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死耶穌的隆基努斯之槍,成為歐洲世界的「傳國玉璽」

2020-12-22 易道傳習社

在中國,從秦代開始,歷代王朝的繼承者都要擁有傳國玉璽,才能證明其帝位的合法性。據記載,這塊玉璽是李斯奉秦始皇之名,用和田玉篆刻而成,其方圓四寸,上紐交刻著五條龍,正面刻有李斯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以證明君權神授。

當然,這塊玉璽早已失傳,後世多為贗品,不過,即使沒有這個證明,也絲毫不影響後世傳承。

說起來,國外也有類似於傳國玉璽的東西,叫作隆基努斯之槍(Spear of Longinus),長這樣:

隆基努斯之槍

這把長槍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魔力呢?這一切還要從耶穌受難說起。

據《聖經》記載,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羅馬的一位叫作朗基努斯的百夫長用長矛刺入了耶穌的側肋,對於耶穌來說,他的故事已經告一段落,但對這位百夫長來說,故事才剛剛開始。

米開朗基羅《耶穌受難圖》局部

根據羅馬的制度,士兵只要在軍隊服役達到十二年,就能夠享受國家的各種補貼和福利,而這位刺向耶穌的百夫長,當時已經雙目全盲,很顯然,繼續在軍隊服役對他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想像這位百夫長當時的心情。可是,就在他刺向耶穌時,耶穌的血濺在了他的眼睛上,奇蹟發生了,朗基努斯的眼睛瞬間恢復了光明。

《約翰福音》中說:「有個士兵用長矛刺入耶穌的肋旁,立刻流出了血和水。」

《馬可福音》中則說,這位百夫長站在耶穌面前,親眼看到他咽下了最後一口氣,在恢復光明的一刻,他喃喃地說:「這個人就是天主。」

從此之後,這位被神跡感化的百夫長放棄了自己的士兵身份,成為一名忠實的信徒,並擁有了行駛神跡的能力,被追認為「「聖朗基努斯」。

聖伯多祿大殿的聖朗基努斯雕像

沾染了耶穌鮮血的隆基努斯之槍,也成為名副其實的聖器,在基督教世界發揮著巨大作用,換句話說,誰得到這件聖物,就能夠領導基督教世界。

後來,這根長槍落到了君士坦丁大帝手中,幫助他建立了強盛的西羅馬帝國;

三百年之後,這根長槍又落入了法蘭克的國王、薩克森的徵服者、聖羅馬帝國的締造者查理曼大帝手中,這位法蘭克王國的著名國王,奠定了神聖羅曼帝國的基礎;

此後,這根聖槍又多次翻新和增加飾物,直到1424年被賣給一個商業聯盟;

1938年,聖槍被納粹佔有,希特勒派自己最精銳的裝甲部隊,將其護送到凱薩大教堂。、

1945年,希特勒在德國柏林的地堡中飲彈自盡,據某些傳說表示,希特勒死後,聖槍落入了美國巴頓將軍手中,二戰結束之後,巴頓將軍死於車禍。

隆基努斯之槍,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的命運之矛,之所以最後才說,是因為只有了解了它的軌跡,才能讓人把它和「命運」兩個字聯繫起來。

縱觀歷史,所有得到命運長矛的都是基督教世界的統治者,從君士坦丁大帝,到查理曼大帝,再到希特勒,任何一個人物都對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不過,這些人大多不得善終,所謂命運,一是世界的命運,二可能就是個人命運。世界風雲變幻,統治者世代更迭,只有隆基努斯之槍靜靜地躺在那裡,冷眼旁觀。

——END——

相關焦點

  • 傳國玉璽
    它就是傳國玉璽!」符融嚇得一個激靈:「玉……玉璽!」符堅道:「剛才你說到後趙石虎大修銅雀臺,彼時玉璽就在鄴城。你還記得它是如何離開的嗎?」符融定了定神:「此事史有明載,冉魏求乞東晉救援,傳國玉璽為東晉濮陽太守戴施騙走,並以三百精騎星夜送至建康。由此,玉璽重歸司馬氏囊中。」符堅道:「不錯。
  • 三國時期,魏、蜀、吳的玉璽,究竟是哪國是「傳國玉璽」?
    一、玉璽」出宮「玉璽,原本應該是叫做御璽的,是專屬於皇帝的印章,只不過因為它是秦始皇命人用和氏璧製成的,為玉質,便有了玉璽這個俗稱。當初,劉邦先進鹹陽,秦三世子嬰捧著傳國玉璽投降,算是把這份皇權的象徵傳到了劉邦的手上。後來,這個傳國玉璽一直保管在漢室最高領導人的手上,只不過王莽篡漢之時,才被短暫搶走。
  • 傳國玉璽:皇帝的「身份證」,最終下落如何呢?
    說起傳國玉璽,熟悉中國古代史的朋友們應該非常熟悉。作為皇帝身份的象徵,傳國玉璽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改朝換代之際,新朝皇帝為了證明自己是正統都會費盡心思地去得到傳國玉璽,因為只有得到玉璽才能證明自己是正兒八經的皇帝,是天選之子。
  • 傳國玉璽,一個屢屢靈驗的詭異詛咒…
    經此雕琢,玉璽呈現出龍盤虎踞之狀,象徵著大國之重器,神聖而威猛。再加上寶石本身的價值及完美手工,曼妙書法,終使之成為至尊無價之寶。 然而,秦不過二世,天下又重新陷入戰亂,戰國七雄紛紛復國。 其中,楚國出身的項羽、劉邦,擁立楚莊王后人熊心為義帝,起兵反秦。
  • 乾隆登基後,為何封存了「傳國玉璽」?學者:他發現了玉璽的秘密
    明代小說家羅貫中在作《三國演義》時,考證了一系列三國時期史料,他堅持認為:傳國玉璽是秦始皇用和氏璧磨成的,即「李斯磨和氏璧作之」。然而,明代狀元楊升庵卻反對這種說法,他同意文獻《玉璽譜》的說法,主張「秦始皇的傳國璽是用藍田玉雕刻而成的」。
  • 權力與傳說:傳國玉璽簡史
    後世的傳國玉璽是秦始皇雕刻的和氏璧嗎?朝代更迭中多次離奇重獲的玉璽,究竟可不可信?金鑲玉、和氏璧、傳國璽……許多人都或多或少知道傳國玉璽的傳說。影視作品更是偏愛這一題材。《東成西就》中梁朝偉(歐陽鋒)打傷林青霞(三公主),就是為了搶奪她保管的傳國玉璽。
  •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傳國玉璽的千年傳奇
    周平王三十一年(楚武王元年,前740年),楚厲王的弟弟熊通成為楚王,就是楚武王。卞和又把玉石獻給楚武王,但是還是被鑑定為石頭,楚武王也以欺君之罪把卞和的右腳砍去。周莊王八年(楚文王元年,前689年),楚武王的兒子熊貲繼承楚王之位,即楚文王。
  • 如果傳國玉璽被找到了,現在值多少錢?可能在哪?
    史記中對和氏璧的記載貫穿了不少歷史事件,如完璧歸趙,秦統一後將和氏璧制為傳國玉璽,歷代以獲得傳國玉璽為奪取政權的標誌,直至五代十國時失傳,歷時一千餘年。很明顯,若與古代用於祭天的圓形玉璧相混淆那就無法理解了! 這件傳國玉璽如果找到,將會印證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具有重要的文物研究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無價之寶!
  • 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結局卻是意料之外,傳國玉璽跌宕坎坷的一生
    後世相傳手握此印,即為天子,也正因此傳國玉璽成為了公認的傳國玉璽。這方玉璽的傳說十分具有傳奇色彩,總是來來回回地丟丟撿撿,但在史書記載中卻是傳承有序,與之相關的故事也大多是栩栩如生,因此讓這枚玉璽顯得更加神秘。
  • 從二十四史入手,探究秦朝的傳國玉璽究竟是在什麼時候失傳的?
    九鼎鑄於夏,失於秦九鼎在三代是傳國之寶的象徵,誰佔有了它們誰便是天下之主。所以商滅夏、周滅商、秦滅周都使九鼎在各朝之間傳承。而在秦朝之後,代表傳國之寶的東西改成了玉璽。二十四史裡關於傳國玉璽的記載就比九鼎詳細多了,但耐人尋味的是,這塊玉璽在歷史上屢次失蹤又屢次出現,形成了一團迷案。
  •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秦始皇傳國玉璽失蹤之謎
    秦始皇的傳國玉璽現在在哪?我們都知道,玉璽是中國古代封理帝王的寶印。
  • 傳國玉璽 | 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
    傳國玉璽:簡稱「傳國璽」,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為中國歷代正統皇帝的證憑。
  • 權力與傳說 ——傳國玉璽簡史
    清亡後,驅逐溥儀出宮的馮玉祥曾派人尋找玉璽,但一無所獲,更加深其傳奇程度。不過,和大多數傳說一樣,傳國璽的故事也有非常多的疑點。甚至其和氏璧的出身都並不可靠。和氏璧?傳國玉璽是由和氏璧雕刻而成?人們似乎默認了這一說法。但正式的秦、西漢文獻中,卻找不到相關的記錄。直到唐朝,文獻中才出現把和氏璧做成傳國璽的記錄。
  • 紅樓夢:傳國玉璽 賈寶玉
    秦始皇作為戰國七雄之一的秦國鯨吞了其餘六國(楚齊燕趙魏韓),成為最大的霸主,言自己功蓋三皇五帝,自封「始皇帝」,然「德不配位」,士人不承認其合法性,於是他偽造「傳國玉璽」作為他獲得天命的印信,開啟了中國偽政治文化傳統。玉璽,皇帝的印章。
  • 歷史上失蹤的傳國玉璽究竟哪去了?專家:其中一枚或在洞庭湖裡
    有網友提問:如果傳國玉璽被找到了,夠資格當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嗎?說起傳國玉璽,當然是專指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如果傳國玉璽被找到了,不客氣地說,故宮怕是沒資格接收的。最後收藏的應該是國家博物館,國博才是真正的大boss。哪怕是這枚傳國玉璽已經不完整了,也不妨礙它成為國博的鎮館之寶。
  • 漫談篆刻工藝下傳國玉璽的文化淵源
    問題出在了劉邦那句:誰拿到傳國玉璽,誰才算是皇帝。王莽手握傳國玉璽,以視眾人《漢書·元後傳》中記載,「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王莽遣其堂弟王舜來索,太后聞舜語切,恐莽欲脅之,乃出漢傳國璽,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滅也!」舜既得傳國璽,奏之,莽大說,乃為太后置酒未央宮漸臺,大縱眾樂。」
  • 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如今下落何處?如果被找到了,現在價值幾何?
    從古到今,我國產生了各式各樣的印章,材質不同、大小各異,但是沒有任何一枚印章或者其他什麼東西,可以成為帝王執政的信物,只有傳國玉璽有這個作用,如果得不到這個傳國玉璽,很多坐上皇帝寶座的人心裡都不踏實。可見這個寶貝在中國古代的意義是絕無僅有的。第二再說它的傳奇經歷。
  • 傳國玉璽是用「和氏璧」打造而成?這只是一個流傳了很久的謠言
    不過,這種說法或許並不能代表歷史的真相。和氏璧劇照而傳國玉璽又是什麼樣的呢?1968年,一個小學生在陝西省 鹹陽市 撿到了一塊玉璽,上面刻著「皇后之璽」的字樣。經鑑定,這是一塊西漢早期皇后使用的玉璽。不過,傳國玉璽的真實尺寸肯定要比「皇后之璽」大很多。按照《三國志》裴松之注的記載,傳國玉璽的形狀是 「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 。
  • 學點歷史|權力與傳說:傳國玉璽簡史
    金鑲玉、和氏璧、傳國璽……許多人都或多或少知道傳國玉璽的傳說。影視作品更是偏愛這一題材。《東成西就》中梁朝偉(歐陽鋒)打傷林青霞(三公主),就是為了搶奪她保管的傳國玉璽。清亡後,驅逐溥儀出宮的馮玉祥曾派人尋找玉璽,但一無所獲,更加深其傳奇程度。不過,和大多數傳說一樣,傳國璽的故事也有非常多的疑點。甚至其和氏璧的出身都並不可靠。【和氏璧?】傳國玉璽是由和氏璧雕刻而成?人們似乎默認了這一說法。但正式的秦、西漢文獻中,卻找不到相關的記錄。
  • 傳國玉璽為何缺角?此人將之摔壞,可是他的歷史評價卻褒大於貶
    傳國玉璽在封建王朝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於正統登記的皇帝來說,沒有傳國玉璽的話,那麼皇位也似乎做不安穩。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歷史上的封建王朝都非常封建迷信。就像劉邦當時之所以有人跟隨,就是因為他曾斬過白蛇一樣,過去的人相信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