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提到戰爭,大家的腦海中大多會浮現出炮火連天,遍地廢墟的慘烈場面,而事實也的確如此。像我國的抗日戰爭,多少戰士奮不顧身地衝上前線,犧牲了自己寶貴的性命,才能夠換來大家如今享受到的安定生活。不過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個戰爭場面,與以往炮火連天的戰爭有些不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有這樣一個連隊,他們被稱為「冰雕連」。而這個寧願凍死也堅決不撤退的冰雕連,受到了敵軍的致敬。他們堅韌不拔的抗戰態度,打動了所有人,包括美軍。
志願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
1950年,我國派遣志願軍奔赴朝鮮戰場,參加抗美援朝的保家衛國行動。氣勢昂揚的中國志願軍在彭德懷將軍的帶領下渡過了鴨綠江,趕到了朝鮮戰場,與朝鮮的軍民齊心協力對抗美國的鋼槍大炮。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處於建國初期的中國並沒有先進的武器裝備,更不用說與當時世界上裝備最齊全的美軍相比了。不過志願軍帶著中朝兩國人民的期望和鼓勵,所以即使裝備落後,大家也能在戰場上勇往直前,奮力殺敵。
身著夏衣在嚴寒中堅守
值得一提的是,在1950年11月的長津湖戰役中,我國志願軍都穿著夏季單薄的衣物,而那時朝鮮的氣溫已經降到了零下四十攝氏度。這對我國志願軍來說是一種極其殘酷的考驗。根據資料顯示,當時第九兵團的某部六連與其他兩個連隊接受了堅守死鷹嶺的任務,為了完美地完成任務,連隊的士兵在天寒地凍中待了一個晚上,甚至都不敢生火取暖,怕引起美軍的注意。當時的戰況對我國有些不利,而埋伏美軍則是我國能夠想到最好的打擊敵軍的方法了。所以連隊身上背負的使命十分沉重。
雖然戰士們意志堅定,信念頑強,但是單薄的夏衣依舊無法抵禦住嚴寒與風雪。不過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性,即使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他們也未曾從戰場中撤離。第二日,正面戰鬥開始了。但是兄弟部隊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執行防守任務的六連和其他兩個連隊並沒有開火攻擊敵軍。於是他們派遣一名參謀前來打探情況,誰知這一打探才發現,六連的士兵竟然被活活凍死了。其他兩個連隊的情況也是如此,這讓大家感到十分痛心。更讓人心酸的是,在臨死前,大家依舊維持著隨時戰鬥的姿勢。有人拿著槍,有人高舉著手榴彈。這場戰爭還未正面衝鋒,我軍便被風雪與寒流奪走了三個連隊。
三個冰雕連被美軍發現
原來,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我國志願軍共有三個連隊被活活凍死,他們分別是某部六連、某部二連和某部的五連。而這三個連隊中除了五連有兩位不在場的人得以存活之外,其餘戰士無一倖免。而他們都在執行同一個任務,那就是守住死鷹嶺。其實除了兄弟部隊的人前來勘探情況之外,參戰的美軍也一頭霧水。原來美軍來到死鷹嶺區域之後,便發現了我國志願軍的蹤影,不過美軍剛要開始反擊,便發現我國志願軍並沒有動靜。走近之後,美軍才震驚地發現,幾個連隊的士兵都已經被凍死了。而美軍沒有發現的是,一位名為宋阿毛的士兵還寫下了絕筆信,內容如下:
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冰雪啊!我決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縱使美軍參加過多場戰役,也從未見過如此震撼人心的場面。三個連隊,一百多名士兵,在冰天雪地中保持作戰姿勢,靜默地死去。這種寧願凍死也不撤退的抗戰精神給予美軍極大的震撼。在這種震撼之下,美軍也對我國志願軍表現出由衷地敬佩。於是我國志願軍的敵人,美國軍隊,面對被凍成冰塊兒的三個連隊,進行了鄭重地脫帽敬禮。由此可見,這些士兵堅韌不屈的精神對美軍有極大影響。
結語
不得不說,能夠讓敵人生出敬畏之意的軍隊,才是最強悍的軍隊!而我國正是有了這種不怕犧牲,願意為人民艱苦奮鬥的戰士們,才能夠在抗日戰爭與抗美援朝戰爭中取得最後的勝利。雖然戰爭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是犧牲的戰士不應該被大家遺忘,希望大家能夠常在心中感恩他們的付出。
參考文獻:《抗美援朝紀實》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