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如何打好消費者這張關鍵牌?

2021-01-07 聯商網linkshop

商業經營變得越來越複雜的情況下,我們永遠需要找到的是一個本質性的問題。在新零售格局下,無論環境如何變化,最重要的是把握消費者在新零售環境下的購物態度和行為特點,下文會通過新零售環境下的購物者的研究,來還原基於購物者視角如何實現全渠道銷售最大化。

毋庸置疑,購物者正在變得越來越複雜。從消費者產生購物的想法一直到最終購買形成,對整個過程構成影響的因素成千上萬。舉個例子來說,過去一個季度,一個非食品品類在京東單一平臺上,擁有190餘萬的購物者,產生超過1.2億的曝光量,超過5000個購物路徑,其複雜程度對於品牌商和電商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如果把這個複雜的問題做一個簡單化的梳理,首先要關注的是線上和線下購物者到底有什麼異同。

1、線上線下消費者不同

從性別來看,線下購物者女性居多,男性的比重較小;從年齡來看,線下購物者年齡相對偏高,特別是18-30歲線下購物者比例比較低的。而線上男性購物者比例要遠遠高於線下。

線上消費者的主要特點有:高學歷,高收入和年輕化。18到30歲的消費者佔比將近一半,這對於生產商、品牌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線上線下購買目的及頻次不同

購買前

線上和線下購買的目的有所不同:線下通常的是日常的補貨以及緊急購物,線上則可以歸結於休閒購和節慶購。

電商造節進一步促進了消費者在線上出於休閒和促銷購物。根據尼爾森統計,電商節的銷售可以佔到快消品全年電商銷售的三成。消費者選擇在電商節購物,其驅動因素主要第一是價格,第二是新品,第三是送禮。更重要的是,對於不同品類來說,這三個因素不盡相同。對於品牌商而言,需要研究自己的品類是否有價格促銷以外的其他機會。對於電商而言,需根據不同品類的特徵推廣不同的營銷活動。

尼爾森研究也發現,線上和線下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利益點也大相逕庭,消費者在線下購物更講求服務體驗的到位程度,在線上購物尋求的是物美價優,這也是品牌商和電商需要進一步探索的。

從消費者在線上和線下購物的頻次來看,超過一半的線下消費者通常只去兩家零售商,去三家零售商的消費者比例大幅度下降,但是44%的線上購物者會選擇去三個以上的電商平臺。究其原因,線下商店存在地域性限制,而線上購物為消費者提供了便利的對比條件,消費者可以對產品在不同的平臺上進行細緻比較。因此,如同線下經營一樣,鋪貨對於品牌商的線上經營也非常重要;此外,對於不同平臺間的促銷及價格機制需要有系統的統籌規劃。

購買中

購買中,線上線下消費者的購物籃也存在較大差異。我們對汽水和乳製品品類的線上線下購物籃進行比較發現:在線上,他們主要買的購物籃品類相似度很高,而線下,除了生鮮以外,兩類購物者的購物籃存在較大差異。也就是說,由於線上線下經營環境及競爭環境的不同,導致相鄰品類的購物籃存在差異,則線上線下的品類間聯動策略應有不同。


3、線上線下購買路徑不同

下面,讓我們再來從購物路徑角度,看一看線上和線下消費者的差異。根據尼爾森研究,對於快速消費品品類的購買,相對於購買前,品牌商有機會對消費者在購買中施加更大的影響力。

購買前

對於購買前的影響因素而言,品牌積累的重要性是廣告的兩倍。

然而,廣告投放又影響到未來的品牌資產的積累,那麼究竟廣告要投放在線上還是線下呢?什麼樣的投資才能實現最大的回報率?眾所周知,線上廣告正在侵蝕傳統媒體投放份額。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線上營銷花費比重越來越高的同時,其投資回報率卻呈現逐年下降。過去三年平均網絡營銷的投資回報率在1.9,而電視媒體對一個品牌長期的影響還是非常的高的,也就是說最好的投放是兩者兼顧。

在數字媒體日益碎片化的今天,線上廣告應該怎麼投放?廣告應該投在站內還是站外?以消費者攝入度較高的嬰兒品類為例。在線上,對於嬰兒品類來說,邊際效益最高的投資組合數量是5.4個觸點,其中45%更多是在電商站內,50%電商站外。如果再做一個拆解,電商站內有幾個比較重要的節點需要品牌商著重考慮,其中包括品類搜索、首頁展位廣告和推廣產品等等。而在站外,按觸點有效性,從高到低排列,依次是視頻前貼廣告、APP開機廣告、視頻中插廣告、展位廣告。所以,有效投放觸點組合和投放配比研究是幫助品牌商優化線上廣告投放的有效工具。

購買中

對於「購買中」這個環節,我們先來看看線下。如果把在線下購買進行一個切分,對於消費者而言,更多的影響在於是不是產品被消費者發現,進而吸引消費者。在「被發現到」這個環節中,多點陳列是非常有效的實現方式;在「是不是能夠被吸引」這個環節中,促銷仍然是最重要的要素。

對於線上的「購買中」環節,以尼爾森最新的全景銷售月監測數據為例,線上一個食品類的消費者高涉入產品線可以產生超過8,000條購物路徑,但是其中,對85%的銷量產生作用的是32條重要的節點。如果我們把這32條節點再做梳理,在提升流量引入後的轉化率環節下,以下六個節點最為重要:非搜索流量、點擊、瀏覽、加車、評價及重複購買。也就是說,最重要的是,在消費者經過的每一個節點上是不是有很好的推力,或者衡量的指標,尤其是流量的引入以至實現用戶的最終突破。

購買後

隨著線上社交功能的發展,線上購物後的可視化程度較高,看到大部分消費者在線上做完購物後可能更多去寫評論,然後會遊覽別人的評論,然後通過社交或者是個人的微博微信進行二次傳播。

而線下體驗更多是非常抽象,通過口碑的傳播進行連接。然而,有意思是,隨著數位化的普及,消費者在線下購物後也慢慢結合到線上完成評論,也就是線上和線下的購後是融合在一起的。

最後,尼爾森研究發現,線上線下融合這種趨勢從消費者行為角度觀察,已經十分顯著。主流的六個快銷品品類基本上三成以上消費者可能選擇在線上收集信息最終在線下購買。同樣,也有三成消費者選擇在線下看貨線上購買。

這就告訴我們全渠道 —— 線上和線下融合的格局已經到來,並將做為一種常態化存在。

(來源:尼爾森市場研究)

相關焦點

  • 旅遊新零售 線上線下融合勢在必行
    「轉戰線下」也是由在線旅遊企業的競爭格局所決定的,更是一些在線旅遊企業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選擇。圖/視覺中國融合隨著「新零售」潮流的席捲,旅遊行業同樣也針對這一模式積極展開摸索。在線旅遊平臺在蠶食傳統旅行社市場份額的同時,又在價格戰之後重新審視旅遊服務的價值回歸線下。
  • 有奶粉線上線下差價達82元,乳企如何打好「線上+線下」這張牌?
    乳企扎堆殺入線上,經營環境同時變得越來越複雜,該如何保障目前渠道利益的基礎上,綁定更多消費者?價格戰也許並非品牌唯一的選擇。乳企們忙著進駐電商平臺趕上新零售大潮,本無可厚非,但是通過低價跑量的模式進行運營,線上線下價格成為產品渠道不斷互相傷害的利刃,同時也極有可能損害中小乳企立足市場的根基。因為傳統母嬰渠道目前始終是嬰配粉銷售一哥,也是各大乳企都想要力爭的銷量保障,尤其是並不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品牌積澱的中小品牌。
  • 寶貝格子開啟母嬰市場新零售模式,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企業線上線下加速融合,寶貝格子引領新零售業態發展>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發,激發了母嬰行業的變革意識,線上線下融合加速,母嬰新零售體系日趨完善,期間也湧現出一些新模式,新業態,新方法,如智慧升級,全域營銷,線上直播等。
  • 2018電商線上線下加速融合,雙十一助力品牌融入新零售
    雙十一線上線下融合密不可分今年京東11.11將攜手60萬家門店,消費者在以上線下門店購物和線上獲得的是一樣的實在優惠、豐富權益、優質商品和互動化娛樂化的購物體驗。全面融合線上線下資源,以更完備的零售基礎設施、更先進的零售科技為消費者開啟無界零售2.0的全新消費體驗。
  • 易觀發布《中國智慧零售專題分析 2018》:線上線下融合是未來趨勢
    報告將智慧零售的要義分解如下:零售要素的數位化是智慧零售落地的基礎;運營流程的智能化是智慧零售實現的關鍵;多渠道、多業態和多場景的融合是智慧零售的新常態;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環式價值網是智慧零售的核心。電商是掀起此次零售業新浪潮的主力。
  • 依託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策略,茅友公社將引領新零售下一步潮流
    新零售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在網際網路的依託上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重構人、貨、場的結構,從而滿足用戶的需求,徹底改變了傳統零售的模式。在很多看似非常傳統的行業領域,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很多企業都在2020年加速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嘗試,賦能品牌轉化價值,其中就包括白酒行業中的細分領域——老酒。
  • 2018電商線上線下精準融合零售新模式遍地開花
    2018年的618電商大戰中,「線上線下融合」已經成為新戰場。以生鮮超市為例,生鮮作為高頻剛需的消費品,已成為商家必爭之地,永輝的超級物種和京東的7FRESH等零售創新模式層出不窮。在生鮮方面,線上線下下融合的另一個案例,是京東到家。作為京東旗下無界零售即時消費平臺,京東到家著力於滿足消費者最後一公裡消費需求。由於消費者行為習慣的轉變以及即時物流模式效率的提升,本地生活即時消費市場快速增長。
  • 線上線下全面融合,齊彩「社交電商新零售」創造新商業模式
    齊彩早在《意見》出臺與實施之前,已在進行多方面探索和嘗試,並形成了適合於傳統辦公文具零售行業轉型升級的新模式,即以實體連鎖文化生活體驗空間為載體,融合社交電商運營的新零售模式,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形成齊彩文化生活服務平臺。
  • 供應鏈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線上線下融合創新驅動因素分析  線上線下銷售渠道開始顯現出相互融合的趨勢,線上線下融合使線下實體店獲得進一步發展,成為線上營銷渠道提升銷售的重要舉措。該書從四個層面探討了線上線下融合創新驅動因素。因此,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可以從本質上改變單一零售渠道的局限性,可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為行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從而滿足經濟建設提質增效的根本目標。  從產業層面來看,我國進入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供應鏈進行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引擎。
  • 線上線下新零售有哪些發展特點和趨勢?
    零售的本質是隨時隨地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新零售的本質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線上線下結合促使交易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新零售是對「貨-場-人」到「人-貨-場」的一次重構。
  • 線下低迷,線上迷茫,珠寶零售未來如何破局
    由於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廣大珠寶企業都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尤其是一直以來較為依賴的線下實體店鋪,在近幾年中已經面臨著客流持續下降的沉重壓力,此次疫情更是使其雪上加霜。在這一情景下,大家紛紛加快了線上化的布局,一時間進入了「全民直播」的狀態。
  • 雪玲妃逆勢駛入發展高速通道,線上線下融合是關鍵
    泛娛樂化時代,線上"種草",線下"拔草",成為Z世代購物新樂趣。作為深受Z世代消費者追捧的國民護膚領導品牌,雪玲妃戰略力推全新高端子品牌鮮葉,打通線上線下融合通道,通過線上線下的聯合運營為消費者提供最真實的服務體驗。
  • 2018年中國新零售發展現狀:消費升級與技術革新加快線上線下融合
    新零售通過應用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將線上、線下、物流整合在一起,提高社會商品流通效率,降低生產企業和零售商的銷售成本,從提升利潤。新零售與傳統零售和純電商的區別在於打通了兩者的界限,融合了兩者的優勢實現互補。消費者通過下單、倉庫直接發貨,並且通過雲計算,就近發貨,節約時間。
  • 《2018中國零售趨勢半年報》:線上線下精準融合、社交電商打破消費...
    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物流等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超市、品牌專賣店等傳統零售業態與電商平臺深度融合,2018年中國不斷湧現出更注重消費者體驗、集餐飲、購物、娛樂、休閒等跨界消費場景於一體的創新模式零售業態。21世紀經濟研究院、艾瑞諮詢基於國家統計局數據及京東電商消費數據等,聯合推出《2018中國零售趨勢半年報》。
  • 元祖線上線下相聯動,營造場景無界化新體驗
    線上渠道包括電商平臺、自營商城、微信公眾號等,是全時全域的用戶觸點,讓消費者隨時隨地獲取內容,體驗場景無界化,同時形成的大數據反哺實體。元祖不斷整合線上的數位化渠道以及線下的品牌資源,將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零售模式作為發展新方向,不斷提升品牌價值。
  • 知識報告|從線上線下發展,看休閒食品新零售巨頭差異化布局
    在線上增速趨緩、獲客成本增加、流量紅利消退的背景下,加之休閒食品即食性、隨機性的消費特點,再加上線下佔比80%以上的渠道特徵,未來線上線下渠道融合,多維度觸達消費者成為休閒食品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疫情的衝擊下,眾多休閒食品企業加速線上線下融合速度,現階段乃至未來休閒食品行業發展方向如何。
  • 零售行業,是線上重要,還是線下重要?
    在零售行業中,線上和線下營銷策略各有各的特點,線上營銷就是通過網絡媒介來與消費者進行溝通,通過電視廣播、自媒體平臺、直播帶貨等等,線上營銷模式不拘泥空間的局限,展現給消費者的是一種宏觀上的產品特徵,節約了實體店面的成本,線上營銷策略具有方便快捷、省時省力的特點,這是遠遠勝於線下企業的一大特色,人們會從線上營銷中發現很多物美價廉的產品,也會增加消費者的選擇性
  • 2018中國零售趨勢半年報:線上線下融合加速、社交電商打破消費邊界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艾瑞諮詢基於國家統計局數據及京東電商消費數據等,聯合推出《2018中國零售趨勢半年報》。報告認為, 2018年上半年零售發展主要呈現三大趨勢,線上線下融合加速落地,社交電商異軍突起,泛零售品類不斷擴展。另外從消費人群和行為來看,代際變遷與消費升級為主要特徵。報告還發現,2018年地區間消費日趨均衡,高質量發展是方向。
  • 國美零售踏上商業模式變革之路,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2020對於零售行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為新冠疫情的衝撞,國內零售行業不得不另闢新營銷方式。在此期間,國美零售也意識到線上線下相融合才是新的零售商業模式變革的必由之路。
  • 國美線上線下融合加速度 數位化賦能服務消費「觸網」
    當有的企業緊盯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造噱頭引流量的時候,一向穩紮穩打的國美,正在通過技術升級、數位化賦能、融合線上線下雙平臺優勢,讓服務發揮更大的作用,深入社區為萬千民眾的品質生活創造便利。服務基層群眾的剛需,從來都馬虎不得,面對社區流量的高光時刻,比起瘋狂地跑馬圈地,更重要的是如何通過技術進步催生新需求、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