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五兄弟用兩噸豆芽發家致富,年入幾百萬,創業從來不嫌晚!

2021-01-08 創業家

下崗等於失業,一直以來下崗是職業人士不想碰到的事事情,不僅在繁華熱鬧的大都市,即使是在偏遠孤僻的小鄉鎮,人們都認為失業以後的生活都非常困難。但是,一個家庭下崗五兄弟居然靠著豆芽創業,發家致富。

下崗的五兄弟住在棲霞區萬壽村,他們都是親兄弟,如今五兄弟在萬壽村建了一座600平方米的豆芽廠。廠房生產的無公害豆芽足有2噸多,這些無公害豆芽將從這個小小的廠房走向廣大民眾的餐桌上。

下崗以後怎麼創業?許多人都不明白,但是這五兄弟告訴人們該怎麼做。原來五兄弟都是下崗職工,他們互相鼓勵,一起創業,如今五兄弟的無公害豆芽已賣到蘇果、家樂福、時代、金潤發等好幾所大型超市。

這五位下崗創業的兄弟名字叫陳五一、陳就業、陳迎幸、陳五郎和吳世化。陳五一是老大,在他們家哥哥的跟媽媽姓,弟弟才是跟爸爸姓。上世紀90年代,兄弟五人先後下崗,五兄弟都嘗試過再找一份新工作,但因為年級比較大,被許多工作拒之門外,他找工作的路途上都不順利。

於是在2004年的一天,五兄弟商量一下,決定一起創業。老二聽一個朋友說起豆芽是個很賺錢的行業。生產七八斤豆芽只需要用一斤豆子,東北兩三毛錢一斤就能買到上好的黃豆,並且質量好的還能豆芽賣到一塊多錢一斤。其餘四個人都感覺很不錯,直接採納了老二的想法,兄弟五個東奔西湊借了60萬元就開始創業建立豆芽廠了。

建廠前,兄弟幾個先考慮了分工,經過五個人的商量後,決定老大負責全盤管理,老二抓生產,老三負責後勤,老四、老五負責銷售。兄弟五人各自負責掌握自己的職責,把豆芽事業幹的紅紅火火。

沒過多久,五兄弟就要面臨第一個難題,他們在購買豆芽設備時遇到資金不足的困難,僅僅是裝豆芽的六千個周轉箱就要10多萬元。於是兄弟五個決定自己動手組裝,用塑料箱代替昂貴的周轉箱。而如何製作呢?其實就是在塑料箱底打孔,讓黃豆透氣就可以了,每個周轉箱需要近2500個小孔,6000個塑料箱就要打1500萬個孔。這麼多孔五兄弟用電鑽整整打了三個月,兄弟幾個坐在一起一邊說說笑笑一邊打孔,這種無聊而且難熬的勞動也變不怎麼難以忍耐了。

打完了這麼多孔,需要的周轉箱齊全了,五兄弟就接著開始發豆芽了。負責生產的老二,將全部周轉箱清洗之後把黃豆放進裡面,然後再把箱子運送密封的車間,調好溫度和溼度,自動淋水設備就會自動淋水,就這樣做,四五天就能長出無公害豆芽了。

創業說著簡單但是做著難。一開始老二做出來的豆芽都不合格,只能整箱整箱倒掉,損失了很多錢。事情的成功,在於肯付出辛勤的勞動。在五兄弟的一次次失敗中,他們終於找到了生產好豆芽的方法,於是大家為無公害豆芽註冊了『七郎』這個商標。

現在,原來只有五個人的工廠已經發展到30名工人的廠房,年收入幾百萬,無公害豆芽的生產銷售也在逐漸進步,越來越好了。五兄弟的下一步的計劃就是擴大豆芽廠,讓更多人能吃上吃到五兄弟的無公害豆芽。

本文來自生意小哥,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相關焦點

  • 下崗五兄弟齊創業,發家靠這兩噸豆芽?
    下崗就是失業,這一直以來是人們不想碰到的事,不管在繁華吵雜的大都市,還是偏遠孤僻的小鄉鎮,人們都認為失業以後的生活都十分艱難。可一個實實在在的下崗五兄弟就靠豆芽發起了家。這五兄弟住在棲霞區萬壽村,這五個是親兄弟,他們在萬壽村開了一座600平方米的廠房。
  • 一位「老賴」的30年:數次創業,曾年入幾百萬,也曾想過自殺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一段百轉千回的創業人物故事。嚴夕奎是我的好朋友,安徽鳳陽人,今年59歲,在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中充滿著各種挑戰和磨難。近30年的時間裡,他多次創業,成功時做到了年入幾百萬,失魂落魄時大年三十吃不上飯,甚至還有過輕生的念頭。嚴夕奎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兄妹五人,他是老大。
  • 下崗女工再創業,開童裝店發家致富,靠的是一張卡,學會你也行
    很多老闆做生意最頭疼的問題就是客流,因為不知道如何去吸引顧客,基本上市場上所有的促銷活動方式都用過,但是取得的效果卻並不好。就算有的時候在活動期間吸引了一部分顧客,伴隨著活動結束,這部分顧客很快就流失了,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 女子工作致殘下崗後創業開毛線店 年利潤約有50萬元
    中國江蘇網11月17日訊 在宿遷市區幸福街道鳳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斜對面,有一家經營20年的手工編織毛衣店———冬玲毛線店。今年52歲的張冬玲是這家50多平方米老店的「掌門人」。張冬玲原是江蘇玻璃廠的一名普通玻璃搬運工。
  • 下崗創業十餘年一波三折 帶村民組團養豬名揚鄉裡 養豬大王也曾藏...
    他告訴記者,今年他種兩畝蓮藕,村養豬大戶程林利免費給他供種、供沼氣肥,還包銷藕帶、蓮子和蓮藕,「一年賺了5000多元,多虧了程林利」。程先戰是養豬大戶程林利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帶村民脫貧的一個縮影。下崗創業者程林利,十多年的創業故事可謂一波三折。
  • 河南小夥用豆芽凹造型做動畫片還有劇情,自稱在豆芽廠上班,每天都...
    12月24日,在河南商丘,在豆芽生產廠工作的王先生用豆芽擺出有劇情的動畫,每個造型都像是一幅精美的藝術品。王先生稱,自己每天和豆芽打交道,就想起用豆芽做造型。以前都是擺靜態的圖片,現在可以拼出動畫。網友評論延伸閱讀80後小夥用膠水作3D金魚畫太過逼真,家裡的貓看了都會去舔一位87年的小哥凌迅,最近因為逼真的樹脂畫走紅網絡。
  • 女護士年入幾百萬的秘密
    【網絡女主播年入百萬 揭奢侈生活背後】她是當紅網絡女主播,被粉絲奉為「女神」;她每天在家直播,能吸引15000名粉絲圍觀,年收入高達數百萬;而在2013年之前,她只是一家社區醫院的普通護士,月收入只有2000元。
  • 遷西劉文福:帶領群眾發家致富的領頭人
    2019年,鐵門關村兩委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將生態環境深度治理,改變「髒亂差」的舊面貌,經過兩個月的努力奮戰,投入104萬元,先後拆除違建534處,清理柴草736處,清理生活垃圾850噸,粉刷牆體2萬平米,清理河套達9公裡,使鐵門關村的人居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連續擁軍19年 這位山東「兵媽媽」送20噸水餃給火神山
    受訪者 供圖  近日,堅守在湖北武漢火神山醫院抗疫一線的子弟兵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20噸皮薄餡大的山東水餃。豬肉白菜、豬肉蘿蔔、白菜豆腐等不同口味,這些飽含沂蒙老區深厚情誼的「家常味道」也都來自於她。「兵媽媽」為火神山抗疫官兵送20噸山東餃子。受訪者 供圖「兵媽媽」為火神山抗疫官兵送20噸山東餃子。
  • 【婦兒快訊】石家莊巧手下崗女工蘇繡描繪「中國夢」
    牆上掛著大大小小的各種繡品,有精緻的青花瓷瓶、落葉繽紛的森林、絢麗的百花、熱鬧的五子送福,每件繡品都是邢蘭芳和學員們親手繡成的。「目前繡莊大概有學員4000人,銷路廣了,繡莊發展越來越好,年收益大概能達到20萬左右。」邢蘭芳介紹道,現在蘭芳繡莊的繡品出口到多個海外國家,如日本、美國、加拿大、西班牙等,需求旺季繡品供不應求。
  • 從下崗職工到產業領軍人物 他用「一顆梅子」帶動大理百姓致富
    從最初的家庭式作坊,發展到現在的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4年來,李協鼎帶領洱寶企業砥礪奮進,將小梅果做成了大產業。  從下崗職工到梅果產業領軍人物,李協鼎用「一顆梅子」實現完美逆襲,並帶動當地百姓脫貧致富。「1995年我下崗的時候,梅子價格最低到八毛錢一斤,還有更低的時候是五毛一公斤,老百姓覺得沒有錢賺了,大片大片的梅樹被砍掉,當時我看到這些非常難過又痛心。」
  • 責備東北下崗職工「不思進取」,是何不食肉糜
    2016年,她的母親張明傑被控犯貪汙、受賄和濫用職權罪,涉案金額超過3.5億元。從那時開始,她不時在社交媒體上為母親喊冤。在她今年喊冤的時候,有網友講述了身邊東北下崗職工的悲慘際遇,以此證明她母親連下崗職工的養老錢都貪,罪有應得。        不過,一位南方的博主發言改變了事件走向——他的父母當年下了崗,每天只有40元的救濟金,但父母靠著勤儉持家,也熬了過來。
  • 三本田園流古言:田園貴女、嫌妻當家、田園谷香,種田發家致富!
    三本田園流古言:田園貴女、嫌妻當家、田園谷香,種田發家致富!在蒸蛋羹的同時,她又熬了八寶粥,將半截倭瓜剁碎,用了個木盆裝著,又在木盆內放了白面,加了少許的鹽,這才加了水攪成糊狀,待鍋底熱了,用素油攤了個坨子。攤坨子的香味一陣陣的往外飄著,趙管家都忍不住吞了口口水。趙管家心中暗想,這姑娘還真是有一手的。做好了這一切,牛乳雞蛋糕也蒸好了。
  • 王守義:60歲借錢創業,32年只做3塊產品,靠8分錢利潤年入3億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諸葛亮口中所說到的創業,是指劉備打下蜀漢政權想要獲得三國統一,這個過程被稱之為是創業。而在現代生活中,人們所提到的創業是指從商贏取利益。
  • 【教育敘事】龔翠華:我的父親母親 ——家有兩噸半
    一個男人和兩噸半,那個男人在兩噸半面前「分量」實在有點不夠,我們暫時就不管他了。哈哈哈。先說首個千金,我媽。今年七十又四,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裡,她是標準的有德女子,沒念過一天書,但她對於我們幾姐妹的教育和影響很大。我媽不愛嘮叨也不愛給我們幾姐妹攤派農活。從來我媽都是自己默默的自己做自己的活兒,從不喊我們也不強迫我們幾姐妹該做什麼怎麼做。
  • 50歲的中年人、嫌打工收入太少沒有前途,想創業做什麼項目好呢?
    一個50歲的中年人,如果嫌打工收入太少,沒有發展前途,想創業做什麼好呢?對於這個問題,我以為中年人創業,首先就是要考慮風險。最好是選擇投資小、利潤高、起步低的項目來做。下面推薦幾個項目,都是比較適合一個50歲左右的中年人來做的,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 當用豆芽炒粉絲時,學習這個「小技巧」,豆芽和麵條味道鮮美
    當用豆芽炒粉絲時,學習這個「小技巧」,麵條很爽口,豆芽味道很好,超級下飯!粉絲可以說是一種人人都吃的食物。我們最常見的吃粉絲的方法基本上就是用粉絲燉,其實,炒粉絲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加豆芽炒一下,營養會加倍嗎?但很多人在炒粉絲的時候,炒出來的粉絲並不爽口,總是變成一團。如果我們想要麵條提神,我們應該這樣做。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當你用豆芽炒麵條時,你必須學會這一點技巧,這樣一來,炒麵很爽口,豆芽也很好吃,超級下飯。
  • 馬化騰五兄弟:難得的創業團隊
    之所以將創業5兄弟稱之為「難得」,是因為直到2005年的時候,這五人的創始團隊還基本是保持這樣的合作陣形,不離不棄。直到騰訊做到如今的帝國局面,其中4個還在公司一線,只有COO曾李青掛著終身顧問的虛職而退休。都說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在企業迅速壯大的過程中,要保持創始人團隊的穩定合作尤其不容易。在這個背後,工程師出身的馬化騰從一開始對於合作框架的理性設計功不可沒。
  • 炒豆芽不要直接下鍋炒,大廚教您正確做法,豆芽清脆入味不出水
    大家好,我是小董,一個愛做飯又怕長肉的90後,每天用簡單的食材做出美味的菜品!現在生活提倡健康飲食,綠色健康的食品。現在日常生活人們大魚大肉的比較多,所以醫生建議不要吃油膩的,要吃綠色健康的食品。,這樣可以去除豆腥味,還能減少烹飪時間,炒出來不會出水,將豆芽焯水10秒鐘撈出來,再過一遍涼水,這樣豆芽更脆爽,撈出控水備用4、熱鍋涼油,油熱放入蔥姜幹辣椒煸炒一下,炒香之後放入豆芽翻炒均勻,淋入少量白醋,這樣豆芽更脆,翻炒幾下放入蔥段,鹽,十三香調味,給它翻炒入味,出鍋前再加點香醋,增加酸味,最後出鍋裝盤
  • 單車美女丨日常拉爆男車友的豆芽小姐姐
    豆芽小姐姐在賽場上的拼搏精神、嫻熟的車技、優美的姿態、陽光的微笑,令人印象深刻,是不少車友心目中的單車女神。美騎:你什麼時候開始騎車的?是誰帶你入坑的?分享下你的入坑之路。豆芽:我是從2016年才正式開始騎車的,一開始騎車並沒有人帶我入坑,正確的說是自己給自己挖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