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寧浩拿著劇本兒《我不是藥神》找到徐崢,徐崢看完劇本後,二話不說就同意投資拍攝,至於他為什麼如此堅決,那還要從11年前說起。2005年《瘋狂的石頭》片方給陶虹寄了一份劇本,希望她能出演片中的一個角色,而這個劇本兒不小心被徐崢看到了,他看完後立刻給片方打電話,你們需不需要演員,我這樣的免費,寧浩當時正愁資金不足,徐崢願意免費出演,他自然同意。
2006年,電影《瘋狂的石頭》一上映便大獲成功,300萬成本的電影票房2350萬,為了感謝徐崢的支持,寧浩寫了個劇本《無人區》要求徐崢當主演,可是因為審查原因,這部電影擱置了四年後才上映,2010年不甘寂寞的徐崢終於等到了小成本喜劇《人在囧途》,搭檔王寶強,徐崢規規矩矩的演完,沒想到電影上映後票房達到五千萬。
2012年,他花了兩年的時間打磨,又拿出《泰囧》這一次他既是主演,又是導演,還力邀好友黃渤加入,最終《泰囧》收穫票房12.67億,從此徐崢開啟了他的黃金時代,之後三年,徐崢的名字成了票房的保證,但是他並不快樂,他覺得自己在商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不是他的初心。2016年,好友寧浩拿著劇本兒《我不是藥神》找到他,希望他出演男主程勇,並投資擔任監製,按照正常的商業模式看,這麼嚴肅硬核的故事和賺錢搭不上邊兒,不值得投資。可是徐崢看了劇本以後說了一句,就算不賺錢也要拍這個電影,後來他們誰也沒有想到,2018年,《我不是藥神》上映後票房達到30.7億。
更讓人感嘆的是,這部電影的影響力之大遠超預期,電影上映的同年,2018年7月18日,李克強總理就電影《我不是藥神》引發輿論熱議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加快落實抗癌藥降價保供等相關措施。我國就開始實施進口抗癌藥的零關稅,把17種臨床急需療效好的抗癌藥納入醫保範圍,這樣的結果令人欣慰,也讓《我不是藥神》,成為醫藥領域向前發展的驅動力,徐崢也用自己的初心,成就了電影事業更進一步的高度。
《我不是藥神》不僅象徵著中國現實主義批判題材影片的重生,同時也彰顯了我們電影的審查制度也在不斷進步,影片以程勇宣布散夥那一幕為節點,前後兩段是可以分開看的,前半段的風格荒誕帶有黑色幽默,後半段寫實沉重,這是標準的韓影模式,但說著容易做起來難。徐崢對於程勇的刻畫,是近年來他在銀幕上最好的表演,程勇這個角色,從一開始的玩世不恭,到後面的實現救贖,徐崢近乎完美地將這個人物呈現在了銀幕上 。
《我不是藥神》的剪輯流暢,鏡頭語言乾脆富有幽默感。影片,有笑有淚,還有思考。小人物的日常平凡、卑微,無甚波瀾,但在生活小細節的層層推進下,導演走到了更為深遠的一步。每個個體的力量也許是微弱而無力的,如果大家都團結起來共同為他人、為自己而努力時,也許就能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