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服了,「三十而已」確實是好劇

2020-09-13 羅罔極

終於。

你們催了一個月的《三十而已》,大結局了。

自從這劇開播以來,後臺就不斷被催更。

幾乎每天都能看到這樣的消息:


但我選擇按兵不動。

原因無他。

國產女性劇,讓我們失望太多回了。

直到前兩天,我才終於可以確認——

《三十而已》,確實不一般。

你猜,是什麼讓我下了這個定論?

大多數人可能都沒猜到:

鍾曉芹和陳嶼復婚。



有什麼出彩的?

別急,往下看——

自從《三十而已》開播以來,上到微博熱搜,下到微信朋友圈。

被提及頻率最高的,莫過於「糟心男團」。

劇中的三位男性,人送外號:陳養魚,許放炮,梁海王。



首當其衝的,就是人如其名,活得宛如一座孤島的陳嶼。

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養魚。

和妻子零溝通,長期冷暴力。

生活各過各的,衣服各洗各的。

性生活一個月一次,懷孕了都不用算時間。



陳嶼和鍾曉芹的婚姻,冷漠,無性,甚至還有點PUA。

鋼鐵直男的陳嶼,要麼不和鍾曉芹溝通,一開口就是指責和貶低。

說鍾曉芹幼稚:


「你不是沒成家,你是沒成年!」



嫌棄丈母娘來家裡做飯:


鍾曉芹 你都三十了

你還要讓別人伺候你

到什麼時候啊?



「糟心語錄」之豐富,遠超隔壁兩位。

以至於陳嶼和鍾曉芹復婚的橋段一經播出,許多人表示不滿。

有人用《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結尾女主和前夫複合的例子,指責《三十而已》爛尾。



但我想說:

正是這個復婚的情節,讓我確定了這是一部值得誇的好劇。

怎麼說?

首先,這劇的一個高級之處,就在於——

陳嶼和鍾曉芹婚姻的問題,早在片頭就埋下了伏筆。

片頭中,先是出現了一個魚缸。

魚缸裡,有兩種不同顏色的魚。



這是什麼樣的魚?

第一集,陳嶼就解釋了——

「這魚特別難養,對水溫要求極高。」

這句話,說的不只是魚,還有人。

劇中,陳嶼曾不止一次用魚來比喻人。

意識到兩人的關係出現問題時,陳嶼指著一群魚說:


這幾條

都是幼魚

你看它們身上的花紋

多清晰 多亮麗

等它們長大以後

身上的花紋就會逐漸暗淡

就變成了一隻只駝著背的老魚

就像這人一樣

其實變黯淡的不是婚姻 是人



養魚,就像是維持一段婚姻。

水溫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一旦照顧的不好,時間長了,人和魚都會變得暗淡。

下一幕,陳嶼的眼鏡掉進了魚缸裡。



我們都聽說過一句俗套的話: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

那眼鏡,就是窗口外的玻璃。

一方面,透過玻璃,我們可以看到外界。

但玻璃本身,也是隔閡。

金屬框架的黑色眼鏡,暗示了陳嶼的鋼鐵直男屬性。

冰冷的邊框,象徵著和世俗格格不入的陳嶼。



接下來,畫面中出現了幾隻微笑的招財貓。

招財貓,是什麼樣的?

永遠笑眯眯,永遠對著你招手。



和鍾曉芹本人一模一樣。

但這裡出現的,還不是普通的招財貓。

注意,在畫面中,招財貓的周圍有氣泡浮動。



什麼意思?

這幾隻招財貓,是在魚缸裡的。

看過劇的人都知道,鍾曉芹愛貓,陳嶼愛魚。

可是貓,怎麼能生活在水裡呢?

兩人離婚前,鍾曉芹在這段婚姻中,就仿佛水裡的招財貓。

對著魚(陳嶼)微笑招手,卻又因無法適應水中的環境,而快要窒息。

魚和貓,天生相關,卻又相剋。

喜愛的不同寵物,暗示了兩人性格的不合。

結婚不久,問題就逐漸暴露。

兩人早餐涇渭分明,一個是牛奶麵包,一個是豆漿油條。



日常愛好迥異,一個喜歡追劇,一個熱衷養魚。

生活習慣不同,興趣愛好也沒有交集,共同話題少得可憐。

矛盾不斷積累,終於,迎來了爆發的節點:

鍾曉芹懷孕,又流產了。

剛得知懷孕消息的時候,鍾曉芹和所有的新手媽媽一樣,激動又緊張。



她小心翼翼的把消息告訴陳嶼,想和他分享自己的心情。

沒想到,陳嶼的反應卻是勸她別要。

為什麼?

陳嶼給出的理由是:

兩人從經濟基礎到心理建設,都沒有做好當父母的準備。

經典語錄:


「你連自己都弄不明白呢,怎麼當媽啊?」



首先明確一點:

陳嶼作為男性,強行要求鍾曉芹做人流的行為,肯定是不負責的。

人流對女性身體的傷害,無需贅述。

但除此之外,陳嶼說的,有沒有道理?

絕對有。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過:

「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核,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儘管因為讓曉芹去做人流,陳嶼多次被罵上熱搜。

但是大家冷靜下來想一想——

如果這個孩子順利生了下來,兩人在養孩子過程中矛盾加劇,每日爭吵或者離婚。

那對這個孩子來說,是多不負責的行為?

陳嶼顧慮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

但他強硬的態度,和失去孩子後的冷淡,深深刺痛了鍾曉芹。

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血脈聯繫,無法用語言來描述。

對鍾曉芹來說,這不是化驗單上簡單的結果,更是一個鮮活的生命。

陳嶼對這個新生命的冷漠,徹底摧毀了鍾曉芹的心理防線。

也讓屏幕前的觀眾感覺無法遏制的憤怒。

於是,劇中,鍾曉芹果斷離婚。

劇外,陳嶼被罵上熱搜。

看起來,陳養魚「糟心男」的稱號是跑不了了。

但實際上,陳嶼還有另一個外號:

「人間老公」。

別誤會,不是王思聰那種。

而是只要你在陳嶼出場時打開彈幕,就會發現無數人在感嘆:

「這不就是我老公麼?」

「我有個同款老公!」

「陳嶼和我老公一模一樣!」

沒錯。

被無數人噴上熱搜的陳嶼,卻反映了最真實的已婚男性。

沒有那麼多驚喜和浪漫,有的只是雞毛蒜皮的生活。

劇中,一個經典場景,完美呈現了陳嶼和鍾曉芹之間的矛盾。

鍾曉芹注意到,在家裡,兩人總是各洗各的衣服。

吃飯的時候,兩人也總是冷漠的對坐。

快速點菜,吃完,毫無交流。

這些細節,讓鍾曉芹覺得,他們不像兩口子。


以前談戀愛的時候

我們吃飯都是坐在一邊的

可是從什麼時候

你就坐到對面去了

說這些話的時候,鍾曉芹的語氣很傷感。

她在意的,不是一兩件衣服。

而是從這些場景中,她看到了兩人婚姻的暗淡。

可陳嶼的反應是什麼?

義正言辭地反駁:


「你記錯了,不坐在一起,那不是你要求的麼!」


這我還能說什麼?

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鍾曉芹的無奈。

真 · 人間老公 · 鋼鐵直男。

發現沒?

這兩個人,完全沒在同一頻道。

鍾曉芹感性地訴說自己的不安,陳嶼卻覺得她在無理取鬧,一條條的反駁。

兩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拒絕傾聽對方的想法。

可能未婚的女性,會覺得恐怖。

「難道婚後,男人都會像陳嶼這樣?」

別急,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劇中還有另外一條線:

陳嶼的事業。

作為一個電視臺編劇,陳嶼對新聞事業,有著發自內心的熱愛。

他耿直不阿,工作多年,從未走後門送過禮。

關心弱勢群體,寧可冒著被領導責罰的風險,也要報導相關新聞。

一個三十多歲的成年男性,在新聞行業見慣了社會的陰暗面。

卻依然能滿懷熱血,堅守底線。

這樣的人,難道會是渣男麼?

終於,兩人離婚以後,觀眾看到了故事的另外一個版本。

黑澤明最著名的電影《羅生門》,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會對同一件事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

並且所有人,都堅信自己的版本才是唯一的真相。


在此之前,鏡頭呈現的都是鍾曉芹的視角。

在這個視角中,陳嶼冷漠、自私、對妻子毫不關心。

現在,我們看到了陳嶼的版本。

鍾曉芹去做B超,陳嶼聽到了孩子的心跳,臉上露出了無法抑制的笑容。


那一瞬間,他改變了主意,開始期待孩子的到來。

嘴上說著,孩子生下來沒有地方住。

實際上,偷偷量好了魚缸的尺寸,計算著嬰兒床的位置。


鍾曉芹埋怨陳嶼的另一個點,是陳嶼不接她上下班。

可那個時候,陳嶼考慮到老婆懷孕,正在忙著在家裡裝夜燈,怕鍾曉芹起夜摔倒。

後來,孩子沒了,鍾曉芹徹底崩潰。

在她的眼中,陳嶼冷漠無情,甚至還如釋重負。

可陳嶼為此承受的痛苦,並不比她少。

但作為男人,陳嶼不能表現出脆弱,他還要顧家,要照顧悲痛欲絕的老婆。

失去孩子以後,鍾曉芹有閨蜜開導,又同事照顧。

陳嶼有什麼?

直到不成器的弟弟拉著他喝酒,才第一次有機會吐露心聲。


看到這裡,有人很感動,還有人說這是洗白。

作為一個從頭追到尾的人,我可以負責任的說,這絕不是洗白。

以上這一切,在故事的開篇就有暗示。

第三集,陳嶼和鍾曉芹都下班回到家。

陳嶼進門,換上拖鞋,把換下來的鞋放到鞋架上。

這是所有做過家務的人,都熟悉的基礎操作。

鍾曉芹呢?

一進屋,鞋隨便一踢,外套脫掉隨手一扔。


陳嶼看到了,一句都沒抱怨。

熟練的低頭,幫她把鞋歸位。


鍾曉芹洗完手,抽了張紙巾擦手,之後把用過的紙巾隨手一丟。

陳嶼剛幫鍾曉芹掛好衣服,又立刻轉身,撿起她扔到地板上的廢紙,丟進垃圾桶。

以上所有的行為,陳嶼都是一聲不吭完成的。

動作之熟練,不難想像這樣的場景在家中重複了多少次。

鍾曉芹進門走了多少步,陳嶼就跟在她身後,替她收拾了多少次。

接下來,才是那句抱怨丈母娘的臺詞:

「鍾曉芹,你都三十了,還想讓別人伺候你到什麼時候啊?」

這句話,從剛替鍾曉芹收拾了一路的陳嶼口中說出來,完全沒毛病。

類似這樣的細節,在劇中比比皆是。

但鍾曉芹和觀眾都太過沉浸於憤怒的情緒,忽略了陳嶼在這段婚姻中的付出。

鍾曉芹,確實人美心善,溫柔體貼。

但,這段婚姻的失敗,她也並不是毫無責任的。

換完鞋不知道歸位,外套隨手亂丟,紙巾隨地亂扔……這說明了什麼?

她的邋遢和懶惰,一定是從小養成的。

在父母溺愛的環境下長大,做事情不顧首尾,因為永遠有人給自己善後。

這個人,小的時候是爸媽,長大了就成了老公。

在看陳嶼和鍾曉芹生活片段的時候,我有一種無比熟悉的感覺。

半天才想起來,這簡直我兩年前看到的一篇新聞報導如出一轍。

這篇報導,是一個已婚男性在抱怨自己的妻子過度依賴娘家。

這位男同志說,他妻子是所有人眼中的乖乖女,從小被寵愛長大,什麼都不會做。

生活中的大小事項,幾乎都是他一手包辦。

他承認,妻子溫柔善良,性格單純。

但兩人的精神世界,完全無法溝通。

妻子的愛好,就是下班追劇,出門逛街,對未來沒有任何規劃。

自己一出門,老婆就要回娘家。


這對夫妻,和劇中的情節驚人的一致。

唯一的不同就是,這篇報導從男性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版本。

不僅如此,這位丈夫也面臨著丈母娘催要孩子的局面。

可當他對記者傾訴,說自己已經疲憊不堪,所以完全不想要孩子時——

所有人,都表示了理解和同情。

這位朋友分享的經歷,仿佛是補全了陳嶼那一半的故事。

鍾曉芹,確實單純善良。

可無法否認,在這段婚姻中,她也確實沒有扮演好妻子的角色。

在父母寵愛下長大的她,依然是一個天真的小女孩。

天真當然好,但一個人永遠保持單純的前提,是有人在為你遮風擋雨。

終於,走出了父母和陳嶼的保護圈後,鍾曉芹發現,被自己忽略的問題一個接一個浮現了出來。

和陳嶼離婚後,鍾曉芹和一直追求自己的「小狼狗」鍾曉陽走到了一起。


最初,鍾曉芹沉浸在久違的快樂中,享受著戀愛的美好。

但是當鍾曉芹在這段關係中處於更成熟的一方時,角色發生了轉換。

鍾曉陽打公司座機給她,她埋怨小男友不懂事。

鍾曉陽工作不認真,整日沉溺遊戲,她開始指責男友缺少人生規劃,依賴父母。

這些場景,熟不熟悉?

幾乎就是當初陳嶼指責鍾曉芹的翻版。

沒錯。

在這段關係中,鍾曉芹扮演了陳嶼的角色。

她終於發現,當自己成為更成熟的一方時,需要為兩人的未來規劃,會面對無數的壓力。

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著名電影《畢業生》之所以經典,就在於電影的最後一幕。

青春衝動的男女主,在婚禮現場選擇了逃婚。

可當他們坐上出租逐漸遠去,離開喧鬧的人群,兩人的神情卻變得茫然而尷尬。



最初的激情退卻後,一時衝動的兩人要如何面對未來?

《畢業生》的這個鏡頭,完美呈現了年輕情侶的迷茫。

這也正是為什麼,我說陳嶼和鍾曉芹的復婚,決定了《三十而已》的水平。

如果結局,是鍾曉芹和小狼狗過上了浪漫的生活。

那這部劇,就會淪為瑪麗蘇之流。

整日打遊戲的鐘曉陽,像不像沉溺養魚的陳嶼?

誰知道,十年後,鍾曉陽會不會變成另一個陳嶼?

《鐵達尼號》中,轟轟烈烈的愛情固然感人。

但是在此之後,小李和凱特還合作過另外一部電影,《革命之路》。

講述了激情逐漸冷卻的一對夫婦,如何面對枯燥的生活。

無數人覺得,這部電影,就是《鐵達尼號》的續集。

如果傑克活了下來,和露絲在一起。

那麼最初的熱情退卻後,兩人要面對的,就是這些雞毛蒜皮。

離婚,對鍾曉芹和陳嶼來說,其實更像是一次補課。

給了他們一個機會,嘗試去反思自己,理解對方,學會換位思考。

離婚後,兩人都做出了改變。

陳嶼明白了自己對鍾曉芹的愛,學會了和人溝通。

鍾曉芹經歷了中年叛逆,嘗試了獨立的生活,迎來了真正的成長。

兩人的復婚,再也不是為了結婚而結婚。

這一次,是兩個成年人經過深思熟慮的思考後,慎重做出的決定。

他們相信,自己選擇的,是足以和自己走完一生的人生伴侶。

這不是二十歲女孩子的浪漫瑪麗蘇。

而是真正的,三十而立。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到《以家人之名》,國產劇「熱搜化」,「咪蒙味」濃
    一開始我並不打算追這兩部劇,但只要我打開微博抖音,總會刷到劇集的一些片段,熱搜榜也經常能看到關於劇情的話題。後來我發現,根本不需要為了看劇充值會員,每天刷刷微博、抖音就能追完一部劇了。我在微博、抖音追完了一部劇從《三十而已》到《以家人之名》,一集一個熱搜已經不能體現這兩部劇的火爆程度了。
  • 從《三十而已》到《以家人之名》,國產劇「熱搜化」,「咪蒙味...
    讓全民手撕林有有的《三十而已》大結局後,一部講述「兄妹」從家人到戀人的《以家人之名》,成為新的熱搜榜常客。一開始我並不打算追這兩部劇,但只要我打開微博抖音,總會刷到劇集的一些片段,熱搜榜也經常能看到關於劇情的話題。
  • 從《慶餘年》《三十而已》出圈談流量:好劇自帶流量
    比如《慶餘年》,再比如《三十而已》。然而《慶餘年》憑藉著貓膩大神的原著,編劇大佬王倦的執筆,老戲骨陳道明吳剛的加持,再加上所有演員演技集體在線,精美服化道和場景、導演對節奏的精準把握,呈現了一部製作精良的優秀電視劇,完美詮釋出了原著的世界觀,可以說是將中國網劇的製作水平提高了一個檔次。而就在不久前,該劇還成功入圍了上海國際電視節白玉蘭獎。
  • 2020十部「沒有爆火的高口碑」必追劇!《離人心上》是錯過的好劇
    圖片來源:微博@穿越火線《穿越火線》每個角色的形象都鮮活飽滿,劇情流暢、臺詞到位,雖然基調是爽的快的,但細緻精巧,臺詞抓人,十集開始還有了懸疑感,前後呼應,毫不拖沓,還帶點幽默搞笑的元素,被網友笑說是喜劇,後面又變得很虐,是好劇!
  • 跳出《三十而已》的楊玏,才不是那個「陳養魚」
    但也有滿意的地方,至少在《三十而已》中,陳嶼前期壓抑、「沒光」的狀態完成了。他自己卻不這麼認為:「那是休學回來拍了一電視劇,就說我那會兒已經出道了,(其實)沒有。」當時,他還在美國杜克大學讀戲劇系,因為經歷了室友被槍殺事件,休學半年回到北京調整心態。進組拍戲更像是一次嘗試:「不能在家閒著,我想幹點什麼,就去試了試。」嘗試不算成功,他發現學院裡的一切「都跟白學了似的」。
  • 《三十而已》9大勇氣金句「有孩子後,我就只剩"媽媽"」惹人鼻酸
    很多在追電視劇《三十而已》的人,應該都跟我一樣,面對小三「林有有」、以及王漫妮遇見「海王」的劇情,感到忿忿不平吧!《三十而已》純情男是「他」劇中,顧佳、王曼妮、鍾曉芹先後在愛情、婚姻中遇見瓶頸,紛紛走上分手、離婚一途,雖然結局還未揭曉,但已經有不少網友選出《三十而已》最純情的男主角了!
  • 胡歌愧疚沒保護她,江疏影《三十而已》翻紅卻認「是感情失敗者」
    我演的這些角色基本都被狙擊過,什麼捧不紅糊咖都是我的代名詞。」但她就是有股傻勁喜歡拼命工作,「勤能補拙」成為她安慰自己的保命符。江疏影表示「雖自己看來與世不爭,我也渴望自己被認可,這種被認可並不單純就是你紅了或者又沒紅起來。
  • 「三十而已」王漫妮,我討厭你。
    hello呀,今天奶糖熙熙又來了,接著來聊《三十而已》這部劇,前期口碑有多好,後期就被罵的有多慘。特意去看了看豆瓣評分,也從8.2降到了7.9。王漫妮的身上就有著身處北上廣這些大都市的身不由己,王漫妮 之所以讓人愛,是因為,相比顧佳,我們沒有她的大格局;對比鍾曉芹,我們少了一分該有的單純。
  • 「我是來服事神的」影帝 丹澤爾·華盛頓
    丹澤爾·華盛頓拿過2次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3次金球獎(Golden Globe Award)、1次東尼獎(TonyAward)和數次影視類大獎,剛滿62歲的他,回首燦爛的演藝路,他說,「我所擁有的全是神的賜予。」並鼓勵他的支持者每天數算恩典,將感謝歸給神。「現在,『服務』是我的本業。我很好,我一直都過得很好。」
  • 中國年輕人「都市夢」的現實與虛幻——從電視劇《三十而已》談起
    小林於是洗心革面,收起知識分子的傲氣,努力在「那幾個人」(同事、領導)面前扮演模範職工角色。當然,最重要的是要能夠入黨,黨員身份對分房有一定優勢。小林以前總像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稱共產黨為「貴黨」,但現在為了能夠爭取更大的分房,貴黨變成自己要追求的政黨,這點不但自己內心要有個說法,而且這種轉變也要讓領導感覺到。
  • 今年觀眾票選「金鷹女神」排行榜!譚松韻第二,冠軍高達三百萬票
    三十而已》為姐妹劇,因為播得好已經確定拍續集,而關曉彤將回歸。她後續還有古裝劇《我就是這般女子》將播,有望成為代表作品。」TOP 6:吳謹言得票78,280吳謹言以七萬多票名列第八名,2018年憑著《延禧攻略》爆火後,又陸續推出《皓鑭傳》、《你是我的答案》、《你是我的答案》等劇,日前一直被網友吐槽《延禧攻略》後再無爆款,這幾部劇都播得很差,評價也不好。
  • 2020「因劇翻紅」9位電視劇明星!成毅憑《琉璃》熬十年大火
    2020有許多憑著大熱劇竄起的新星,像是《傳聞中的陳芊芊》趙露思和丁禹兮,而其實還有不少憑著熱劇翻紅的明星,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琉璃》成毅了,在演藝圈苦熬十年終於爆紅,另外還有《三十而已》也捧起江疏影、童瑤、毛曉彤,這三位在演藝圈打滾多年的女演員,以下「因劇翻紅」9位電視劇明星,果然有好作品加身才是最重要的!
  • 《以家人之名》8.6分高評,《三十而已》
    2020暑期檔的重點劇目前都上得差不多了,今年七月話題度最高的是都市情感劇《三十而已》、《二十不惑》,往年往往是爆款的古裝劇、甜寵劇反而被壓得死死的,而八月終於上了一部高熱度的古裝劇《琉璃》,同時還有《以家人之名》共同競爭,這兩部都有「爆」的跡象,老實說暑期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一部真正意義上的
  • 說我「小臺灣」,這下我服了
    喜歡以這個做開場白,剛開始跟老公交往時,他老是喜歡取笑我「小臺灣」,我總是很不服氣地說,哪裡小了,怎麼小了,哼…後來才知道,其實,地域大小、人口多寡,確實造成很多不同的影響,甚至是深根在血液思想裡的。印象很深刻,某次在課堂上,有個在淘寶上做帽子批發零售的同學,舉手問了老師問題,大概是這樣的對話內容:「老師,我真的困擾帽子生意做了五年了,還是一直無法突破。營業額太低,所佔的市場份額太小。」「那你們現在一年大概可以做多少營業額。」老師也十分認真地響應。「真的很少,我都不好意思說。」「沒事,你說說看,這樣我才能幫你想辦法。」
  • 53歲陳亞蘭無緣白紗「先穿碩士服」 感動:豬大哥在天上看著我
    53歲陳亞蘭無緣白紗「先穿碩士服」 感動:豬大哥在天上看著我53歲陳亞蘭在師大國際時尚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攻讀碩士學位,讀了17個月,雖然論文還沒交
  • 《以家人之名》8.6分超高評,《三十而已》《琉璃》錯過可惜
    ,而八月終於上了一部高熱度的古裝劇《琉璃》,同時還有《以家人之名》共同競爭,這兩部都有「爆」的跡象,老實說暑期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現象級劇王」,像去年的《陳情令》,但值得追的還是不少,以下這十部大家追了幾部呢?
  • 《殺死處男的水手服泳衣》竟然在如此「意想不到的地方」開洞……
    近年大紅的各種「童貞を殺す服」(殺死處男的服裝),設計概念與傳統的性感服飾完全不同,而是更強調曲線美,露出「意想不到的地方」的服飾
  • 2020暑期檔:熱劇「爛尾」,懸疑「受寵」
    今年暑期,雖然也出現了《三十而已》《以家人之名》等熱度較高的作品,但大多劇集作品高開低走,與去年同期劇集作品熱度相比,不可同日而語。第二,打破青春模板,不同「女性」成關注焦點。在排播形式上,網劇獨播成為絕對主流,網劇TOP10榜單上獨播比例達到80%;衛視平臺湖南衛視依舊能打,但「北上」和「江浙」的固定組合開始出現鬆動。相比而言今年暑期檔「喜憂參半」,表現確實不那麼吸睛,但在後疫情時代,也在多個維度有了新的突破。
  • 我想結30次婚!因為這些「婚紗+旗袍+秀禾服」真的太美了!
    周末好我是小麥昨天的仙女裙真的被人誇瘋了錯過的請戳絕美「仙女風」又到了結婚的熱季這個月已經收到了2張請柬了……結婚是我見過最有儀式感的事情要做很多紅被面的新被子要在婚禮當天把新娘的鞋子藏起來要在新郎新娘的被窩裡撒上棗和慄子
  • 張月:我可以不是「林有有」
    今年 7 月,電視劇《三十而已》一經播出就收穫極大熱度,作為這部現象級爆款劇中最為出圈的反面角色「林有有」,更是被冠上了「教科書級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