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馬屁的藝術

2021-03-05 MBA

無論是在生活還是職場中,總有那麼一些人想要靠投機取巧贏得高升,拍馬屁就是其中屢見不鮮的一種方式。然而不得不說,有的確實卓有成效,有些人靠著拍馬屁就能贏得搶先一步的機會,可實際上精明的領導們真的吃拍馬屁這一套嗎?

首先,我們不能否認一點,拍馬屁也是一種能力,它是一種眼色的較量。不是所有人都能細心發現領導們的變化,也不是所有人都敢上前與領導搭話。其實更多的人,都更怕馬屁沒拍成,拍到了馬蹄上,反而造成對自己不利的場面。所以,拍馬屁說好話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如果有兩條路,其中一條是通往目的地的捷徑,但有一定風險。我很好奇,有多少人還會選擇那條費事費勁的路呢?而拍馬屁在我們的印象裡其實就是在走捷徑,無非就是在投機取巧,不過我們都能看出來的問題領導們難道會因為一兩句好話就視而不見了嗎。

很明顯,並不會,精明的領導們很少會有人犯這樣低級的錯誤,將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換句話來說,就是我個人看你不順眼哪怕你能力再高我也不會委以重任。這樣的情況雖然有,但幹大事者不拘小節,如果在意這樣的個人情緒那未來勢必會有局限。

這不是再為拍馬屁洗白,只不過看問題要從多角度出發。領導們心中都存在著一桿秤,令他們偏下去的往往並不是那些好話,而是在能力差不多的基礎上敢於爭取的行動。每個員工都希望領導能看到自己發光,但忽略了一個前提,首先員工必須得告訴領導我可以,我十分想要這個機會,領導才會考慮。所謂的好話也不過是一個契機。

不過我所說的這種拍馬屁與那種溜須拍馬,助紂為虐還是不一樣的,那種行為確實應該遭到鄙視。我所說的這種拍馬屁是一種正常的展現方式,僅僅只是通過一些方式是讓領導注意到自己,而不是不分好壞一味的迎合領導。

實際上,這種一味迎合在領導看來也是極為瞧不起的。就在這幾天微博上看到了一個關於新東方創始人俞洪敏老師的一個談話,在這段採訪中俞洪敏老師就說道:「99%的私企老闆其實都是看不起拍馬屁的員工的。」為什麼呢?

因為私企比國企更在意進度與利益,競爭也更加激烈一點,在他們看來,只知一味迎合領導的人往往沒有什麼真的本事,比起那些埋頭苦幹的人,並不會為公司帶來高回報。另外,他們身處高位,最想看到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

不過實際上,無論領導有多看不起拍馬屁的員工,現實卻往往是那些拍馬屁的人更吃香一點。前面我也說到了,拍馬屁其實也是一種能力,哪怕算是開掛,也是靠自己得來的運氣與機會。所以拍馬屁說好話是真的有用,只不過需要小心以免拍到馬蹄上。


相關焦點

  • 拍馬屁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把阿諛奉承稱為拍馬屁?
    我們今天說一個喜歡阿諛奉承討好領導或上級,往往會稱這類人為馬屁精,而對於為了討好領導說很多過於誇張的褒獎言語的奉承行為,稱為拍馬屁
  • 拍馬屁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把阿諛奉承稱為拍馬屁
    在我們生活中總會出現一些喜歡人他們喜歡奉承領導,討好上級,我們通常把這種行為稱之為拍馬屁。那麼這個拍馬屁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把奉承討好上司的行為叫做拍馬屁,關於這個拍馬屁還有幾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源於元朝的文化,蒙古族一般的百姓家都會擁有幾匹馬,一位當時沒有車,這個馬就可以解決行路和運輸的溫蒂,蒙古族的牧民常常以養的駿馬為榮。
  • 「拍馬屁」英語怎麼說?
    節目音樂:Flattery by Aly & AJ「拍馬屁」和「馬」沒關係「拍馬屁」英語中說法很多,不過和「馬」、「拍」都沒關係拍:pat ✘馬:horse ✘親:kiss √ 這個詞用得多「拍馬屁」怎麼說?
  • 拍馬屁是個技術活
    歡迎轉發分享,未經授權,不歡迎其他公眾號轉載。人在江湖飄,總要拍馬屁。遠到職場,近在枕邊,父母愛人,領導同事,總有仰人鼻息的地方。這個時代連攝像頭都自帶美顏功能,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提升一下拍馬屁這個人生技能?小時候一直以為「拍馬屁」是個貶義詞,後來看到有本書叫「厚黑學」,又以為拍馬屁只需不要臉就可以了,其實大錯特錯。
  • 拍馬屁的第N種境界,你不得不服!
    或者說說得再難聽點,就是說今天的小孩是不是不太會拍馬屁? 陳曉卿:我覺得這個可能跟地方也有關係,就是比如說公司可能就會好一點,大家的關係就可能要淡一些。 竇文濤:那天我們聊這個,就是說拍馬屁這東西其實是屬於一種落後的東西,就是屬於低效社會的東西。
  • 拍馬屁?彩虹屁?古人還叫頌聖!
    好吧,如果這還不算拍馬屁,那也實在是太謙虛。 既然「彩虹屁」是「拍馬屁」的意思,那「拍馬屁」又是什麼意思呢? 拍馬屁,這個詞從字面理解就是「拍馬的屁股」。 拍馬屁,古代文雅的說法叫「 諛 」。民間有句俗話:「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 最受不了的拍馬屁,英文竟然有點可愛!
    你身邊有沒有很喜歡拍馬屁的人?什麼樣的行為最讓你受不了?快來評論區一起吐槽!
  • 「kiss ass」是「拍馬屁」,那「kick ass」是什麼意思呢?
    1、Kiss ass這個之前也提及過很多次,意思不是「親屁股」,而是指「拍馬屁」,同理,ass-kisser就很好理解了,是指「拍馬屁的人,馬屁精」。例句:(1)Ross likes kiss certain people's ass but talk shit behind another's.
  • 用英語拍馬屁?開言英語助力成人說出高級的表達
    「拍馬屁」可以說是職場上的一個正常現象了,畢竟讚美的話誰不喜歡聽呢?但是你知道「拍馬屁」的英語嗎?國內有「馬屁精」,國外對同樣的人也有不同的區分。開言英語也專門為此開了個小課堂,來說說那些「高級」的表達,快快學起來吧!
  • 「拍馬屁」也是一種能力(壬申日061216)
    有個同事老喜歡拍馬屁和搶功,本來一起負責的項目,一到她嘴裡就全是她的功勞,比較不喜歡和這種人共事,怎麼辦?學會和不喜歡的人共事,這是職場上的必修課。面對這樣的同事,一方面要有心胸,能夠包容對方的一些習慣。另一方面要有底線,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尺度。
  • 從「馮褲子」到大導演,馮小剛經歷告訴我們:要成功別只會拍馬屁
    當時鄭小龍擔任北京藝術中心主管主任工作。馮小剛兩人認識之後,得知他的工作不簡單于是主動和他套近乎。馮小剛雖然長相不怎樣,但是卻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憑藉著拍馬屁,鄭小龍覺得馮小剛很有才華,於是將他推薦到電視臺,做美工工作。
  • 為什麼總有人喜歡在微信群裡拍馬屁、瞎咋呼?原諒她吧!這可能是種...
    我們常常無法理解這種人的思維模式,但在心理學家眼裡,過度熱衷「拍馬屁」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正常人確實無法理解。 從醫學上講,過度熱衷於拍馬屁存在2種心理問題: 一、缺乏安全感 過度熱衷「拍馬屁
  • 不會向人低頭,討厭阿諛奉承的五位星座,不懂拍馬屁,做事有骨氣
    白羊座有話直接說,不會埋在心裡更不會阿諛奉承別人,白羊座不會輕易向人低頭,堅持做自己,寧願得罪別人都不會拍馬屁,做事情喜歡按照自己的風格去做,就算得罪對方都不會害怕,做事情有骨氣,不願意奉承別人,白羊座從來不會在意別人對自己有什麼看法。
  • 謝娜接班人和張杰隊友同時做客《天天向上》,一個比一個會拍馬屁
    李浩菲甚至還幫劉宇寧拿,因為劉宇寧也是一線流量,也需要拍馬屁。袁成傑也很會拍馬屁,這期節目播出時,正好是《天天向上》開播12周年的日子,袁成傑悄悄準備了一個蛋糕,祝《天天向上
  • 要贏得領導的喜愛,不需要「拍馬屁」,學會這三點即可
    事實上,領導者也不一定喜歡拍馬屁的部下,他喜歡的肯定是能幹和能說話的部下。這種會說話的人不一定要巴結領導,但是就是能讓領導舒服,這就是高境界的職場人。對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來說,想要得到領導的喜愛,卻又不想自己拍馬屁。那我們該怎麼跟領導說,讓他們覺得舒服?那麼,請注意三個要點。
  • 都是拍馬屁惹的禍:汪景祺腦袋被掛12年,塔利班被騙襲傷亡80人
    因此,勸君拍馬屁前要三思:職業有風險,入行須謹慎。 清朝有位官員,一直到52歲都沒有嘗到過拍馬屁的好處,等他突然想去嘗一嘗的時候,卻發現頭沒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他第一次拍馬屁,經驗不足,火候沒有把握好,拍得過於肉麻,結果惹惱了雍正,雍正帝下旨將那位倒黴的傢伙斬首示眾了。 那個52歲才決定投身於馬屁界的倒黴蛋名叫汪景祺。 汪景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出生於官宦之家,其父汪霖,曾任戶部侍郎,其兄汪見祺,曾任禮部主事。
  • 李誠儒質疑郭敬明,大鵬無腦站隊,拍馬屁也進不了郭敬明的男團
    主持人大鵬出來解圍,一邊倒操作不是情商高更像拍馬屁其實在這場鬧劇中,當時大家都挺尷尬的,這時候主持人的打圓場就特別特別重要了,作為當時主持人的大鵬也出來說了幾句打算結束這場帶有火藥味的對戰郭敬明被質疑選男團,嘲笑大鵬拍馬屁也夠不上郭敬明的男團標準
  • Yeri只因說了句話被罵拍馬屁!
    真是會拍馬屁」而被罵…明明只是想表達參與公演與有榮焉,在外國人耳裡聽來再正常不過的一句話,卻讓Yeri今天一整個下午都受到嚴厲的炮火攻擊,也讓人為最近的貝貝感到無奈。
  • 不用送禮物也不用拍馬屁。學習這三個套路...
    中年後還想晉升,不必送禮、拍馬屁,學會這3個套路肯定被重用!而中年人想要實現這一點,不需要給領導送禮物和拍馬屁,只要學會這3個套路,就有很大概率能被領導所重用,獲得更大晉升的機會。
  • 明知拍馬屁,可以獲得賞識,但就是做不出來,主要是價值觀問題
    職場智謀 」 專注研究人性的規律與智慧,揭秘職場潛規則以及辦公室政治 網友提問:在單位一定要拍馬屁巴結領導嗎?真的做不到,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