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常樂丨問仙巷裡賣豆腐花的阿婆,30年如一日的堅持...

2021-02-16 今日常樂

天氣暴熱,每天的氣溫都在30℃以上

事實熱爆皮一

這樣的天氣裡沒有比能夠

吃上一碗冰鎮的糖水

在家躺著吹著空調來的舒服

在常樂有一條巷子非常有名

一到圩日就有一些自稱可以算卦的江湖人士來此擺攤

不管家裡遇到任何的疑難雜症無法破解的

或者走路不小心碰傷了腳指頭

都可以來這裡問一問、算一算看

話到此處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哪裡了

那就是常樂衛生院隔壁俗稱的「問仙巷」

但今天小編跟大家聊的不是問仙巷裡面的「能人異士」

而是在問仙巷賣豆腐花十多年的阿婆

豆腐花的由來:

淮南王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建都於壽春(今安徽壽縣)。

相傳,劉安不務政事,野心很大,不滿足只當一個有名無實的王,總想謀求一個更顯赫的實職,還醉心於長生不老之術,急於尋求靈丹妙藥。於是,他召集術士門客於八公山下,燃起熊熊的爐火,別出心裁地叫他們用黃豆和鹽滷來煉丹,結果「煉」得雪白細膩的豆腐。它雖非靈丹妙藥,可美味可口,別有風味。此物迅速傳開,風行於世,有詩為證:「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術,安生獲泉布」。自此豆腐腦成為漢民族一道著名的傳統小吃。

這位阿婆做的豆腐花非常好吃

爽口、醇香又便宜

2元/份起步

除了豆腐花,還有「雞窩籺」哦

甜的、鹹的都有

但小編最喜歡的還是阿婆做的豆腐花

據阿婆說:

每天凌晨5點就要起床準備材料

先吹好籺,然後再做豆腐花

一直忙到9點多10點才能出來擺攤

天天如此,已經30餘年了

阿婆還說:

她最早是在蠶種場門口擺攤

在蠶種場門口擺了20多年

後面才轉到問仙巷這裡

在這裡也擺了差不多10年了

風風雨雨幾十載如一日

做這些沒賺什麼錢

除了這些也不會做什麼

每天忙忙碌碌過得也很充實

看著大家喜歡吃自己做的豆腐花

心裡也是非常開心

小編打包了幾份豆腐花回去跟老父親一起吃

老父親也是很喜歡吃豆腐花

最樸實的人

最深的記憶

最簡單的攤位

最美味的小吃

最簡單的幸福

· · · · · ·

推薦閱讀:

醉美常樂丨李家水庫,一座精緻而美麗的小型水庫...

醉美常樂丨象古水庫,一個美如畫、勝似世外桃源的地方...

醉美常樂丨繞城公路即將貫通,已推進到翔和酒店,現場...

常樂發展丨常樂鎮將新建一個約佔地80畝的農貿市場!

本地趣聞丨常樂仔夏至自己劏狗,刨狗毛刨到發火...

常樂鎮中丨常樂人閒暇散步的好地方...

常樂徵兵丨常樂的熱血男兒,國家需要你!

記錄常樂丨帶你來菜市街「趁圩」,感受常樂人的別樣生活…

快遞收費丨常樂·石康取快遞如果還收費,請立即打電話舉報!

全新常樂本地新媒體【今日常樂】

 經過騰訊官方認證!

功能更加全面、內容更加權威

請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給個關注

創作不易,求打賞,求支持!😘

相關焦點

  • 阿婆和她的家人熬了14個年頭的豆腐花.
    「老闆,阿婆豆腐花怎麼沒有阿婆?」「婆婆年紀大了,就系屋企休息啦,八十幾歲了。」老闆也繼承了老奶奶的健談,人少的時候會和顧客聊聊天。老闆老梁介紹,阿婆豆腐花是阿婆還在「江湖」時的殺手鐧,也是2003年時創店時就有的元老級糖水。豆腐花有生津止渴、調理腸胃的作用,幾乎是每個顧客來吃糖水的必點之一。
  • 通過信封看歷史:上海老行當之賣豆腐花
    文/ 聞鍾集郵 楊文忠6月20日,上海郵政又推出了「上海老行當」系列郵資機宣傳戳中的「賣豆花」。第一次聽到豆花這個詞語,是在電視專題片《舌尖上的中國》。也出現了與之相關的行當,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細化,比如賣豆漿、賣豆腐、賣豆腐腦、賣老豆腐、買豆腐滷臭豆腐、買油炸臭豆腐……其中賣豆腐腦在南方被稱作賣豆腐花,於是在上海郵政的上海老行當郵資機宣傳戳中,就有了「賣豆腐花」的內容。一副擔子挑著各種的家當,走街串巷,一張小桌,幾把小板凳。這種食品一般都是在早上的早點。
  • 自己製作豆腐花,簡單又好學
    夏夏自己從小就很喜歡吃豆腐花,記得以前還是有人用扁擔挑出來賣,一邊叫,一邊賣,夏夏每次聽到叫賣聲都會跟爸媽要錢去買一碗吃,記得那時候還很便宜,5毛錢可以買一大碗。現在夏夏長大了,交通也發達了,也再也聽不到叫賣聲了,現在豆腐花一般在早餐店裡跟饅頭包子油條一起賣,夏夏最喜歡豆腐花配油條,一碗豆腐花配上一根油條,那滋味想想都要流口水。夏夏家去年自家有種點毛豆,沒來得及吃完,就收成黃豆存放在家裡,平時沒事的時候可以打碗豆漿喝。
  • 「益起來」探店③|一根扁擔,挑起三十年的豆腐花人生
    肩下鐵桶吱嘎聲均勻地作響,黃蓮英雙腳承重,晃悠行走,在密布的舊樓下、擁擠的巷道裡穿梭往來,躋身人流中的她不免顯得有些「突兀」。黃蓮英臉皮薄,吆喝羞於喊出口,於是拉上了兒子一起,走街串巷,這才緩解不少尷尬。「只要敢於開口,就可以多賣一碗。」撕掉了臉皮的黃蓮英想通了,開始衝破喉嚨的道道防線。「賣豆腐花啦。」
  • 南京人氣超好的阿婆茶葉蛋,秘方在這裡!
    水遊城對面的教敷營巷口有一位阿婆賣茶葉蛋,幾十年如一日的好味道,老式的小煤爐上架著一個鋁鍋,那裡面便是讓很多人都難以忘記的美味茶葉蛋,上班族冒著上班遲到的風險,也要排隊買來吃吃。
  • 阿婆的自助餐只賣2塊錢,她寧可撿破爛賣房子也不肯漲價,賠本賣了55年,而她卻說自己賺到了!
    這樣賣,根本掙不到錢!但這小攤一擺,就是50多年。攤位的主人是被稱為「清苦人守護者」的臺灣阿婆——莊朱玉女。為養活6個孩子,她以駕駛牛車為業,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成日裡帶著孩子四處避難。 戰亂中,一個女人帶著孩子,處境之艱難可想而知。走投無路時,幸虧窮苦的碼頭工人幫忙,才讓她渡過難關。這個恩情,阿婆一直記在心裡。
  • 廣州「網紅」阿婆牛雜時隔四個月再開檔,粉絲排長龍
    到底阿婆牛雜有多好吃?阿婆為了賣牛雜,背後到底有多艱辛?戳視頻↓↓↓前日上午,「阿婆牛雜」時隔四個月再次開檔,不少粉絲一早前去排隊捧場。據了解,在廣州吃貨群體中有一個說法——能夠吃上一口阿婆牛雜是一種緣分。
  • 巷口 ▏青春記憶裡的奶姥螺螄粉
    對於許多人來說,大部分的青春時光是在校園裡度過的,而校園周邊的美食也成了青春裡一道抹不去的亮色。而高中生活,一定是所有校園生活裡最為苦逼的一段,如果沒有一兩個女神,沒有一兩道美食,整日埋在書山題海裡的學生哥們想必是撐不下去的。對於鐵一的學生來說,誰才是他們的女神?你說神馬,冬梅姐……好吧,除了她以外。對,沒錯!就是伴隨了一代代鐵一人的奶佬和阿婆,以及她們製作出的美味的螺螄粉和豆腐花。
  • 80多歲的阿婆為何執著地要塞給民警100塊錢?
    民警趕緊將阿婆拉到應急車道上,勸說阿婆上車,但阿婆說自己暈車,不想麻煩別人,說什麼都不肯上車,情緒特別激動,堅持要自己走,掙脫了民警的手繼續往前走。民警無奈只得開著警車閃著警燈跟在後面,走了幾分鐘後,考慮到前面路段既有橋梁又有隧道,天氣又冷氣溫不到10度,民警再次溝通無果,只好抬著阿婆的手臂硬是讓她上了車。阿婆說暈車,民警細心地讓阿婆坐在副駕駛座上,並搖下車窗,將車慢慢駛出高速。
  • 一碗派潭豆腐花,三年來的堅守,如同我們童年般的美好記憶
    相信在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小小的三輪車,裝著豆腐花和涼粉,穿街走巷地吆喝著「賣涼粉、豆腐花咯~」。      在現在,儘管很少邊騎車邊吆喝著賣涼粉、豆腐花的。但在每個角落出現的小三輪,仍然能讓我們在停住前行的腳步。儘管那是一份很平常的美味,但是每過一段時間,總會想再去吃一次。
  • 在家做豆腐花,並沒那麼難,這三種做法你可以試試
    很多人都說,做豆腐花太難了,又麻煩,還不如買現成的來吃。但是你想想,外面賣的豆腐花摻雜了太多添加物,不僅貴,且味道一般。其實,在家做豆腐花,並沒那麼難,這三種做法你可以試試,做出來的成品,口感細膩滑嫩,食之香氣撲鼻,學會了不用出去買了。喜歡的小夥伴,記得收藏!
  • 清清的豆腐花
    一大早,母親將昨晚浸泡在水桶裡的黃豆撈起來,左手一勺一勺舀起豆子往石磨的口子裡塞,右手握著石磨搖柄使勁地循環往復推磨。慢慢地,七八斤黃豆變成白花花的豆漿。  母親將磨好的豆漿盛入鐵鍋中煮沸,然後舀起豆漿倒進過濾豆漿的布袋中,反覆擠壓布袋,直到濾盡豆漿,豆腐渣與豆漿汁分離。母親將豆漿倒進木桶,用石膏水調和均勻,直至豆漿凝固。
  • 阿婆牛雜、陳添記、恩寧劉福記……藏在廣州老字號裡的人間煙火
    她抬起牛雜裝進紅膠桶裡,放上手拉車,拖著回家。路上會經過陳年的青石子路,輪子摩擦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響,這聲音,她聽了30年。 1989年,在百貨公司做銷售員的陳桂珍退休,為了幫補家計,供養殘障的小兒子,50多歲的陳桂珍還是得工作。樓上的鄰居教桂珍煮牛雜,至今都是桂珍嘴邊念叨的貴人。
  • 白蘭花、梔子花…73歲阿婆留住老上海的味道,竟是為了…
    「梔子花、白蘭花,五分洋鈿買一朵」這句吳儂軟語的叫賣是多少老上海人的回憶但如今在整個上海堅持賣白蘭花的只剩下十幾個人了她們大多都已經七八十歲早上十點,收拾好今天要賣的花,徐阿婆下樓了。白蘭花一串3元,茉莉花一串5元,不管是誰來買花價格都如此。徐阿婆說自己不漲價,她相信薄利多銷。
  • 「阿婆油墩子」熱賣,上海街頭的煙火氣又回來了
    阿婆拿著勺子輕敲鍋沿,油墩子在鍋中翻滾,不一會兒一隻外脆裡嫩的油墩子就被放在濾油網上了。「油伐好太熱,否則油墩子會炸得太老,油太冷了,油墩子會散掉,油不能用得時間太長,否則會把油墩子炸黑。」阿婆經常會跟等候的顧客講起炸油墩子的秘訣。..~ . ~ ....~ . ~ ....~ . ~ ....~ . ~ ... ~ ..~ . ..~ . ~ ....~
  • 教你在家輕鬆做出嫩滑豆腐花,看2分鐘就會了,做法很簡單
    每次一說起豆腐花,我腦海就會立即浮現出我小時候常會光顧一位賣豆腐花的阿姨,她幾乎每天都在巷道裡叫賣:賣豆腐花,賣豆腐花~~~~,我就趕緊拿著媽媽給的一毛錢飛奔出去買。後來全家搬到別的地方居住,不能再吃上這嫩滑的、甜甜的豆腐花了,這美味只能在我記憶中封存。
  • 廣州白雲山私人會所:8800元雅座改賣5元豆腐花
    南方日報記者 趙揚 攝  消費一碗5元的山水豆腐花,你就可在白雲山摩星嶺遊覽區「望景茶座」,坐露天平臺、賞「無敵山景」,此種消費,在其前身——品雲座餐廳是做不到的。彼時,擁有獨立會客室和書畫創作室的品雅堂最低消費為8800元,小包間和露天平臺最低消費都不低於300元。
  • 溫州73歲阿婆出名!她做的粽子堪稱一絕
    從原材料採購、衛生監督,到輔料搭配,阿婆一定要親力親為,研究出滿足現代人口味的衛生手工粽阿婆精選的白色糯米能更好地吸收肉汁的香氣粒粒分明、口感細膩。「我愛吃粽子,也喜歡做粽子」就是這份初心和熱愛,讓阿婆堅持了20多年。
  • 新民特寫|油墩子重又飄香,阿婆小店的煙火氣回來了
    阿婆拿著勺子輕敲鍋沿,油墩子在鍋中翻滾,不一會兒一隻外脆裡嫩的油墩子就被放在濾油網上了。「油伐好太熱,否則油墩子會炸得太老,油太冷了,油墩子會散掉,油不能用得時間太長,否則會把油墩子炸黑。」阿婆經常會跟等候的顧客講起炸油墩子的秘訣。圖說:阿婆的油墩子店。方翔 攝位於局門路的「阿婆油墩子」,是一家名副其實的網紅店。口味地道、價格實惠,曾經讓許多人慕名而來。
  • 探索好奇30年:Discovery的那些精彩瞬間
    30年前, 以滿足好奇心、點燃夢想,教育並娛樂大眾為目標,Discovery探索頻道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