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的菜櫥與飯鬥架裡飄出的香氣,叫人永世難忘

2021-02-19 建投書局客
前言:物的生命,從來比人悠長。一隻上了鎖的多格小櫃,讓許多老靈魂重新齊聚一堂,構成一幕幕的生活場景,也牽起人與人之間微妙的聯繫與令人動容的傳奇。封存在老物件裡的是最地道的祖輩記憶,也是讓人回味再三的百來年臺灣風土人情。菜櫥與飯鬥架菜櫥是家戶必備的家具,數量因此眾多泛濫,很多民藝販仔的主要買賣就是各種菜櫥。方方正正的基本款至少都是檜木材質,另有樟木、肖楠、黑心石或其他珍稀木料。民藝人講究的是菜櫥的形制與年代,好木料則更是加分。不同地區各有代表風格,如善化體、新竹體、客家體或平埔體等。較受重視的通常是飯鬥菜櫥,由色澤、漆路與木料新舊可推斷大致年代,櫃門採推拉或開合亦是簡單判準。 我不迷菜櫥,但仍舊有了這隻飯鬥菜櫥,因為外形實在討喜少見,不類一般菜櫥,亦非典型飯鬥菜櫥,因此擁有造型繁複之美。 飯鬥菜櫥是結合菜櫥與飯鬥架的「複合式民藝家具」,取菜盛飯從此可以在單一家具上完成。這種多功能廚房設備的複合觀念,是工匠的巧思,可能亦是臺灣人追求各種複合式概念(複合餐廳、複合養生會館……)的濫觴。 昔時沒有冰箱,菜餚、事物與烹調材料只能暫時存放在菜櫥裡。菜櫥通常通風,較不易產生異味。臺灣的菜櫥以木或竹材製成,一般分三層,上層放菜餚,中間有抽屜置放餐具,下層則收納鍋具。不同於一般飯鬥菜櫥中段掏空以便置入飯桶的傳統設計,這個飯鬥菜櫥將飯鬥架縮小到左半側,儲菜櫃往下擴充成三層,加上左右上下功能各異的儲物櫃與抽屜,一個菜櫥結合了六種不同功能的構件;櫥櫃有的密閉有的通風,櫃門有厚有薄,柵欄造型也不相同。能擁有這麼多不同造型元素卻不庸俗金光,反在沉靜中散發古典的秀氣,真令人歡喜。幾年來我亦見過幾次這種反C造型的飯鬥菜櫥,這座展現了最繁複優雅的匠藝。 與菜櫥一樣,飯鬥櫃與五鬥櫃數量亦多,自然成為民藝家具的基本款項,有時候一間民藝店可以擺上數十張,卻不易遇著令人心動之物。飯鬥櫃是廚房或飯廳家具,櫃頂用來放置飯桶,因為櫃身不高,坐著 添飯取物很便利。現在很多人買來放小瓦斯爐當泡茶車。當然,既然是廚房家具,擺電子鍋與飲水機也合宜。 這座樟木質地的飯鬥櫃,在略微斑駁中色彩流動,彰顯著時間的魅力。這座飯鬥櫃有樟木家具的硬挺,櫃頂四周圍以酒瓶狀的車軹柱欄,四角柱頂雕鑽石頭收束,造型謹守臺灣家具的基本元素,櫃身圍繞著簡單的細直木條,既通透又有幾何造型的簡潔乾淨。因是樟木,柜子極 為沉重穩固。 這樣的菜櫥與飯鬥櫃是被冰箱與整套家具所淘汰的昔時器物,先人們巧思防蟲蟻老鼠蟑螂的機關與避免食物悶熱餿壞的通透設計既自然又環保,已習於各種化學添加物與耗電家具的現代人遺忘久矣。 在現代生活裡,昔時這樣特定的家具用途極為固定,似不宜多,緣於其濃洌的臺灣民藝性格,一座足矣。朱漆或乾漆為一般款,如果椅面填鑲一或四片瓷磚則是大家追求的上品,當然,就如同圓凳一般,販仔為了抬高價格,瓷磚常是自己挖洞嵌入的。 

臺南地區亦可找到茄冬入石柳的貴氣方凳。我曾跟隨老販仔穿過重重的低矮廊屋進入一位老太太的臥房,房裡紅眠床上橫七豎八正躺著幾個午睡的小孫子,眠床品相普通,老販仔瞧都不瞧一眼,直接從一座日式梳妝檯下拉出一張方凳。房裡很暗,凳子上披覆著花色陳舊的流蘇針織坐墊,我根本看不清凳子的模樣,只好掏出小手電筒一照,果然是一張入石柳的漂亮凳子。

凳子有一對,以其稀有性與臺南地區對茄冬入石柳的痴迷,價格不菲。 老太太不想賣,因為她坐這張凳子已經半世紀以上了。老販仔為了凳子前後來拜訪她十多年,幾已成為熟人。然而,椅子已深深嵌入老太太生命的一部分,且仍然一起在時間中繼續活著。老販仔因此從不勉強那些與自己習慣器物共同生活著的老人,這些堅持 自己生活細節與回憶的老人在漫長歲月中也漸漸成為老販仔很獨特的友人。 我們於是欠身道謝,再沿著彎曲的廊道退出老屋。

椅面嵌入四片一組的罕見瓷磚,被歲月磨蝕的檜木原色散發老器物的圓潤豐澤,與大片留白的花卉蝶舞一起構成優雅的日據時期氛圍。凳子終究沒買成,繼續與老主人靜好地待在時光凍結的老屋裡。 照片中這張檜木方凳是更早些時候買的。椅面嵌入四片一組的罕見瓷磚,有獨特的日本風。被歲月磨蝕的檜木原色散發出老器物的圓潤豐澤,與大片留白的花卉蝶舞一起構成優雅的日據時期氛圍。凳子下方原有一個抽屜,惜已遺失。販仔家裡有一對卻只應允賣我一張,任我挑。當時初入民藝之門,不懂得堅持兩張一起買走,拆散了漂亮的老家具,每次想來便深深地後悔著。 因為方凳好用,當置物小几可以擺放佛像、茶盤、花瓶或燈具,後來亦買了各式乾漆或朱漆方凳放在桌邊牆角,竟也自成一景。作者: 楊凱麟 
出版社: 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4-2
頁數: 230
定價: 45.00元
裝幀: 平裝
ISBN: 9787208119222
翻看一則則老物件的故事,令人不由得憶起幼時在那些老房子裡度過寒暑假的時光...更多優質圖書請前往JIC Bookstore購買,或致電我們進行預訂。


JIC Bookstore

上海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

開放時間:10:00AM-9:00PM

諮詢電話:400-8202985

JIC Library

無錫馬山環山東路20號嘉昱珺唐酒店一層

開放時間:10:00AM-9:00PM

本文節選自《祖父的六抽小櫃》,作者:楊凱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本文由JIC書局客綜合整理編輯,圖片來自網絡。

- 回復關鍵詞閱讀往期精選 -

張五常丨查理芒格丨馬化騰丨木心丨吳曉波丨張充和丨劉震雲丨餘華丨嚴歌苓丨莫言丨陳忠實丨肖全丨毛姆丨米蘭昆德拉丨舊制度與大革命丨人類簡史丨網際網路+

相關焦點

  • 光之背影 永世難忘
    百米開外,視線可及處,聳立著哈工大科學園2A棟,馬祖光創辦的可調諧(氣體)雷射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光電子技術研究所、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都在這樓裡。4月11日是馬祖光的誕辰。每年的這天,哈工大航天學院教授王雨三都會來到雕像前,與上百名同學一起祭掃、宣誓。王雨三與馬祖光共事33年。馬祖光去世的第二年,王雨三便義不容辭地加入了「馬祖光先進事跡報告團」,在全國巡迴宣講馬祖光的精神事跡。
  • 湖北麻城:米酒香飄老屋灣(文|畢久經)
    老屋灣老米酒就產自這裡,沉寂了幾千年現經過開發,如今已走出大別山,名譽鄂皖,成為鄂東的龍頭支柱產業,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第十三屆中國農博會金獎,第二十五屆中國食博會金獎,綠色食品標誌,第四屆湖北麻城老米酒吊鍋文化節推薦產品等。老屋灣老米酒可口而又纏綿,讓人飲後餘香嫋嫋,飄飄欲仙。
  • 賈母的碧紗櫥裡藏著個大秘密
    黛玉進府後,王熙鳳安置了她帶來的人,對黛玉如何安置卻一字不提。聰明的鳳姐知道,賈母的心肝必須由賈母親自安置。果然,「奶娘來請問黛玉之房舍。賈母說:『今將寶玉挪出來,同我在套間暖閣兒裡,把你林姑娘暫安置碧紗櫥裡。等過了殘冬,春天再與他們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罷。』寶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紗櫥外的床上很妥當,何必又出來鬧的老祖宗不得安靜。』賈母想了一想說:『也罷了。
  • 你最難忘的味道,是什麼?
    其中有些是童年記憶裡可口的飯菜香,有些是關於青春苦澀而又透著甜蜜的回憶,還也有一些是讓人忍俊不禁的意外經歷。總之,無論是什麼味道,只要它是美好的,都希望你可以牢牢記得。「現在回家,雖然老媽擀不動了,但她每次都會用壓面機壓出一樣的麵條,這時我都要用大碗暢快淋漓地把它吃完。」
  • 鮮美海安丨最憶兒時藿香餅 亦菜亦藥香氣濃
    鮮美海安丨最憶兒時藿香餅 亦菜亦藥香氣濃 2020-06-07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樓夢》:「碧紗櫥」裡的夏季浪漫 ​
    林黛玉初到賈府的時候,賈母便將她的住所安置在「碧紗櫥」裡。「碧紗」二字充滿了輕盈朦朧又青澀雅致的想像,但最後一個「櫥」字又令人困擾不已,難道林妹妹真的需要住在櫥子裡嗎?「紗櫥」一物早在唐代就出現在了文人的筆下。唐代詩人司空圖便寫道:「荷塘煙罩小齋虛,景物皆宜入畫圖。盡日無人只高臥,一雙白鳥隔紗櫥。」
  • 巷子裡的水上飄 一飄就是19年
    丨一顆青豆的奇妙歷險丨水上飄的豆花究竟和普通的豆花有什麼不同,老闆說,秘密就在這顆小小的青豆裡。老闆說熱拌菜的創意來源於想吃拌菜但又怕冷胃的冬天,盤子裡鋪排生韭菜,碼上肥腸、肚條、蹄花等各類食材,秘制的辣子在油鍋裡一滾,淋在盤子裡即可上菜。
  • 一酒一塵緣︱舅媽的絕活「一菜一食」
    荷塘嬉戲的童年難忘,茭白田裡變身小泥鰍的時光難忘,當年舅媽巧手做就的「一菜一食」,更令我食之難忘,悠然神往。
  • 詠老屋場蠟梅花唱和集
    歲寒知勁節,人健飲流霞。屋老來山遠,場寬抱水斜。羨君吟嘯處,好句譽中華。步原玉奉和鄧耘先生《詠老屋場邊蠟梅》作者/王德生潤屋植名花,芬芳溢邇遐。臨冬傳暖意,拓境入煙霞。沃土扶根正,朝墩會面斜。同邀松竹友,笑語度年華。
  • 新菜上架|這道菜,好像大雪裡一個暖洋洋的擁抱
    被樓宇間的寒風和冷雨突襲到凌亂清晨發現離開被窩的動力比以往更難寒冷圍攻之時食慾在大聲呼喚著援軍羊肉啊,就成了每年此時的「夢之美味」一人宴新菜上架「秘制紅燜羔羊肉」特有的香味好像寒冬裡令人久久回味的擁抱羊肉是燥熱的食物,一定要寒冬臘月吃才好大雪節氣至,正是大吃一頓補熱量的好時機內蒙古草原的草飼農家羔羊從小放養長大
  • 酒罈子裡飄出幸福香
    http://v.xinhua-news.com/bro-view-xgg/store_attachment/xhaudio/2020/12/13/XxjfypC440004_20201213_AEAFN0A001.mp3 酒罈子裡飄出幸福香
  • 百合番裡百合多,為什麼新番裡的偶像舞菜不直接說她喜歡繪裡飄?
    我們來看看這個百合版的好想急死你,為什麼舞菜不直接說她也喜歡繪裡飄?她們兩個就在這裡讓我們觀眾著急呢?其實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舞菜這個人物的性格。我們可以看出舞菜是個十分靦腆的人,很內向而且十分會替別人著想。即使她想要什麼都不會說的那種人,她就是完完全全屬於那種不會哭的孩子,所以沒糖吃。
  • 老屋的南瓜
    久居鋼筋水泥的城市,越來越懷舊,近日竟思念起老屋的南瓜來。清明前後,母親便要種瓜點豆。她隨意在某個角落裡刨一個坑,灌些大糞,丟進兩根肥頭大耳的南瓜秧。沒人管沒人問的南瓜秧,如野孩子一般,不知何時就長出翠綠的藤,漸漸佔據半個菜園。
  • 巴黎|永世的情人
    巴黎或晴或雨都是我心裡世間無可匹敵最美的風景朋友說我的照片裡總是有著不一樣的巴黎也許那血液裡對巴黎炙熱的愛有如永不熄滅的聖火讓我可能更容易發現巴黎那些小美好只願能和你分享不一樣的巴黎我的永世情人前菜:我:南瓜松子色拉菜以及煙燻火腿           朋友:羊奶酪奶油芝士蘑菇(吃不慣羊奶酪的人慎點,這味兒😢)           中間是送的小香腸切片以及我到處都要點一杯的
  • 陳俊秀:老屋
    以前也試著在菜園子裡栽西瓜,可是苗子還沒長成就被雞從土裡扒出來把種子吃掉了。屋後有一小塊方地,裡面栽著韭菜,高高低低的,家裡炒個土豆或者燉個什麼需要增香和調味的時候奶奶就會叫我去掐一把回來備用。       以前總是背著背簍去樹林裡拾柴火,總有幹掉的樹枝落在林子裡,只要一會兒,我就可以拾得滿滿一背簍,這一背簍可以做兩頓飯呢。
  • 冬陰功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泰國菜為何如此讓人難忘?
    其中中國人對泰國菜的影響貢獻極大,泰國菜中對面和米粉等食材的製作加工方式(還有很多調味料),以及爆炒、蒸和燉湯的烹飪方式都被泰國人融會貫通到泰國菜中。印度人對咖喱和香料的獨特見解,以及東南亞人對椰奶在食物中的應用,也被泰國人採納而製作出了味道濃厚的湯菜。而16世紀大航海時代中,葡萄牙人為泰國人帶來了辣椒,從而為泰國菜開創了全新的篇章。
  • 窮人「救命菜」,城裡人叫它「皇帝菜」,長在海邊無人識
    味道比海水鹹,窮人「救命菜」,城裡人叫它「皇帝菜」,長在海邊無人識說到美食,相信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就是海鮮了,不說吃鮑翅參了,就是蝦爬子、海蠣子、梭子蟹、蝦蛄蟶子……也是食材裡面之翹楚,若能隔三差五吃上一頓也是極美的。
  • 小軒鬼故事之吃人的老屋(2)
    我又回到了原地,跟著咒罵的人群走出檢票口,叫了輛車直奔老屋。  時間已經接近十二點了。好不容易才打到輛車。司機把車窗搖了一半下來,伸出個圓圓地腦袋上下打量我。  「去哪?」  我告訴他是廠區的老屋。他馬上搖頭:「不去,那地方白天都陰森的很,晚上更邪性。」  「兩倍價錢。」我往荷包伸了伸手,估算下自己還有多少。
  • 老屋,從時光中溜走
    任何東西仿佛都閃耀著神秘色彩,小人書、自行車零件、舊箱子……無論翻出什麼都會讓我新奇而驚喜,每個檁縫、椽子縫兒裡都好像藏著無盡的秘密,我也確實看到過奇異的東西——發現了一個很小的盒子,打開來看,裡面有許多紫紅色的小銅管,去問父親時,他嚇得臉色都變了,後來才知道那是雷管。
  • 因為咖啡,香氣飄在屋裡廂、馬路上|咖啡,上海城市的味道
    那一天,家裡來了貴客,陸開爺爺從壁櫥深處拿出一個鐵罐,從罐子裡拈出一塊深色的「餅乾」,放在時興的帶花玻璃杯裡搗碎,倒開水、加糖、加奶、攪拌,再把沉在瓶底的「餅乾渣」撈出來,一杯待客的飲料就做好了。陸開也分到一小杯,「好苦好苦啊」,這是他對咖啡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