持續一年的定期檢查。

報導引述了一位患者特蕾西的例子。

和很多人一樣,特蕾西的新冠肺炎患病經歷給她留下了心理創傷。她3月份住進倫敦北部的惠廷頓醫院,待了三周多,其中一周在重症監護室。

她說:「就像身處地獄一樣。我看到人們死去,生命從他們身上逐漸消逝。醫院的工作人員全部戴著口罩,只能看到

他們的眼睛——太孤獨太可怕了。」

自從4月份出院後,59歲的她一直被睡眠問題困擾,因為害怕自己會死掉,而且她腦海中會不斷浮現當時的畫面。

特蕾西目前正在接受心理諮詢。她說:「真的很難。我身體很累。我開始痊癒了,但心理問題還是很難克服。」

「新冠肺炎創傷應對工作組」成員、倫敦大學學院精神病學家麥可·布盧姆菲爾德博士說,因病住院的患者遭遇了

一段「非常可怕的侵入性」經歷,再加上長期的併發症,他們會面臨與壓力相關的心理問題。

他說,新冠肺炎的獨特性——患者在住院期間必須與家人隔離分開——也可能使問題雪上加霜。

他說:「我們需要確保對這些患者提供支持。現有的心理服務變量很多。如果做得不周到,可能會產生長期後果。」

相關焦點

  • 「創傷後應激障礙」-比抑鬱症更可怕的一種疾病
    有報導稱,遭遇創傷性事件的人群中大約10%~2O%的人會發生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也就是說PTSD比我們想像中的要普遍得多!什麼是創傷後應激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是指個體經歷、目睹或遭遇異乎尋常的威脅或災難後延遲出現並長期持續的精神障礙。
  • 創傷後應激障礙會增加患上痴呆症的風險
    根據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經歷過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人在晚年患痴呆症的可能性是常人的兩倍。研究人員說,這可能表明了治療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一種效果:退伍軍人通常更有可能接受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治療(至少在開展研究的國家是這樣),因此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創傷後應激障礙可能會降低隨後患上痴呆的風險。
  • 如何判斷創傷後應激障礙,又知道它有哪些症狀?
    由危機事件引起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包括急性應激障礙和創傷後應激障礙在不同時期,障礙、抑鬱、焦慮障礙、自殺、酗酒等行為問題相繼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因其後果嚴重、發病率高而受到廣泛關注。流行病學研究發現,40%到90%的人經歷他們生命的某些階段一些創傷性事件,但不是所有經歷創傷性事件的人都會在普通人群中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患病率為7% - 12%。據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統計,美國PTSD的總患病率為1% - 14%兩人都是8%。
  • 突發性災難引起創傷後應激障礙,很多患者不能恢復,影響一生
    導語:傷後應激障礙主要是由於突發性的災難事件或者是自然災害引起的患者產生一種精神障礙,而發生創傷性的事件是創後應激障礙的最直接病因,例如發生海嘯、地震等自然災害,或者車禍導致死亡等,都可能會造成創傷後應激障礙,正常情況下,正常人經歷過創傷事件後,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患者可以慢慢地恢復正常生活
  • 第12期:由《從心開始》解讀創傷後應激障礙
    影片講述了男主人公查理在美國「9·11」恐怖襲擊中失去自己的愛人和孩子,產生了嚴重的創傷後應激障礙,繼而導致自閉和抑鬱。而與高中老友艾倫的意外相遇,則成為查理治癒心理障礙的起點。艾倫在得知查理的遭遇後,決心幫助昔日好友走出陰影,他們彼此坦誠溝通,面對心魔,最終開啟了新的人生旅途。
  • 英醫學專家:新冠肺炎重症康復者患創傷後應激障礙風險高
    2020.06.29 20:50【英醫學專家:新冠肺炎重症康復者患創傷後應激障礙風險高】當地時間29日,英國醫學專家表示,在醫院中經歷了重症治療的新冠肺炎康復患者面臨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高風險,因而需要安排相應的後續篩查和複診
  • 科學家發現引起創傷後應激障礙復發的根本原因,未來或可根治!
    創傷事件的發生常常伴隨著強烈的情緒。值得感謝的是,儘管這些情感往往很嚴重,但是只有比例很少的人會引發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好消息是,在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當中,有許多人如果得到即時的醫治就能獲得幫助。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對創傷等嚴重應激因素的一種異常的精神反應。
  • 心中壓抑、終日抑鬱、創傷後應激障礙……31條心理援助熱線為你...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處副處長楊天蓉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重慶精神衛生、高校、心理健康相關協會及學會發動具有災後心理危機幹預經驗的專家,組建了醫務人員心理幹預、患者幹預、疑似患者心理幹預、密切接觸者幹預、公共人群幹預等5個心理救援專家組,在各專家組下組建5支幹預隊伍,為各區縣開展心理熱線人員業務培訓和督導、人群心理狀況評估、擬定幹預計劃、實施心理危機幹預、公眾健康教育等。
  • 外傷後應激障礙PTSD——戰後創傷綜合症,並非只出現在士兵心理
    戰後心理綜合症,屬於「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一種,又叫創傷後壓力症、創傷後壓力綜合症、創傷後精神緊張性障礙、重大打擊後遺症。指人在遭遇或對抗重大壓力後,其心理狀態產生失調之後遺症。這些經驗包括生命遭到威脅、嚴重物理性傷害、身體或心靈上的脅迫。
  • 創傷後應激障礙:為什麼會成為美軍獨屬心理疾病?非正義戰爭太多
    什麼叫「創傷後應激障礙」?在心疾病中,這類精神疾病是屬於目睹,或者遭遇到一個,或者多個涉及自身或者他人的實際死亡,或受到嚴重欺凌而導致的持續性精神障礙。這類疾病也被國際上稱之為「PTSD」。當許多士兵們甚至舉起步槍向耶穌默哀、流著淚扣動步槍扳機,而當眼前這些手無寸鐵的平民相繼倒下時,他們在心底開始極度地自責和愧疚,但是軍人的使命迫使他們強頂著壓力履行;一幕幕錯誤的屠殺成為了美軍官兵心理的一道陰影,但這個時期還沒有真正形成創傷後應激障礙。
  • 腦科學日報: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潛在症狀維度網絡;肌肽的合成秘密
    輕型LVO卒中通常不考慮採取急性血管內治療,因為患者沒有嚴重的功能缺損。然而,回顧性研究表明,許多未經過治療的患者長期自然結局並不好。其中一個爭論是MT代表了一種侵入性手術,輕型患者存在固有風險。沒有足夠的前瞻性和/或隨機數據評估輕型LVO卒中患者採用血管內治療的安全性和獲益。
  • 經典影片|《燃情歲月》,用創傷後應激障礙燃燒的情誼與生命
    事實上自從主頁菌開始接觸各式各樣的精神健康知識後,看電影的時候就多了一個全新的觀看角度,比如:布拉德皮特飾演的老二tristan似乎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以下簡稱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是指個體經歷、目睹或遭遇到一個或多個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實際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脅,或嚴重的受傷,或軀體完整性受到威脅後,所導致的個體延遲出現和持續存在的精神障礙。根據以上條目,我們基本可以確定Tristan符合罹患PTSD的條件,親眼目睹親弟弟死在自己眼前而自己近在咫尺,差一點就可以救回他,這種感覺一定非常難受了。
  • 心理學:創傷後應激障礙,該如何走出心理陰影?
    你是否遭受過創傷事件,並且產生心理陰影呢?你是如何走出來的呢?所謂創傷後應激障礙,指的是個體經受突發的、緊急的事件,令個體直接陷入手足無措、孤立無援的境遇,並在以後的生活中反覆出現當時的場景。那麼,經歷過創傷後,產生應激障礙該如何走出自我呢?完全沉浸法個體產生心理陰影之後,在腦海中呈現的往往只是創傷事件中的幾個片段。零散的碎片記憶,不但無法消失,反而會使個體形成刻板印象。當個體聯想到與碎片記憶相關的東西,就會產生應激反應。
  • 「你被你爸媽'毀'了,但他們可能不是故意的」 | 複雜型創傷後應激障礙(Complex PTSD)有多複雜?
    由於長期遭受兒童虐待(Childhood Maltreatment),派屈克一直都是一位複雜型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Complex PTSD/ C-PTSD)。這也成為了他一生都無法釋懷和無法治癒的傷痛。
  • 這梗指的是是創傷後應激障礙
    這梗指的是是創傷後應激障礙時間:2020-09-02 16:22   來源:親親寶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ptsd是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指的是是創傷後應激障礙 指的是是創傷後應激障礙,屬於一種心理疾   原標題:ptsd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指的是是創傷後應激障礙     指的是是創傷後應激障礙,屬於一種心理疾病。     《戰狼》這部電影火得不僅僅只是一時,有人喜愛,有人吐槽。
  • 心理所揭示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潛在症狀維度網絡
    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個體在經歷創傷性事件後最常出現的心理問題。大量傳統的PTSD的心理病理學研究以潛變量模型為基礎,通過因素分析等方法考察PTSD的潛在症狀維度結構,並探究這些不同症狀維度的影響因素以及與其它心理健康因素的關聯。
  • 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如何與世界上另外一個自己相處?
    我們的身體裡除了自己,還有另外一個不被發現的自己,或者是說另外一個被正常的自己所控制的人格,尤其是在經歷創傷以後,腦海中反覆閃現的情景會把原本正常的自己拉入到另一個地獄深淵中,我們不斷逃離,卻又在不經易間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當遇到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自己時,我們應該如何與世界上另外一個自己相處呢?
  • 「奧姆真理教」東京沙林恐襲案受害者仍遭受創傷後應激障礙折磨
    研究認為,超過三分之一的受害者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受害者長期遭受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折磨,呼籲為受害者及其後續健康問題提供定期關懷。1995年3月,在東京築地地鐵站口的臨時急救站,以治療沙林毒氣襲擊案受害者。
  • 新研究發現:新冠重症患者肺部存在高度促炎的巨噬細胞微環境
    目前,人們尚不清楚與新冠肺炎嚴重程度相關的呼吸道免疫特徵。當地時間5月12日,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的最新研究便聚焦新冠患者的呼吸系統免疫反應的異常情況。研究發現,新冠重症患者的肺部存在高度促炎的巨噬細胞微環境,研究者表示,這或許有助於理解新冠病毒所觸發的免疫反應背後的潛在機制。以上研究來自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復旦大學公附屬共衛生臨床中心、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所免疫學系,通訊作者為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劉磊、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研究所所長張政教授等。
  • 創傷後應激障礙需引起重視
    不少上班族為復工後的全新挑戰感到「壓力山大」;有的家長、子女因生活矛盾,發出「再不開學怕要斷絕親子關係」的感嘆;孕婦兒童、境外歸國者等特殊人群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情緒浮動;更令人揪心的,是疫情中患者、家屬,或者一線醫護人員,很多人都可能產生創傷後應激障礙……北師大防疫心理援助專業團隊統計發現,在諮詢者中,恐慌、焦慮、害怕的人數最多,約佔63%;軀體化症狀以及情緒低落者,各佔7%;因疫情出現家庭問題和親密關係問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