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赤壁賦》「無盡藏」向蘇東坡致敬 70後代表性詩人曾蒙出新詩集

2020-12-25 騰訊網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不是你栽培的就不能叫植物/不是你熄滅的就不能叫火焰」 ;「是該寒冷了/是該給風以衣服的待遇了」;「我喜歡過深夜的腳步聲,像雨水鑲嵌在水泥地面」。 ……這些詩句是來自70後代表性詩人曾蒙最新出版的詩集《無盡藏》,2020年秋天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這是曾蒙公開出版的第三本詩集。詩集中收入《意想不到》《火焰》《擋不住的星光》《圍城》等作品,是曾蒙在2016年至2018年三年內創作的作品精選,也是他一部讓他比較自信的一部詩集。

這部詩集也得到詩歌圈內的認可。比如資深詩評家陳亞平評論說,在詩集《無盡藏》裡,詩人曾蒙用這幾年自己歸納出來的小敘述主義手法,讓人們過去沿用的基本敘述手法有了新的變化,重建了他個人跨界的書寫譜系。《無盡藏》展現的那種綜合暢寫的表現形式,體現了詩人2016年—2018年對詩歌創作做出的全新越界,包括新世紀這一段創作時期體現的創作前景。

曾蒙是蘇東坡的粉絲,他原本做了些準備,想在2018年左右寫一首長詩獻給偉大的蘇東坡,到現在也沒寫成。這次出新詩集,他借用了蘇東坡《赤壁賦》中的「無盡藏」作為新詩集名字,以表致敬之情。「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曾蒙

重慶、成都是中國詩歌界的兩座重鎮,近一二十年來滋養出了眾多優秀的詩人。曾蒙就是其中一位,他也是中國70後詩人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畢業於西南大學的曾蒙,大學畢業後在攀枝花工作、生活,至今已經二十多年。一直在衛生部門就職,目前在醫院工作的曾蒙,遠離熱鬧的光環地帶,在業餘時間勤懇寫詩,成就斐然。迄今已在《詩刊》、《星星詩刊》、《詩選刊》、《揚子江詩刊》、《山花》、《青年文學》、《北京文學》、《草原》、《紅巖》、《西藏文學》、《湖南文學》等海內外文學刊物發表詩歌、小說、隨筆、評論近900篇(件)。

曾蒙說,攀枝花比較偏遠,不僅僅是指地理位置,而且在文化心理上也是如此。「因此,要想在文學藝術上有更大的突破,需要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定力和努力。更需要的是相對於成都和重慶的詩人們,更多的耐得住寂寞的平常心,是的,寂寞和孤獨。」

不同的人,開始寫詩的理由都不盡相同。 曾蒙生性敏感、細膩,可能這是藝術的天賦。初中遇到一位很好的語文老師,從此與文學相遇。16歲的某一天,他在家鄉的小閣樓上寫了首散文詩,不過癮,又寫了首短詩。投搞後都發表了。他也寫過小說、隨筆什麼的,但最喜歡的還是寫詩,詩歌鍛鍊的是語言,而語言無窮無盡。

詩從何而起?在很多人看來,這都是比較神秘的。但是曾蒙說,寫詩在他看來是生理需求。觸發他寫詩的場景,「有可能是一個場景,一片落葉,一個詞語的觸發,而引起寫的衝動。把它引成一首完整的詩,也是自然而然的,並沒多少神秘性。」相比其他題材,詩歌的受眾理解門檻要高一些。寫了不錯的詩歌,如果得不到應有的共鳴,會是一個令人孤獨的事情。但曾蒙覺得不必為此糾結,「寫好自己的作品,其他都是次要的。不要小瞧讀者的能力。」

相關焦點

  • 每年的今天,只要你知道蘇東坡,都應該對著明月背幾句《前赤壁賦》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 蘇東坡《赤壁賦》講課稿|連子波
    這一時期,他寫了四篇輝耀文學史的文章——《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後《赤壁賦》、《記承天寺夜遊》。《念奴嬌》詞較完全地體現了被貶後壯志難酬的慷慨鬱抑。《記承天寺夜遊》極短,全文如下:「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明。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 赤壁賦 赤壁賦-蘇軾(宋)
    《赤壁賦》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傷人在天地間生命的短暫和個體的渺小的語句是「          ,           。」2.在《赤壁賦》中,蘇軾用「        ,           」兩句概況了曹操的軍隊在攻破荊州後順流東下時的軍容之盛。3.蘇軾《赤壁賦》「       ,         」用比擬手法借簫聲寫愁情。
  • 前赤壁賦
    蘇軾《前赤壁賦》是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的賦。因後來還寫過一篇同題的賦,故稱此篇為《前赤壁賦》,十月十五日寫的那篇為《後赤壁賦》。《前赤壁賦》通過月夜泛舟、飲酒賦詩引出主客對話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弔古傷今的情感,矢志不移的情懷。全賦情韻深致、理意透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 朗誦/後赤壁賦
    婦曰:「我有鬥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於是攜酒與魚,復 遊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 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 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 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
  • 一天一篇文言文:蘇軾《赤壁賦》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連……都)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享有)。」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凌亂)。  相與枕藉(相互靠著)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 赤壁賦-蘇軾(宋)
    《赤壁賦》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傷人在天地間生命的短暫和個體的渺小的語句是「          ,           。」2.在《赤壁賦》中,蘇軾用「        ,           」兩句概況了曹操的軍隊在攻破荊州後順流東下時的軍容之盛。3.蘇軾《赤壁賦》「       ,         」用比擬手法借簫聲寫愁情。
  • 蘇東坡三詠赤壁,絕唱千古!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 @趙孟頫|後赤壁賦
    《前後赤壁賦》是蘇軾被黃州時期創作的名篇。趙孟頫所書之《前後赤壁賦》為行書長卷,用筆嫻熟、精湛。在筆法上直承右軍,以流麗挺健為主,線條溫潤凝練,外秀內剛。該帖分行布白疏朗從容,用筆圓潤遒勁,宛轉流美,風骨內含,神彩飄逸,盡得魏晉風流遺韻。趙孟頫《前後赤壁賦》紙本冊裝,共11開21頁,每頁縱27.2釐米,橫11.1釐米。帖共81行,935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許介川草書蘇東坡《前赤壁賦》書法作品欣賞(一)
    蘇東坡…《前赤壁賦》 信扎28*21(一)圖文:許介川許介川,1961年生於福建詔安。畢業於北京大學首屆書法藝術研究班。
  • 蘇東坡詩詞
    註:這首詞是蘇東坡在黃州五年間,自我突破、自我超越的一個政治宣言,才有後面井噴式的藝術成果。世事的風雨滄桑,草木的萬千變化,都被收納進了蘇東坡的生命裡。公元1082年,中國文學史充滿奇蹟的一年。在黃州,蘇東坡寫出了流傳千古的傑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
  • 赤壁!赤壁!道徒的覺啟
    蘇軾赤壁三篇,《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文章大都耳熟能詳,文採飛揚,輝煌燦爛,是文學藝術的瑰寶。於文辭我不做評述,而只分析其背後的含義。《赤壁懷古》,此詞開篇即說時空、地域、人,時空輪轉,物是人非,而江山不移,一樽還酹江月,江月還是當年的江月,而人卻不是當年的人,張若虛孤篇壓全唐,《春江花月夜》所闡釋的亦是如此,「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後赤壁賦·蘇軾
    第二段,從「江流有聲,斷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寫到「履巉巖,披蒙茸……」的山崖險情;從「曾日月之幾何而江水不可復識」的感嘆,到「悄然而悲,肅然而恐」的心情變化,極騰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鶴道士的夢幻之境,表現曠然豁達的胸懷和慕仙出世的思想。《赤壁賦》分前後兩篇,珠聯璧合,渾然一體。
  • 吳洪激|赤壁新賦
    夫黃州赤壁,原非凡地;大浪驚濤,亦系仙泠①,二賦一詞②,仰東坡之絕響;千秋百載,嘆故壘之傳神。或挹勝於南國,或藏奇於赤縣,或遐瞰於江左,或曛凝於楚津。梓邑披綠,佔秀水明山之浩氣;古城再詠,慰鄉關血土之英魂③。顧往必武操戈④,一多秉燭⑤,四光探寶⑥,先念西徵⑦。數百將軍,鐵馬冰河亮劍;萬千學子,文壇科苑追星。蘇郎夢杳,世事翻新。
  • 《後赤壁賦》蘇軾
    婦曰:「我有鬥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於是攜酒與魚,復遊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讒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 地域詩人聯展:赤壁詩人二十家
    ▼赤壁詩人詩選鄒荻帆20世紀80年代,葉文福與北島、顧城、舒婷等一同當選全國「十大中青年詩人」,2014年榮獲 「首屆聶紺弩詩詞獎」,2015年榮獲第二屆《詩歌周刊》「致敬詩人」。 2007年加入武漢詩人群體「象形」。著有詩集《然也詩選》。
  • 必背64篇古詩文鑑賞|​《赤壁賦》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 答網友問蘇軾《赤壁賦》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蘇子曰:「客亦知夫(fú)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zhǎng)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ze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fú)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gǒu)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 必背64篇|《赤壁賦》鑑賞及複習梳理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 【高考必背64篇】《赤壁賦》鑑賞分析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