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實踐】這裡的精神文明之美,令人怦然心動

2020-12-24 澎湃新聞

苗鄉資訊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時指出:只有站在時代前沿,引領風氣之先,精神文明建設才能發揮更大威力。當前,社會上思想活躍、觀念碰撞,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新媒介日新月異,我們要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創新內容和載體,改進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設始終充滿生機活力。

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誌。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的目標與要求。如何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努力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這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時代命題。

位於福建省中部的三明市,因群眾性文明創建成果而名揚全國。近年來,這座山區小城,依靠現有的自身稟賦,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籌社會經濟發展,讓精神文明建設實現了與物質文明建設的協調推進。

三明市北部新城依山傍水。周志鴻攝/光明圖片

一座城市美不美,既看市容市貌,也看精神面貌。當這座城市文化繁榮、文明興盛,一定是它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推進所使然。

走進福建省三明市,在城市的細節裡尋找、感動與回味。這座文明之城所擁有的文明之美,透過這些細節生動呈現,一幅新時代的文明畫卷,令人怦然心動。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一場《風展紅旗如畫》情景音樂劇,正在三明影劇院上演。這座城市從紅土地走來的初心、由夢想而生的使命,悄然呈現在舞臺之上。

美在心中 始終為民的初心,在文明星空裡閃爍

「我是第二次觀看了。正是從劇中,我才知道三明也是紅軍長徵的出發地之一。」三明學院的小曾同學與同班的十多位同學一起,再次走進三明影劇院。

三明市沙縣夏茂鎮的龍溪峰漂流。黃三定攝/光明圖片

創作情景音樂劇《風展紅旗如畫》,是三明市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11次深入三明調研、16次作出重要指示精神的舉措之一。從今年8月28日上演開始,該劇已成為三明市廣大幹部群眾堅定理想信念、永葆文明創建的初心與使命、投身新時代文明創建工作的重要載體。

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活動集中展現了理想信念、精神面貌、行為規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載體與途徑。三明市文明辦負責人認為:「當時,三明市創造性地把開展『五四三』活動與解決城市的髒亂差相結合,在為群眾幫忙解困中找到突破口,得到了市民熱烈響應,一場轟轟烈烈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由此展開。」

「從當初的『五講四美三熱愛』到『好在共建、貴在堅持』,從『滿意在三明』到『六聯六建』『好人建設』,30多年來,三明堅持不懈,創造了一個個實實在在的文明創建品牌。而貫穿始終的就是把老百姓所呼所想作為三明文明創建的出發點。」三明學院校長潘玉騰教授認為,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經得起人民的考驗,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初心」,這就是三明文明之花常開不謝的法寶。

文明之美,關鍵要心靈美,要美在心中,美在向上向善的精神面貌裡。這從新一代的「三明人」身上得到集中展現。

踏入寧化縣石壁客家學校大門,映入眼帘的是草坪上矗立的孔子雕像,在雕像背後的白牆上,「傳承客家優秀文化,爭做蘇區成功少年」紅色大字格外耀眼。儒家文化、客家文化、紅色文化在這裡交相輝映,匯聚成動人的一幕。此刻正是課間休息,操場的一邊,一百多名學生正在朗誦客家祖訓。另一邊,則是一百多名愛好書法的學生正在練習書法。「我很喜歡書法,練習的時候心裡很安靜。」五年級的林子涵同學雖然只學了兩年,但已能寫出一手好字。從她沉穩又認真的表達中可以體會到,受益於深厚校園文化的沐浴與塑造,自信與禮貌的種子,已深深地埋在她的心裡。

美在城鄉 黨把方向的文明創建,讓美麗鄉村四季如春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建設美麗鄉村、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三明市廣泛組織開展城鄉「結對子、種文化」活動,全市837個市級以上文明單位與村鎮結對,讓文明創建從城市走向廣闊農村。

走進三明永安市小陶鎮,整潔的村容村貌、清澈的小溪、細緻耕耘的田野以及百姓綻放的笑臉,讓這個美麗鄉村充滿活力與希望。這裡是一片紅色熱土,是紅軍當年北上抗日集結地、宣言發布地、出發地,還是農村基層黨建『168』工作機制發祥地。黨的十九大代表、小陶鎮八一片區黨委書記許光園,向我們介紹了近年來這裡通過支部跨村聯建來推動鄉村文明聯創的故事。

「2010年9月6日,是我們難忘的日子。這一天,小陶鎮八一村將創新爭優活動同實施『168』工作機制有機結合起來,把創先爭優活動落實到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上來的做法,得到正在福建考察的中央領導同志的肯定。」許光園激動地說,「這堅定了我們探索的信心。為了打破區域界限,統籌區域資源,進一步發揮黨組織的示範引領作用和龍頭經濟實體的輻射帶動作用,創造性地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我們成立了由相鄰七個村組成的片區黨支部,探索實施以『組織聯建、產業聯動、環境聯治、文明聯創、民生聯辦』為主要內容的『跨村聯建』模式,著力帶動片區各村抱團取暖,共同發展。」

長期關注三明市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福州外語外貿學院黨委書記陳炳欽認為:「三明市的文明創建由城市推進到廣大鄉村,引領鄉村形成文明新風尚,充分體現了加強黨的領導的重要性。」30多年來,三明的精神文明建設不受工作重心、人事變動等影響,堅定不移、持之以恆。實踐證明,加強黨的領導,才能把住精神文明建設的大方向。

如今,八一片區內強村帶著弱村跑,形成「頭雁效應」;片區支部幫助薄弱村選出好支書,讓村村都有「領頭羊」;片區內巡河、巡路、建房巡查及保潔一線,實行一體化管理。與此同時,在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下,「文明聯創」成效顯著:修訂新時代的村規民約、文明公約,修繕孝廉館、鄉愁館;成立建房理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引入重點民事民議機制;特別是老人協會、婦女協會、志願者協會日益活躍,成為片區倡導文明新風的生力軍。

美在踐行 網絡時代的全民參與,讓文明充滿時代氣息

三明市梅列區道德模範身邊好人聯誼會巾幗護河服務隊在江濱公園開展宣傳活動。周志鴻攝/光明圖片

為了以二次創業的精神來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上新水平,三明的文明創建走上了適應時代要求、不斷創新進取的徵程。特別是新時期,隨著數位化網絡化時代的到來,三明不斷改進方法、創新形式,展現了充滿活力的文明新形象。

在三明的大街小巷,30個「日月星」志願服務驛站,成了充滿溫情的一道風景線。而四處張貼的倡導文明新風尚的宣傳畫,因設計新穎、美觀大方,似乎在為這座城市的文明之美代言。

三明是一座「志願之城」,各類志願服務活動遍布城鄉基層,全市實名註冊志願者近30萬人,志願服務隊伍3100餘支。近年來,三明圍繞工作大局和群眾需求,藉助理論講開來、陋習移出去等「五來一去」載體,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特別是今年年初推出「滿意在三明,文明同行戰疫情」活動,7萬多名志願者參與其中,成為全市一支重要的抗疫力量。

「我們制定了志願者星級認定製度、搭建『志願三明』信息平臺,並實施市民文明積分機制,將市民參與志願服務、無償獻血等活動情況納入積分內容,引導市民向上向善,累計納入積分管理市民近120萬人。」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從2019年7月平臺運行以來,現已完成由網上對接的志願服務活動47758個。

今年初,「志願三明」信息平臺納入「e三明」平臺,並推出了「隨手拍」活動,讓人人參與文明創建有了最直接的網絡平臺,至今已有市民117萬人次參與,發送隨手拍圖片113517張,成為提升文明新風與行為規範的重要力量。

12月1日,《三明市公共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實施。三明市將數十項政府規章制度納入這一部地方性法規之中,從法治層面推動文明創建的機制創新,不斷健全「法制保障、共創共建、全民參與」三大長效機制。

美在持續 相輔相成的「四篇文章」,讓「如畫三明」宜業宜居

為了繼續探索兩個文明建設的新路子,使三明精神文明建設再造輝煌,2019年5月31日,三明市委召開九屆九次全會,提出做實「紅色三明、工業三明、綠色三明、文明三明」「四篇文章」的工作部署。與此同時,三明市堅持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確保各項事業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貫穿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方方面面。

明溪縣沙溪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也是省級生態村,它的發展歷程成為了三明市做好「四篇文章」的縮影。2001年,一家小小的企業在這片紅色文化濃厚的小村莊裡誕生,它以當地豐富的紅豆杉資源為原料,生產抗腫瘤原料。19年來,這家企業持續科研攻關,積極探索和實踐野生紅豆杉資源保護和人工繁育工作,成功培育出了「南方1號」紅豆杉,其紫杉醇含量是原有品種的10倍以上,公司也迅速發展成為一家集種植、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製藥企業。

「南方1號」紅豆杉的繁育成功,不僅成為當地農民的致富樹,還極大地提升了這裡的生態品質,並推動了文旅康養產業在當地發展。

「四篇文章」就是四張名片,它們相輔相成,互為推動與補充。利用生態資源發展工業,工業又反哺生態。根植於紅色文化、養成於鄉村文明風氣裡的村規民約,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而經濟的發展又成為滋養文化與文明的營養。「當時,縣裡為了支持我們企業發展,把黨校的房產都提供給我們當辦公場所。縣領導為我們排憂解難到我們企業調研,更是經常的事。」想起這些,公司總經理李永無限感慨。

作為林改第一村的永安市洪田村也有相同的經歷。為了回答「樹要怎麼砍?錢從哪裡來?一家一戶怎麼辦?」的林改三問,洪田鎮走上了探索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確保收益權的機制改革之路,實現了「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融合。「一切要圍繞著讓我們三明老百姓生活能夠好起來,文明程度能夠提升起來,幸福指數能夠增強起來,這個是我們做好『四篇文章』的根本目的。」永安市林業局局長鄭凌峰認為。

為了讓宜業與宜居協調推進,去年,三明市根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提出了包括農貿市場改造升級、老舊社區改造等「五難」整治,並列入文明創建的重要內容。截至2020年11月中旬,全市累計新增停車泊位9796個、新(改)建標準公廁247座、整治農貿市場50個、治理背街小巷363條、治理和提升小區196個。

11月23日,夜幕下,一場美輪美奐的「印象沙縣水幕秀」在沙溪河上演。開放的空間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裸眼3D技術帶來了水影互動、聲光融合的強烈感官體驗。在城市的歷史文化敘述及發展成就展示中,令人不禁感嘆新思想的偉力與光芒。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的三明文明實踐,如今正迎來源自文化自信的文明新風,新時代的文明畫卷正在這片如畫的紅土地上美麗呈現。

來源:光明日報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MXpingbian

微博公眾號

@苗鄉屏邊

苗鄉屏邊

今日頭條號

苗鄉屏邊

抖音號

苗鄉屏邊

APP

苗鄉屏邊

快手號

一起學習七步洗手法

明日天氣預報

未來24小時受減弱冷空氣影響

地名

天氣

氣溫

風向

風速

森林

火險

屏邊

陰間

多雲

8-10℃

偏東風

2級

1級

球分享

球點讚

原標題:《【三明實踐】這裡的精神文明之美,令人怦然心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三明實踐丨引全網熱議!網友直呼:大美三明!前景明了!
    走好振興路 大美三明 三明實踐 福建三明歡迎您 沙縣小吃 好吃不貴 網友熱議關鍵詞 大
  • 三明實踐丨評論:讀懂三明實踐的樣本意義
    「電燈不明、道路不平、電話不靈、社會不寧」,曾是改革開放之初閩西北山城三明的一個側影。20多年前,曾經紅旗不倒、牽動時代風雲的三明,地區生產總值尚不及省會福州的十分之三。1996年到2002年,當時在福建工作的習近平同志先後11次深入三明市調研,在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經濟發展、黨的建設等方面16次作出重要批示,為三明發展擘畫了協調發展的路線圖。
  • 讀懂三明實踐的樣本意義
    「電燈不明、道路不平、電話不靈、社會不寧」,曾是改革開放之初閩西北山城三明的一個側影。20多年前,曾經紅旗不倒、牽動時代風雲的三明,地區生產總值尚不及省會福州的十分之三。1996年到2002年,當時在福建工作的習近平同志先後11次深入三明市調研,在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經濟發展、黨的建設等方面16次作出重要批示,為三明發展擘畫了協調發展的路線圖。
  • 文明之美的新時代畫卷———福建省三明市文明創建探索紀實
    這座文明之城所擁有的文明之美,透過這些細節生動呈現,一幅新時代的文明畫卷,令人怦然心動。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一場《風展紅旗如畫》情景音樂劇,正在三明影劇院上演。這座城市從紅土地走來的初心、由夢想而生的使命,悄然呈現在舞臺之上。  美在心中 始終為民的初心,在文明星空裡閃爍  「我是第二次觀看了。
  • 文明之美的新時代畫卷———福建省三明市文明創建探索紀實_國內...
    一座城市美不美,既看市容市貌,也看精神面貌。當這座城市文化繁榮、文明興盛,一定是它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推進所使然。走進福建省三明市,在城市的細節裡尋找、感動與回味。這座文明之城所擁有的文明之美,透過這些細節生動呈現,一幅新時代的文明畫卷,令人怦然心動。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一場《風展紅旗如畫》情景音樂劇,正在三明影劇院上演。
  • 流淌的文化記憶 持久的奮進力量——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下)
    這裡是三明,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人們在這裡的千年古縣中追溯先輩南遷的軌跡,在福建第一條重工業產業鏈落地處探求發展的答案。 擰開的文化探照燈,穿透深邃時空,留下一代代人追逐「文明」、積跬步以至千裡的剪影。特別是在近20年的「三明時間」裡,保留歷史、保存文脈實現知與行的並進,發展思路和社會共識正向未來而行。
  • 群眾的笑臉最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中)
    「我出生的地方叫作三明,這裡很多的網紅,不止沙縣和大田。城裡的鋼鐵廠,美得像花園。麒麟山的腳下,就著擂茶吃拌麵……」  一曲《三明後生仔》,近日走紅網絡。短短的歌詞引發了外地人的嚮往,也唱出了三明人的自豪。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群眾的笑臉最美_新華報業網
    「我出生的地方叫作三明,這裡很多的網紅,不止沙縣和大田。城裡的鋼鐵廠,美得像花園。麒麟山的腳下,就著擂茶吃拌麵……」  一曲《三明後生仔》,近日走紅網絡。  三明人有理由自豪:這裡是紅旗不倒的熱土,也是林深水美的樂土;新時期的精神文明建設之花在這裡初綻,惠及民生的醫改、林改走在全國前列;這裡的經濟底子雖不及沿海厚實,但有溫度的發展,照樣給群眾帶來有質感的幸福。  三明人也懂得感恩。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先後11次深入三明,對百姓冷暖牽掛在心,對群眾生活關切至深。人民至上的情懷,滋養出「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如畫三明。
  • 喜歡三明的理由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創建常態長效,文明蔚然成風「若您對三明農貿市場建設管理方面有好的意見和建議,歡迎留言……」近日,「文明創城·有你有我」主題活動正在三明市全面展開。在創建中創新,在創新中創造。作為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的發源地,三明堅持與時俱進創新文明創建工作機制。
  • 人民日報聚焦福建三明探索實踐:風展紅旗如畫
    今天人民日報推出多篇報導,刊發評論員文章,聚焦三明的探索和實踐。  大山環抱的福建省三明市,美的不只是綠水青山,更有百姓的張張笑臉。  探民生,有底氣——去年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人均純收入達12441元;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在這裡發源,如今已惠澤城鄉。  說改革,有突破——林權改革,點綠成金,三明是全國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地市之一,「綠色銀行」讓百姓富起來;劍指藥價,破冰前行,醫改經驗推向全國。
  • 走近三明看三明
    文明沒有邊界,幸福沒有盡頭,只要是利民、為民、惠民之事,也就是文明建設的方向所指。2011年,三明市委提出的「幸福三明」戰略,一語破題。下轉第6版(上接第1版)既是山城又是老工業基地,三明城市框架只有沿著沙溪河兩岸的一片狹長地帶,想找塊平點的地,難比登天。2012年,城市北擴進程中,好不容易整出了一塊500多畝的平地,各路開發商接踵而至。
  • 一心一意是三明(報告文學)
    泰寧縣杉城鎮際溪村讓張欣頤眼前一亮,林深水美、丹霞田園、巖穴寺廟等元素,觸發了這位臺灣景觀設計師的「創作」衝動。這份激情受到特別呵護,她被邀駐紮進來,開展鄉村營造建設,成就一個森林康養基地。  基於這裡良好的自然生態,又是明代兵部尚書李春燁的出生地,這個項目取名為「耕讀李家」。張欣頤和團隊在這裡受到禮遇,他們也通過設計表達對這方水土的尊重。
  • 新時代的幸福縮影——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上)
    今日之三鋼,已成為三明的一張「綠色名片」,廠區空氣優良率常年在99%以上,獲評「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福建省三明市因三鋼而興,先有工廠後有城市。「推窗見綠、出門進園」已成三明市民的生活日常。然而,這片林海莽莽、清溪如帶的美麗土地,也曾有過黯淡時刻。
  • 風展紅旗如畫——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攝大山環抱的福建省三明市,美的不只是綠水青山,更有百姓的張張笑臉。探民生,有底氣——去年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人均純收入達12441元;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在這裡發源,如今已惠澤城鄉。說改革,有突破——林權改革,點綠成金,三明是全國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地市之一,「綠色銀行」讓百姓富起來;劍指藥價,破冰前行,醫改經驗推向全國。
  • 一心一意是三明!
    泰寧縣杉城鎮際溪村讓張欣頤眼前一亮,林深水美、丹霞田園、巖穴寺廟等元素,觸發了這位臺灣景觀設計師的「創作」衝動。這份激情受到特別呵護,她被邀駐紮進來,開展鄉村營造建設,成就一個森林康養基地。
  • 看三明如何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群眾的笑臉最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中)陳慶合攝(影像中國)「我出生的地方叫作三明,這裡很多的網紅,不止沙縣和大田。城裡的鋼鐵廠,美得像花園。麒麟山的腳下,就著擂茶吃拌麵……」一曲《三明後生仔》,近日走紅網絡。短短的歌詞引發了外地人的嚮往,也唱出了三明人的自豪。
  • 風展紅旗如畫——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上)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攝  大山環抱的福建省三明市,美的不只是綠水青山,更有百姓的張張笑臉。  探民生,有底氣——去年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人均純收入達12441元;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在這裡發源,如今已惠澤城鄉。
  • 萬壽巖保護背後的典範力量——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 (中)
    【三明實踐】光明日報記者 王 丹 高建進 羅 旭 邱 玥夏鼎商彝、秦磚漢瓦、唐彩宋瓷……一項項文化遺產勾勒出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圖景。清流古人類化石遺址、「南方周口店」、永安安貞堡……一件件文物講述著文化交融演進的三明故事。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畫好山水畫 走好生態富民路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畫好山水畫 走好生態富民路 2020年12月19日 11:08:00來源:央視網   隆冬時節,在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一支來自山東濰坊的皮划艇隊正在這裡為山東省運會全力備戰。由於負氧離子濃度常年達到世衛組織界定的「非常清新」的標準,不少比賽隊伍把訓練基地搬到了這裡。
  • 為什麼是三明?|思客數理話
    這裡有一望無際的莽莽林海,還有蜿蜒曲折的清澈流水。這裡有奇石萬千的玉華洞,有丹霞碧水的大金湖,還有讒巖一澗的桃源洞。這裡是三明,中國最綠省份的「綠海明珠」。三明市區連續多年空氣品質達標天數佔99.5%以上,森林負氧離子平均濃度達到每立方釐米1500個,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4倍,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清新」標準。「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已經成為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三明風光 圖片來源:新華社林深,水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