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災難大片《開學》
還有一周多的時間,就將在全國公映
你們都準備好了嗎?
電影簡介:
《開學》是一部關於毀滅性災難巨製的紀實電影,它講述在2016年9月的開學到來時,主人公們以及各地人民痛苦掙扎的經歷;該片被稱為《暑假結束了!》的升級版,投資數百億人民幣(不完全統計)是任何一部好萊塢大片不可比擬的,是國家教育部門的一大力作!
對於大部分主演來說這是一部催淚大戲
對於眾多男女配角來說這是一部愁苦大片
所以最近,不少主演和配角
已經開始了開學前的最後放縱
昨天一同事就帶著孩子徹夜擼串嗨皮
這也促使一姐想要整理一系列
《開學季的「吃喝玩樂」》
給大家提供最後狂歡的選擇
今天先說說開學前那些必去享受的美食吧
還記得紅樓夢裡開篇提到的的閶門外十裡街嗎?說的就是水陸並行的山塘街。
在閶門往城內走,就是閶門大街,這裡是600多年前的一等富貴風流之地——西中市。
△民國時期的閶門大街
這裡藏著滿滿的美食,彼時的繁華不在,但美味卻始終沒變,愛吃的人甚至不顧舟車勞頓也要來吃上一吃。
蘇州開了很多家分店,但西中市上這家是可是總店,所以味道自然最好的!而且位置很好找,就在鼎鼎大名的閶門姚記豆漿隔壁。
吃這種最關鍵的就是乾淨!這家的衛生還可以。蟶子和花甲不能不點,皮皮蝦也很棒,特別是魷魚,和著洋蔥讓人吃到根本停不下來!
地址:西中市56號
火小鍋
路邊一家小小的店,就在閶門邊上,建議訂位,不然就只能坐在外面了...他家的火鍋是碳火爐,裝修風格有點偏日系,木質桌板下是玻璃可樂瓶的塑料箱,椅子也是非常有創意。
特色鍋底是一地眉毛,聽起來就覺得肯定很鮮美!熱氣牛肉非常的贊,還是現切的,煮的時候得注意時間,太久的話口感會偏老。菜量還是蠻大的而且很新鮮,還有不怕辣的小夥伴一定要試試他們家的自製的醬油調料!
人均:87元
地址:石路老閶門南新路西中市交叉口
蘇州吃湯包的地方也是屈指可數,這算一家!雖然不是什麼老字號,但卻很有老蘇州的味道,所以生意卻一直不錯。
湯包也是皮薄湯多餡兒足的那種,配上店裡免費的蛋皮湯,乾濕鹹淡剛剛好。除了湯包,店裡還有面啊,蓋澆飯,還有鹹肉菜飯,看起來都挺美味的。
人均:12元
地址:西中市146號
在西中市靠近閶門的那頭,有季節性的,每年初夏的時候開始售賣白斬雞,其餘時間是賣獅子頭的,感覺老闆挺會做生意的。(白斬雞:每年4月15日-10月24日、揚州蝦仁獅子頭:每年10月25日-次年4月14日)
聽介紹說雞選用的不是一般的三黃雞,而是廣東產的清遠雞,做法比較考究,這裡就不細說了。目前價格是22.8一斤,比去年漲了一塊了,買半隻雞還送鹽水花生或者雞爪兩隻。肉質鮮嫩爽滑,看著清爽。配上特質醬油、蔥姜、香菜,米道老好咯。
人均:22元
地址:西中市135號
在西中市,快到閶門了,一個小店面,裡面很深,還蠻大的。店裡有豆漿、油條大餅、茶葉蛋、粢飯、撒子、粽子,還有稀飯鹹菜,簡直一個傳統早飯大集合。
取名豆漿店,當然最出名的就是他們家的鹹豆漿。那可是一絕,裡面有蝦皮、老油條、油渣,味道吃著有點像豆花,其實看著也像,呵呵,最主要的是夠貨真價實。最好再點兩根油條,就這麼沾著吃,絕對美味。
人均:9元
地址:西中市122號
一般說來,凡是以地名命名的美食,一定是當地最美味的代表。吳江黎裡辣雞腳就是如此,從上世紀開始就以鮮酥、味濃、微辣、略甜出名,就在姚記豆漿對面。
雖然看上去都是滿滿的辣椒,很辣,其實一點都不辣,反而是酸酸甜甜的,雞爪不是傳統的軟糯,而是爽脆清口,一定要冷吃,加熱的味道就怪了。
人均:19元
地址:西中市73號
這家店是專門做陝西小吃的,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沒胃口的時候吃涼皮最適合了。
店裡環境挺乾淨的,涼皮和雞絲涼麵十分爽口,有點酸酸的很開胃。他家肉夾饃也不錯,外層的膜比較脆,咬一口滿嘴流汁。
人均:11元
地址:西中市郵局對面
很喜歡這家姥娘麻辣燙的味道,尤其是麻辣燙的那個湯底,看著挺衛生的。老闆會詢問你要什麼辣度,蔥和香菜是否都要。店裡有免費wifi,還有多種付款途徑,很方便。
菜的種類挺多的,也不是很貴,麻辣燙特別的,湯料味道不錯,就是有點麻。
人均:16元
地址:西中市30號
這家燒餅店絕對可以可以尋味而去,就是那種烘餅的香味。到了附近你就會發現一條長長的隊伍,想吃美味就得要耐心的等一下。
餅分大小兩種,小的是蟹殼黃,大的是燒餅,鹹甜口味都有,現做現烘現賣。特點是的餅更厚一點,也更溼潤些,吃起來不會覺得幹。另外,他家的餡調的更好些,不會太鹹,蔥油和芝麻的都好吃。
人均:3元
地址:西中市140號
最近蘇城很風靡手撕大麵包,各自都標榜著自己才是原創正版,走哪都能看到排隊長龍,關鍵是還便宜!那麼大個麵包只要6塊大洋。
還沒走近就一陣乳香味撲面而來,忍不住也加入排隊大軍,剛出爐的手撕麵包,金黃色的椰酥外皮,軟軟的麵包體,撕開裡面還夾著一層肉鬆君,口味也是棒棒噠~
人均:6元
地址:西中市112號
就是這樣一條歷史老街
在褪去了歷史的繁華之後
卻有著代表蘇州人鍾愛的市井味道
除了這裡,蘇州還有這些好吃到炸的美食店
每一家都是美食界的泰鬥
舌尖上的開學季
不吃飽哪裡力氣準備上學
這家店不是很好找呀,就在小巷子裡面,不過排骨炸得很透,很好吃。
人均:15元
地址:平江區 觀前街珍珠弄6號(宮巷與珍珠弄交叉處)
把芝士融入番薯中這個想法真棒,軟軟糯糯的番薯加上黏黏的芝士,口感超好的!
人均:7元
地址:平江區 觀前街91號採芝齋茶樓1樓
餅皮裡有一點肉末,薄薄的煎得比較香脆,煎蛋很嫩,生菜和黃瓜蠻有水分的,要趁熱吃才好吃哦
人均:9元
地址:平江區 碧鳳坊71-73號
豆花甜而不膩,嫩嫩滑滑,味道很好吃,紅豆煮得爛爛的,入口即化,軟軟的,甜甜的,口感舒適,而且還有藍莓味。
人均:8元
地址:滄浪區 書院巷61號
聽說是蘇州最好吃的鍋貼,特別是他家的牛肉鍋貼,加了咖喱。一咬下去,淡淡的咖喱香氣混合著牛肉香味,那個味道太魔性了!
人均:15元
地址:滄浪區 書院巷81號
餛飩種類特別多,小餛飩,大餛飩、薺菜餛飩、鮮肉餛飩、開洋餛飩、香菇餛飩……想全部都吃到的可以點什錦餛飩哦!而且湯裡有蛋皮。
人均:14元
地址:滄浪區 書院巷109號
這家在觀前街玄妙觀那邊的宮巷,很小的一個門面,生意還很不錯,好多人買,聽說連園區都有分店!雞腿有好幾種口味,原味,孜然味,梅子味,買一個啃啃還不錯。
人均:8元
地址:平江區 宮巷近玄妙觀(金權道樓下)
雖然說是姑蘇特色小吃店,但其實就只賣蟹殼黃,有梅乾菜蟹殼黃、 甜蟹殼黃、蘿蔔絲蟹殼黃,金黃色、圓圓的,很飽滿。
人均:4元
地址:平江區 大儒巷53號(近平江路)
他家的雞爪子燜的很爛啊,筋都可以嘎嘣咬斷,還有赤豆圓子,純紅豆燉煮,加入小湯圓,味道特別好!
人均:12元
地址:滄浪區 錦帆路通關坊對面(近皇廢基)
湯家巷雞排可是小潮妹一直心心念念想吃的雞排啊。雖然要排很久的隊,但是為了美食很值得的
人均:17元
地址:平江區 湯家巷中醫院旁
其實就是小攤,一個大爺每天推著一輛小推車來賣豆腐花,賣完就收攤,老大爺挺勤快的,基本上風雨無阻。周圍的老主顧很多,下午沒事會來這裡喝上一碗,冬天很暖胃。
人均:4元
地址:平江區 學士街湯家巷(近兒童醫院)
蔥油餅!蔥油蛋餅!韭菜餅!韭菜蛋餅!豆腐花!非常棒!很有小時候的感覺。蔥油餅皮脆內酥,很難形容,總之,好吃!很好吃!
人均:5元
地址:滄浪區 鳳凰街雙塔菜場大門處
豆腐花很嫩,加上花生碎紫菜蝦皮榨菜,澆上一點醋,真是美味啊。
人均:3元
地址:滄浪區 蘇大相門后庄
人均:12元
地址:滄浪區 蘇大相門后庄(蘇大學生公寓南大門旁)
蘇州熟菜店很多,杜三珍能算得上前三!醬肉很好吃,經常去買,豬頭肉也不錯,價格稍貴!
地址: 金閶區 新莊新村創業街(菜場西側)
海珍飲食店在新莊菜場那一條街上,已經開了很多年了,但生意依舊天天爆滿,最受好評的是他家的小籠,經常要排隊才能買到,皮子是半發酵的,湯汁很多。
人均:8元
地址:新莊新村(近新莊菜市場)
生煎可以秒殺現在的震源和啞巴,非常傳統非常蘇州。
人均:10元
地址:平江區 皮市街道白塔西路104號(近接駕橋)
來皮市街必吃的,不吃這個不算來到蘇州好嘛!!!
人均:5元
地址:平江區 皮市街172號花鳥市場北門外
人均:29元
地址:平江區 皮市街277號
這家秘制臭豆腐應該是山塘老街上排隊最長的一家店了。雖然說臭豆腐這種東西現在到處都是,但這家還是有他的特色之處。
人均:5元
地址:金閶區 山塘街105號
蘇州電視臺一個節目做過有關蘇州名小吃的節目,裡面就提到了榮陽樓的油汆糰子,超級好吃!
人均:11元
地址:金閶區 山塘街329號(阿坤滷菜對面)
豬頭肉是要碰運氣才能買到了!牛肉,牛筋味道真的很不錯,關鍵很嫩,沒牙的老人也可以吃得津津有味!
人均:37元
地址:金閶區 山塘街331號(榮陽樓對面)
兔腿肉很鮮嫩,而裹在腿肉外的醬汁更是讓兔腿肉增色不少。
人均:15元
地址:金閶區 山塘街85號(近石路步行街)
店裡賣的很簡單,湯圓、餛飩、麵條,湯圓都是現做現煮現賣的。
人均:9元
地址:金閶區 山塘街351號(近星橋堍)
蘇州最好吃的砂鍋餛飩,味道親民,料也多,百葉結、青菜、血、麵筋、鵪鶉蛋。
人均:10元
地址:金閶區 彩香路(彩香商場北對面)
最近在蘇城很火爆的小吃,排著長長的隊伍,人氣很旺
人均:9元
地址:平江區 碧鳳坊4號
龍蝦拌麵好吃,最好還是到店吃吧,叫外賣的話面會糊掉的。
人均:26元
地址:滄浪區 臨頓路品閣時尚園B117(臨頓路地鐵站4號出口)
這家特有的是兩種點心:燙麵餃和千張包。一份燙麵餃10 塊有6隻,餃子很大,內餡不是放醬油的那種,但是還有很多湯汁,餡不僅有肉還有筍,脆脆的在裡面很爽口。
人均:12元
地址:平江區 東中市364號(皋橋東側)
- END -
本文由壹點蘇州整理髮布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