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新聞發布會在杭州舉行

2020-12-24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

2020年11月7日,中國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新聞發布會在浙江省杭州舉行。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平首先通報了中國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工作情況,隨後與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代表曹燕芳共同回答了記者提問,發布會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組織宣傳部部長邵鋒主持。來自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中國日報、中國新聞社、中國青年報、中國紅十字報等二十餘家媒體參加了發布會。

自2010年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接受原衛生部委託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支持下,初步建立起了符合國際倫理準則、立足中國國情和文化的人體器官捐獻「中國模式」。

十年來,中國紅十字會認真履職,不斷探索,開拓創新,從試點啟動到全國推開到轉型發展,在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緬懷紀念、救助激勵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十年曆程,十年奮進,在全國各級紅十字會和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及相關醫療機構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得到快速發展。全國31個省(區、市)紅十字會均不同程度地開展了人體器官捐獻工作,18個省級紅十字會成立了人體器官捐獻管理機構,其餘省份紅十字會成立了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建立了2200多人的協調員隊伍和4000餘人的志願服務隊伍,建立捐獻者緬懷紀念場所138處,11個省(區、市)和5個副省級城市人大出臺了遺體或人體器官、角膜捐獻的地方條例。

大力加強器官捐獻宣傳工作,設計推出《生命的禮物》《生命接力》《生命如花》等宣傳片、《重生》《為你點讚》等原創歌曲、《新生 · 心聲》《生命迴響》《因愛而行 · 向陽而生》等宣傳冊,突出精神引領,發掘感人故事,在社會廣泛傳播,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反響。推出「一個人的球隊」「一個人的樂隊」,用特別的方式續寫愛的傳奇。人體器官捐獻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和接受,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已達251萬餘人。

成就已成過去,未來猶為可期。中國紅十字會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胸懷「兩個大局」, 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依法履職盡責,不斷提升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專業化、規範化、科學化水平,加快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人體器官捐獻模式,進一步推動我國人體器官捐獻事業健康有序高質量發展,以紮實的工作成效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謹為生命,傳遞美意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誠摯邀請您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方式如下:

微信登記:

關注公眾號「中國人體器官捐獻」,點擊「志願登記」進行登記。

網站登記:

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官方網站(www.codac.org.cn)進行登記。

現場登記:

前往當地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管理機構或登記站書面登記。

相關焦點

  • 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2020年11月7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11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播出專題節目《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深圳市開展 「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系列活動
    深圳市開展 「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系列活動 2020-12-16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省紅十字會「五抓五促」 規範推動人體器官捐獻事業高質量發展
    》和《福建省遺體和器官捐獻條例》等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積極主動作為,完善工作機制,推動全省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健康持續發展。各地紅十字會、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二級以上醫院明確職能部門、專人負責,形成職責明晰、分工協作、上下聯動的工作體系,為推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協同省衛健委,嚴格督促省內4家器官獲取組織在劃定片區開展工作,由具備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開展器官移植。
  •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 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實現...
    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上,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懷著難以言狀的感情接受《經濟參考報》獨家專訪。  黃潔夫用「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改革形容中國器官捐獻移植改革的艱難歷程。
  • 鵲華秋色——致敬抗疫英雄,器官捐獻公益跑在濟南舉行
    10月31日, 由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聯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山東省紅十字會、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水滴公益等單位主辦的 「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暨馬拉松比賽」在濟南開展。120餘名醫務工作者匯聚美麗的華山腳下,活力奔跑,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為主題,讓慈善博愛的種子傳播成林,弘揚器官捐獻人間大愛。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醫療質量與評價處杜冰致辭。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黨委書記袁魁昌、院長王傳新出席活動。
  • 深度|中國器官捐獻調查
    郝同前攝籤了捐獻協議,醫院會不會不積極救治如何認定患者死亡,是影響器官捐獻的關鍵問題之一。患者依然擔心,「會不會我籤署了捐獻器官的協議後,醫院就不會積極救治我了。」黃潔夫說,結合我國傳統文化,我國器官捐獻工作以心死亡為法律依據,制定了中國器官捐獻死亡判斷3類標準:腦死亡;心死亡;心腦雙死亡。
  • 王海波:建立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新體系
    王海波簡介 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研究中心主任王海波醫生,自2004年起任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國肝移植註冊中心助理主任。他是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委員會和衛生部人體器官移植臨床技術應用委員會委員,自2011年起任衛生部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研究中心主任,主持研發了國家器官分配計算機系統。
  • 浙江「生命禮讚」主題文化公園開園 頌揚器官捐獻大愛
    浙江省紅十字會供圖    中新網杭州12月24日電(錢晨菲)24日,浙江省紅十字會在杭州舉辦「生命接力·救在身邊」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主題宣傳暨浙江省紅十字「生命禮讚」主題文化公園開園活動。在杭州的各移植醫院代表、器官和遺體(組織)捐獻者家屬、志願者、遺體(組織)接受單位負責人等100餘人參加,頌揚器官捐獻大愛。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生死「擺渡人」(組圖)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生死「擺渡人」(組圖) 2017-09-13 18:06:3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吉翔
  • 南平市今年實現7例器官捐獻 歷年來捐獻最多
    記者昨日從南平市紅十字會獲悉,2020年,南平市實現7例人體器官捐獻,挽救了24名患者的生命,為8名患者帶去了光明。今年是南平市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以來,實現捐獻最多的一年。  器官移植是生命的接力,在每一個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體內,都蘊含著另一個生命的光輝和使命。近年來,南平市各級紅十字會廣泛宣傳普及器官捐獻知識,傳播器官捐獻理念。
  • 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召開 廣東19家移植醫院數量居全國第一
    原標題: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召開 廣東19家移植醫院數量居全國第一(記者/黃錦輝 通訊員/郝黎 張藍溪)12月19日,在廣州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上,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透露,我國已啟動器官捐獻移植的兩年專項整頓計劃,爭取在明年上半年出臺修訂後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
  • 生命之約·大愛傳遞——河北邯鄲舉辦系列器官捐獻宣傳活動
    受傳統思想的約束,很多人對器官捐獻還抱有不理解的態度。我國每年有約30萬人等待器官移植,但僅有1萬人能夠實現移植延續自己的生命,供需嚴重失衡。因此,從多方面宣傳器官捐獻知識有助於增加大家對捐獻工作的了解和認識。正值「生命之約 大愛傳遞」宣傳季,河北省邯鄲市紅十字會舉辦了一系列器官捐獻宣傳活動。
  • 張藝謀特邀執導《「移」路同行》,真實記錄中國器官捐獻移植五年間
    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面臨哪些挑戰?……2020年12月18日至20日,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期間,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對話國家衛健部門官員和國內外權威專家,探尋中國器官捐獻移植事業的改革發展歷程。
  • 人體器官捐獻:因愛而生,為愛而捐 - 中國城市報-人民網
    想到兒子生前的理想是做一名醫生,葉沙的父母決定捐獻兒子的器官,以另一種方式幫兒子實現願望。於是,葉沙的心臟、肺、肝、兩腎和一對眼角膜讓7個等待移植的病人重獲新生。  「我們就是葉沙。」5位葉沙器官捐獻受者相聚籃球場上,延續少年對籃球的熱愛。  據了解,我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正式啟動於2010年。
  • 廣西28歲小夥腦死亡,捐獻6個器官+2個角膜「復活」多人
    隨著人均壽命的提高,出現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越來越多,需要器官移植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器官捐獻的缺口在擴大。 孫煦勇說:「今天有幸完成第一例心腎移植手術,首先要向捐獻者及家屬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謝他們的大愛奉獻。同時希望和呼籲更多的人關注、關心器官移植,支持器官移植工作,讓更多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有生的希望,把愛心傳遞下去。」
  • 生命是一首歌,器官捐獻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接力
    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助力偉大生命接力今天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門診大廳,開啟了一場特別的音樂表演、醫護人員快閃、交響音樂會表演等活動,此外,在門診大廳現場還舉行了義診和捐獻登記,眾多市民積極參與,並通過拍照、發朋友圈等形式分享給更多人。
  • 致敬器官捐獻者及家屬
    2010年,我省啟動實施器官捐獻,至今,通過遺體和器官捐獻者挽救的生命已經有近5000人。近日,浙江省紅十字會在杭州錢江陵園為10位捐獻者舉行了一場集體安葬儀式,向他們以及家屬的大愛致敬。遺體捐獻者家屬 遺體捐獻登記者 蔣遂:「再過一個星期,就是我妻子的祭日,一周年了,這一年中間,我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她,我晚上睡不著覺,整天抽菸,就是放不下她,她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她對任何人只有付出沒有索取的,你對她有一分好,她會用十分好回報你,最後她把自己的遺體回報給社會,所以,她雖然是一個極其平凡的人
  • 奔走於生死之間:我在人體器官獲取組織工作這十年
    劉紅是一名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用她的話說,她是一個奔走在生死之間的人。今年是我國開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十周年,也是劉紅從事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的第十年。「2010年7月,我參加全國第一期人體器官捐獻知識培訓班,當時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雖然開展這項工作很有難度,但是凡事總得有個開端,總得有先行者。」
  • 外傷致殘,命運多舛……這名樂清人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吳思林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上寫下自己的名字。「非常感謝你為社會公益事業做貢獻,也替那些需要接受人體器官移植的人感激你!」5月14日,在樂清市鳳凰醫院,吳思林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上鄭重地寫下自己的名字,樂清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對他無私大愛的精神表示感謝。
  • 只會寫自己姓名的她,在兒子器官捐獻同意書上籤下了三個字
    「既然我家沒了兒子,就讓他有用的器官去救一下別的家庭,讓別的家裡有兒子吧。」12月1日,在河南鄭州市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會議上,一個捐獻故事打動了在場所有人。今年9月,年先生發生交通事故,做了開顱手術住進ICU後情況一直不見好轉。醫生告訴他母親,治癒機會非常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