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生活還是職場中,總有那麼一些人想要靠投機取巧贏得高升,拍馬屁就是其中屢見不鮮的一種方式。然而不得不說,有的確實卓有成效,有些人靠著拍馬屁就能贏得搶先一步的機會,可實際上精明的領導們真的吃拍馬屁這一套嗎?
首先,我們不能否認一點,拍馬屁也是一種能力,它是一種眼色的較量。不是所有人都能細心發現領導們的變化,也不是所有人都敢上前與領導搭話。其實更多的人,都更怕馬屁沒拍成,拍到了馬蹄上,反而造成對自己不利的場面。所以,拍馬屁說好話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如果有兩條路,其中一條是通往目的地的捷徑,但有一定風險。我很好奇,有多少人還會選擇那條費事費勁的路呢?而拍馬屁在我們的印象裡其實就是在走捷徑,無非就是在投機取巧,不過我們都能看出來的問題領導們難道會因為一兩句好話就視而不見了嗎。
很明顯,並不會,精明的領導們很少會有人犯這樣低級的錯誤,將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換句話來說,就是我個人看你不順眼哪怕你能力再高我也不會委以重任。這樣的情況雖然有,但幹大事者不拘小節,如果在意這樣的個人情緒那未來勢必會有局限。
這不是再為拍馬屁洗白,只不過看問題要從多角度出發。領導們心中都存在著一桿秤,令他們偏下去的往往並不是那些好話,而是在能力差不多的基礎上敢於爭取的行動。每個員工都希望領導能看到自己發光,但忽略了一個前提,首先員工必須得告訴領導我可以,我十分想要這個機會,領導才會考慮。所謂的好話也不過是一個契機。
不過我所說的這種拍馬屁與那種溜須拍馬,助紂為虐還是不一樣的,那種行為確實應該遭到鄙視。我所說的這種拍馬屁是一種正常的展現方式,僅僅只是通過一些方式是讓領導注意到自己,而不是不分好壞一味的迎合領導。
實際上,這種一味迎合在領導看來也是極為瞧不起的。就在這幾天微博上看到了一個關於新東方創始人俞洪敏老師的一個談話,在這段採訪中俞洪敏老師就說道:「99%的私企老闆其實都是看不起拍馬屁的員工的。」為什麼呢?
因為私企比國企更在意進度與利益,競爭也更加激烈一點,在他們看來,只知一味迎合領導的人往往沒有什麼真的本事,比起那些埋頭苦幹的人,並不會為公司帶來高回報。另外,他們身處高位,最想看到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
不過實際上,無論領導有多看不起拍馬屁的員工,現實卻往往是那些拍馬屁的人更吃香一點。前面我也說到了,拍馬屁其實也是一種能力,哪怕算是開掛,也是靠自己得來的運氣與機會。所以拍馬屁說好話是真的有用,只不過需要小心以免拍到馬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