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對這種人「深惡痛絕」——經常在辦公室或是微信群裡「咋咋呼呼」,遇到上級刻意逢迎,甚至溜須拍馬,碰到平級或者下級尖酸刻薄、不理不睬,甚至會「出賣」大家的一些日常玩笑去討好領導。
我們常常無法理解這種人的思維模式,但在心理學家眼裡,過度熱衷「拍馬屁」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正常人確實無法理解。
從醫學上講,過度熱衷於拍馬屁存在2種心理問題:
一、缺乏安全感
過度熱衷「拍馬屁」其實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這些人在成長過程中,尤其是嬰幼兒時期可能嚴重缺乏父愛或者母愛。由於尋求親密感是人社會屬性的本能需求,所以長大後就會尋求補償,個別人可能出現過度的替代性補償,也就是在不停地討好上級領導時獲得被關注和被重視。如此才能獲得安心。
一旦上級領導「肯定」了這些人的行為,就會形成一種「心理強化」,她們的行為便會「愈演愈烈」。也就是說,如果一個「馬屁精」在你的團隊裡能很好的生存下去,必然有一個能與她「積極」互動的領導,形成了這種強化。
二、雙向心理狀態
大家可能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團隊中層裡這種熱衷「拍馬」的人比較常見。其實,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這類人往往具有明顯的「雙向心理狀態」。
什麼是「雙向心理狀態」呢?簡單地說,就是她們同時具有「媚上」和「欺下」兩種心理狀態。所謂「媚上」就是迎合上級領導,但是在這過程中她們自己也會由於工作或上級的壓力產生很多「怨氣」和「不滿」,而這些不良情緒就會向下級甚至平級發洩,從而出現「欺下」。此外,這類人往往會通過過度壓榨和出賣下屬勞動力的方法,以期獲得上級的歡心,更是「媚上欺下」的典型表現。
當然,不是所有的「拍馬屁」都是心理疾病。畢竟在職場或是生活中,這是一種「生存手段」,幾乎所有人都可能有過拍或被拍的經歷。另外,如果我們遇到「過度熱衷」拍馬屁的人也不要刻意「敵視」或者「躲避」,因為這種刻意往往會招致她們的報復,來滿足自己的心理平衡。
我是心血管內科張醫生,如果喜歡我的科普文章,就請點讚吧!還可以轉發這篇文章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關注我還可以看到更多心臟病的健康知識哦!就請點讚吧!還可以轉發這篇文章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關注我還可以看到更多心臟病的健康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