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蓮居|沙孟海遇缶翁始末
尤可記者,其詩、畫、書、印四事,一改時人如諸宗元書、畫、印、詩之排列,且由述而評,並見高識。是列雖不為後之馮(印、書、畫、詩)陳(印、書、詩、畫)所採,然隨著研究之深入,將信是言為先見而明哉!缶翁之詩,終非書畫及篆刻之名所可久掩者也。誄曰:蔚矣先生,一世之特。奇情孤袌,人莫省識。有蓄於中,發之豪墨。熊熊光氣,咄咄如逼。其詩堅峭,字不平置。蒼然老枝,著以紺翠。其畫酣鬯,希風八大。
-
桑蓮居|【桑蓮雅集】木庵與日本黃檗宗
木庵禪師 書「初祖達摩大師」,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藏 四 木庵41歲時成為隱元的法嗣,45歲應本師之召東渡,74歲寂於日本,留居日本前後達30年。木庵《花鳥》99×29㎝約2.6平尺 水墨紙本立軸(桑蓮居2012迎春拍拍品) 木庵的畫則並具文人溫雅滋潤的畫風與僧道簡筆畫法,善菊、蘭、梅、松、竹和山水之畫,其書畫成為日本「黃檗文化」的珍品,為日本各地黃檗寺院和地方人士所珍藏
-
桑蓮居|妙光法師:「答疑」茶話
在桑蓮居,「大象徙南」從容地展開它的敘述。那些綿綿邈邈的線條,連同天真、隨性一齊侵入眼眸。而那些茶席解疑中拾得的要言麗句也約著竄入心中。可以篤定,他們要在「大象徙南」中收穫確鑿的豁然開朗。 這素樸的歡喜。正好。 茶席邊,眾人圍坐,就著香茗,細細密密地談開。王乃欽老師十分欣賞妙光法師,直道法師繪畫氣象之妙。有客問:「法師出家前與出家後的創作有何別?」
-
桑蓮居 | 大雜家葉恭綽
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上海淪陷,葉恭綽避居香港,將收集到的5000種清詞集也運到香港,繼續選輯。後來其成書後達到40卷,收錄有清一代詞作者3196人,詞作8260多首。葉恭綽著《遐庵談藝錄》《矩園餘墨序跋第二輯》《矩園餘墨遐庵詩乙稿》《矩園餘墨紀書畫絕句》「收集的材料在那時可稱天下第一」,「僅僅是詞人的小傳,其史料價值即不可低估。書前所開列的《引用書目》,也為研究清詞提供了大量的文獻線索。」幾十年後,大學問家饒宗頤這樣評價這套書。
-
閱讀與欣賞 杜甫《戲為六絕句》(下)
原文戲為六絕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於是,在公元761年(上元二年),杜甫創作了《戲為六絕句》,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賞析 清人李重華在《貞一齋詩話》裡有段評論杜甫絕句詩的話:「七絕乃唐人樂章,工者最多。……李白、王昌齡後,當以劉夢得(註:指劉禹錫)為最。緣落筆朦朧縹緲,其來無端,其去無際故也。杜老七絕欲與諸家分道揚鑣,故爾別開異徑。獨其情懷,最得詩人雅趣。」
-
這些六言絕句,比五言七言詩還要美,一眼萬年
六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屬近體詩的範疇。根據每句字數,絕句分為五言絕句、六言絕句、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相比,六言絕句比較少見,即使如此,六言絕句不乏名篇。《歸山作》【唐】顧況心事數莖白髮,生涯一片青山。
-
集翰堂「迎佳節 惠齋號」活動
2005年入展中日友好書法展。2008年入展全國二屆隸書展。2009年入展全國二屆青年展,同年獲新世紀二屆安徽書法大展優秀獎(最高獎)、入展安徽商報十周年提名展、當年被評為安徽地域書風一百強。2010年榮獲安徽省第三屆「十佳」青年書法家稱號、同年入皖軍書法華夏行作品展。
-
一個齋號拍了2300萬!文人原來是這樣取齋號的
伊秉綬書【仲軒】居居,是居住的意思,書齋乃是文士生活起居的中心,因而文人書房不乏用「居」。如葉聖陶的「未厭居」、啟功的「堅淨居」等。趙之謙書【小脈望館】 1、述世類,以記述家世、身世為題 七君子之一的沈鈞儒出生在一個七代藏石世家,一身與石交友,詩曰「掇拾滿吾居,安然伴石眠」,取「與石居」齋名,
-
詩聖杜甫在「絕句」的創作中,相比前人有哪些開拓?
願驅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這兩首絕句是作者代表「吾蜀」人民發出的呼籲:黃河北岸原是「椎鼓鳴鐘天下聞」的官軍戍守的,現在卻被僕固懷恩等的吐蓄、回紇兵所佔領,可見官軍貌似強大卻不堪一戰;而黃河南岸的蜀地百姓,雖無粟作軍需,但「願驅眾庶」勤王衛國。這既反映了杜甫本人的思想,也代表了當時廣大人民的共同心願。
-
蘇東坡「論書」十首:值得反覆揣摩的書法理論
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胡為議論獨見假,隻字片紙皆藏收。不減鍾張君自足,下方羅趙我亦優。不須臨池更苦學,完取絹素充衾裯。●簡評:這是蘇軾非常著名的論書法詩篇。詩中,蘇軾對朋友石蒼舒的草書非常讚賞,稱之為「興來一揮百紙盡,駿馬倏忽踏九州。」
-
中紀委推薦「父子雙宰相」張氏家風:居官以廉 居鄉以善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裡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是桐城清代大學士張英的一首《讓牆詩》。張英(1637-1708),康熙六年進士,十二年任翰林院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十六年入值南書房。供職勤謹,應對稱旨。康熙稱其「有古大臣風」,後累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民間俗稱「宰相」。
-
集詩書畫為一體的清代詩人,西泠八家之一的奚岡,題畫絕句欣賞
亦工詩善書,長於繪事,性孤介,非其人不予。書兼工四體,真書法褚遂良,古隸筆意超逸,高出流輩。山水瀟灑清潤,得董其昌法。他性格曠達耿直,不求功名,藐視權貴,終老布衣。他的書畫成名後,求畫者絡繹不絕。但對官吏富豪重金收買,不屑一顧。浙江巡撫阮元多方託人求與謀面,仍未如願。老年入李流芳一派。花卉有惲壽平氣韻,蘭竹亦超脫,為浙中畫家巨擘。
-
白茶花絕句六首 / 範永增
拈枝插鬢映紅腮(白茶花絕句六首)七絕•白茶花甜白嫩羽醒芳叢,含露微羞醉秀容。
-
解讀張懷瓘《書論》
張懷瓘,唐代書法家、書學理論家。著有《書議》《書斷》《書估》《畫斷》《評書藥石論》《六體書論》《論用筆十法》《玉堂禁經》《文字論》等,為書法學理論的重要著作。為後世的書法學習和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借鑑資料。
-
三元齋6月4~5日禪坐等活動掠影簡輯
(一)禪坐經行 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解此流轉困局,唯有定慧等持。定為百工共法,是一切世法、出世法成功的基礎。內不亂為定,外離相為禪。(六)易筋理療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李老師徒在三元齋的義診活動大放異彩,望問即判,肘按即知,按完即驗。受益者眾。
-
桑蓮居|陳雲:獨樹一幟的陳家樣
在歷代畫論中,對焦墨法的論述只是隻言片語,當代中國畫家也很少對焦墨法進行論述。中國畫的焦墨技法是公認的高深技法,以焦墨創作的畫家寥寥無幾,因此,焦墨理論至今還不完善。陳雲撰寫的《焦墨疏論》一文,是他三十年焦墨創作實踐的經驗總結,該文較全面地對焦墨技法與焦墨精神進行闡述。這篇畫論彌補了焦墨理論研究的不足,對將來的焦墨創作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具有較深遠的學術意義。
-
1956年吉川幸次郎贈梅蘭芳絕句辨析
引起筆者注意的是,《東遊記》中記錄了日本漢學家吉川幸次郎觀看梅蘭芳在京都南座劇場演出後所作的五首絕句,《東遊記》的原文是這樣的:我在甲板的藤椅上閱看當天的《朝日新聞》,上面有吉川幸次郎先生的中國詩南座觀劇絕句。吉川先生是京都大學的教授,也是有名的漢學家,他對於南北曲的工夫很深,最近出版的《元曲〈漢宮秋〉注釋》,引起我國研究古典戲曲的專家們的注意。
-
【誦·講】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六上)
[朗讀指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這首詩描寫了西湖驟雨初晴的美麗景象。朗誦時,要讀出景色的變化,尤其對「黑雲翻墨」「白雨跳珠」應該讀的鏗鏘有力,表現驟雨之大之快,讓人感受到一黑一白色彩變幻之美。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遊覽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樓上喝酒,寫下了七首絕句。此詩描繪了夏日西湖驟雨和雨過天晴的美景,才思敏捷的詩人用詩句捕捉了西子湖這一番別具風味的「即興表演」,繪成一幅「西湖驟雨圖」。烏雲驟聚,大雨突降,頃刻又雨過天晴,水天一色。
-
《金書紅顏錄》慈航靜齋特別篇(九)
與之同氣連枝的慈航靜齋,縱有千年傳承,如今還不是只剩下了你一人在苦苦支撐?[謝衡]說: 君且看胡虜入侵社稷傾頹,列國大軍爭戰不休,中原沃野千裡蕭條,千萬百姓流亡殞命,豈是少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謝衡,就能致天下於太平?我有今日之成就,不敢說未曾牽連無辜,不敢說未曾錯害好人,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天下蒼生為重,我亦問心何愧?
-
知方藏書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作 者: 曹雪芹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副標題: 已卯本出版年: 1981頁 數:有馮其庸作《影印《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己卯本序》己卯本又稱脂怡本,脂館本。題石頭記,見於封面。每回卷端題有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卷之」 字樣。第二冊總目書名下注云「脂硯齋凡四閱評過」 ,第三冊總目書名下復注云 「己卯冬月定本」,故名己卯本。己卯年,是乾隆廿四年(一七五九)。存四十回。即一至二十回、三十一至四十回、六十一至七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