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崑曲唱「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2021-02-08 阿基米德FM


沒事聽播菜直播,有趣、有用

今日播菜推薦

主題 | 北站戲曲文化節開幕式

節目 | 上海戲曲廣播/京昆雅韻

主播 | 張源

沒錯,戳下方小程序,快進到3分10秒,著名崑曲藝術家張軍老師為您演繹中西合璧的崑曲。

這段表演來自《海上暢談》的特別節目。2016年湯顯祖和莎士比亞共同逝世400周年,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在莎翁原著的基礎上改編、創作了崑曲《我,哈姆雷特》。

開到荼蘼恨春去,蕭蕭落葉惱秋來。

憑誰看破春秋事,不過歌臺與泉臺。

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用崑曲藝術演繹西方經典文學,帶來的衝撞感比民謠歌手挎著蒸汽朋克包包在夜店蹦迪刺激多了,但前者剖開語言後的文化內核又出奇一致。

你看,崑曲真的很有意思,它不是拒人千裡之外的天外來物,不應該只出現在博物館的展播廳裡。經過幾百上千年歷史沉澱下來的文化藝術,每一件都是臻品,每丟失一件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不可逆的損失。

不止崑曲,越來越多傳承人加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扶持、保護中。因為他們相信,大部分人不聽不看只是因為太少機會接觸,所以不了解,不懂,不感興趣。

三天前,上海戲曲廣播《京昆雅韻》在北站戲曲文化節開幕式現場給聽友們帶來了一場播菜。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北站街道把傳統戲曲引進社區、商圈、學校、敬老院等地,讓戲曲之美為更多人所知。

你有沒有試過開車、做飯或者洗澡的時候來一曲崑曲做BGM?聽聽湯顯祖的《牡丹亭》,高濂的《玉簪記》,李漁的《風箏誤》,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長生殿》,品品典雅的曲詞和婉轉的行腔。

崑曲,越細品越有意思。

戲曲中的角色都按生、旦、淨、末、醜來分行當,崑曲在五大類行當下,又有十門角色的細分。單說小生,就分官生(大官生、小官生)、巾生、鞋皮生(窮生)、雉尾生四種,曲子上區別不大,但唱法上就大不一樣了。

來聽聽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有崑曲大熊貓之稱的蔡正仁老爺子的演示,保證你秒懂崑曲生行發聲,甚至還想自己來兩段。

請快進至50秒

↓ ↓ ↓

根據上海戲曲廣播《秒懂戲曲》的介紹,我國戲曲音樂分為兩大體系,一種是以長短句式為代表的曲牌聯套結構,一種是以整齊句式為代表的板腔變化結構,崑曲音樂屬於曲牌體,而京劇、越劇等劇種的音樂就屬於板腔體。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

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項羽:今日裡敗陣歸心神不定。

虞姬:勸大王休愁悶且放寬心。

項羽:怎奈他十面敵難以取勝。

虞姬:且忍耐守陣地等候救兵。

項羽:無奈何飲瓊漿消愁解悶。

曲牌如同我們熟悉的詞牌一樣,規定了每一支曲的填曲格式和規範。崑曲曲牌十分豐富,據統計約有兩千多支,但是常用不過三四百支。

曲牌A+曲牌B+曲牌C+...=曲牌聯套,曲牌按照一定的章法組合成套以構成一齣戲。聯套又分南套(南曲)、北套(北曲)和南北合套(南曲和北曲相隔使用)三種形式。各套曲牌都有不同的調性色彩和表現功能。

南曲常用的曲牌名有懶畫眉、桂枝香、錦上花、集賢賓、皂羅袍、山坡羊、小桃紅等;北曲常用的曲牌名有脫布衫、點絳唇、醉花陰、折桂令等。

南曲和北曲在音階的使用上有明顯區別。

南曲用五聲音階:do、re、mi、sol、la 。行腔上字少腔繁、委婉柔和、悠揚舒展,尤其適合表現古代青年男女悲歡離合的感情。

北曲用七聲音階:do、re、mi、fa、sol、la、si。行腔上字多腔簡、明快奔放、慷慨激越,適用於抒發古代英雄豪傑激昂慷慨的胸懷或者表現悲苦悽愴之情。

想聽經典崑曲曲目,或者想了解更多崑曲知識,登陸阿基米德搜索「崑曲」即可。跟阿君一起折服在崑曲的魅力之下吧!

點擊 標籤 查看以往精彩~

情感兩性  職場技能 | 親子教育| 生活服務

開車指南 | 健康養生 | 經典懷舊| 謠言粉碎

熱文推薦


相關焦點

  • 裘彩萍老師談如何科學用嗓唱崑曲(上):解放喉嚨, 用氣息、氣流、共鳴來說話
    崑曲聲腔的理論已經非常豐富,但其實踐、教學,在業餘崑曲學唱群眾中普遍很匱乏…… 江蘇省崑劇院國家一級演員裘彩萍在從事崑曲網絡教學六年多以來,一邊教學、一邊總結崑曲的 聲學規律,教學效果良好。最近她以微信群的形式,舉辦了「崑曲老師問診科學發聲」的講座,把她這些年的教學實踐 和經驗做了交流,然後形成了這篇全實錄。
  • 崑曲小鎮陽澄曲敘:「昆蟲」唱響與崑曲的「不了情」
    在江南古鎮巴城,崑曲完成了「崑腔前身-崑山腔-崑曲-崑劇」的華麗演變,近幾年該鎮積極打造「崑曲小鎮」,並運用獨特文化資源優勢,形成了「周周有拍曲、月月有講演、半年有曲會」的濃鬱氛圍。與「重陽曲會」相呼應的陽澄曲敘,通過講述、演出、和曲、雅集等形式,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崑曲、喜歡崑曲、學唱崑曲。  一人唱曲,眾人幫合。
  • 《我們來了》上演崑曲大戲 費玉清驚喜空降嗨唱
    眾嘉賓突破自我,挑戰傳統戲劇——崑曲,驚喜演繹「白娘子」、「楊玉環」、「杜麗娘」等經典角色。  眾嘉賓學做蘇州手工藝 謝娜變「熊孩子」徐嬌心靈手巧  節目中,十位嘉賓在內地第一家誠品書店參觀蘇州特色手工藝品,並且分組學習製作蘇燈、蘇扇、玉雕和木板年畫。魔法少女徐嬌心靈手巧,製作的蘇燈精美無比,汪涵贊「你可以留下來傳承手工藝了!」
  • 人物 | 陳均:「北京大學與崑曲」瑣談
    有唱崑曲的家風。會崑曲極多,生、旦、淨、醜的曲子都能教。他自己吹笛教唱。他大街為俞平伯夫人。俞平伯工昆醜。其二子許承甫(化名沈化中)地下黨員,習笛與二胡。其二女許平甫,唱旦,工「遊園」「掃花」。其四女許豐唱官生。王益友為昆弋武生,擅演《夜奔》,其時來往京津二地授曲,逝世後,由北京大學師生搭臺義演,為其購置棺木,辦理後事。
  • 用英文講國粹!省昆青年演員歐洲英語講演崑曲
    陳睿用英語介紹崑曲各行當首先,陳睿用英文介紹了崑曲的發展歷史,曲調、身段和角色人物的特點。之後演出了崑曲四段經典折子戲,分別是《牡丹亭●驚夢》、《牡丹亭●拾畫》、《搜山打車》、《掃松》。最後陳睿回答了現場觀眾的提問,丹麥觀眾對於崑曲的唱腔和身段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走上臺前參與互動,現場氣氛熱烈。中國駐丹麥大使館參贊說,中國傳統藝術表演這樣在丹麥演出,活動形式非常有意義。
  • 中國崑曲,太可了!
    通俗地說就是唱曲應做到字面清楚、腔調純正、節奏準確,這就是「依字行腔」,是唱崑曲的基本功。練好基本功之後,方可演繹好「啟口輕圓收音純細;一字之長,延至數息」的一唱三嘆崑曲水磨調。「舞」,一般指的是身段;「表演」,指的是敘事或代言過程中的唱、念、做、打,用以塑造人物性格。這人物性格指的便是角色行當。
  • 崑曲,一夢六百年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對於寫崑曲的劇作家要求也就更高了,不僅要懂曲牌,自己能唱則更佳,這樣才能更好地將戲中人物和劇情更好地展現出來。 與此同時,崑曲的唱腔又分為南曲和北曲。
  • 王馗:崑曲流派與姑蘇風範
    因此,崑曲流派在遵守傳統唱、演規範的前提下,更多地體現出漸變的特徵,維持著鮮明的聲腔特色。這種經驗一直延續到近現代。各地崑曲雖然呈現出較濃鬱的地方色彩,甚至被目為地域化的崑曲流派,但是崑曲在曲律音韻、程序規範上的固定要求,決定了崑曲在時代選擇中要麼融入地方聲腔,用嚴謹的規範提升地方聲腔的戲劇品格,所謂的流派自然消融在新生劇種的藝術體中;要麼獨立於地方聲腔之外,固守不可變更的傳統,所謂的流派便成為敷加在崑曲之外的地域文化的代名詞。兩種抉擇都在各地戲曲發展歷程中得到了證明,顯然後者更加促進了崑曲特定文化品格的彰顯。
  • out of question與out of the question, 差個the意思天差地別!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兩個非常常用的表達,out of question & out of the question,他們兩個差個「the」,意思天差地別!首先來看——out of the question, 它的含義是「不可能」A trip to New Zealand is out of the question this year. 今年去紐西蘭旅行是不可能的了。
  • 崑曲牡丹亭 | 靈魂的復歸
    眾多聲腔之中,崑曲「婉麗嫵媚,一唱三嘆,於是美善兼至,極聲調之致」,其產生的影響、取得的成就最為矚目。 崑曲的源頭是崑山腔,經過歷代曲家、詞客、藝人改良完善,文學與音樂在崑曲中互為表裡,唱、念、做、打等程式化表演於崑曲中融為一爐,形成了完備規整的綜合性演劇體系。
  • out of question和out of the question,哪個才是毫無疑問?
    out of question和out of the question,只差了一個the,但是意思相差很遠。到底哪個才是毫無疑問呢?out of question和out of the question抓住機會,才能抓住轉機!同事小麥最近接到一個新項目,但是她不想做負責人。
  • 疫情時期的崑曲(七)
    著有《二十世紀前期崑曲研究》《吳新雷崑曲論集》《崑曲研究新集》《崑曲史考論》等書,曾主編《中國崑劇大辭典》《中國崑曲藝術》和《崑曲藝術概論》等書。吳新雷(以下簡稱吳):我現在在南京大學教工宿舍龍江小區寓所。2. 疫情期間,您的日常生活狀況如何?您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吳:我居住的小區加強了防控措施,自春節至今一直封堵,所以宅居不出!
  • 吳敢:我與崑曲
    因為升學、生病、文革,很長時間無暇顧及戲曲,只是隨大溜聽聽、唱唱「樣板戲」而已。直到1978年國家恢復研究生招考,其時我在六機部6214廠參加三線建設,終於可以棄工從文,我選擇了唐宋詩詞與元明清戲曲小說方向備考。於是古代戲曲進入我的視野,但崑曲究系何腔何調,無有一人可以請教,也找不到專業類書籍能夠索閱。
  • 《天籟之戰》莫文蔚演繹崑曲 張信哲唱《五環之歌》
    ­  「天籟唱將」莫文蔚、費玉清、楊坤、華晨宇­  上周日晚21點檔,東方衛視大型原創音樂挑戰節目海天味極鮮醬油《天籟之戰》的舞臺上,四位挑戰者黃愷、高心遠、呂俊哲、李鵬飛強勢來襲,「天籟唱將」莫文蔚、費玉清、楊坤、華晨宇和張信哲則全力應對。
  • 崑曲丨崑曲之雅,雅在中國古典美學(上)
    崑曲作為一種戲曲藝術,它不僅是一種文化的外顯形式,更是一個民族精神世界的縮影。所以,崑曲的興盛是與當時文人的審美情趣一脈相承的。他們良好的文化修養為崑曲注入了典雅的品味,而吳地閒適安逸的詩性生活,使得文人追求一種空靈的境界,這也造就了崑曲節奏舒緩、意境曼妙的品格。「填南詞必須吳士,唱南曲必須吳兒」,崑曲之雅,在於它凝結了吳文化趨雅的精髓。
  • 崑曲「熊貓級」名家張靜嫻東藝「玩時尚」
    全息,解碼張靜嫻的藝術人生入門伊始,張靜嫻就未曾停下過對崑曲的鑽研,她不僅天賦佳嗓,對音樂的敏感和領悟亦高,啟蒙時期從「傳字輩」老師那裡初學崑曲聲腔,後歷時幾年跟隨俞振飛大師「開小灶」精鑽細磨,在常年不斷的演出中嘗試積累,對崑曲唱腔別有心得與造詣。
  • 線上K崑曲 拓展朋友圈
    4月起,「首創郎園」推出線上「玉聲如樂·崑曲battle大賽」,每月組織一次崑曲卡拉OK線上直播賽,已吸引全國683位曲友參賽,單次直播少則吸引千餘觀眾,多則吸引5000多名觀眾在直播間欣賞。比賽不僅讓全國各地曲友有了一次隔空切磋的良機,也讓全國各地不同風格的曲社有了展示平臺,幫助崑曲傳承擴大了「朋友圈」。
  • problem和 question 的用法區別
    文字/ 稀有的魚兒在英語用凡是涉及「問題」,我們首先想到problem和 question這樣兩個單詞,它們意義相同,那麼它們使用的語言環境是否也相同呢?(二)question這個單詞指說話者需要找打答案的問題,它常常與ask 和 answer連用ask question 提出問題answer question 回答問題
  • 著名崑曲藝術家柯軍:先鋒本就孤獨,但我不在乎
    12月27日,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柯軍在南京大華大戲院·群劇場為戲迷帶來了大師講壇《從最傳統抵達最先鋒》,暢談20年以來先鋒崑曲的不倦探索之路。得益於崑曲的豐富元素,他試過只演不唱,也試過關閉所有燈光,只唱不演。
  • 崑曲丨「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背後的隱情
    崑曲便成了京劇演員必修的一門基礎,我們行內常說的,一個京戲演員假如不會上那麼三四出崑曲戲,那他算不得好演員,因為崑曲對演員的要求是相當的高,過去我們的老前輩們一拿就能拿出幾十齣崑腔戲。崑曲是我們的百戲之師,具有600年的歷史,而京戲不過200餘年。然京劇汲取各家所長,才成為國劇。 崑曲的劇本文學價值要比任何劇種都要高,那些詞藻太雅太美了。京劇中有很多戲都源於崑曲,並受崑曲影響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