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有資格給孫中山寫墓志銘的人,給女兒取名不正經,結果尷尬了

2021-01-18 解讀有趣的歷史

1925年3月12日,國父孫中山在北京病逝,時年59歲。大家都知道孫中山最終葬在了南京中山陵,如果大家去過中山陵參觀,就會發現這裡沒有孫中山的墓志銘,這是為何?有網友說,這是因為國父地位太高了,沒人有資格給他撰寫墓志銘。

大家都錯了,當時有一個人最有資格給孫中山寫墓志銘,他就是章太炎。不僅如此,章太炎已經給孫中山寫了墓志銘,即《祭孫公文》。章太炎曾經說過:「論與中山先生交誼之密,互知之深,其墓志銘惟我能勝,亦只有我有資格寫,我欲為中山先生籌備處幹事,並撰寫墓誌。」

由於章太炎和蔣介石關係太差,最終蔣介石拒絕使用章太炎撰寫的墓志銘,轉而用「天下為公」四個字替代之。對於蔣介石的這個行為,章太炎很不滿,「蔣以個人好惡,竟寧使革命元勳之陵墓缺少碑銘,可憾也。」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可以說章太炎是唯一一個有資格給孫中山寫墓志銘的人,「他是國學大師,他的學術之大,可謂前無古人。」作為民國泰鬥級別的大師,章太炎在經學、諸子、史學、哲學、佛學、醫學、漢字等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

民國時期的大師都有個性,章太炎也是如此,比如對個人形象很不講究,「夏季,裸上體而御淺綠紗半接衫,其裙帶乃以兩根縛腿帶接而為之。縛帶不得緊,乃時時以手提其褲,若恐墮然。」章太炎還幹了一件「很不正經的事」,給女兒取名太晦澀,結果都沒有人敢上門提親。

章太炎給四個女兒起的名字是:章(lǐ)、章叕(zhuó)、章(zhǎn)、章(jí)。筆者相信如果不看注音,很少有人能正確讀出這四個字。據說章太炎在給女兒起名字時,就立下了一個規矩,女兒長大後有人上門提親,必須要正確認識這幾個字,這樣同意出嫁。

這可難壞了很多登門提親者,很多人不願自討無趣,結果一傳十十傳百無人敢上門提親。到了最後,章太炎自己公布了四個字的正確讀法,女兒這才順利出嫁了。僅憑這一點可以看出,章太炎「瘋子」稱號絕非空穴來風,他脾氣也非常古怪。

筆者認為,以章太炎在民國的學識名氣,與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導師(梁啓超、陳寅恪、王國維、趙元任)相比死,絲毫不落下風,甚至有些方面還超越了。事實上,當年清華校長曹雲祥徵求胡適關於國學院導師問題時,胡適推薦了梁啓超、王國維和章太炎。令人遺憾的是,由於章太炎以與梁啓超性格不合,直接拒絕了。

參考資料:《太炎先生行事記》、《章太炎年譜》

相關焦點

  • 孫中山唯一的日本女兒——宮川富美子
    宮川富美子孫中山的一生中共有一個兒子,三個女兒。他唯一的兒子就是孫科,三個女兒分別是長女孫娫,次女孫婉,另外還有一個女兒,她就是孫中山的日本籍長女宮川富美子。那麼孫中山為什麼會有一個日本籍的女兒呢?這要從他旅居日本時期說起。1898年,旅居日本的孫中山居住在橫濱山下町一百二十一番號的寓所中。在此居住期間,孫中山結識了幫助過自己的日本友人大月素堂的女兒大月薰。
  • 誰是為孫中山扶柩的唯一一個日本人?
    連日來,在廣州各大書店均能見到一本熱銷書——《孫中山與梅屋莊吉——推動辛亥革命的日本人》。許多讀者手棒書卷,不禁感嘆,原來辛亥革命與日本友人有這麼鮮為人知的淵源。今年夏天,南方日報記者在日本東京與書的作者、梅屋莊吉的曾外孫女小坂文乃女士進行了暢談,解密塵封的歷史。她告訴記者,她是在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鼓勵下,寫成這本書的。
  • 都認識孫中山,但那些在孫中山背後的女人,你知道幾個?
    都說,男人成功的道路上一定會有個女人默默支持,除了這些之外,孫中山在感情上也算是經歷得比較多了。孫中山先生不僅有英俊的外表,過人的才華,更有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為此,一大片女性被他的才氣所打動,願意在他革命的道路上一直支持他。他有過四個妻子,但是被當時民國政府承認的只有兩個,一個是原配妻子盧慕貞,還有一個便是國母宋慶齡。第一個妻子是盧慕貞,是孫中山的原配,也是孫科的母親。
  • 孫婉對父親孫中山的怨悔
    袁世凱為了收買人心,特批孫中山之子孫科以「勳人子弟」的身份官費赴美留學,孫科去美的同時給妹妹孫婉爭取到了加州國立大學的入學資格。         美國是孫中山的革命搖籃,孫中山早期的革命運動都是在美國進行的,因此在美國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和眾多思想理論的實踐者。
  • 紀念孫中山誕辰154年,你不知道的歷史細節
    但是你真的認識孫中山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有資料記載,孫中山先生的祖籍是在河源市的紫金縣中壩鎮孫屋排村,在紫金有一個中山紀念小學紫金中壩發昌中山紀念陳列室。孫中山先生祖籍紫金之說雖有爭議,但亦為世人所知,而關於他的名字由來,卻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歷史掌故。孫中山先生,1866年11月12日生於廣東省香山縣。
  • 最為孫中山辜負的革命紅顏陳粹芬:因為愛過,所以慈悲
    1895年,陸皓東被害,孫中山被通緝,陳粹芬同孫中山藏匿到親友家中,後面就是一連串的逃逃逃,而後二人一不做二不休的深夜化裝逃出廣州,次日,又乘小舟經順德往香山唐家灣(今屬珠海市)逃到澳門一個葡人朋友家暫避,同時派人送信到孫中山家鄉翠亨村通知盧慕貞帶著兒子孫科等到澳門,全家人會晤後,陳粹芬便跟隨孫中山和鄭士良、陳少白等人先去香港,再逃亡日本。
  • 民國最牛嶽父宋嘉樹:大女兒嫁給孔祥熙,二女兒嫁給孫中山,小女兒嫁給蔣瑞元
    這些留學生見宋嘉樹品質忠厚並且為人精明,於是為宋嘉樹的處境表示惋惜:因為宋嘉樹這樣的人,如果不讀書、學習,那未免屬於遭到了浪費和埋沒。於是他們紛紛建議宋嘉樹接受近代的學校教育。留學生一片好心,但是宋嘉樹父親卻十分反對:理由很簡單:自己帶宋嘉樹出來是賺錢的,而不是出來上學的。
  • 不正經的人裝正經多了,正經人「不正經」反倒被誤會 | 欒保群說張岱
    有的是被外力扭曲,有的是受一時一地地潮流影響,有的是不同解讀者各有方法或角度,都自稱其描述的才是「真實的」。而有的,卻可能是當事人留下的材料,在情感色彩上從一開始就完全被後人誤會了。用文化學者欒保群的話來說,不正經的人裝正經,太過尋常,正經的人偶爾裝一下不正經,反倒被當真了。他說這話指的是明清之際的史學家、文學家張岱,而他本人亦是張岱《石匱書》等作品的當代校點者。
  • 孫中山孫女孫穗芳:希望在中國建立3千個祖父孫中山的銅像!
    孫穗芳1936年出生於上海。初見孫穗芳的人,都會發現她的五官與孫中山先生很相似,個子不高,雙目炯炯有神。1995年,她出版了《我的祖父孫中山》這本書,這是唯一一本由孫中山後人撰寫的關於孫中山的傳記。
  • 不被孫家承認的孫中山後人,人生傳奇卻最終因車禍而死
    孫中山是對於推動近代中國發展十分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個人影響力不言而喻,能夠出身於這樣一個家族,可謂稱得與有榮焉,得有祖蔭庇佑,此生定是平步青雲、輕鬆暢意。然而也未必如此,作為孫中山嫡親孫女的孫穗芬於此是最有發言權的一位,她出生於一座眾人豔羨的「圍城」,前半生逃離,後半生追尋。人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盡力為自己選擇活出怎樣的人生,孫穗芬已然是一個傳奇。
  • 孫中山愛女孫婉:愛上有婦之夫,卻被父親拆散,臨終讀懂父親深愛
    比如孫中山和女兒孫婉人生中的某些經歷: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在廣東香山出生,1896年11月12日,女兒孫婉在美國檀香山出生。父女倆同一天生日,出生地都與「香山「有關。當17歲的孫婉義無反顧地愛上有婦之夫王柏秋的時候,一如宋慶齡愛上當時也是有婦之夫的孫中山。
  • 【3.14】孫中山之死
    希望我寫一下某個人的故事有的人,一篇是寫得完的但有的人,可能十篇都寫不完碰到後者,就只能根據時間節點,選取一些片段比如今天的這篇【今日由頭】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這個人,就是孫中山。那一年,在經歷了流亡與顛沛,革命與建國,讓位與失望,再次革命與再次失敗之後,說屢敗屢戰的孫中山心裡一點都不急,那肯定是假的。畢竟,這一年,他已經58歲了。
  • 寫日記的人都不正經?正經人誰寫日記啊
    電影《邪不壓正》就有這麼一段對白:藍老闆勸說朱潛龍懸崖勒馬別做漢奸,因為日本人都靠不住,朱潛龍是這麼回答的:那日本人靠不住我靠誰啊?老蔣?藍老闆哼了一聲:更靠不住朱潛龍:一個寫日記的人藍老闆:正經人誰寫日記啊!
  • 屢敗屢戰的國父:連續創業者孫中山
    1895年,孫帶著兄弟陳少白、鄭弼臣,跑路到神戶時,一看報紙,上面寫著幾個大字:「支那革命黨首領孫逸仙抵日」。孫中山一看,大呼:好好好!從此以後就開始用革命來稱呼自己的事業了。革命這二字真是分外性感。從太平天國到興中會,黨人起事皆用「造反」、「起義」等名詞。其中的含義出不了土匪造反的圈。
  • 愛的見證:孫中山宋慶齡婚姻誓約書
    熱戀中的孫中山向宋慶齡求婚。宋慶齡對這樁婚姻是渴望的,她向孫中山表示:「經過長期、慎重的考慮,深知除了為你、為革命工作,再沒有任何比這更使我愉快的事……我願意這樣獻身於革命。」但是,由於年齡差距,宋慶齡怕父母不同意,表示要徵得父母的同意。宋慶齡到上海,向父母提出了與孫中山結婚的請求。這遭到了全家的強烈反對。
  • 孫中山兒子是誰 孫中山後代過得怎樣
    11月12日是國父孫中山的誕辰149周年紀念日,關於孫中山先生的話題也隨之而起,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孫中山的後人都過得怎麼樣。
  • 孫中山之女孫婉: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宋慶齡是孫中山老朋友宋嘉樹的二女兒,從輩分上來講相當於孫中山的晚輩,她的年齡比孫中山小整整27歲。當年宋慶齡從美國學成歸國,接替姐姐宋靄齡做了孫中山的英文秘書。天長日久,兩人互生情愫,但這段戀情遭到了宋家的強烈反對。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反對理由是,當時孫中山早已有了妻室盧慕貞。孫中山為革命四處奔走,很少回家,家裡一切事務都仰仗盧慕貞料理。
  • 孫中山形象遭遇冰火九重天
    矯枉過正的結果,依然是一個片面的孫中山,一個僵化的孫中山,一個單向度的孫中山。  吾國有句老話:捧得越高,摔得越疼。此言關鍵,首在一個「捧」字。知人論世,持平是第一要義。褒貶過當,不是昧於事實,就是昧於良心。捧與罵一樣,最終都可殺人,故有「捧殺」和「罵殺」之說。
  • 戀情曝光,宋慶齡遭父親軟禁,半夜翻牆與孫中山「閃婚」
    她急不可待,連忙寫了一封信向遠在日本的孫中山求救。孫中山已經快一個月和宋慶齡失去聯絡,宋查理對他的去信也是不理不睬,這讓他敏感地察覺到自己和慶齡的事已經成了半公開的消息。他也收到黨內外不少反對的意見,他決定不再隱瞞,勇敢地站出來承認:「我不是神而是人,我也有七情六慾。我是革命者,不能受社會習慣所驅使。包辦婚姻是中國將要廢除的制度,我願意離婚,娶宋慶齡為妻。」
  • 盧慕貞小傳:為孫中山生兒育女的賢妻良母,被迫離婚,孤獨一生
    1888年春(21歲),孫中山返鄉,親眼看到盧慕貞寸步不離的照顧病重的父親,很受感動。1891年10月20日(24歲),盧慕貞生下一子,取名孫科。1894年(27歲),長女孫蜒出生。同年10月,孫中山在檀香山創建興中會,樹起了反清革命的大旗,根本顧不上兒女情長。盧慕貞默默的照顧年邁的婆婆、撫養幼小的兒女,毫無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