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的時候,離不開食用油,家裡食用油吃完了,去超市購買一瓶,種類多、品牌多,總會找到一瓶自己適合的口味。當然,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還是喜歡「自榨油」,顧名思義就是自己把材料拿到作坊裡,進行壓榨,例如花生、菜籽、大豆都能壓榨成食用油,但是,近幾年關於食品安全問題屢屢發生,其中自榨油也是如此,甚至其中存在致癌物,這是怎麼回事呢?
導致這個情況,是因為在新聞上,看到一對夫妻,經營一家糧油店,把老家鄰居壓榨的花生油拿到店裡售賣,在市場監督管理人員檢查下,經過檢測,發現其中黃麴黴素嚴重超標,隨後對這批食用油進行了查封。
很多人會很疑惑,農村壓榨出來自榨油不是最安全的嗎?怎麼可能是致癌物呢?這裡說到的黃麴黴素,可能存在自己壓榨的油中,與壓榨的材料有關,例如有些壓榨的材料,包括菜籽、花生已經有發黴跡象,也拿去壓榨,很容易導致其中的黴素釋放出來,在食用的時候,就會損傷身體了。
暴露在外面的機器,很容易落上灰塵,如果你曾經去見過別人是怎麼壓榨食用油的,會發現環境簡陋,機器上有油膩,其中甚至附著很多灰塵、細菌,有些油脂可能已經有好長時間了,在壓榨的時候,會導致這些細菌進入壓榨好的食用油中,給健康帶來隱患。
壓榨食用油的時候,需要進行炒籽,把材料炒熟了,再進行壓榨,但是會因為沒有把溫度控制好,導致壓榨的時候,產生了多環芳烴超標,這樣的物質中,含有苯並芘,也屬於一種致癌物,影響也非常大。
黃麴黴素超標,已經是現在人們食用自榨油的時候,不得不面對的情況,一旦超標嚴重,帶來的隱患不容小覷,對於肝的損傷極大,嚴重的時候,還會引起癌的發生,這都是很危險的。
很多人會說吃了幾十年自榨油都沒有問題,認為這樣的說法有所誇大,事實上,在如今,食品安全越來越需要引起人們的警惕,對於可能存在的「禍首」,都應該避免,自榨油也是如此,在食用的時候,建議大家應該小心謹慎,不能吃錯了。
在準備壓榨材料的時候,如果發現材料已經發生黴變了,就應該丟棄,千萬不要再用來壓榨,只要黴變,其中必然有黃麴黴素,就算清洗乾淨,外表看起來一點黴斑也沒有,但食材內部已經黴變了,影響是非常大的。
對於壓榨的機器要密切觀察,如果上面確實有非常多細菌,落入灰塵,可以請人清洗一下,避免在壓榨食用油時,沾到這些已經被汙染的設備上,導致細菌汙染加重。
對於壓榨的食用油,最好吃多少壓榨多少,保證一個月到兩個月的量,一次壓榨一年的量,會因為其中雜質增多,加速變質速度,吃了之後,對身體並不好。
而在食用壓榨油的時候,發現所壓榨的食用油中有哈喇味,就應該丟棄了,這樣的食用油並不安全,一旦吃了,可能會存在更大的健康隱患。
吃了一輩子的壓榨油,或許很多人並不清楚,其中可能存在黃麴黴素這個致癌物,一旦任性食用,吸收這種毒素增多,嚴重的時候,會加速身體癌變。在壓榨食用油的時候,要小心謹慎,不能壓榨錯了,科學合理吃壓榨油才是最好的,錯誤食用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