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1歲的時候跟著父母遷到鎮子上居住,學校也由原來的村小轉到鎮中心校,那時候的小學生很欺生,沒人跟我玩,也沒有夥伴一起同行。
每天放學,還有很多調皮男生,追在後面罵我。還有街上的狗也追著我,朝我狂吠,嚇得腿哆嗦的不能邁步,我害怕極了。
所以我不想上學,那時父母忙著做生意,沒時間管我們兄妹3人。那段日子,終日惶惶,惴惴不安……
有一天,大哥帶回來一兜子書,很多都是小人書。只有一本小說,沒名字,開頭和結尾都被撕掉了,我沒有嫌棄,卻開始愛書如命。
從此我沉浸在書的世界。那時我12歲四年級,從此把靈魂安頓在書的世界。因為有書陪我,從此我有夥伴;因為有書,我有了力量。有狗追我,我就高高地舉起書包。
我開始喜歡上學,因為識字才能把故事讀完整。初一的語文老師要求我們寫日記,從此開啟我的寫作之旅。
我在每本筆記的封頁,都寫著「此生唯有讀書與寫作不可放棄」。這是我少年的寫作夢,與自己約定。
初中,我開始廣泛地閱讀,瓊瑤的言情,金庸、古龍、梁羽生、柳殘陽的武俠小說。這時期主要培養讀書的興趣。漸漸地我作文寫得有模有樣,總是被老師當作範文讀。
高中,老師給我列出經典名著的書單,閱讀的層次與境界有了提升。齊老師說:寫作就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時我的作文不只是班級範文,而且是裝訂成冊,成為年級,學校的範文。
大學,投稿屢屢受挫,年少高傲的心經受不住這樣的打擊,我放棄了寫作。我與自己的約定就此中斷,讀書還一直在堅持,只寫隨筆日記,與自己在無聲的世界悄然對話,我不孤獨。
校園,我是教師,有大把的時光,讀書做筆記。即使這樣周圍人的眼神,嘲笑我閒的沒事,可以去追劇,可以去八卦,可以流短蜚長,但是我不能!
當我碌碌無為的時候我很焦急,耳邊總會想起奧斯特洛夫斯基那段生命感言:人的一生該怎樣度過……。我不能碌碌無為,不能虛度光陰,不能到晚年的時候懊悔!
疫情,讓我重拾寫作。把靈魂安放在簡書,寫作是愉悅的享受,是自我的呢喃,是親情溫暖的感受,是師生情誼的歡愉,是友情歲月的愛護,是愛人溫柔的唇語。
因為寫作,在簡書上認識了很多朋友,律老師鼓勵我們「跑步寫作一個都不能少」,當我晨跑的時候,我發現,寫作是春天綻放的第一朵花蕾,是晨風,是朝陽,是街上的車水馬龍,是垃圾箱旁拾荒老人,是建築工地的塔吊,是體育場上熱鬧的打球人!
寫作誕生的每個作品都是我的孩子,她們是聖潔的天使,是文字的精靈,是愛的蘊育,是溫暖的愛撫,心靈的滋養!所以我不敢粗製亂造,也不能隨意而為。
這些年來閱讀不曾放棄,寫作總是拿起筆來又放下,我知道那些未曾謀面的天使一直藏在心裡,呼之欲出。精靈在每個夜晚裡舞蹈,疫情宅家的日子,讓我有了相約的理由!
有人說:成功有捷徑,那就是結交優秀的人!認識齊老師,參加訓練營,讓我知道眾人抱團前行,走得更遠,從此靈魂不再孤獨。寫作路上,我們一起前行!
堅持寫作,由此熱愛生命,感恩生命的每一個人,有你有我才如此美麗!我已全力以赴如約而來,我們共赴一場美麗的寫作盛會!
跑步打卡,堅持日更,有人說自律的人更優秀。堅持寫作,也許你問我會堅持多久?如果非要給它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