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門西家常菜 | 辣椒不補,兩頭吃苦(朱承騮)[19193]

2021-02-17 最憶是金陵

辣椒不補,兩頭吃苦

朱承騮

中華傳統的八大菜系中,除淮揚菜、粵菜,其他菜系幾乎都離不開辣椒。四川人不怕辣,江西人辣不怕,湖北人怕不辣。南京菜是淮揚菜的一個分支,門西菜是南京菜的經典,一直講究的就是五味調和,略偏鹹。它沒有蘇州、無錫、上海菜的甜,更沒有四川、江西、湖北人的辣。門西人也有吃辣椒的愛好,但只限於配菜,極少有完全以辣椒為菜的習慣。

過去的門西人一直認為辣椒沒有營養,就是一調味品。其實,辣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對控制心臟病,預防冠狀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均有效果。但是如果過量吃辣椒,對胃的刺激強烈,對口腔潰瘍、痔瘡、便秘則是危害巨大。所以當年在老門西流傳著這樣的口頭禪「辣椒不補,兩頭吃苦」,說得形象,直白。

南京的夏天很熱,人們的胃口不好,吃什麼也不香,辣椒則可調味,刺激食慾。冬天的南京,溼冷難耐,辣椒的熱烈正可以幫助禦寒。

(辣椒仔雞)

辣椒在老門西人的手裡就是用來給菜品調味的。炒豆腐乾、炒毛豆米、炒蠶豆瓣、炒莧菜梗、炒空心菜梗、炒土豆絲、炒包菜、炒筍瓜、炒醃菜花、炒黃瓜、炒萵筍、炒雞蛋、炒肉絲、炒雞丁、炒肉片、炒豬肝、炒腰花、炒肥腸、炒雞雜、炒魚片、炒牛柳……,無一例外,少不得配上一點青紅辣椒,讓菜沾點辣味,調調顏色,增強了鮮度,給人賞心悅目,食慾大開。

(辣椒乾子炒莧菜梗)

(青椒土豆絲)

(青椒肉片)

老門西人唯一只用辣椒做的菜就是「虎皮青椒」,也叫「糖醋辣椒」,這道菜伏天裡做得多。天熱,大人小孩都沒有口味,就興起了做這道菜。青辣椒洗淨,去柄去籽,用刀將辣椒稍微拍一拍,燒熱炒鍋,少放幾滴油,鬧鬧鍋,辣椒下鍋裡煸炒,不時用鍋鏟把辣椒按在鍋上,連炕帶烤,直到青椒的表面泛起焦黃色的皺紋,把姜米、糖、黑米醋,幾滴醬油調成汁,迅速噴在青椒上,快迅翻動青椒,一陣熱氣後,只見青椒都裹上了糖醋汁即可裝盤。咬上一口,酸酸甜甜透著辣味,立馬食慾大開,大人孩子特愛吃,老門西人用酸甜來降低了辣味,實在聰明。

(糖醋辣椒)

每年八、九月份,是辣椒收穫的季節,經過陽光和雨水的滋潤,辣椒一個個個頭飽滿,色澤紅亮,辣味十足。門西人除了用來配菜外,還有磨辣椒醬,醃剁椒的習慣。他們選擇飽滿無破損的紅辣椒,用乾淨抹布一隻只地揩一遍,再放在太陽下照一照,最後去了辣椒的柄,用刀將其剁碎,辣椒籽是不去掉的,剁時再加入一些蒜頭、姜塊,用鹽拌透,加入少許白酒,裝入淨潔的瓶罐中,壓緊實一點,撒上一層鹽封口。二十天後一道美味的調味品就大功告成,辣椒爽脆,奇香無比。

辣椒醬的製作方法也差不多,只要將紅辣椒磨碎,醃製方法不變,過去老門西的街街巷巷,常看到有人挑著小木桶叫賣辣椒醬,醬園店也有辣椒醬賣,三分、五分隨你打。

老門西人燒魚、燒豆腐、燒臭幹總愛加上一點剁椒或辣椒醬。冬天,醃菜外面的邊子用來炒醃菜花,來一點剁椒,好吃。最美味的是裡面的醃菜心,切切碎,拌點辣椒醬,澆上點麻油,好吃極了,至今許多老門西人還好這一口。

那時候不用辣油,吃餛飩、豆腐腦、鴨血湯、回滷幹、炸臭幹、麵條,都是搞點辣椒醬。門西人早點愛吃侉燒餅、熗大餅、饅頭、花卷,也總喜歡弄一小碟剁椒、辣椒醬蘸著吃,既爽又美,難以言喻。上世紀九十年代,川菜盛行南京,辣油受到了追捧。

辣椒單獨在門西是沒人做湯的,不過當年的一道酸辣湯還是挺讓人懷念的。食材不受限制,海帶絲、包菜絲、土豆絲、粉絲等,可任意搭配做湯,燒好後加鹽,放些米醋,來點辣椒醬,滴上點兒麻油,勺子一攪和,喝上一口酸裡透著辣,提神健胃,食慾大開。如今有時胃口不好,不妨做上一碗。今天的食材就更豐富了,隨心所欲,燒好後勾上薄芡,撒上胡椒粉,確實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是我們在吃一些有特殊鮮味的菜時,切忌放辣,一辣遮百味,其他的鮮味就被衝淡了。

當年的孩子除上學以外,在家裡都是要幫忙做家務的,可唯獨剁辣椒,磨辣椒醬,家裡的大人是絕不讓孩子碰一下,這是因為皮膚沾上了辣味後,會有火燒火辣的感覺,並且用手摸到哪就會辣到哪,難怪大人們收拾完辣椒後,總是把手伸進冷水裡泡,原來是在減輕痛苦啊!不讓孩子摸辣椒的一個舉措,裡面卻包含著極大的愛。

如今收拾辣椒,戴上一副塑料手套就萬事大吉,萬一不小心辣味碰到皮膚,只要用上點食用白醋(醋精)擦拭一下就行了。

眼下,南京人吃辣的架式已經有些瘋狂起來,不過還是悠著點。愛吃辣的地區,這和它們的地理環境,氣候因素,歷史原因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大家千萬不要過量,還是遵循祖先「五味調和」的原則足矣。

作者簡介

    朱承騮,南京人,一九四九年生於門西柳葉街。一九六六年初中畢業於南京十九中,六八年下鄉插隊,七六年返城。

往期回顧

老門西家常菜 | 蠶豆瓣配菜  門西人最愛(朱承騮)【19172】

老門西家常菜 | 夏天吃冬瓜,防暑作用大(朱承騮)【19181】

黃肖耆 | 金陵照相業的三個劉老闆【19127】

《最憶是金陵》| 在時光、碎影中,等你!(徵稿啟事)【19091】

相關焦點

  • 老門西家常菜 | 蘿蔔進城,藥鋪關門 | 朱承騮[19262]
    沒有了肉類,燒蘿蔔也是老門西人常吃的一道菜,蘿蔔切成塊狀或條狀,油鍋裡姜米煸出香味,下蘿蔔翻炒,放醬油或不放醬油皆可,燒至爛熟加口,起鍋時撒點青蒜花,此菜比蘿蔔燒肉的味道差了許多,但在過去那個年代,大人小孩還是吃得津津有味。
  • 大寒補一補,來年不吃苦
    算了,反正臘八也快了,很快也就要到我們的農曆新年了,老鼎可是有點躍躍欲試了! 都說「大寒補一補,來年不吃苦。」沒有什麼比這個更能給自己一個胡吃海喝的理由了。那在滿足了自己味蕾所需的同時,老鼎也為各位鼎迷朋友們準備了一些暖心好劇,溫暖你的精神世界。
  • 小洞不補 大洞吃苦
    鋦藝之法啟示我們: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小過即問,小錯即糾,才能防止積小錯成大錯。《韓非子·喻老》講述了名醫扁鵲為蔡桓公治病的故事。扁鵲最後之所以逃跑,就是因為蔡桓公沒有認清「大必起於小」的道理。誠如扁鵲所言,病在皮膚、肌體、腸胃,可以通過敷藥、燻洗、針灸等手段治療,等到病入骨髓,就治不好了。蔡桓公有很多次可以救治的機會,但他一次次諱疾忌醫導致最後無藥可救。
  • 老門西家常菜:青青菊花腦,思鄉情未了 | 朱承騮/20132
    【  】點擊來自專輯  可閱相關圖文點擊最憶是金陵  加關注可自動接收本號南京老門西文化守望者協會主辦每年從初春到仲夏,老門西人的飯桌上總少不了菊花腦,在門西人的眼裡,菊花腦是真實的家鄉菜,哪怕在異國他鄉,吃到了它就如同回到了家,菊花腦已成了鄉愁的載體。菊花腦屬菊科,應該算是菊花的親戚,不開花時只能算是一棵小草。深秋開著金黃色的花朵,給人一種清新悅目的感受。即使到了冬天,仍有許多花骨朵含苞待放,在寒風中傲然生長。
  • 家常菜辣椒最簡單的做法,香辣過癮超下飯,還是小時候的味
    大家好,我是老陳,關注老陳每天分享美食知識,以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好吃的 家常菜供大家參考。 辣椒餅,你們愛吃嗎?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這是一道下酒下飯菜,非常好吃。辣椒餅是我們農村,吃得最多的一道菜。
  • 辣椒炒雞蛋時,放不放醬油?這一步十人九錯,難怪雞蛋又腥又老
    辣椒炒雞蛋時,放不放醬油?這一步十人九錯,難怪雞蛋又腥又老其實辣椒和雞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個食材了,大家都吃過辣椒炒雞蛋,做好的辣椒炒雞蛋吃起來非常的好吃,而且雞蛋滑嫩鹹香微辣很下飯,所以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的文章就是這樣一道非常家常的家常菜了。
  • 常見的家常菜的做法-上(清炒土豆絲,辣椒炒肉,西紅柿炒雞蛋)
    在外吃或者在網上點外賣,往往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學會在家嘗試著做菜,不僅價格比較實惠,而且吃得安全,那麼,常見的幾種家常菜的做法有哪些呢?辣椒炒肉材料:辣椒、豬肉、大蒜、姜、油、鹽、醬油、生抽、料酒製作方法:辣椒洗淨切成小塊,豬肉洗淨切成小塊加入適量的鹽、料酒、生抽醃製一下,大蒜剝皮,切成小塊,姜洗淨切碎,起鍋燒油,放入姜、蒜,爆香後,加入辣椒
  • 幸福就是辣椒炒肉
    文 | 張繼平濟南人愛吃辣,比如,辣椒炒肉這道家常菜,就是老濟南餐桌上常見的菜餚。濟南人食辣,與四川人和湖南人不一樣。老濟南的生活中,更多會出現這樣的場景,勞頓了一天的男人吃完晚飯後,常常會對媳婦說:「要有盤辣椒炒肉,我還能吃兩個饃饃。」小小一盤辣椒炒肉,是濟南男人力量的源頭啊。辣是一種美妙的味道,寄託了人們太多的期望。無論當年的生活多清苦,吃辣的記憶總是美好動人的。後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肯德基、麥當勞進來了,各種菜系也大街小巷的開滿了店面。
  • 教你辣椒炒肉「正確做法」,錯了這一步,怎麼做都不好吃
    辣椒炒肉可以說是湖南非常傳統的經典家常菜,因為它的食材不需要很複雜,做出來讓人食慾大增,口感香辣非常下飯。小編就算是吃了這麼多年,也不覺得膩。並且它的做法簡單,很容易學會,就算是廚房小白也能一學就會。下面就給大家分享辣椒炒肉這道美味家常菜的做法,教你辣椒炒肉「正確做法」,錯了這一步,怎麼做都不好吃。準備以下主要食材:辣椒、前腿肉、姜、蒜、料酒、老抽。第一步:準備食材,選肉的時候為什麼要選前腿肉,因為豬一般靠後腿法發力,而前腿不是主要的發力的腿,但是也是有運動的,所以豬的前腿的肉是比較細膩的。
  • 中國著名家常菜大賞
    肉切成麻將牌大小正方形的塊,加酒、醋、醬油和糖等調味作料烹製,色澤紅亮、肥而不膩、酥而不碎、甜而不粘、濃而不鹹,堪稱中華美食中的一道口若懸河之葷。青椒肉絲青椒肉絲這道菜的歷史並不是十分悠久,這和辣椒傳入中國的時間有關,但是這道菜以它獨特的口感和味道迅速的徵服了大江南北的人們,從此成為了人們餐桌上一道經典的家常菜。
  • 姜文教育理念:讓孩子吃苦等於吃補。
    姜文妻子擔心孩子去那麼遠不習慣,跟姜文說東西那麼多我幫忙帶過去。到你們住地方我就回來,當姜文一家人來到西藏看到朋友為他們租的房子眼淚就留下來了,土磚建起來的房子,房裡有一張炕一張桌子院子裡還有簡陋的廁所,不敢想像孩子要怎麼住。姜文看到妻子這樣就讓朋友送妻子機場還讓妻子三個月內不能來看孩子。
  • 最南京 · 家住門西
    關於本期推出孫觀懋的《家住門西》,作家沈存步先生說:「《家住門西》,一幅活脫脫的南京風俗人情畫,用的是南京土話,寫的是南京釣魚臺門西一帶,從古到今,從民間傳說到現實生活,如數家珍,娓娓道來,十分吸引人。」家住門西孫觀懋聽母親說,我四歲時,她帶著我乘馬車從火車站來到門西釣魚臺,住進我們的家,一座臨河的房子裡。
  • 張厚滋:辣椒粑
    冬藏,不能不想起母親在世冬藏必`做的一道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菜……辣椒粑。秋末霜降侵蝕萬物前,摘下枝枝節節上大大小小的辣椒,洗淨剁碎的越細越好,但磨成粉或泥狀,風味反而欠佳。拌上細米粉,玉光粉最好,麥麵最次,食鹽醃製,一道風味獨特的辣椒粑就算大功告成了,封裝進各式各樣的罈罈罐罐,隨時調用。這樣就可保存到來年春末夏初。
  • 西熱主動與朱八交流,笑到合不攏嘴!
    西熱主動與朱八交流,笑到合不攏嘴!CBA最準的男人非朱芳雨莫屬,而最能揮拳解決問題的,同樣是朱八。他是能打又能投的代表人物,是男籃黃金一代的神射手和「拳王」。在他之後,西熱也是一位鐵血漢子,號稱CBA貝弗利。這哥們同樣是在場上一言不合就要幹架。
  • 學會吃苦,主動吃苦,努力吃苦,享受吃苦,才會少吃苦!
    有人說努力的人生是苦半輩子,不努力的人生是苦一輩子。北宋詩人林逋說:少不勤苦,老必艱辛;少能服老,老比安逸。佛說眾生皆苦。老話說生活有五味,酸甜苦辣鹹。面對這些難題、困境,沒有人可以不流淚流汗就輕輕鬆鬆地跨過去。經歷得越多,越容易發現這個世界的真理——越怕吃苦,越有苦吃。那些心靈真正富足的人,其實都不怕吃苦。人生總要吃苦,有了苦才能知道甜,有了苦才知道珍惜。
  • 教你辣椒炒肉的做法,給紅燒肉都不換,我家一周吃3次,過癮
    辣椒炒肉這道菜是湘菜的代表作,也是湘菜菜系裡面最為家常的家常菜,很下飯,也很合很多人的胃口,又香又辣又下飯。不僅湖南人很喜歡,很多其他地方的人也很喜歡這道菜。辣椒炒肉雖然是一道家常菜,但是要做出很地道的味道,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還是需要一定的技術。
  • 家常菜:肉絲四季豆,脆爽鮮香微辣下飯,食材簡單味道不簡單
    這道菜是非常融合的家常菜。原料很簡單肉餡是我在買肉。四季豆表面發白,意味著四季已經不嫩了。買吃口味也很柴,所以我們買的時候要選青豆。大蒜殺菌味道最好。放一點辣椒,味道會更好。然後選擇四季豆,把四季豆的頭和尾巴都去掉,然後用清水衝洗四季豆表面的灰塵。
  • 東北家常菜有哪些?
    肉質更加緊實,滋味更香……東北家常菜。1:鍋包肉。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鍋包肉以前是哈爾濱道臺府中招待俄羅斯人發明的官府菜品。口感是外酥裡嫩,色澤金黃,酸甜適口……隨著清朝的衰落。道臺府的家廚流落民間。才使鍋包肉在東北飯店落地開花。成為全國各地來哈旅遊的必點菜品之一。大骨頭燉酸菜。哎呀,我去……這菜老香了。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什麼意思?和傳統婚姻有何不同?
    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  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有何利弊?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日前,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律師。
  • 精選家常菜,五分鐘搞定一頓飯,照著菜譜做,不愁下一頓吃什麼
    導讀:精選家常菜,五分鐘搞定一頓飯,照著菜譜做,不愁下一頓吃什麼第一道:肉沫茄子家常菜肉末茄子的做法!肉末茄子是家常菜中的茄子是非常有營養的食材,它含有蛋白質、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它富含維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延緩人體衰老;常吃茄子還能預防高血壓、降低膽固醇和保護人體心血管;同時吃茄子能治胃癌、清熱解暑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