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製造• 1:700密蘇裡號BB-63戰列艦

2021-02-18 模型島

板件:田宮1:700密蘇裡號 TAMIYA-31613
超改:鷹翔1:700密蘇裡號 FH700023  及其他通用件蝕刻片
漆號:淺灰(田水XF80英國海軍灰),灰(田水XF54消光暗海灰),黑灰(混合田水XF1:XF2=4:1),甲板藍(混合田水XF50:XF2=5:2)。
拉線:美人魚牌魚線(0.08號)某寶RMB40。


製作小結和心得(本人已製作過3遍密蘇裡,許多經驗分享給大家):
1.素組板件組合度很佳,但是上超改時需要切除的原板件扶梯很麻煩,都是角落裡的,塑料質地硬,用筆刀必須很小心,以免刀頭斷掉彈眼睛裡。

2.鷹翔給的說明書一般需要YY,如有網友讀圖遇到困難,可以留言發問,小弟隨時解答。

3.因為是迷彩塗裝,所以上色製作過程很複雜,噴漆的流程和平常模型完全不同。建議順序:船側迷彩——噴油性保護漆並遮蓋掉——甲板藍——噴油性保護漆並遮蓋掉——船體淺灰色——遮蓋——船體暗海灰——遮蓋——黑灰——撕掉全部遮蓋。 整個過程中,遮蓋工作極其繁瑣,需要耐心和細心。遮蓋技術直接影響最後效果,模友們一定耐心完成~

4.拉線,先拉後上色。

5.欄杆建議最後上,而且需提前把欄杆摺疊彎曲至各個船體部件邊緣的形狀後,再噴水補和油漆,然後用半乾狀態的502(完全液態的502不方便定位,更容易流到已完成噴漆的甲板上,導致影響細節美觀)或者啫喱膠粘上船。如果順序顛倒,那噴好漆再彎折的話,油漆會很容易被刮下來,非常難看。

6.建議船體部件分開上色,密蘇裡的迷彩在700船模裡算是數一數二難度的,若未上色前即全部粘好,就像給自己設立了更多的障礙,等著爛尾吧!
~喜愛密蘇裡的朋友非常多,衷心的希望您看完我的帖子後,能繞開很多彎路,小弟願祝您一臂之力,人人都能做成一艘自己的完美密蘇裡!~~~   

不廢話,上圖! 










 模型作者 小蝸牛阿超

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分享至朋友圈

也別忘記訂閱我們的微信號

「模型島」moxdao

閱讀原文 查看往期

 

相關焦點

  • 從二戰打到海灣戰爭,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為何服役那麼久
    見證這歷史一幕的美國軍艦,即著名的密蘇裡號戰列艦。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海軍的主力戰艦,於1944年建成,是依阿華級戰列艦的第4艘,舷號為BB-63。密蘇裡號戰列艦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強大的動力裝置。在如此強大的動力下,密蘇裡號戰列艦擁有了世界戰列艦中最高的航速——33節。因二戰而生的密蘇裡號戰列艦,在裝甲防護和武器裝備上也是頂尖水平。密蘇裡號戰列艦最厚的裝甲,位於司令塔正面,達到了445毫米。最薄弱的頂部裝甲,也有184毫米。這樣的裝甲厚度,能夠讓它承受1噸半重穿甲炮彈的攻擊。
  • 怒海爭鋒 《戰艦聯盟》手遊密蘇裡號戰列艦曝光
    導 讀 祖龍娛樂旗下首款真實公平海戰手遊《戰艦聯盟》在本次為玩家們帶來的是依阿華級戰列艦中聞名於世的密蘇裡號。
  • 一度聞名世界的超級戰艦 歷史意義不可估量的密蘇裡號戰列艦
    在1945年9月2日,標誌著二戰結束的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本來就小有名氣的密蘇裡號,因為這歷史性的一刻而留名青史。密蘇裡號戰列艦全艦長達270.4米,艦體長寬比8.18:1,水線長寬比7.96:1,成為有史以來艦體最長的戰列艦。
  • 衣阿華級戰列艦:我才是終極戰列艦之王,奈何只有跑龍套的命
    ▇1991年,參加海灣戰爭的"密蘇裡"號戰列艦發射戰斧巡航飛彈。在收到這一情報之後,美國海軍自然不甘落後,也計劃製造4.5萬噸級的新型高速戰列艦與之對抗。那就是從1943年陸續服役的衣阿華級的4艘戰列艦:"衣阿華"、"新澤西"、"密蘇裡"和"威斯康星"號。雖然之後還計劃了蒙大拿級戰列艦,但僅停留在計劃階段,實際上,衣阿華級戰列艦是美國海軍建造的最後一級戰列艦,也是世界上最後退役的戰列艦。
  • 戰列艦三國志-「金剛」號(1)英倫血統
    1910年,帝國議會通過了內閣提交的《海軍新充實計劃》,撥款建造1艘戰列艦和4艘戰列巡洋艦,這艘戰列艦就是後來的「扶桑」號,戰列巡洋艦則是金剛型。「金剛」號全艦所用的零部件和設備全部為英國製造,於1913年4月16日完工。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依阿華級戰列艦共建成4艘,分別是依阿華號( 舷號BB-61)、新澤西號(舷號BB-62),密蘇裡號(舷號BB-63)、威斯康星號( 舷號BB-64),於1940年~1944年陸續服役。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依阿華級戰列艦主要參加太平洋戰場,憑藉其高速性以及強大的高射火力為航空母艦特遣艦隊提供防空屏障。
  • 衣阿華級戰列艦的適航性與同期戰列艦相比,是不佔優勢的
    實事求是地講,衣阿華級戰列艦的適航性與同期戰列艦相比是很一般的。為什麼呢?分析如下:一、什麼是適航性船舶適航性是個很寬泛的概念,受主觀和客觀影響,有狹義和廣義之分。二、衣阿華級戰列艦的簡單歷史依阿華級戰列艦(英文:Iowa Class Battleship )是美國海軍排水量最大的一級戰列艦。
  • 哈雷圖鑑 美帝第一艘戰列艦「印第安納號」BB-1
    上一次呢,我們看了CV-1「蘭利號」的圖集。但是哈雷總覺得,其威武有餘,而霸氣不足。所以思來想去,果然還是要上戰列艦。畢竟強不強是時代的事,榮光的外表卻是一輩子的事。本期起哈雷將與大家一起欣賞美帝戰列艦的霸氣 億萬的炮塔 億萬的榮光 BB-1「印第安納號」是1890年海軍法案批准建造的,是美國第一艘戰列艦。他為「三流海軍」的美帝注入了力量,算的上是近代美國海權的起點。
  • 二戰後航母稱霸海洋,衣阿華級戰列艦最終淪為博物館!
    二戰中、後期航母作為制海利器的優勢逐漸發揮了出來,即便是「大和」級戰列艦這樣的巨獸也無法擋住艦載機的攻擊,從這時開始就註定了航母在未來海戰中的地位。日本投降之時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作為籤字的場地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這也是戰列艦最後的光輝時刻。
  • 二戰結束後,剩下大量戰列艦炮彈,為何不改成航彈繼續使用?
    愛荷華號戰艦眾所周知,在二戰中,戰列艦是強國海軍的絕對主力,其優先度甚至一度超過航空母艦。戰列艦主要依賴其龐大的身軀,搭載大量的火炮以對敵海上目標實施打擊,也可以進行對岸支援任務,併兼具強大的防空能力。
  • 美國第一艘以「BB」作為舷號開頭的戰列艦——印第安納號戰列艦
    「印第安納」號在建成時一般被稱為一號戰列艦,同級的「麻薩諸塞」號和「俄勒岡」號依此類推,被分別稱為二號戰列艦和三號戰列艦。1907年以後,「印第安納」號的舷號有時被寫成「B-1」的形式。直到1920年7月17日以後,美國戰列艦的舷號才被規範為以「BB」作為開頭的形式。
  • 美帝第四艘戰列艦「衣阿華」號BB-4
    本期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衣阿華」號戰列艦。不過此衣阿華非彼衣阿華,它是美國第四艘戰列艦,編號BB-4。衣阿華號線圖,該艦本以「印第安納」級四號艦的身份建造,不過由於技術上已經有很大不同,因而單獨成級。稱「衣阿華」級。飄揚的星條旗,衣阿華號於費城的克雷普父子造船廠下水場景,這天是1896年3月28日。1897年,費城,衣阿華號正在試航。
  • 從太平洋到海灣戰爭,星條旗下的最後一型戰列艦依阿華級
    9時許,在所有戰勝國代表的注視下,日本代表團登上了美海軍「密蘇裡」號戰列艦,籤署了那份吸引著全世界目光的投降書,這意味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全面勝利,和平的曙光終於到來。時至今日,當年日本投降的畫面還經常出現在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之中,成為了人類追求和平歷史上的一個經典畫面。
  • 《戰艦世界》美系中高級戰列艦怎麼玩 玩法技巧詳解
    導 讀 《戰艦世界》美系戰列艦的攻略,目的主要是給國服和亞服的美系戰列艦玩家們一些指點,尤其是對於新手玩家。
  • 積木裡的戰列艦:COBI積木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評測
    縱觀二戰德國海軍的作戰史,「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無疑是最具分量的組成部分之一。儘管在設計上存在幾乎不可彌補的各類缺陷,先天不足的沙恩還是隨著倉促上陣的德國海軍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在姊妹艦格奈森瑙早早退場之後,她葬身冰海的結局也為德國海軍大型水面艦艇的活動幾乎劃上了最後的句點,其服役歷程幾乎就可以看作二戰德國海軍的命運縮影。
  • 安森號戰列艦首任艦長——哈羅德·理察·喬治·基納漢
    1913年1月15日,他晉升海軍少尉,同年9月15日晉升海軍中尉,在此期間他分別在印度斯坦號和科克倫號任職。1914年10月22日,他晉升海軍上尉,1914年—1918年在地中海艦隊的伊莉莎白女王號戰列艦服役,參加過加裡波利戰役,後來他專攻炮術。
  • 【佳作】1/1000仙女座級戰列艦二號艦,大和號2202
    相關機體:仙女座級戰列艦二號艦登場作品:宇宙戰艦大和號2202比例:1/1000模型作者(id):SWP工作室作品標籤:陰影、塗裝、燈效--作者自述--這次是一艘萬代1/1000仙女座級戰列艦二號艦,出自宇宙戰艦大和號2202,動畫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傳說中的眾生平等炮。
  • 美帝就是會玩:遊艇玩膩了,來艘戰列艦吧!
    租用這條建造於1942年,由當時的第一夫人羅斯福夫人親自主持下水儀式的超級戰列艦出海吧。身負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使命,一下水就橫渡大西洋阻擊德國海軍,然後運送羅斯福總統一行參與了德黑蘭會議,隨後來到最血腥的太平洋戰場全線對日太平洋海戰,從澳大利亞到菲律賓到硫磺島一直到東京,在東京灣見證了日軍投降儀式。戰後,又參加了韓戰,越南戰爭及冷戰任務,為保護國家立下了卓越功勞。
  • 專門給對方「刷戰績」:日本戰列艦的四大「金剛」
    對外戰爭馬前卒:被打出了三個第一金剛級戰列艦共有四艘,分別是金剛號、比睿號、榛名號和霧島號,其中金剛號是1911年由英國製造的,後三艘是日本自己製造的,而金剛號也成為了日本最後一次從國外訂購主力戰艦,也是在太平洋與美國海軍對戰中,唯一使用的國外製造的戰列艦。
  • 北海困獸——德國戰列艦一覽(前無畏艦)
    為了繼續參加戰列艦競賽,提爾皮茨獲得德國第一批無畏艦——拿騷級戰列艦的建造資金,這些戰列艦於1907年6月開始建造。1908年有4艘黑爾戈蘭級戰列艦,1909年至1910年間又有4艘皇帝級戰列艦開始敷設龍骨。1911年至1912年間,德國開建4艘國王級戰列艦,1913年至1915年間又開建4艘巴伐利亞級戰列艦,但最終僅建成巴伐利亞號和巴登號兩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