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之妻,身處監牢仍囂張跋扈,直言:孫中山都不敢直呼我名諱

2021-02-23 世界通史

"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秦澗泉

自古以來,歷史上湧現出了無數為國獻身不懼生死的民族英雄,但也不缺為了個人私利背叛祖國的奸臣叛徒,他們被欲望驅使,做出傷天害理的醜事,丟盡了家國的臉面。

詩中所指正是南宋第一奸臣秦檜,連千年后姓秦的人都因為與奸臣叛徒同姓而感到羞愧。漢奸人人得而誅之,我國在民國時期還出了兩個大漢奸,遺臭千古。

青年汪精衛

汪精衛原名汪兆銘,筆名精衛,所以後世都稱其汪精衛。汪精衛的前半生後半生幾乎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生,年輕時的汪精衛仇視權貴,一直與腐朽的清朝作鬥爭。

給自己起的精衛筆名也是因為希望像精衛一樣,以自己微小的力量不停的和清朝作鬥爭,最有名的就是策劃刺殺攝政王載灃,後來還追隨著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加入了同盟會。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熱血愛國的青年,不僅沒有成為國之棟梁,反而成了中國最大的漢奸。

汪陳結為夫妻

汪精衛的漢奸路,幾乎都是拜這個陳璧君所賜。她生於馬來西亞,家父是華僑富商陳耕基。從小被當做掌上明珠捧在手心,接受著良好的教育,喜歡新鮮事物,從小在革命的文化薰陶下長大,在上學的時候就喜歡讀汪精衛的文章。

直到1908年,汪精衛到馬來西亞宣傳革命,籌集革命經費,陳璧君才第一次見到了這位仰慕已久男子。當一身白色西裝,眉清目秀的汪精衛出現在她面前時,陳璧君一見鍾情,芳心暗許。

前衛活潑的她很快給汪精衛寫了情書表明了心意。然而陳璧君有"民國八大醜女"的稱號,雖然有些誇大事實,但是也可以看出來她的長相併不出眾,顯然汪精衛對這個相貌平平的女子不感興趣,直接拒絕了她。

但後來汪精衛時常需要籌集革命經費,陳璧君每次也慷慨解囊,一來二去的兩人也算是熟悉了,陳璧君也加入到孫中山的同盟會,隨汪精衛到各地從事反清革命工作。

後來汪精衛策劃刺害攝政王載灃失敗後事情敗露,被關進監獄。陳璧君憂心如焚,四處奔波。放下千金小姐的身份買通關係來到監獄,把寫有關心愛慕之意的信藏在雞蛋裡帶給了汪精衛。這讓汪精衛十分感動,下定決心要娶她。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清政府宣布開放黨禁,汪精衛被釋放。兩人經過這麼一番同甘共苦,感情迅速升溫。1912年兩人舉辦了婚禮,之後退出同盟會,結伴到了法國留學,來到法國後兩人充耳不聞窗外戰事。

夫妻二人墮落為漢奸

直到1917年在孫中山邀請下汪精衛回國參加了護法運動。因為汪精衛夫婦出色的才學和殷厚的家底,很快就成了孫中山先生得力的助手。

直到孫中山先生去世,汪精衛坐上了國民政府主席的位子,成為了國家最高領導人。而陳璧君也早已不是當初懵懂的少女,她開始愛上了權力,愛上掌控別人的感覺。

因為陳璧君曾給過國民政府重大的財政支持,也已經成為了國民政府的重要人物,她很享受做"第一夫人"的感覺。然而萬人之上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汪精衛就被蔣一手策劃的"中山艦事件"奪走大權。

隨著汪精衛與蔣之間的鬥爭落入了下風,意味著夫妻二人要開始過寄人籬下的生活。從小嬌生慣養說一不二的陳璧君怎麼可能忍受一直聽命於蔣。

她開始一邊尋找出路,一邊勸汪精衛離開蔣陣營。就在這時,日本對中國的態度開始傾向於和談為主,陳璧君認為這就是汪精衛一直堅持的和平救國,經過陳璧君在背後不停地推波助瀾,汪精衛終於下定決心離開了國民政府,做了日本人的小弟。

1940年汪精衛偽政府在南京成立,這個當初的革命志士變成了汪偽政權的漢奸主席。陳璧君也終於如願以償做回了"第一夫人"。1944年汪精衛在日本病死,陳璧君帶著自己的親信回到廣東想繼續過人上人的日子。

令她想不到的是,過了不到一年,日本就宣布無償投降全部撤回了日本。廣州城內到處都在捉漢奸,陳璧君惶惶不可終日,發給蔣獻殷勤的電報猶如石沉大海,自己隨時都有可能被抓起來。

就在陳璧君絕望的時候軍統的人找上門來了,要用接她們回重慶,幾人興高採烈上車結果中了戴笠的圈套,被收押進南京監獄,開始了自己的囚犯生涯。

陳璧君的監牢生活

身在監牢的陳璧君囂張跋扈的本性卻絲毫不減,從不許人直呼其名。看守人員平時只敢喊她"汪夫人"。有一次陝西的一位少將來參觀看守所,少將進門就喊:"陳璧君在哪裡?"陳璧君走出來後高聲呵斥"你是什麼東西敢直呼我名諱,想當年國父孫中山先生都不曾這樣叫過我,就算是蔣見了我都尊稱一聲汪夫人,你怎麼能叫我陳璧君!"

陳璧君罵完以後轉身回了屋,少將被罵的面紅耳赤,礙於她的身份又不敢怎樣,只得尷尬的匆匆離去。經過了這件事之後,就再也不準人來參觀了。

1946年,檢察官正式立案起訴陳璧君漢奸罪。無數報刊記者前來圍觀,在法庭上陳璧君依舊傲慢蠻橫目中無人,抨擊當局,辱罵法官,使得檢察官狼狽不堪只得匆匆定案,判處了陳璧君無期徒刑,終身監禁。

再到後來,我黨解放了全中國,陳璧君轉到上海監獄。和陳璧君私交很深的宋慶齡、何香凝找到偉人和總理為她求情,偉人也同意了只要陳璧君寫個認罪申明就可以釋放她。

然而陳璧君還是頑固不化堅決不承認自己的罪行。監獄的管教們對她進行了長期的教育和感化,給她送了很多報刊和馬克思主義的書籍。終於,陳璧君清醒了過來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1959年5月19日,由於多病纏身,陳璧君的身體日漸衰弱,於6月1日死在了上海醫院,享年68歲。汪精衛陳璧君兩人都非常可惜,一個曾是前途無限光明的革命志士,一個曾是嬌生慣養的千金小姐,可惜命運使他們相遇,被欲望驅使的兩個人就這樣違背初心,成了人人得而誅之的漢奸。

最終兩人也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一個因被槍擊的後遺症早早過世,一個在監獄中渡過了自己的後半生,兩個本應光芒萬丈的人,就這樣步步淪落徒留一世臭名。

世 界 通 史

global--history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

相關焦點

  • 【3.14】孫中山之死
    在辛亥革命前就受日本助力頗多的孫中山,希望在這次北上之前,再赴日本去獲得得一臂之力——他一直有個幻想:中日能夠聯合,一起趕走在亞洲的英美帝國主義。雖然這個幻想後來也被日本用來當做「大東亞共榮」的理論基礎,但此時正在謀求在中國利益最大化的日本,早已不是當年需要借力推翻滿清之日本。而且孫中山提出聯合的條件是:廢除中日不平等條約。哪個日本人敢答應?
  • 汪精衛死後葬在孫中山旁邊,蔣介石卻把他的墓炸開,發現一首詩
    提起汪精衛,很多人都是咬牙切齒的,他可以說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最大的漢奸。他雖然是一個漢奸,但是在他死後還是被依照遺願埋在了梅花山,而梅花山旁就是「國父」孫中山的墓地。孫中山曾經十分欣賞汪精衛,甚至想過要讓他接班,雖然最後汪精衛叛變了,可他依然想為孫中山先生「守陵」。
  • 胡適與汪精衛:你切腹,我介錯
    這一年,汪精衛40歲,時任廣東革命政府高等顧問、教育會會長等職,為孫中山其時改組國民黨的得力助手。胡適比汪精衛小8歲,時年32歲,為北大教授。初次見面的熱烈,當不負韶華。幾天之後,胡適剛到上海,便收到汪精衛寫來的信,只為談詩論文。又幾天之後,即10月12日,胡汪兩人在上海再次相見。胡適在當天的日記這樣記述:「我同精衛回旅館,談政治甚久。」
  • 汪精衛之妻陳璧君的最後歲月,身處監牢仍驕橫跋扈!59年死於上海
    陳璧君字冰如,祖籍廣東新會,1891年11月5日出生於馬來亞檳榔嶼一經營橡膠業的巨富之家,由於受革命黨人影響,其母衛月朗加入了當地革命組織,陳璧君自幼受到革命思潮的薰陶。1907年她與來檳榔嶼進行反清活動的汪精衛相識,一見傾心,不久便與汪同船前往日本,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之後隨汪精衛從事反清革命工作。
  • 誕辰150周年 臨終前仍呼」和平、奮鬥、救中國」,孫中山走完生命最後一站
    亂鬨鬨的時候,皖系軍閥、浙江善後督辦盧永祥向孫中山發出了求助。原來,直系陣營的江蘇督軍齊燮元和閩粵邊防督辦孫傳芳覬覦上海、浙江地盤,合謀圖浙,東南地區戰雲密布。孫中山雖已實行「聯俄容共」政策,但亦不放棄以往「聯軍閥以倒軍閥」的策略,很快在粵北韶關集結兵力,準備興師北伐。再說第一次直奉戰爭時期,孫就和奉、皖兩系建立了「反直三角聯盟」,怎麼說都不能按兵不動吧。
  • 汪精衛與辛亥革命
    1906年,隨孫中山、胡漢民等遊歷南洋各地,並建同盟會支部。1909年秋他隻身赴北京謀炸攝政王載灃,晚間秘密在什剎海小橋地方埋置炸藥,事洩被捕,被判處死刑,但載灃鑑於當時黨人勢力強盛,唯恐引起黨人更大的憤怒,遂對汪精衛減刑處以永遠監禁。此次活動為汪贏得很高聲譽,孫中山也給予較高評價,把他與吳樾、劉思復、熊成基等革命烈士相提並論,認為他們「意氣所激發,不特是敵人為之膽落,亦足使頑夫廉,懦夫有志矣。」
  • 蔣介石密令找孫中山肝臟,切片去向成謎
    長久以來,孫中山肝臟的去向一直是個謎,相關研究有的說被焚化了,有的說隨孫中山的遺體埋葬在中山陵;還有人說被孫中山之子孫科帶到了臺灣。具體狀況如何? 肝臟被保存宋慶齡都不知 南京中山陵園收藏的史料彙編記載:1925年1月26日,孫中山病情嚴重,入北平協和醫院動手術。
  • 最為孫中山辜負的革命紅顏陳粹芬:因為愛過,所以慈悲
    這就是所謂的不離不棄。 陳粹芬在日本橫濱,曾寄居在孫中山好友橫濱華僑郵船會社經理張能之(也名仁之)家裡一年有餘。她接待革命同志、照顧大家的生活,無微不至。她為孫中山等革命黨人燒飯做菜、洗衣服等,一切活兒都由她一人承擔,任勞任怨。
  •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革命熱血青年汪精衛,為何會變成漢奸?
    前些年還有些許為汪精衛洗白的言論,這幾年來幾乎已經形成一面倒的態度,但是我想說的是,汪精衛最終叛變革命,投敵叛國,實際上有著深層次的原因,現在的我們不應該一味的去謾罵,而是更多的去分析,汪精衛為何會走上這條不光彩的路。要知道,汪精衛早先曾是反清革命鬥士,是孫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也是多少革命黨人的革命偶像。
  • 都認識孫中山,但那些在孫中山背後的女人,你知道幾個?
    都說,男人成功的道路上一定會有個女人默默支持,除了這些之外,孫中山在感情上也算是經歷得比較多了。孫中山先生不僅有英俊的外表,過人的才華,更有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為此,一大片女性被他的才氣所打動,願意在他革命的道路上一直支持他。他有過四個妻子,但是被當時民國政府承認的只有兩個,一個是原配妻子盧慕貞,還有一個便是國母宋慶齡。第一個妻子是盧慕貞,是孫中山的原配,也是孫科的母親。
  • 屢敗屢戰的國父:連續創業者孫中山
    一開始孫跑回到了他哥的地盤——檀香山開始融資,進展很不理想。孫這個人和毛蔣二人不太一樣,孫是典型的浪人、社會大哥,愛交社會上的朋友,這個哥那個弟的,配合上莊嚴霸氣的外表,總是給人以迷之自信。就是靠著這種平地摳餅的本事,孫中山得到了越來越多遊俠的追捧,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日本浪人宮崎滔天。宮崎滔天當時是這樣歌頌孫中山的:(孫逸仙)革命者之初祖,實行革命者之北辰……有孫逸仙而中國始可為……孫逸仙之一怪物,不可以不出世!
  • 孫中山4任妻子都長什麼樣?
    可能有人知道,孫中山先生在和宋慶齡結婚前還有過妻子,但是具體有幾位可能就有人不知道了,更別提都是叫什麼了!
  • 御用理髮師眼中的民國政要:汪精衛愛美,孔祥熙大方,蔡廷鍇害羞
    「多大的官見到我,都得點頭哈腰的,我讓他低頭他不敢抬頭,我讓他抬頭他不敢低頭……」這句話說的就是理髮師。雖然對於普通理髮師來說,讓這些官員輪番低頭的機會不多,但是在民國時就真有這樣一位理髮師,曾讓大批的民國政要在他面前低頭。
  • 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丈夫在日本去世後,她的結局如何?
    陳璧君到底有什麼能耐,能說動汪精衛成漢奸,她的結局又是如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或許有些人不知道,汪精衛拋開他是漢奸不談,在每當漢奸前他有好幾個頭銜,其中有意思的兩個頭銜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而且還是政壇的風雲人物,剛開始在孫中山時期他的影響力絕對比蔣介石要大的很多。
  • 孫中山孫女孫穗芳:希望在中國建立3千個祖父孫中山的銅像!
    她的祖父孫中山,曾三次在廣州建立政權;她的父親孫科,曾三任廣州市市長。 孫穗芳1936年出生於上海。初見孫穗芳的人,都會發現她的五官與孫中山先生很相似,個子不高,雙目炯炯有神。
  • 紀念孫中山誕辰154年,你不知道的歷史細節
    據其自述,自1885年中法戰爭中國失敗之日始,他就立志推翻滿清政府。此後四十年,經甲午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戰爭、辛亥革命、護國戰爭、護法戰爭、第一次國共合作等重大事件,孫中山為國家獨立、自由、富強從未停止奮鬥。但是你真的認識孫中山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不被孫家承認的孫中山後人,人生傳奇卻最終因車禍而死
    其實我們細想想,其實這世上的大多事都像是「圍城」,因為不存在著真正的感同身受,所以總是看著他人碗裡的總是好的。孫中山是對於推動近代中國發展十分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個人影響力不言而喻,能夠出身於這樣一個家族,可謂稱得與有榮焉,得有祖蔭庇佑,此生定是平步青雲、輕鬆暢意。
  • 電視劇《孫中山》臺灣開播
    》臺灣開播2001年08月02日11:09:11 南方網    南方網訊 繼《桔子紅了》之後,臺灣公視於7月30日再推歷史大戲《孫中山》,分別飾演孫中山及黃興的趙文及梁冠華,以及飾演宋家三姊妹的鄭錚、朱媛媛及劉玉婷等主要演員再次聚首,面對臺灣媒體顯得落落大方,演員們異口同聲地表示,這次參與歷史劇
  • 唯一有資格給孫中山寫墓志銘的人,給女兒取名不正經,結果尷尬了
    1925年3月12日,國父孫中山在北京病逝,時年59歲。大家都知道孫中山最終葬在了南京中山陵,如果大家去過中山陵參觀,就會發現這裡沒有孫中山的墓志銘,這是為何?有網友說,這是因為國父地位太高了,沒人有資格給他撰寫墓志銘。
  • 孫中山形象遭遇冰火九重天
    把孫中山從神壇拉下,卻不該一腳踹進糞坑,打碎了被神化的正面,卻不該在背面妖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