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看不到的電影之【賈樟柯】

2021-02-24 一般電影

無論哪一個時代

所有人都要經歷

那些不可迴避的艱難時刻

而他拿起了攝影機記錄下

來來往往的人情

紛繁複雜的江湖

陰晴不定的天氣

關照著這個時代被忽略的大多數

也是我們一整代人的使命

今天為大家奉上賈樟柯最全合集

1、《小武》

導演: 賈樟柯
編劇: 賈樟柯
主演: 王宏偉 / 郝鴻建 / 左夏初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 / 中國大陸
上映日期: 1998-02-18
片長: 108分鐘

科長用最真實的方式表達了一種尊嚴。生存的拘謹、夾縫中的悲苦、動蕩社會的不安,以及平凡人的感動。雖然電影已經過去14年,小武還是真正存在於我們身邊,那個沒有理想,沒有出路,被社會拋棄的閒雜人等。

2、《站臺》

導演: 賈樟柯
編劇: 賈樟柯
主演: 王宏偉 / 趙濤 / 梁景東 / 楊荔鈉 / 韓三明
類型: 劇情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 中國香港 / 日本 / 法國
上映日期: 2000-09-04
片長: 154分鐘

在改革開放和時代變革的現實下,無數的汾陽都只是被現代化所遺忘的角落,他們曲縮在闢寂之所,盲目的效仿著大城市的歌舞昇平,也不乏喇叭褲和迪斯科,但是所有時髦的物什都是虛假繁榮的表像,內裡依舊落後且愚昧,現代化也只是可悲的雙重模仿而有效顰之尤。年輕者的探索與失落,象徵了城鎮精神的斷層

3、《三峽好人》

導演: 賈樟柯
編劇: 賈樟柯 / 管娜 / 孫建敏
主演: 趙濤 / 韓三明 / 王宏偉 
類型: 劇情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上映日期: 2006-12-14
片長: 107分鐘

失去妻子的人苦苦尋找妻子卻空手而歸,有妻子的人卻有意無意躲著妻子。人最大的矛盾,就是你想要的,卻得不到;能得到的,卻不想要。

4、《天註定》

導演: 賈樟柯
編劇: 賈樟柯
主演: 趙濤、姜武、王寶強、李夢、張嘉譯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 日本
上映日期: 2013
片長: 133分鐘

看似強大,其實都是生活中的懦弱者,因弱小貧窮而懦弱,可悲的人生,可悲的社會。

5、《山河故人》

導演: 賈樟柯
編劇: 賈樟柯
主演: 趙濤 / 張譯 / 梁景東 / 董子健 
類型: 劇情 / 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 法國 / 日本
上映日期: 2015-10-30
片長: 126分鐘

咱們之間是什麼問題?代數問題?還是幾何問題?它呼喚觀眾對電影的智性參與,而這種互動的實質,正是考驗中國電影觀眾對現實的感受能力。

6、《江湖兒女》

導演: 賈樟柯
編劇: 賈樟柯
主演: 趙濤 / 廖凡 / 徐崢 / 梁嘉豔
類型: 愛情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 法國 / 日本
上映日期: 2018-09-21
片長: 137分鐘

《江湖兒女》作為賈樟柯的新作,同樣具備他之前影片的共同點:他所有作品都具有向心性,各部影片在圍繞相同主題的前提下進行互文,讓觀眾在每部影片中充分感知差異。

7、《海上傳奇》

導演: 賈樟柯
編劇: 賈樟柯
主演: 趙濤 / 陳丹青 / 楊小佛
類型: 紀錄片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上映日期: 2010-07-02
片長: 116分鐘

《海上傳奇》的影像很精彩,余力為很厲害。余力為那種隨機捕捉,表述無遺的本事很厲害。他的影像是有氣質的,有一種獨特的漂浮感,游離感。和時間上有距離,和情感上也有距離。

8、《二十四城記》

導演: 賈樟柯
編劇: 賈樟柯 / 翟永明
主演: 呂麗萍 / 陳衝 / 趙濤 / 陳建斌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 中國香港 / 日本
上映日期: 2009-06-03
片長: 112 分鐘

賈樟柯已然不再年輕,但這部電影之所以應當贏得尊重,是他選擇不遺忘和講述的誠意。中國,僅你遺忘的片段,已經足以讓我無地自容。

9、《世界》

導演: 賈樟柯
編劇: 賈樟柯
主演: 趙濤 / 成泰燊 / 黃依群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 日本 / 法國
上映日期: 2005-04-15
片長: 143分鐘

賈樟柯慣有的現實主義樸素,內斂而深刻的表達。但是支線太多且雜以至於無法強烈又簡單的讓人理解一個主題。繁多的細節令人枯燥,結尾因此看起來似乎可以有多種解釋,因而本片並未能像是《小武》那樣,一個給力的長鏡頭之下一個發人深省的感悟。

10、《無用》

導演: 賈樟柯
主演: 馬可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 中國香港
上映日期: 2007-09-03
片長: 80分鐘

用假的表情和狀態,表現真的生活和內心。別人都玩假善美,偏他要行真惡醜,而生活的詩意,恰恰也在這惡醜之中。

11、《東》

導演: 賈樟柯
編劇: 賈樟柯
主演: 劉小東
類型: 劇情 /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 中國香港
上映日期: 2006-11-18
片長: 66 分鐘 

東說:「藝術太自由了,正因為它太自由了,所以才痛苦……」

12、《公共場所

導演: 賈樟柯
編劇: 賈樟柯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上映日期: 2001-04-28(中國大陸)
片長: 30分鐘

他記錄了生活中的人們,記錄了他們的表情。但當走進新時代的歌聲在那樣的場合響起的時候,一切的感覺又不同了。這就是現實主義的力量,內心的觸動。

13、《營生》

導演: 賈樟柯
編劇: 賈樟柯 / 趙濤
主演: 韓三明 / 梁景東 / 原文倩 / 賈樟柯
類型: 喜劇 / 短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上映日期: 2016-03-23
片長: 25分鐘

短片講述了三兄弟被煤廠裁員後四處求職卻幾度失敗的故事,導演運用了一貫的開門見山方式使故事敘述行雲流水,三兄弟間真摯的感情,求職的艱難和社會的苛責一下子擺在了我們的面前。

14、《小山回家》

導演: 賈樟柯
編劇: 賈樟柯
主演: 王宏偉 / 周小敏 / 朱立芹 / 姚盛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上映日期: 1995
片長: 57分鐘

《小山回家》在精神上只有批判意識,沒有反叛姿態,重拾了關懷現實與他人的傳統,但在美學上,則背叛了常規的「電影語言」。長時間晃動的跟拍鏡頭,對空間的毫不修飾的呈現,業餘演員,剪輯上的反流暢,聲音的拼貼,都挑戰了以往的規則,但這些卻反而使它達到了一種精確,它意圖描述的那種生活狀態,得到了真實的呈現。

15、《任逍遙》

導演: 賈樟柯
編劇: 賈樟柯
主演: 趙濤、趙維威、吳瓊、王宏偉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韓國/日本/法國
上映日期: 2002-5-23

片長:113分鐘

《任逍遙》與賈樟柯以往的電影不同的地方在於該片並不像《小武》或是《站臺》那樣把拍攝地點設在以農業化為背景的城市,而是將敘事背景設定在大同這樣的工業化城市,該片把男、女主人公定位在十八、九歲的孩子中間,這也是賈樟柯第一次以青少年視角來拍攝社會背景下人們的生活層面。

16、《時間去哪兒了》

導演: 賈樟柯 / 沃爾特·塞勒斯 / 馬德哈爾·班達卡
主演: 梅芙·金琴絲 / 趙濤 / 曼迪薩·恩杜納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 巴西 / 俄羅斯 / 印度 / 南非
上映日期: 2017-10-19
片長: 111分鐘

金磚國家首部合作影片《時間去哪兒了》由賈樟柯監製,匯聚五位來自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的電影導演,以自己的獨特視角,講述出自己對時間和情感的不同理解。五部短片依次為:巴西導演沃爾特·塞勒斯《顫抖的大地》、俄羅斯導演阿歷斯基·費朵奇科《呼吸》、印度導演馬德哈爾·班達卡《孟買迷霧》、南非導演賈梅爾·奎比卡《重生》以及中國導演賈樟柯《逢春》。

17、《汾陽小子賈樟柯》

導演: 沃爾特·塞勒斯
編劇: 沃爾特·塞勒斯 / 讓-米歇爾·傅東
主演: 賈樟柯
類型: 紀錄片 / 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 巴西 / 法國
上映日期: 2014-10-20
片長: 102分鐘

這部探索賈樟柯創作秘密的影片籌備長達三年,在巴西聖保羅、法 國巴黎、及賈樟柯的老家山西汾陽等地拍攝,影片追蹤了賈樟柯在世界各地的藝術活動,採訪了賈樟柯的親友、同學、臺前幕後合作者,近距離了解賈樟柯的創作思路及成長過程。

記住,點「贊「或」在看」

您就會在第一時間

收到我們的消息!

相關焦點

  • 對話賈樟柯 | 那些電影以外的事
    對話賈樟柯 | 那些電影以外的事 2020-09-23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賈樟柯天才訓練營:愛好者電影的時代
    賈樟柯柏林之行大師班柏林天才(Berlinale Talents)單元進行,講座主題為《集體性變革:愛好者電影的時代》(Collective Change: The Age of Amateur Cinema)。柏林是賈樟柯導演的福地,對他有著特別的意義。
  • 賈樟柯,中國電影最後一位遊俠
    大一一整年,他每個星期能看兩部最新的國產電影,漸漸地,他對那些空洞無物的主旋律電影開始反感。 迷茫之際,侯孝賢導演的《風櫃來的人》給了他極大的衝擊。張新穎教授說道:「(自此)賈樟柯意識到,幾個小青年亂七八糟的事可以變成電影,可以變成創作。」
  • 賈樟柯與他的「縣城」電影
    或許是縣城地緣的閉塞,那個時候99.9%的人都不知道電影是什麼東西。賈樟柯也不知道。你要是認識80年代的賈樟柯,你經常能夠在汾陽的迪廳碰見他,即便沒遇見也能隨便找個服務員問詢便能知道賈樟柯的去處。他踢踏舞跳的好,是個名人。
  • "溫柔一刀"賈樟柯
    有幾部電影沒有名字,僅以"ABCD"代指,之後這四部電影還進行了退票,只做內部保密性質的"學術交流",不再公開售票。後來有影評人得知,ABCD四部電影分別是不止不休》《媽媽和七天的時間》《裂流》《漢南夏日》,雖然都拿了獎,但是影迷卻看不到。
  • 從《江湖兒女》解讀什麼是「賈樟柯式」電影
    賈樟柯的電影給人的感覺就是雖然你沒有在那個年代生存過,甚至都沒去過那些地方,但是你看了電影就會覺得,沒錯了,那個年代那個地方的日常生活就是電影中的樣子,真實得就像人們在忙碌著自己的生活,旁邊隱藏著一架攝像機,將這些畫面一一記錄下來,然後攝像機穿越時空在我們面前呈現,明明很普通,卻端端被觀眾看出了唯美。
  • 賈樟柯這部電影,你看過嗎
    女人說:「我也就這點資本了,你要是騙了我,我就什麼都沒有了 」。男人卻改了口:「你也不要相信我,這年頭誰也靠不住,我也靠不住,你只能靠你自己」。論毒辣,不得不服氣賈樟柯。國內的導演,名氣到了賈樟柯這份兒上的,視頻網站上很容易都能找到資源。但是,賈樟柯是個例外。
  • 故鄉三部曲:賈樟柯鏡頭下的發生在那些年的那些小人物的那些故事
    令人驚豔的是,這部賈樟柯處女作是賈樟柯在北京電影學院學習時的作品。作品將鏡頭聚焦於賈樟柯的家鄉山西汾陽,創造了一個當代中國經典人物:小武。小武是個扒手,在社會上到處遊蕩,但他卻很天真,他努力去追求友情、愛情和親情,但這些卻都離他遠去。最後,他在一次行竊時被捕,被銬在路邊的電線桿上。行人冷漠地看著小武,而小武也冷漠地看著行人。影片除了入選柏林電影節參展單元,還在釜山國際電影節上斬獲了新浪潮獎。
  • 賈樟柯: 如果有人告訴你他的全部生命都是電影,那你快跑吧
    賈樟柯的電影裡有很多性格反叛的人物,卻很少出現紋身。  他開始拍攝紋身也是出於偶然。十幾年前,有一年夏天拍攝的時候,劇組裡有一個軌道員,是個年輕的小夥子,因為天氣很熱,他脫掉了上衣,背後是一整個關公紋身。這個發現讓賈樟柯很震驚,於是他拍下了這個紋身。 那些照片現在已經找不到了,但賈樟柯卻也以此為契機,開始拍攝起別人的紋身。
  • 告別平遙: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河北的、山東的、廣東的事件,一段時間內全跳到你的頁面上,這種新的呈現影響了我拍電影的結構。」賈樟柯說。有一年,他的一部電影本是臺灣金馬獎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的大熱門,但最後都落了空,影評人木衛二正好是當年的評委,他說,幾個臺灣評委覺得,「賈樟柯太著急了,太想把社會和事件呈現出來,電影餘味不足」。
  • 賈樟柯、故土與一個屬於電影人的國際電影節
    正在進行的是電影《請你記住我》新聞發布會。我坐在第一排,看見他在旁邊的人群中站著。我忙站起來對他說:「你坐!你坐!」他說:我不坐,你坐!」新聞發布會已進入了提問的環節。提問的人很多。他說:「由於時間關係,只能有最後一個提問了。」我立即舉起了手。話筒終於轉到了我的手上。這部電影的編劇、導演是上海女作家彭小蓮。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就讀過她的好多小說、散文和隨筆,十分敬重她。
  • 「地下導演」賈樟柯:他的電影為什麼屢屢被禁?
    1991年,賈樟柯開始考北京電影學院,但兩年後,他才如願以償,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那年,他23歲了,在電影學院大一新生中,屬於「老大哥」了。▲ 賈樟柯獲獎作品被沒收了「準拍證」,在柏林一戰成名的賈樟柯,驟然被推至命運的谷底,被迫開始了5年之久的「地下作戰」。
  • 賈樟柯、陳丹青對話《小武》
    縣城外的服裝市場全部變成歌廳,電影裡面是實景拍攝,維也納歌廳,萊茵河之夜之類的。我讀書特別晚,23歲讀,我回去時很多高中同學都有小孩了,面臨離婚,分家,哥們彆扭,說來說去都是錢的問題。於是97年感受到劇烈變化,深有感觸,用兩星期寫成《小武》劇本,製片人同意,同樣預算,從35毫米短片改成拍16毫米長片。
  • 賈樟柯:拿日本人的錢,用中國老婆當女主角,拍法國人愛看的電影
    對於電影人來說,北京電影學院是心之所向的象牙塔。在這裡,走出了田壯壯、陳凱歌、張藝謀等無數知名導演。賈樟柯也想考這所學校,但導演系沒要他,去了文學系。讀大學的時候,他已經二十幾歲,比同齡人大,身上帶著從小闖蕩江湖的匪氣。
  • 賈樟柯:拿日本人的錢,用中國老婆當女主角,拍法國人愛看的電影
    對於電影人來說,北京電影學院是心之所向的象牙塔。在這裡,走出了田壯壯、陳凱歌、張藝謀等無數知名導演。賈樟柯也想考這所學校,但導演系沒要他,去了文學系。這部50分鐘的小電影,首映場地是在男生宿舍,只有三個人看完了全片,並且全都是參與拍攝的工作人員。「賈樟柯,你再也不要拿它出來丟人現眼了!」當時,就連副導演,也覺得看不到未來。
  • 賈樟柯電影13部
    鏡頭前,陳丹青、楊小佛(楊杏佛之子)、杜美如(杜月笙之女)、張心漪(曾國藩之曾外孫女)、韋然(上官雲珠之子)、費明儀(費穆之女)、韋偉、侯孝賢、韓寒等18位與新舊上海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受訪者,講述了關於城市以及人生的點點滴滴。 上海、香港、臺灣,半個多世紀的骨血漂泊,牽扯了多少難以忘懷的記憶。
  • 賈樟柯直播:我的電影江湖
    縱觀賈樟柯這25年來的電影歷程,他的創作軌跡從敘述自身經驗的小鎮青年,轉變成鏡頭下能夠容納整個中國乃至更龐大世界的導演。他的電影從來都是自己創作劇本並執導,從民工小山開始,陸陸續續構建起一個「賈式宇宙」。在他鏡頭下的城鄉,頹敗和光鮮並存,猶如一出魔幻現實主義戲劇,串聯起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那些被大城市的高樓大廈所擋住的中國面貌在此終於得以呈現。
  • 五音不全,吉他一般,賈樟柯的音樂夢全在電影裡
    不難看出,音樂在賈樟柯的電影中,就像時間的解碼器,既能表現平民百姓曾經的生活狀態,又有著能帶觀眾穿梭時空的魔力。愛用這些曲子,除了是因為要服務於電影,另一方面,據賈樟柯自己說,他經歷了流行音樂從我們國家從無到有的過程,那些音符和聲音給了窮人家小孩最美好的享受。
  • 賈樟柯執導電影《山河故人》的生活哲學:此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每個人的人生之路上,不管是親人還是朋友,他們終究只會在某個人生節點陪伴你走過一段路,最後要面對人生終點的還是自己。這份關於陪伴的美好回憶,可以在人生旅途上增添希望和勇氣。2015年10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的電影《山河故人》,是賈樟柯導演的又一部講述小人物命運的作品。該片選取家庭情感現實題材,以3個時間節點、26年的時間跨度,反映三個人在情感、生活上的歲月變遷,在悲歡離合中讓人感悟人生。
  • 賈樟柯:拍一部電影,就是與觀眾過一段生活
    在提到電影創作者與電影觀眾之間的關係時,賈樟柯動情地說:「經常有人說,賈導你的電影特別不顧及觀眾,其實這個話是錯的大部分電影是希望講一個故事給觀眾,對我來說,我覺得希望拍一部電影,都是讓觀眾過一段生活,過一段沉浸式的生活,體驗一種人生。當你帶著這樣的理想去拍電影的時候,你就能找到你電影中人物所有需要的細節、質感。因為過一段日子不是抽象的,要面臨柴米油鹽,坐什麼車,走什麼路,穿什麼衣,說什麼話,吃什麼飯,所有這些就形成了你跟觀眾之間的一種默契。觀眾願意還是不願意進入這個旅程,差距就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