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剪彩,溥傑題匾額,京城這家湘菜館這麼"牛"!

2021-01-07 湖南在線

地安門的馬凱餐廳要回來了!

作為京城最早的湘菜館之一,馬凱餐廳曾經紅極一時。溥傑、田漢、齊白石、啟功等社會名人都是這裡的座上賓,開業時梅蘭芳先生還前來剪彩。

那這家湘菜館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為什麼老北京人對它情有獨鍾呢?

為什麼叫「馬凱餐廳」?

湘菜在北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民國初期,當時南方各省人士來京人數劇增。西長安街便產生了一批經營淮揚菜、閩菜、浙菜的餐館,但生意並沒有很景氣。

川菜與湘菜更是聲名不彰,被認為是「非主流菜系」。

新中國成立後,川菜與湘菜才大規模進京。尤其是湘菜,在北京城的名聲越來越大。

究其原因,恐怕和開國將領多為湖南人有關。

正所謂「無湘不成解放軍」,在新中國首次舉行的授銜中,名列共和國將帥榜的十大元帥中,就有3位是湖南籍,十名大將中更是有6位來自湖南,這兩項共20名高級軍銜中湖南人竟有9位,幾佔半數。

更何況開國領袖毛主席還是個愛吃湘菜的湖南人。

在這樣的背景下,1953年經營湘菜的馬凱餐廳開張了。

當時13名湖南同鄉集資,接收了地安門外、後門橋路西的老字號馬凱冷飲店,將其改建為一家湘菜館,並繼續以「馬凱」命名。

據說,最初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冷飲店建立時,是由一位居住在北京的西方人資助的, 他的名字音譯過來可能是「馬凱」,為感謝這位資助者,店鋪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開業時,馬凱餐廳請來了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前來剪彩,匾額為溥傑所題寫。


(馬凱餐廳匾額)

此後,這家湘菜館的生意越做越紅火,梅葆玖、齊白石、啟功等名人都成了店裡的老顧客。

1985年到2000年期間,馬凱餐廳迎來了它最為鼎盛的時期。每天大堂裡的人都滿滿登登,經理至今都記得當時的場景:

跟吃飯不要錢似的,上午10點半開始炒菜,一直到下午兩點半,跟前兒案板上堆著的各種切菜足有半尺高,一個廚子都得盯三四口鍋,忙得頭都抬不起來。

但多年來,這家老字號經歷了幾次搬遷,生意也沒有從前那般火爆了。一次是在上世紀70年代由火神廟搬至鼓樓西南角;2004年又因修建地鐵8號線搬遷至現在的長椿街附近。


(今年十一,馬凱餐廳將回歸鼓樓,同時位於長椿街的門店將作為分店繼續經營。)

梅葆玖最愛酸辣系列

著名學者、散文家張中行先生在世時,曾為馬凱餐廳出版了一本《馬凱名菜譜》的書。每逢客人點了整桌菜,餐廳就會送一本。能有一本書專門講述餐廳的菜品,想想就知道這家店有多講究。

馬凱餐廳經營的菜品多達幾十種,既有東安子雞、酸辣肚尖、紫龍脫袍、腊味合蒸等傳統的風味,又有雙味鱖魚、口袋豆腐、左宗棠雞、麻辣子雞等別於其他湘味飯館的特色佳品,還少不了獨具北京地方特色的麻醬糖餅、肉末燒餅等小吃。

梅蘭芳先生的兒子、同為京劇大師的梅葆玖,曾對馬凱的酸辣系列菜品情有獨鍾,每次用餐後,還要打包豆豉辣椒帶走。

酸辣菜品中最有名的當屬 酸辣肚尖,味道酸辣適中,口感柔韌滑嫩,是不少人到馬凱來必點的一道菜。


(酸辣肚尖)

這道菜自馬凱開業之初就有,距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據說北京城裡能做這道菜的只有兩家店,一家是曲園,另一家就是馬凱。做這道菜不僅需要高超的刀工,還必須掌握好火候。

一般做這樣一盤,至少需要三四個豬肚才夠。

選用豬肚上最嫩的部分,去筋膜打花刀,單這一步沒有四五年的經驗的廚師根本做不來。再說這火候,將泡菜、幹辣椒就著特製的辣醬煸香,再放入肚尖,最後調味。整個過程不能超過30秒,時間長了肚尖容易老,咬不動;時間不夠,口感又生。

一兩秒之間的火候非常難掌握,因此這個菜都是十年以上的老師傅掌勺。

除了酸辣肚尖,馬凱的 左宗棠雞也是十分見功夫的一道菜。不少顧客提到馬凱,一定會提這道菜。


(左宗棠雞也是一道國宴菜品)

如今,北京城裡只有五家餐廳經營這道菜,其中就包括馬凱餐廳。

左宗棠雞的創始人彭長貴先生,是個地地道道的湖南人,12歲從廚學藝,1933年拜當時有「天下第一廚師」之稱的曹藎臣為師。

1949年彭長貴到了臺灣,在這裡創製了「左宗棠雞」。他把雞肉剁成小塊,在油鍋中翻炒一下,然後迅速淋上醬汁和調料,最後加上一點糖。大概是因為家鄉的緣故,彭長貴臨時起意為這道菜取名為「左宗棠雞」。

1973年彭長貴赴美發展後,這道菜因為基辛格的青睞被更多人所知,隨之在美國走紅,並成為美國人最喜歡的中國菜之一。

不同於京城其他幾家湘菜館,馬凱餐廳的左宗棠雞用番茄醬調色調味,口味偏甜,口感更脆。

因為在北京經營多年,馬凱餐廳也是融合了多種地方菜的風格,不僅有傳統湘菜,還有很多北京特色的小吃。

例如這 麻醬糖餅和 肉末燒餅,料多、味兒正,一直是外賣窗口的暢銷品。


(肉末燒餅 )



(麻醬糖餅)

京城老字號的回顧

此次馬凱餐廳回歸鼓樓,不僅方便了這一地區人們的就餐,更是邁出了老字號重張的重要一步。

(2013年時的中軸線保護規劃實施項目分布圖 來自北京日報)

早在2010年12月,市規劃委就曾發布馬凱餐廳復建計劃獲批的消息。

當時消息顯示,馬凱餐廳可以在地安門外大街北口西北角附近重建。而馬凱餐廳隸屬的華天公司相關負責人也曾表示,公司近幾年一直為老字號重新回到原址而努力,「但由於地鐵線路、停車場位置還有可能進行微調,馬凱餐廳的具體規劃和重張開業的日期仍沒有確定。」

到了2013年底,8號線這一段正式通車,馬凱的回歸工程也沒有任何進展。

加之近年來,馬凱的競爭壓力增大,回歸原址也需要很大的勇氣。

直到最近,這一事宜終於敲定了,不管是站在城市規劃的角度還是馬凱本身來看,都是十分難得的。這也將是繼百年義利、張一元大柵欄觀音寺街起源店、柳泉居之後,西城區又一家原址恢復的老字號門店。

按照西城區的安置計劃,馬凱餐廳重張地位於地安門外大街29號,緊鄰地安門百貨商場,在什剎海火神廟的附近,這個位置和1953年最早的馬凱餐廳所在地相當接近。

今年十一這家店就將開業了,到了那一天您不妨也去品嘗一番!


相關焦點

  • 梅蘭芳紀念館匾額上幾個字頗有來歷,小小的四合院還藏不少講究
    護國寺街9號院的朱漆大門上懸掛著鄧小平同志親筆書寫的匾額「梅蘭芳紀念館」。這幾個字頗有來歷。梅蘭芳的二兒媳屠珍教授想請鄧小平同志為紀念館題寫匾額,就請鄧夫人卓琳轉達此意,鄧小平同志聞訊後欣然命筆。1986年10月22日,梅蘭芳誕辰92周年之日,梅蘭芳紀念館正式開館。
  • 瞻仰梅蘭芳紀念館
    月前,曾赴京城。所居護國寺賓館距梅蘭芳紀念館很近,曾去瞻仰。梅蘭芳是近代傑出的京昆旦行演員,「四大名旦」之首,同時也是享有國際盛譽的表演藝術大師,在50餘年的舞臺生活中,精心鑽研,勇於革新,創造了眾多優美的藝術形象,積累了大量優秀劇目,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腳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深受國內廣大群眾的喜愛,並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其表演被推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
  • 京城名角都是吃主兒:梅蘭芳吃「少」,馬連良吃「好」
    當下人們基本遵照這個規律,可北京城裡唱京劇的藝術家,挑大梁的角兒們,許多人卻是違背這個規律,不是這麼個吃法。過去有句話說梨園行裡的人們如何吃飯,叫「飽吹餓唱」。「飽吹」指那些京劇院團裡的音樂場面上的人,無論是吹笛的、吹嗩吶的,吃飽了,才有氣力好幹活。「餓唱」,指的是那些場上唱戲的人,如果吃得過飽。腹腔裡滿滿的,沒一點空隙了,怎麼運用丹田氣呀?
  • 京劇大師梅蘭芳的精湛書法
    梅蘭芳(1894年-1961年),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生於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梅蘭芳是近代傑出的京昆旦行演員,「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藝術創始人。梅蘭芳有愛好畫國畫,並且受業多師,在繪畫圈交際甚廣,這對「梅迷」而言大概已是耳熟能詳了。
  • 關帝廟匾額經典賞析
    匾額是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相當於古建築的眼睛,具有重大的藝術價值和史料研究價值。匾額集古代思想、信仰、書法、文學、雕刻、篆印、美術、建築裝潢等於一身,成為雅俗共賞,施行教化的典範。遍布神州各處的關帝廟,既懸掛有歷代帝王封賜的匾額,也有歷任官員、士農工商、各個階層信眾敬贈、祈福或還願的匾額,這些匾額跨越時空,被很好地傳承和保留下來,成為關帝廟的重要組成部分。關帝廟匾額歷史悠久,寓意深遠,雖歷盡歲月滄桑,至今仍從題匾中感受到關帝正氣浩然、威靈顯赫的英武神韻,充分體現了關帝信仰習俗影響的深遠。
  • 建議山東博物館換匾額:「郭沫若題字潦草」怕「惡搞」,有點牽強
    據觀察者網引用閃電新聞報導,孟某某在提議更換山東博物館匾額時,附有郭沫若當年為山東博物館題寫的一幅字。該幅字上的內容為,「縱有寒流天外來,不教冰雪結奇胎。東風吹遍人間後,紫萬紅千次第開」。然後在落款處題有「山東博物館」五個字。對於匾額,應該有這麼幾種情況,一種是受邀專為其題寫,一種是不便公開題寫,採用了婉轉題寫的方式。
  • 末代御弟溥傑
    可奕譞可不這麼想,他一輩子都在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的侍奉慈禧這隻母老虎,他深知他這位嫂嫂不可一世又猜忌狠辣。 夾著尾巴做人的醇親王不好當,不止要做出政績,還要在功成名就之後,用各種方式表明自己並無野心,忠心耿耿,家裡的房間取名不是「退省齋」,就是「九思堂」的,連自己的別號都叫退潛。明裡暗裡的都在表述自己沒有爭搶權位的野心。
  • 7000多家湘菜館告訴你:湖南人,佔領深圳!為什麼深圳有這麼重的湖南...
    7000多家湘菜館告訴你:湖南人,佔領深圳!為什麼深圳有這麼重的湖南特色?位於深圳市寶安區新安街道海富社區46區國賓酒店二層的老湘樓,這裡有正宗的湖南臘肉、白辣椒、香椿菜頭……這家的小龍蝦絕對是來店必擼的。
  • 一塊匾額的故事(小說)
    你師傅是誰呀,這麼牛」胡德馨隨意搭了句:「哦,是你師傅喜歡這老件,你是孝敬師傅的。孝敬師傅把爹媽都搭進去,你真行呀。」「我師傅,說出來會嚇著你,是山東德州名揚天下的木匠大師魯齊」魯冀說的揚眉吐氣:「知道魯班嗎,師傅是魯班的第86代傳人。」
  • 昭靈廣濟 澤周三鋪——道光御筆《白龍潭龍神廟》匾額賞析
    匾額作為古建築的「眼睛」,是古建築重要的組成部分。翰海秋拍,道光帝楷書《白龍潭龍神廟》匾額,著錄於《大清宣宗成皇帝實錄》,也是道光七年皇家敬龍祈雨的一次記載,表現出清代皇帝在行政治國中,對風調雨順、安居樂業的一種重視和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祈雨,古稱雩祀。
  • 鄭州5家好吃的寶藏級湘菜館,口味多變,適合各年齡段的口味
    鄭州這些湘菜館,值得推薦。57度湘菜品推薦:踏燜孜然小土豆這裡是湘菜館,又不算純粹意義上的湘菜館。這裡依然有湘菜的特色,卻又在基礎上不斷創新,成了大家喜愛的特色鐵板。來這裡,我必點的是小土豆,從來不知道小土豆可以做得這麼好吃,軟糯可口,打破了我對土豆的認知。
  • 循規課堂|匾額匾額,你分得清什麼是匾、什麼是額嗎?
    因此合起來可以這樣理解匾額的含義:懸掛於門屏上作裝飾之用,反映建築物名稱和性質,表達人們義理、情感之類的文學藝術形式即為匾額。橫著的叫匾額或牌匾,豎著的叫對聯,或抱柱「瓦聯」。其實百度百科有許多是誤導的,如按照度娘的介紹,許多人對匾和額的概念就會不清,認為是一碼事,或者簡單認為橫過來的是匾額,豎過來的是對聯。
  • 北京這家日式燒肉店,低調到找不著招牌,靠著牛舌穩居京城第一
    今天要說的這家店價格比較貴,人均600塊錢以上,但是我們都知道高價位一般都對應的高質量,這家開在工體後面的日式燒肉店,據說他們家的和牛都是用的澳洲頂級牛肉,不僅如此,他們家的服務也特別好,服務員甚至還會幫你烤好肉,可以說也是一家非常貼心的燒肉店了。
  • 武漢9家辣辣辣的湘菜館推薦
    『每道湖南菜都是飯掃光』口味蝦、剁椒魚頭、酸辣雞雜、乾鍋肥腸、土匪鴨……光是想想就讓人口水垂涎阿遊為大家準備了一份私藏的湘菜館清單,吃下這份「下飯」安利!神仙缽湘菜土菜館║地址:光華路3號(地鐵6號線苗慄路站B口步行690m)║營業時間: 10:30—15:00;17:00—21:00☉推薦菜:招牌黑鴨在武漢要吃關於鴨子的菜,首先想到的這就這家店
  • 匾額書法並不是小字放大版!
    文/盧中南 匾額書法,說俗點叫「題匾」。「匾」,也作「扁」,《說文解字》說:「匾,署也。」會意,從「戶」,從「冊」,本義是在門戶上題字。「額」,一個義項指的是店鋪或廳堂正面或頂部掛的有字的板。有種說法是橫為匾,豎為額。匾額,題字的長方形牌子。又稱扁額、扁牘、牌額,簡稱為扁、匾或額。
  • 溥儀的弟弟溥傑的人生路
    在無數痛徹心扉的別離和說不完的酸楚中,走完前半生的溥傑,才在晚年迎來了安穩的人生。顯赫的出身,時代下的歷史巨變幼年的溥傑,出生在醇親王府,彼時哥哥溥儀已經兩歲。溥傑和哥哥溥儀的家境與背景也是極其顯赫,具備著眾多的優越的條件。
  • 京城炙子烤肉尋味兒指南
    京城炙子烤肉尋味兒指南 2020-11-17 1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愛新覺羅·溥傑的兩段傳奇婚姻
    1922年底溥儀大婚後,到1924年1月,清皇室給溥傑和唐石霞舉行了隆重的婚禮,婚前,溥傑帶上了豐厚的禮物,到唐石霞家進行了傳統的納聘之禮,廢帝溥儀還指派了內務府大臣帶領和督導,那一年溥傑十七歲,唐石霞二十歲,正應了古人的「女大三,抱金磚」的習俗,醇親王載灃將府內的新房布置在樹德堂,按照滿族的風俗,女方準備了所有的桌椅作為陪嫁,婚禮時,溥傑向新娘的花轎射了三箭,然後一起邁馬鞍、揭蓋頭、喝交杯酒,吃子孫饃饃
  • 陝西岐山縣:古城的大門匾額
    特別是土木磚混結構、古樸典雅、莊嚴肅穆的四大城門及門樓上的題匾,讓人嘆為觀止。據歷史資料記載,從明弘治四年(1491年),岐山知縣榮節開創南北二門,到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知縣郭履恆又復開北門並題匾額。在這二百多年間,八任知縣十三次修葺城牆,修復城門,六次更換城門題匾。鹹豐初,城垣傾頹過半,後歷時三載興工大修。同治六年、七年又略作修補。
  • 愛新覺羅 溥傑與嵯峨浩的傳奇愛情故事
    因為關東軍懷疑溥儀的生育能力,他選擇溥傑作為結婚對象。溥傑對此非常反感。他不希望自己的感情再次成為政治犧牲品。 當時,溥傑有一個妻子,她來自那那他氏家族,是瑾妃的侄女。瑾妃原本想讓唐怡瑩做溥儀的妻子,但因為當時的政治現狀,他成了溥傑的妻子。唐怡瑩想當皇后,卻成了王爺的女人。她心中的落差可想而知。因此,她對溥傑很淡漠,甚至公然與當時東北的負責人眉來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