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路鎮尊老敬老建慈孝文化廣場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古路敬老人、西彭護幼童、迎龍倡共富、建勝送服務。重慶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昨天召開,與會的各區縣(自治縣)宣傳部、農委、文明辦負責人及文明村鎮代表走進渝北區古路鎮、九龍坡區西彭鎮、南岸區迎龍鎮、大渡口區建勝鎮,現場學習幾個文明村鎮的精神文明建設經驗。

此次會議是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意見》和市委三屆五次、九次全會精神,目的就是通過經驗交流,進一步加強我市新形勢下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全市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在渝北區古路鎮,霏霏細雨讓小鎮顯得格外清幽。參觀中,巴南區花溪街道建新村村委會主任蔣霞不時低頭做著筆記。她說,古路鎮從人倫親情入手,大力弘揚慈孝文化,以此推動精神文明創建,這種做法很值得大家學習。她說,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通過政府帶頭,引導村民從比吃、比穿轉變為比孝心、比文明,有利於營造良好社會風氣。而古路鎮寬敞平整的慈孝文化廣場,更讓蔣霞羨慕不已:「我們村裡愛文娛活動的村民很多,可就是差一個活動場地,我要把古路鎮的辦事經驗帶回建新村,造福建新村民。」

參觀途中,與會人員正巧遇上從渝中區趕到古路鎮來送字的汪海澄老人。從媒體報導中得知該鎮正打造慈孝文化後,81歲的汪老執筆書寫50個小時,完成了一幅竹書「榜體微字」作品。紅紙上,金燦大字「古路」很是耀眼。細看之下,兩字竟由總計6000個小「古」字組成,著實是件精細活。

身處迎龍鎮「北鬥鋤禾開心農場」,大家手中的相機閃個不停。九龍坡區文明辦副主任楊躍貴說,「開心農場」既能幫助村民增收致富,又能帶動城鄉互動,在雙方交流、交融中提升村民質素。

長壽區文明辦主任張恩楷認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一要改變農民陳舊的生活觀念,二要豐富農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三要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下一步,長壽區也將規劃布局一些典型村鎮,通過縮小城鄉物質、精神差距,真正實現城鄉統籌發展。他說:「今天現場參觀的四個村鎮各具特色,不僅給大家指明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方向,還給我們鼓了勁、提了速,我們有信心,今後選出來PK的文明村鎮將越來越多。」

據重慶日報

相關焦點

  • 山東平陰孝直尊老敬老之 一座雕塑傳播經典孝善故事
    山東平陰孝直尊老敬老之一座雕塑傳播經典孝善故事在4.6萬平方米的孝直村文化廣場上,居中而立的有一尊「孝侄」銅像,銅像定格為老人在侄子的攙扶下,其樂融融的生活瞬間,它訴說的是發生在孝直村的一個古老的孝侄故事。
  • 臺灣陳樹菊入選中華慈孝人物:兩岸慈孝之心亙古不變
    中新網杭州8月17日電 (項菁)「慈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不論是臺灣還是大陸,慈孝之心亙古不變。」17日,在浙江杭州舉行的第五屆中華慈孝文化節開幕式暨慈孝人物頒獎盛典上,入選2019中華慈孝人物的臺灣陳樹菊受訪時說。  跨越淺淺的海峽,今年70歲的陳樹菊第一次「登陸」。「很早就期盼能看到大陸風光,但我不想花錢在旅遊上。錢,要給有需要的人。」
  • 朱哲琴出任中華慈孝文化大使 將獻唱古剎杭州靈隱寺
    }責任編輯:史建磊     圖為2018中華慈孝文化大使朱哲琴。 中華慈孝文化節組委會提供    中新網杭州8月22日電(謝盼盼)以一首《阿姐鼓》的演唱而享譽世界,如今致力於中國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親善行動的著名藝術家朱哲琴有了一個新身份——「2018中華慈孝文化大使」。8月26日她將參與中華慈孝感恩音樂會,獻唱千年古剎杭州靈隱寺。
  • 李玉剛出任2018中華慈孝文化大使 8月獻唱杭州靈隱寺
    7月1日,著名藝術家李玉剛受邀出任「2018中華慈孝文化大使」,其表示,將義不容辭地與所有人共同助力中華傳統「慈孝」文化的傳承,弘揚「慈孝」新風。8月26日晚,李玉剛將在杭州靈隱寺舉辦的中華慈孝感恩音樂會上獻唱,為中華慈孝文化的傳承助力。
  • 弘揚養老孝老敬老傳統 常德市衛健委開展「敬老月」主題活動
    10月1日至31日是全國「敬老月」,今年「敬老月」的主題是「弘揚養老孝老敬老傳統,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會」。據悉,常德市老齡辦組織在全市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養老孝老敬老活動。旨在通過「敬老月」活動,大力營造全市養老孝老敬老社會氛圍,切實增強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來源:紅網常德站作者:彭薇凝 編輯:鄭江暉 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 杭州靈隱寺光泉:五年凝心聚力 弦歌不輟堅守慈孝初心
    中新網杭州8月18日電 (方堃)「五年凝心聚力,弦歌不輟,是中華慈孝文化節不忘初心、弘揚慈孝文化的堅守。」8月17日,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在2019第五屆中華慈孝文化節上表示,人生天地間,慈孝本皆同,慈孝文化是中華文明的倫理起點,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根基。
  • 杭州靈隱寺光泉:積極發揮名寺「慈孝窗口」引領作用
    中新網杭州9月5日電 (記者 方堃)「中華慈孝文化節已成功舉辦至第六屆,充分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海內外炎黃子孫的文化認同。」9月5日,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在2020第六屆中華慈孝文化節上表示,杭州靈隱寺將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積極發揮名寺「慈孝窗口」引領作用,為浙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貢獻佛教的智慧和力量。光泉法師致辭。 王剛 攝慈孝文化是中華文明的倫理起點,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根基。
  • 「愚孝非孝」,從原創水墨動畫《臥冰》,看中華「孝道文化」
    現代的水墨動畫,多以早期的詩詞或者經典故事為製作背景,故事性和文化內涵兼具。最近看到的一部原創動畫《臥冰》,以《二十四孝》故事之一的《臥冰求鯉》為故事背景,通過現代化改編,講述了一個「子孝所以母慈」的頗具現代化意義的故事。
  • 成都孝感商會商訊 2019中國·孝感孝文化旅遊節開幕式
    10月10日晚,市文化中心大劇院燈火通明、激情澎湃,「慈孝中華·善行天下」文化惠民全國公益巡演走進孝感暨2019中國·孝感孝文化旅遊節開幕式隆重舉行
  • 濟寧創新孝老養老新模式,建設「周轉房」「幸福食堂」、日間照料...
    近年來,濟寧市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建設「周轉房」「幸福食堂」、日間照料中心、互助養老院等多種養老機構,創新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同時建設「孝老敬老愛老養老」教育基地,組織開展「孝老敬老愛老養老」活動,進一步倡樹「孝老敬老愛老養老」新風尚。
  • 浙江這個古鎮有個「慈孝節」,成為「慈孝家庭」,是最大的榮耀
    慈城古鎮坐落在浙江省東部的寧波城外,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慈」是這座古鎮的標誌。在慈城,世代流傳著一個「水上墳」的故事。傳說,很久以前,慈城的孟姓夫婦中年得子,十分寵溺,沒想到,養出了個事事不順父母心意的逆子,大家都叫他「拗孟公」。
  • 錫山雲林片區建文化廣場 3個景觀區年底建成
    中國江蘇網4月11日訊 最近,一條「錫山雲林將建文化廣場」的消息在本地人的朋友圈熱傳。記者昨日從有關部門獲悉,這裡的確即將新建一座文化廣場,打造以無錫籍世界文化名人、元代四大畫家之一倪瓚為主的中國古典文化輻射區,同時與文化休憩中心、文化活動中心連接,提升城市公共服務功能,打造宜居宜業的現代城市生活社區。雲林文化廣場預計4月下旬開工建設,今年年底建成。
  • 景縣廣川有個李月娥,孝老敬老好美德
    人生五倫孝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在景縣廣川鎮傳頌著一個孝順媳婦的感人故事。
  • 探索農村老年公益事業新路子 讓孝文化代代相傳
    2015年回鄉發起孝行之舉,立足當地農村實際,以建成「孝行館」為平臺,弘揚孝文化,探索實踐農村老年公益事業新路子。  回鄉感言:建「孝行館」,成立孝行會,為老人送戲曲、送健康、送紅包,只有兩個目的:一來激發年輕人的孝心,帶動他們行孝道,種「恩田」;二來帶動其他先富起來的人,都伸出手扶危濟困。大家都重視培養好家風、好鄉風、好民風,農村才能安放鄉愁,才是歸處。
  • 【慈師父講古】冒險爆豆元粉
    在此修行很辛苦,常住們的手都因為長時間勞動而粗糙,可說是「磨手皮」在過生活,但是仍覺甘之如飴;堅守自力更生原則,這是因為精舍常住都有共同的心願——要做慈濟的靠山,即使負擔沉重,仍無怨無悔。本文選自《慈師父講古》瀏覽往期內容,請點擊藍色字連結:【慈師父講古】猴子爬樹不爬了【慈師父講古】大量產制「不掉淚蠟燭」【慈師父講古】看景氣,織棉紗手套【慈師父講古】手縫嬰兒鞋【慈師父講古
  • 元氏縣前營孝道活動中心發起人李耀青:用心經營「孝老事業」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張懷琛)每月逢農曆初八、十八、二十八,村裡凡年滿65周歲的老人都可免費享受孝道大餐,還有理髮、洗腳、義診等多項服務……這是元氏縣前營孝道活動中心發起人李耀青經營起的「孝老事業
  • 古24孝之七 彩衣娛親
    古24孝之七         雙彩娛親【原文】周老萊子,至孝。奉二親,極其甘脆。
  • 大孝高歌
    孝文化,也是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追本溯源,在遠古時代就宣揚孝敬父母,佛祖甚至教喻:不孝父母也是一種病。 廣義上講,孝、悌、廉、恥、忠、誠、信、義,都是孝文化的內涵與外延。一個不孝的人,於國會盡忠守義嗎?於友會明誠講信嗎?於官會持廉知恥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因而,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為了政權穩定、治國安民的需要,都會把孝道排在首位。
  • 渝北古路這些違法建築拆除 銅鑼山更美了!
    拆除銅鑼山脈的私搭彩鋼棚 渝北古路鎮因「古路」而得名,曾是大竹、長壽、么灘等地通往重慶的驛站,如今因「慈孝文化」而聞名。屬於渝北區近郊鄉鎮,是重慶兩江新區的重要區域。古路轄區內有菜子、銀花、希望、興盛、熊家、百步梯等6個村隸屬於「四山」銅鑼山脈,有石權村、裕民村、新橋村、同德村、菜子村、銀花村、希望村、興盛村等多個村涉及保稅港區、三環線、東環線鐵路、多寶湖開發區徵地開發。近幾年轄區企業數量急增,違規搭建臨時管理用房也隨之增多。同時,古路鎮屬於丘陵地帶,雨季汛期長,為防漏雨,居民在屋頂面或房前院壩搭建彩鋼棚,因此違法建構築物較多。
  • 明嘉靖皇帝父親恭睿獻皇帝朱佑杬、母親慈孝獻皇后合葬墓,明顯陵
    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迄於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歷時47年建成,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獻皇帝朱佑杬、母親慈孝獻皇后的合葬墓。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國家政府對其開始進行修復工程,因工程過於龐大,於2004年3月才全面竣工,歷時11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