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票】茶花女 · 她比煙花寂寞

2021-02-17 深圳發布

1、在本條微信下留言,回復您的姓名+電話。

2、回復截止時間至11月9日(周三)中午十二點。

3、中獎後請等待並查看我們給您的後臺回復。

相信每個人在讀書時期都做過這麼一道語文單項選擇題:

《茶花女》的作者是(  )。

A. 大仲馬 B. 蒂克 C.小仲馬 D.莫泊桑

多年之後,《茶花女》的作者到底是大仲馬還是小仲馬,也許還是有很多人搞不清楚,但《茶花女》的故事卻一直留存在我們心中。說起這部作品,茶花女悽美的形象便頓時躍然紙上,仿佛還能若隱若現地聽到輕輕地咳嗽聲……

11月11日—12日,上海歌劇院將來到深圳大劇院,再次將《茶花女》這部經典之作搬上舞臺,跟觀眾再次一起經歷一遍這悽美的愛情故事。

          △ 亞歷山大·小仲馬

這個真實發生在小仲馬和茶花女之間的故事,從出版至今已然168年。聽說小仲馬寫下這部作品,除了為了紀念這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批判當時的社會制度與不良風氣之外,還希望能為像茶花女一樣的可憐女性發聲,比如說,小仲馬的親生母親。

小仲馬出生於法國巴黎,他的母親卡特琳娜·拉貝是一個貧窮的縫衣女工,他的父親大仲馬當時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抄寫員,後來在戲劇創作和小說創作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為法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學運動中的重要代表。隨著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的不斷改變,他的父親大仲馬越來越瞧不起縫衣女工卡特琳娜·拉貝。他混跡於巴黎的上流社會,整日與那些貴婦人、女演員廝混在一起,把小仲馬母子倆忘得一千二淨。可憐的縫衣女工只好一個人起早貪黑辛苦勞動,勉強維持母子兩人的生計。小仲馬七歲的時候,父親大仲馬通過打官司從卡特琳娜·拉貝手中奪取了對兒子的監護權,而那位勤勞善良的縫衣女工則就此失去了自己一手養大的兒子,重新成為一個孤苦伶仃的人。這使小仲馬從小體驗到了人世間的殘酷和不平,於是,他開始從婦女、婚姻等現實問題中尋找創作素材。

1844年9月,小仲馬與巴黎名妓瑪麗·杜普萊西一見鍾情。瑪麗出身貧苦,流落巴黎,被逼為娼。她珍重小仲馬的真摯愛情,但為了維持生計,仍得同闊佬們保持關係,小仲馬一氣之下就寫了絕交信去出國旅行。

1847年小仲馬回歸法國,得知只有23歲的瑪麗已經不在人世,她病重時昔日的追求者都棄她而去,死後送葬者只有二人。她的遺物在進行拍賣後還清了債務,餘款給了她一個窮苦的外甥女,但條件是繼承人永遠不得來巴黎。

現實生活的悲劇深深地震動了小仲馬,他滿懷悔恨與思念,將自己囚禁於郊外,閉門謝客,開始了創作之程。一年後,即小仲馬24歲時,寫下了這本凝集著永恆愛情的《茶花女》。名妓瑪麗·杜普萊西嚮往上流社會生活,和小仲馬母親卡特琳娜·拉貝被大仲馬拋棄,同時反映當時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拜金現象,批判當時資本主義的黑暗。

Synopsis

時間/

1920年前後

地點/

從上海出發駛往法國的郵輪「白色茶花號」旅途中。

途經北非卡薩布蘭卡和巴黎臨港勒阿弗爾。

故事發生在1920年前後上海開往法國的郵輪「白色茶花號」上。

富家子弟阿爾弗雷德來上海闖蕩,偶然的機會認識了郵輪上的卡斯通二副,並愛上了郵輪上的駐船歌女薇奧莉塔,在薇奧莉塔生病期間,他每天都前去探望。

轉眼一年過去了,在卡薩布蘭卡做生意的亞芒得知自己的兒子阿爾弗雷德在上海事業無成,只得安排他乘「白色茶花號」返回法國。登上郵輪,通過卡斯通的介紹阿爾弗雷德終於獲得了薇奧莉塔的愛情。為了表達自己對薇奧莉塔的愛,他打電報給父親,提出要將自己獲得的遺產全部贈予薇奧莉塔。父親亞芒十分著急,在郵輪停靠卡薩布蘭卡時立刻登船前去說服薇奧莉塔離開阿爾弗雷德。在亞芒的威逼利誘下,為了成就阿爾弗雷德妹妹的婚事,她做出犧牲假裝愛上了多佛船長而與阿爾弗雷德斷絕來往。阿爾弗雷德得知此事,在賭場上當眾羞辱薇奧莉塔後,隨父親一起離開了郵輪。

半年以後,郵輪再次停靠巴黎臨港勒阿弗爾。亞芒受良心的譴責,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了阿爾弗雷德並且與其一起上船看望薇奧莉塔。但此時的薇奧莉塔已經容顏盡失病入膏肓而瀕臨生命的終點。最後她在阿爾弗雷德等人的陪伴下離開了人世。

上海歌劇院成立於1956年11月,其前身為上海歌劇舞劇院和上海樂團。掀開中國歌劇和聲樂藝術的發展歷史,上海歌劇院是其中閃光的一頁,已成為我國成就卓著、聲譽斐然的音樂戲劇和聲樂藝術表演團體。

數十年來,歌劇院創作演出了眾多影響深遠的歌劇、舞劇、合唱、歌舞、器樂等劇(節)目。

上海歌劇院更是廣泛開展中外合作和交流,體現都市形象的藝術窗口。歷年來劇院曾數十次派藝術使者,出訪五大洲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在歷屆香港藝術節、澳門國際音樂節、北京國際音樂節、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和澳大利亞布裡斯班國際藝術節等藝術盛會上頻頻亮相。


張國勇  指揮

中國著名指揮家,1983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1997年被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授予音樂博士學位。先後師從著名指揮家、音樂教育家黃曉同教授和俄羅斯著名指揮大師羅日傑斯特文斯基。曾任上海歌劇院院長、藝術總監,現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指揮系主任,上海歌劇院首席指揮。

在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先後與國內外著名歌劇院、交響樂團合作指揮演出了一系列歌劇、芭蕾舞劇、交響合唱等經典作品,尤其擅長指揮俄羅斯作品,是目前國內公認的蕭士塔高維奇交響曲的最佳詮釋者。他的指揮風格簡明自然富有靈性,如火的激情與深刻的理性渾然天成,極具藝術張力。近年來多次受邀代表中國參加重大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如中美、中法、中德、中俄文化年慶典音樂會等。2006年應邀擔任第八屆西班牙卡達喀斯國際指揮大賽評委。

易立明 導演 

北京新蟬戲劇藝術中心藝術總監、導演。2008年創立故事新編劇團,以當代戲劇手法導演了包括《茶館》《雷雨》《哈姆雷特》、奧尼爾劇作《悲悼三部曲》及中國當代劇作家徐瑛作品《說客》《門客》,與林兆華合作導演作品《故事新編》《大將軍寇流蘭》等;2013年在天津大劇院導演了貝拉·巴託克作曲的歌劇《藍鬍子公爵城堡》和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作曲的歌劇《俄狄浦斯王》,首開現代西方歌劇在中國舞臺演出先河。此後受到各大機構常年邀約,導演作品包括:天津歌劇院《茶花凋零錄》(天津版《茶花女》)、中國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駱駝祥子》、周小燕歌劇藝術中心原創歌劇《一江春水》等;2015年發起並組織「中英文學劇場連線」計劃,導演話劇《竹林七賢》《帝國專列》、以及指揮大師湯沐海執棒的班傑明·布裡頓室內歌劇《螺絲在擰緊》等,以此為起點開啟長期中外文化交流。同年10月受陝西省文化廳委約製作導演了歌劇《白鹿原》音樂會版。

宋倩

上海歌劇院女高音歌唱家。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先後師從胡逸文、周小燕、欒峰教授。2006年獲義大利政府獎學金進入米蘭威爾第音樂學院隨著名歌唱家、教育家喬瓦娜·卡耐提及斯卡拉歌劇院藝術指導馬西米裡阿諾·布羅學習。2008年攻讀於科莫威爾第音樂學院,先後師從於卡爾洛·阿馬羅和布魯諾·達爾·本,並取得歌劇演唱與室內樂演唱雙碩士,同期還兼修於米蘭音樂研究學院聲樂專業,師從尼考蕾荅·扎妮妮。義大利學習期間在《唐璜》《卡門》《丑角》《茶花女》等歌劇中擔任主要角色,並獲得第十一屆阿萊桑德雷·佩爾提雷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第二十四屆伊斯馬愛樂·沃爾託裡尼國際聲樂比賽第三名,第六屆馬爾提尼國際聲樂比賽第二名,第十屆音樂人生國際聲樂比賽第二名。曾出演國家大劇院歌劇《玫瑰騎士》中的瑪麗安娜,《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中的麗莎,上海歌劇院歌劇《曼儂·萊斯科》中的曼儂、《蝙蝠》中的羅莎琳達。曾在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黃河大合唱》中擔任領唱和獨唱。

馬倩 

上海歌劇院女高音歌唱家。2007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師從謝樂教授,曾考入周小燕歌劇中心。2005年代表上海賽區參加「中亞杯」首屆長三角青年歌手大賽並獲獎。在歌劇《茶花女》中飾演薇奧萊塔;《風流寡婦》中飾演漢娜以及大使夫人瓦倫西娜;《卡門》中飾演米凱拉和弗拉基斯塔;普契尼三聯劇《賈尼斯基基》中飾演奈拉等,原創歌劇《雷雨》中飾演繁漪;原創音樂劇《國之當歌》中飾演女主角小莉和流浪女;《黃河大合唱》中擔任女高音領唱。2006年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蕭士塔高維奇聲樂套曲《猶太音詩》中國首演。2011年在上海交響樂團中國首演拉赫瑪尼諾夫《鐘聲》中擔任女高音領唱。曾多次在全國大型晚會擔任獨唱和領唱。

韓蓬

上海歌劇院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二級演員。中國新十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先後師從陳星教授、周小燕教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魏松先生。

2009年1月,獲義大利維羅納《圖蘭朵》國際歌劇比賽第一名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別頒發的「最佳音質獎」。2010年5月,獲得義大利Riccardo Zandonai國際青年歌唱家大賽第一名。2013年,獲得第十五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美聲組第二名。曾在歌劇《阿蒂拉》《卡門》《圖蘭朵》《鄉村騎士》《楚霸王》《群妖圍舞》《那時花開》《弄臣》《心經》《燕子之歌》《駱駝祥子》《永樂》《西蒙·波卡涅拉》《方志敏》等多部中外歌劇中擔任男主角。合作過的著名指揮家包括鄭明勳、丹尼爾·奧倫、約翰·尼爾森、馬庫斯·史坦茲、馬克·波艾米等。曾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義大利維羅納歌劇院、都靈皇家歌劇院、熱那亞歌劇院、佛羅倫斯歌劇院,米蘭馬勒音樂廳、帕爾瑪帕格尼尼音樂廳、莫斯科愛樂音樂廳、韓國大邱歌劇院等地演出,2015年9月跟隨國家大劇院歌劇《駱駝祥子》赴義大利巡演,演出實況被義大利國家電視臺(RAI)播出。

於浩磊 

上海歌劇院男高音歌唱家。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師從曲歌教授,2009年考入上海歌劇院。獲得第十屆「金鐘獎」聲樂比賽上海地區美聲組一等獎。曾在中國原創歌劇《西施》首演中飾演老人,2013年與匈牙利大藝術宮合作的上海大劇院版《阿蒂拉》首演中飾演烏迪諾,歌劇《茶花女》中飾演男主角阿爾弗雷多,歌劇《風流寡婦》中飾演布遼舍,歌劇《蝙蝠》飾演男主角埃森斯坦,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劇中飾演上校。2010年赴印度參加中印建交60周年(中國年)演出並擔任領唱。2012年在拉赫瑪尼諾夫交響合唱曲《鐘聲》中擔任領唱。2014年上海電視節第二十屆「白玉蘭」評獎晚會中擔任演唱嘉賓。2015年赴新加坡為紀念反法西斯勝利70年擔任《黃河大合唱》領唱。2015年赴釜山與釜山愛樂樂團合作演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擔任獨唱。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 ,歌劇表演藝術家,福建省歌舞劇院院長,福建大劇院董事長。作為當今最活躍的男中音歌唱家,孫礫曾獲多項音樂賽事大獎,包括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賽美聲金獎;第三屆中國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第八、九屆全軍文藝匯演聲樂表演一等獎;第一、二屆中國歌劇節表演獎;文化部直屬院團展演表演獎;第九屆中國藝術節表演獎(文華獎);」五個一」工程獎;並多次應邀參加文化部、中宣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各類大型演出活動。作為歌劇表演藝術家,孫礫在中外四十餘部歌劇中擔任主角,作品涉獵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及近現代多種風格體裁。如:《塞維亞的理髮師》中的費加羅、《卡門》中的鬥牛士、《茶花女》中的老阿芒、《弄臣》中的弄臣、《丑角》中的託尼奧、《費德裡奧》中的皮亞羅、《莎樂美》中的先知約翰、《蝙蝠》中的艾森斯坦、《白毛女》中的楊白老、《茶》中的聖響、《趙氏孤兒》中的程嬰、《運河遙》中的張水鷂、《白鹿原》中的鹿三,他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與國內外許多頂尖藝術家及院團保持長期良好的合作。作為劇院管理者,他在前輩們打下的良好基礎上,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舉辦了福建大劇院演出季、福建交響樂音樂季、名家大講堂等系列活動。堅持引進最優質的演出產品,同時推出福建本土優秀的藝術人才和藝術精品。帶領福建省歌舞劇院與國家大劇院、香港歌劇院及歐洲多所知名劇院進行合作演出,提升了福建藝術生產的品質,力求達到國際水準。

招商銀行 — 第二十屆深圳大劇院藝術節節目單


內容來源:深圳大劇院

轉載請註明以上信息

相關焦點

  • 她比煙花寂寞
    1998年名片雲集,《楚門的世界》、《拯救大兵瑞恩》、《兩桿大煙槍》等經典電影紅極一時,相比之下,同年上映的《她比煙花寂寞》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也許對大多數觀眾來說,古典音樂離我們的生活過於遙遠,一些評論家將《她比煙花寂寞》定義為音樂電影,實際上,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東西和音樂沒有多大關係。
  • 情之殤·她比煙花寂寞
    而流傳甚廣的譯名為《她比煙花寂寞》、《狂戀大提琴》。看過電影的觀眾其實明白,電影並非是講述傑奎琳音樂生命的故事,電影的角度是分開描述同一家庭成長起來的姐妹倆不同人生經歷的故事。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多面體。很難從身邊個人的眼睛去看待另一個人的全貌。家人們出版的這本書與這部電影,就遭到了藝術界多位曾經與傑奎琳共事的藝術家的質疑。
  • 揭開《茶花女》的神秘面紗 威爾第使她成為不朽傳奇
    今天齋小滿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歌劇《茶花女》的故事!茶花女這個詞乍一聽感覺文藝無比,也是我上初中時之所以去讀《茶花女》的原因!不過劇中生於19世紀巴黎,職業是煙花女的女主角,維奧萊塔可能真有其人,雖說是煙花女,但其實跟我們想像的情形有點不同;當然,傲人的美貌是必備的,但同時也要對文化和藝術具備相當程度的知識和感性,而且還有貴族的庇護;女主角的沙龍就經常聚集著子爵男爵等身份高貴的人來聊天喝酒或是跳舞助興
  • 《她比煙花寂寞》傑姬到底想要的是什麼?你是獨生子女所以你不懂
    用《她比煙花寂寞》參與這個話題其實有點不太恰當。雖然《她比煙花寂寞》作為一部很大程度上算不上喜劇結尾的電影無法帶來快樂,但它確是在我看過的電影中,最能將以姐妹為代表的「手足」之情表現到極致的一部電影。 以最為簡單粗暴的方式可以將情感大致分為三類——親情、友情和愛情。
  • 《第三度嫌疑人》——他比煙花寂寞
    至於「他比煙花寂寞」這個名字,由來很有趣。去電影院的路上,安然說,中國的語言總是奇妙的,「她比煙花寂寞」總比「Hilary and Jackie」聽起來要美得多,就像說起一樹梨花壓海棠,你不見得能想起洛麗塔。回到正題,是枝裕和的這部作品還算是沒有丟掉他以往的水準。
  • 《她比煙花寂寞》:音樂天才的心事有誰知,大提琴是她唯一的朋友
    在演出結束的謝幕環節,指揮示意她和樂隊一起向觀眾致謝,但她向丈夫低語「我無法站起來」。離開舞臺之後,傑奎琳的健康狀況進一步惡化,逐漸失去了行走能力,生活無法自理,只能在輪椅裡度日。上述場景出自電影《她比煙花還寂寞》,影片講述了英國著名大提琴家傑奎琳·杜普雷才華橫溢又充滿悲情的一生。
  • 《外鄉人》她比煙花寂寞
    面對種種誘惑,能夠把持得住的女孩,向她致敬。後半段糾結在輪子和小鬍子李總之間,最終也許能夠修成正果,劇情設置了懸念,祝福她吧。輪子是可以喜歡的,不作解釋。小鬍子李總是值得尊敬的。對待葉子,自始至終,沒有恃強凌弱,也許只有真正有修養有氣度的男人才可以做到這一點。王冬至是我很鄙視的一個角色,同鄙視的還有靳亮,不作解釋。其它弄堂裡的七大姑八大姨,不贅述。
  • 歌劇展 | 《茶花女》歌劇作品賞析
    然而像這樣一個女人,生年既如煙花一樣短暫,身份又為世道所譴責,也不像中國歷史上好些青樓女子有詩畫相傳,死後不但沒有聲名俱寂,反而在一百多年以後依然為人們所緬懷,難道不是一個奇蹟嗎?說到這個奇蹟的創造,無疑全是小仲馬的功勞,但其背後又有一段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小仲馬雖是大文學家大仲馬的兒子,童年間卻未得承認,過著受人歧視的生活。
  • 抖音你可知道我比煙花還寂寞是什麼歌 歌詞完整版全文
    最近刷抖音的時候刷到一首歌曲感覺還不錯,歌詞大意是「你可知道我比煙花還寂寞」。據了解,這首歌歌名叫《比煙花還寂寞》,是歌手南宮嘉駿唱的,下面來看一下。你可知道我比煙花還寂寞什麼歌  歌名:比煙花還寂寞  歌手:南宮嘉駿  南宮嘉駿,房間號:1492465,華語內地男歌手,相繼推出《愛的太沉醉》、《想念你》、《回憶總想哭》、《為愛乞討》、《誰的新歡不是別人的舊愛》《想清楚再說愛我》等原創作品。
  • 2020年倫敦、愛丁堡跨年煙花!搶票攻略絕對不要錯過!
    除了倫敦這個國際大都市,愛丁堡跨年煙花也是不容錯過的重量級規模!接下來讓僧僧帶大家來看看吧。 首先是倫敦的小同學們!倫敦的跨年煙花堪稱一輩子一定也要看一次的煙花表演,往年是免費的,但從近幾年起,由於過多的人流量帶來的危險,現在需要購票了。毫無疑問,煙花表演的門票肯定嗖嗖的賣的飛快堪比李佳琦賣口紅,第一輪售票已於開放售空。不過沒買到的小同學們不要灰心,十一月底即將迎來搶票第二波!
  • 影片分享--《茶花女》
    荒蕪的愛,死亡的情,兩生花開,似乎是小仲馬《茶花女》帶給我最直觀的感受。他在回憶中記錄了過去,又在記錄時創造了過去的自己同瑪麗兩情相悅無疾而終的愛情。1842年,小仲馬遇見瑪麗·杜普萊西,即為《茶花女》中瑪格麗特的原型,小仲馬對瑪麗一見鍾情,可卻因為瑪麗不肯退出上流藝妓事業而憤懣離去。1847年,瑪麗病逝於巴黎,小仲馬悲痛萬分,將自己的這段故事寫成了《茶花女》,並因此一舉成名。
  • 茶花女
    義大利歌劇《茶花女》改編自小仲馬的同名名著,由劇作家弗朗西斯科•皮阿維改編為歌劇腳本,偉大的作曲家威爾第作曲。150年來,在全世界上演次數最多的歌劇,當首推義大利歌劇《茶花女》,有世界歌劇史中的最燦爛的寶石之稱,想了解義大利歌劇,不可不「精讀」歌劇《茶花女》。4月24日,四川愛樂樂團將攜手國際級歌劇演員在成都嬌子音樂廳上演歌劇版《茶花女》。
  • 威爾第:茶花女
    原以為從此可以白頭偕老,無奈在作家父親的秘密幹涉下,他誤以為茶花女是一個嗜錢如命、用情不專的女子。這個誤解,造成了兩人一生無法彌補的遺憾。但結局給人一絲安慰,最終女主角在愛人的懷中停止了呼吸,也算另一種美。《茶花女》故事情節雖然家喻戶曉,但威爾第將歌劇編排的如此迷人,給每一個角色都留下了廣闊的發揮空間。
  • 《她比煙花寂寞》杜普蕾之死:天才大提琴家與多發性硬化
    傑奎林·杜普蕾是一位特別有天賦的大提琴家,她在11歲的時候就已經成名。她對大提琴特別痴迷,彈奏的《殤》雖然很憂傷,但是每次聽都能讓我忘記周圍的一切,而沉浸其中。傑奎林·杜普蕾是用靈魂在演奏大提琴,所以她被認為是音樂界的奇才。她常常活躍在鎂光燈下,當大家都在感嘆的她的才華和天賦的時候,卻發現她的演奏技能越來越差,常常不能控制住琴弦。
  • 【今日歌劇】《茶花女》
    傑爾蒙也趕來探望,同時也要表達他最深的敬意與歉意,但他所看到的則是奄奄一息的薇奧莉塔。薇奧莉塔取出自己的肖像交給阿弗列德,並且祝福阿弗列德有朝一日能夠找到另一個可以為他帶來真正幸福的女孩。說畢,她忽然覺得體內有一股生命力量不斷升起,但那只是迴光返照;最後,薇奧莉塔在眾人驚呼之下,香銷玉殞!
  • 德雲社終於開箱了,七隊卻開了個寂寞!大麥網搶票的你還好嗎?
    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搶票了!現在喜歡德雲社的人們越來越多,尤其又因為疫情原因,積壓了半年多的熱情終於可以搶票聽相聲了!所以搶票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德雲社既然小劇場看不到,那還是接著起到我們的團綜《德雲鬥笑社》吧!今晚的劇情似乎也是相當精彩的!
  • 歌劇《茶花女》的歷史背景
    她經常乘坐由兩頭慄色高頭大馬挽著的藍色轎式馬車,她的耳朵上戴著四五千法郎一隻的鑽石耳墜,而且,每出戲的首場她必定要在包廂中出現。那時,她的面前總要擺上三樣東西:觀劇用的望遠鏡、糖果和一束茶花。已成定例。因此,人們稱她茶花女。她每年收入10萬法郎,揮金如土。然而,這樣一位紙醉金迷的瑪格麗特卻結識了純樸的青年阿芒,她真心地迷戀著他,打算拋棄公爵和他一同生活。
  • 小仲馬和他的茶花女
    茶花女這個人物,確有其真實的人物原型,茶花女的故事正是基於茶花女與作者小仲馬之間的一段真實感情故事而寫成。小說《茶花女》中,女主人公名為Marguerite Gautier,是巴黎上流社會一位有名的年輕貌美的交際花。關於茶花女這個稱呼,小說中這樣描寫道:——「只要有新劇上演,準可以在劇場裡看到她。
  • 藝術微課堂 | 歌劇《茶花女》
    難怪《茶花女》的原作者小仲馬要說:五十年後,也許誰也記不起我的小說《茶花女》了,但威爾第卻使它成為不朽。劇本對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弱者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對壓迫下層市民的資產階級偏見與世俗勢力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它不僅飽含感情地寫出了瑪格麗特的不幸遭遇,為她的悲劇結局而嘆息,而且突出了她那善良真誠的品格與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瑪格麗特是一個淪落風塵但心地純潔的女性形象。
  • 晦聞時光·悅讀紀|| 34:一個妓女的高貴靈魂——《茶花女》
    復旦大學教授陳思和曾說:「在中外文學關係中,法國文學最早打動了中國人的心,代表之一就是《巴黎茶花女遺事》。」這些人當中就包括了魯迅還有周作人。能夠打動這兩位文學才子的《巴黎茶花女遺事》,其實便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所著的長篇小說《茶花女》在中國最早的翻譯版本。這本書講的並非一個賣花女子的故事,而是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瑪格麗特和一位青年男子阿爾芒之間曲折悲慘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