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品嘗舌尖上的潮汕:潮汕宴席,我們一起食桌去

2020-12-21 騰訊網

在很多人眼裡,潮菜就是牛肉火鍋、牛肉丸、腸粉、粿等.各式各樣的潮汕小吃,然而這些並不能代表潮菜的全部潮菜才遠不止這些!

潮菜的風味世界裡最隆重(有逼格)的莫過於 潮汕宴席了,在潮汕,「做桌」和「食桌」,是潮汕地區的一種傳統習俗。而會吃的潮汕人,吃宴席就像茂名人吃年例,是一件有儀式感的事情

那叫一個有氣場啊!!!

在潮汕,每逢誰家有喜事、大事,如婚嫁、添丁(生男孩)、「出花園」、「請仔婿」(請女婿)、長輩大生日、「番客來」(僑居海外的親人回鄉),或是有人參軍、升學、入宅,或是鄉裡「鬧熱」(社祭活動),主人一定會「做桌」宴請賓客,所以主人家對於「做桌」是非常重視的!

而參加筵席,潮汕人稱為「食桌」:

每逢重要的大事,主人家「做桌」,邀請親戚朋友,街坊鄰居等「食桌」,講究的 就是一種「吃勞熱」(吃個熱鬧)的氛圍!「食桌」已形成了一種傳統的食文化,人們仍樂於通過這一傳統習俗,敦睦鄉誼,聯絡感情,溝通關係,營造氛圍

潮汕人用「旁派」這個詞來形容菜式的豐盛,民間還有句俗語叫「食十二菜桌過旁派」(吃十二道菜很是熱鬧)!

僅僅是宴席上的冰山一角~

潮汕宴席上這豐富的十二道菜

到底有什麼專屬的潮汕特色?

食十二菜桌過旁派」

上菜有講究

潮汕宴標配的十二上菜的次序也是要按照規矩來,還講究「逐一上菜,邊上邊做」,頭道甜點上完之後,要按照先冷後熱、先濃後淡、先肉後菜的順序上菜。

從前菜、主菜吃到筵席終了的甜品,潮汕宴席的精髓便是保證所有菜品以最佳狀態出現在客人的面前。

四喜拼盤來開胃

首先,在潮汕宴大餐還沒開始之前,開場的就是這種潮汕特色的冷盤,喜宴的頭盤,先開開胃,把胃口吊起來先。

冷盤一般有四種美食,所以也叫做「四喜拼盤」。以潮汕滷製品或小吃和春卷,番腰果,肉卷等等組成,

頭尾甜

潮汕人很喜歡講究「頭尾甜」,也就是第一道和最後一道菜是甜品,寓意著從頭甜到尾,是一個非常好的意頭,這也是潮汕地區正式宴席的一個特色。

甜點可以是甜湯或是甜點,只要是甜的就好~而甜品的話可以用名貴的燕窩,或者是普通的蓮子百合、芋泥、芡實、白果等等這些。

芋泥白果

金玉滿堂

糕燒番薯芋。潮汕人的宴席最後都會上一道甜點,金玉滿堂是最經典的甜品。

蓮子百合甜湯

兩道高湯來穿插

潮汕人宴會上面的湯品一般不在一開始的時候上,也不會在最後的時候上,而是在上菜期間適當穿插,一般情況下都是兩道湯品,如雞湯,竹笙湯,還有燉湯等等。

乾貝竹笙湯

鮑魚燉湯

無鵝不成宴

廣府人說「無雞不成宴」,而潮汕人則是「無鵝不成席」。潮汕地區有著世界上最大的肉鵝品種獅頭鵝,而潮汕的滷鵝更是名滿四方。

GIF

老輩人在說潮汕滷鵝的時候說到,無論多麼名貴的宴席,只要桌上沒有一盤滷鵝,那就不能叫做宴席。所以直到現在的宴席上面,如果桌上沒有一盤滷鵝拼盤鎮場,會被認為不夠「旁派」!

一席潮汕宴半壁是海鮮,燉魚翅、鮑魚燉盅、蒸膏蟹、白灼大蝦、清蒸龍蝦、清蒸螃蟹、粉絲扇貝、還有鮮魷炒韭菜花等等都是宴會上的常客。

清蒸龍蝦

清蒸螃蟹

蒜蓉蝦

蒜蓉粉絲扇貝

鮑魚西藍花

清蒸魚

酥炸殿魚

生醃螃蟹

GIF

醃閘蟹有「海鮮冰淇淋」之稱,喜歡的人慾罷不能~宴席上的生醃螃蟹還講究擺盤!

生醃血蚶

血蚶鮮紅的顏色被認為是喜慶的顏色,而且血蚶的殼被潮汕人稱之為「蚶殼錢」,是財富的象徵!圖/大眾點評@蕾蕾肉球球

生醃生蠔

蔬果來解膩

潮汕宴的最後總少不了青菜和水果來解膩!當看到青菜上桌,就證明宴會即將結束了,這個時候,客人也陸陸續續離席了。

宴席的最後,水果壓軸,吃點水果解膩,不要太舒服了!

相關焦點

  • 潮汕食桌習俗
    文 、圖 / 周建苗住在潮汕,一個人隨著年紀的遞增,輩分也隨之遞增,便接觸了一些長輩待遇的習俗禮俗,例如「食桌」等。在正式的潮汕公眾場合,作為長輩,「食桌」這一潮汕習俗禮儀,不能不懂,否則便會出醜、失禮儀,那是十分尷尬的。
  • 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帶你吃遍潮汕美食,每一樣都垂涎三尺
    舌尖上的潮汕,盤點潮汕必吃10大美食,看看你都吃過哪些?對於吃貨來說,潮汕是一定要去的。我在廣東工作了好幾年,離潮汕還是蠻近的,做個高鐵一個小時就到了。之前一直都嚮往潮汕那邊的美食,也是計劃了好久,這次我終於實現了我的美食夢。潮汕歷史很悠久,流傳下很多美食文化。今天我就帶你吃遍潮汕美食。
  • 潮汕90後做桌師傅上央視!12道菜桌旁派到你驚!
    傳家本事 待客之道:潮汕做桌廚師郭盛濤 七歲時,90後的郭盛濤跟爺爺參加了人生中第一次「辦桌」,從此,他就與「辦桌」結下了不解之緣。師從潮汕地區的「辦桌」名師學藝多年。「辦桌」文化是閩南、潮汕文化圈所獨有的一種文化形態,上門做桌這種宴席方式在閩臺、潮汕也很流行,通常稱為「辦桌」,有「辦菜桌宴客」的意思,而辦桌的菜餚就稱為「辦桌菜」。那些靠上門替人辦桌的廚師,通常都居無定所,四海為家,做完了東家又做西家,做完了紅事又做白事,所以被蔡瀾先生稱為「流浪的廚子」。到了約定的日子,這些做桌廚師就會在顧主宴客的廳堂附近搭建起臨時廚房,開始準備酒桌。
  • 如果沒有在潮汕吃過辦桌,你永遠都是個外人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玩法,但是把鄉宴和做桌做到極致的,還是在廣東,而在廣東,最有代表性的是潮汕。潮汕的確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去許多次也總能見到新東西。比如我去過潮汕很多次,都沒有吃過這種鄉間宴席。但是在這種宴席中,隱藏著一個真實的中國。
  • 不用去潮汕!帶你去吃石家莊裡正宗潮汕牛肉火鍋,搶肉一度失控
    大家都知道潮汕火鍋的牛肉,一頭牛就能有上百種的吃法,不管是牛身上的任何部位,潮汕人都能切出花、涮出花。我第一去大吉利潮汕牛肉火鍋店的時候,老闆就給我講過一個故事:之前有一位客人在火鍋吃到一半的時候,叫店員裡撈去鍋中的浮沫,這讓店員是哭笑不得。
  • 沒有菜單的潮汕菜!這家百年老店,隱藏在千燈湖19層高空中……
    關注公眾號,百年潮汕菜等你~/ 尋潮記·百年銀屏◆ 高端潮汕私人宴席 ◆//百年潮汕老字號『尋潮記·百年銀屏』正宗潮汕風味,主打特色海鮮高空雲端品嘗精緻潮菜提前預約才能吃!其選料考究、刀工精細,色香味俱全,滿目琳琅共品嘗。沒有菜單的潮州菜,尋潮記·百年銀屏黃燜勾翅魚翅在潮汕菜系中,代表著一種高尚的地位。一般在高端宴席才能吃到。勾翅整翅下鍋燜至軟爛,舀上一羹微黃透亮,味道鹹鮮多汁。
  • 有一種旅行,叫做我去了潮汕-----御酒店潮汕尋味之旅~
    如果把這個問題放在「知乎」上問,一定會有著各式各樣的回答,而且總有一個能符合你的心意。對我來說,上周老婆微信我的這段話:旅行,其實就是用一雙嬰兒的眼睛去看世界,去看不同的社會,然後,讓視野變開闊,身心變舒展,而後更好地經營感情、感悟生活。大媽開始講雞湯文了。
  • 食桌:潮人進餐的【禮記】
    宴席,潮人稱為桌,赴宴席稱為食桌。有關潮人食桌的種種講究現代人還知道多少呢?  我小時候聽過這樣一個故事:說一位傻子女婿要去食桌。如果是普通的宴席倒也罷了,偏偏赴的是「仔婿桌」。等到宴會結束,才與廚師幫工一起「食桌腳」,也就是吃宴會的殘菜剩酒(實際還是留有一些菜的)。聰明的女兒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暗中用一根紗線綁在夫婿的腳上,一頭拉進廚房,約好她每拉動一下就挾一次菜。不想中途一隻母雞經過時纏上了紗線,母雞不斷掙扎拉線,傻仔婿便不斷挾菜。這就出現了一個很怪異的場面:所有的人都跟著傻仔婿挾菜,挾得滿碗滿盤;大家面面相覷,最後哄堂大笑。
  • 食在粿香,味在潮汕
    潮汕鄉村做粿文/周建苗1「潮汕人,尚食粿」,這些說的,不僅僅是一種獨特的潮汕文化,更是一種舌尖上的美味而潮汕「禾埔」(男人),則會圍著圩裡、村裡的池塘及小店,時不時不提回一些豬肉,買上一隻雞呀鴨的,還用捎回一條魚等的。然後,他們便開始了殺魚、殺雞鴨,於村裡清清河水的河岸邊給雞鴨拔毛、破膛,帶回家中的大灶蒸煮。
  • 潮汕菜,給你最濃烈的年味兒
    潮汕菜以「色、香、味、形」俱佳而遠播海內外,深受世人讚美。1988年國家副主席王震品嘗潮菜後,欣然命筆題下「潮州佳餚甲天下」的贊語。潮汕由於潮汕籍海外華僑的往來,博採海內外名食之精華,菜式豐富多彩,質量精益求精,儒雅高檔,精工烹製,原汁原味,清淡可口,潮汕牛肉丸、潮汕粿汁、清湯蟹丸、鴨母捻、無米粿、滷水鵝腸、潮汕蠔烙、春卷、粽球等新年美食深受廣大「吃貨」的喜愛。
  • 魚飯:被《舌尖上的中國》遺漏的潮汕美食
    翻出一篇關於潮汕魚飯的舊文救急,原文首發於公眾號「潮汕物食」。)《舌尖上的中國》熱播了兩季,被眾多吃貨奉為聖經,捧紅了一大批出鏡的美食,但早範姐發現它竟遺漏了俺大潮汕最具地方特色、又最大眾化的海鮮菜餚——魚飯。是不是立馬腦補了一鍋魚混合著米飯?或者米飯上面放著一塊魚,類似日本的鰻魚飯?再不濟,也是一碗米飯配一盤魚吧?
  • 「食在廣州,味在潮汕」的潮汕美食有哪些呢?
    是西安的肉夾饃,或者又是重慶的火鍋,串串,那今天我們要說到的其實是潮汕美食。美食家蔡瀾先生,曾說過,「食在廣州,味在潮汕」,那《老廣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國》這些紀錄片,都不會缺少對於潮汕美食的描述,潮汕人不僅吃的東西雜,而且花樣也非常多,潮汕地區呢,本身就是共用一個揭陽潮汕國際機場,從機場坐大巴到潮州或者是汕頭,僅需要一個小時就可以了,所以很多來旅遊的朋友,他都會選擇一次性地去吃遍這兩座城市。
  • 生醃、魚飯,婆參、響螺,不用去潮汕,在廈門就能吃到潮汕美味
    說到潮州,我們必然會連著汕頭,因為潮汕美食,給了我們太多強標籤,牛肉、打冷、鮮、精緻、獅頭鵝、最貴的私房菜……等等。前段時間,《風味原產地》熱播,講的就是潮汕美食。舌尖總導演陳曉卿老師有句話說得好:「潮汕是中國美食界的一座孤島。如果一個中國人說他是美食家,卻沒去過汕頭,他就不叫美食家。」
  • 食桌,潮汕人進餐的禮記
    宴席,潮陽人稱為桌,赴宴席稱為食桌。潮陽人食桌非常有講究,特別是在鄉下這些還保留八仙桌的家庭,圈哥去到不管兩英、和平、峽山等地的親戚家,如果被挽留下來吃,那麼多多少少會有要注意的地方。下面是圈哥在網上找的相關資料。
  • 潮汕方言中的「食」文化真有趣!
    潮汕話本身有八個聲調,除了潮汕口語、口頭語、俗語之外,就是一字多義,就比如「食」這個字不僅僅是吃的意思,下面來聊聊潮汕方言中的「食」文化。 潮汕方言中的「食」就是沿用古漢語的,食字潮汕發音是[遮8],這個字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頻率是非常高的,我們也能從古籍古詩文中找到諸多食字的語句,比如《詩經》中的「碩鼠碩鼠 無食我黍」,《賣炭翁》中的「賣炭得錢何所營?
  • 《舌尖上的中國》之潮汕蠔烙
    備受關注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開播後,令人垂涎欲滴的中國各地美食再次呈現於螢屏,其中,汕頭的西天巷蠔烙以及澄海蓮下「銀屏蠔烙」現身其中,再次讓汕頭美食揚名天下
  • 潮汕過中秋,你知道多少?
    潮汕的民間家家戶戶,家中都供奉著一個先祖的香爐,每至過重要的節日之日,也就會請出香爐,弄上滿滿的一桌美味佳餚,祭拜先祖,「滿家」團圓,燒些紙錢,孝思報本返始。同時,家人也會聚在一起,歡歡喜喜地吃上一頓團圓。同時,潮汕的中秋,晚上還有千家萬戶「拜月娘」的習俗,大街小巷熱潮湧動,孩童追逐,歡聲笑語,十分熱鬧。
  • 尋味鹽鴻|鹽鴻「薄殼米」因一部潮汕美食《風味原產地·潮汕》紀錄片又火了!
    「人間餓爸」陳曉卿,繼《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後又放出大招——《風味原產地·潮汕》,給大家全方位、立體式、多角度的呈現潮汕美食的精髓。牛肉丸、魚丸、滷水、粿條、生蠔、薄殼米……光是聽到這些名詞,就讓人忍不住口水暗吞。
  • 潮汕這10種「黑暗料理」,讓外地人聞風喪膽!
    其實潮汕的鼠殼粿是用鼠麴草做的,清涼又解毒喲!外地人眼中的食桌黑暗點評:為什麼要讓水果和醬油在一起!你這樣做對得起其他食物嗎嗎?什麼?你們龍眼、楊梅、荔枝、菠蘿、西瓜、芭樂、香蕉統統可以蘸醬油?你們是吃醬油長大的戰鬥種族,是在下輸了
  • 撈五條人的正確打開方式,不去潮汕枉少年|沙丁魚計劃
    新疆終於清零了可你們都去撈五條人了……如果你也陷入這條全民熱點,何不試著跟著我們一起思考,是什麼樣的水土養育了這樣市井不羈的兩條人?新疆終於清零了!這意味著我們熬過的每一個隔離中的日夜、不肯認輸的認真研發疆外的每一個目的地,和《樂夏》中又被刷下去的五條人一樣,成為這個焦灼的漫長的夏日裡最獨特的至暗時刻後的撫慰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