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而立之年的小確喪

2021-02-11 幕帷糖

 

還記得一年前公眾號的首次推送《輕視不過是藉口年齡的撕逼把戲》(點擊片名查看值得紀念的首次推送)將日劇《寬鬆世代又如何》通過幕帷糖介紹給各位,也算是宮藤官九郎的極高水準將站在開啟公眾號大門前的我們用力推了出去。

 

幸好生澀的排版和糟糕的審美在以文字內容為審美主導的前提下沒有影響到對劇集本身的評價,即便是轉眼之間的一年以後,想起寬鬆世代四個字,腦海中會第一時間浮現出振奮人心的片頭曲以及寬鬆三人組浮誇的互動。

 

 

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火花》的存在,《寬鬆世代又如何》應該牢牢佔據2016年度最佳日劇的位置。

這無關收視率,無關圈粉數,也無關演員陣容關注度,總之無關除了劇本質量之外的任何事項。即便會有人嗤之以鼻地吐槽寬鬆世代僅僅是類似80後的一種情懷展示,和某些人氣大起大落的青春噱頭片沒有兩樣,你也很難給這部片子從技術和理論方面挑出什麼嚴重的毛病。

 

「寬鬆世代」的提出正值日本政府推行寬鬆式教育並大幅削減教學內容的教育改革時期,雖然被設定為能夠充分發揮自由空間促進個性發展和創新技能成長的一代,卻因擁有與曾經的任何時代都截然不同的三觀和個性被社會和媒體推向「沒有野心、沒有競爭性、沒有協作意識」等評價的風口浪尖。

 

的確是類似我國80後的存在。

 

正是這樣一群在長輩眼中沒有責任心、不思進取又極具個性的一代人,如今正式開始成長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那些曾經不假思索毫無根據的片面評價在個性化程度變本加厲的更年輕一代面前,自然煙消雲散。

 

繼承家族釀酒產業的坂間正和(岡田將生飾)和投身教育事業的山路一豐(松坂桃李飾)以及改邪歸正重回校園的道上萬裡部(柳樂優彌飾)三個男人照樣一臺戲,極具性格代表的人物設定將寬鬆世代輕熟男之間的真摯友誼演繹至笑中帶淚的動人效果。

而宮下茜(安藤櫻飾)和山岸宏(太賀飾)依舊利用有限的戲份充實主線故事中,為主角的性格展現盡力襯託。

此外,SP新增角色笠木久美(蒼井優飾)的設定則充滿另闢蹊徑的獨立感,就連臺詞極少的人氣配角佐倉悅子(吉岡裡帆飾)和萬裡部的小弟豐臣(長村航希飾)也憑藉僅有的臺詞怒刷存在感。

一鍋寬鬆世代大雜燴因此變得色香味俱全。

 

如此精彩的寬鬆世代群像劇在各自角色有限的生活縫隙中交錯出無數的可能性,目睹眾生相的俯視角度能夠輕而易舉地引發最大限度的感同身受。

 

《寬鬆世代又如何SP:純米吟釀純情篇》

 

本著「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的原則,平淡和睦的坂間家庭即將迎來政府輕軌延長工程可能為家庭帶來的3億5千萬日元巨額拆遷款這塊天上掉下的大餡餅。

買理財還是做生意,存定期還是買房子,屌絲們日思夜想如果給我幾個億幾千萬應該怎麼花的經典哲學問題眼看即將變成現實。

沒有被金錢擊倒的正和繼續延續著刻意理想主義的裝逼設定,心中所想也能代表部分寬鬆世代的理想胸懷。

 

錢雖是好東西,無數人奮鬥一生為了錢,得到錢仿佛就是人生終結,無所事事的人生變得不再有意義,天啊,我要這無數金錢何用!這就是正和的真實想法。

他是認認真真在搞笑的,正因如此,家庭成員的各懷心事才沒有令本該發生在普通家庭宮鬥劇最終變成鮮血淋淋的戰場。

搞怪的配樂和浮誇的表演恰如其分地轉移了對於家庭矛盾的注意力,所有觀點最終在寬鬆世代和醒悟世代的三觀差異中沉澱下來。

 

太厲害了,並不是指經營百年的家族酒坊,而是對3億5千萬日幣的驚嘆,同理對應90後的「醒悟世代」,注視著寬鬆世代的老前輩們,儼然就是保守的失敗者。不得不感嘆時代變化的殘酷。

 

總是輕蔑地談起90後,卻從未深刻地分析其中緣由,更別提用更加善意的方式求同存異,這就是狹隘與寬容社會價值觀和包容度的區別。

 

通過招聘妹子不多的戲份能明顯看出醒悟世代並非本劇主題,卻是站在獨立角度深入淺出地展示出前浪被拍死在沙灘上的無可奈何。

總是說60後70後墨守成規,那麼80後的個性表現就是敢於挑戰和突破常規。至於90後麼,看到撞得頭破血流的80後雖然勇於改變卻死傷大半,雖然出了虎穴卻總是又進狼窩,倒不如總結失敗經驗後返璞歸真。

要麼從一開始就心狠手辣,要麼乾脆像將頭埋在土裡的鴕鳥般歲月靜好,反正90後如何發展,最終要看60後70後的爹媽在社會的摸爬滾打中收穫如何。

 

你很容易想像80後進入職場起早貪黑臥薪嘗膽,好不容易推翻了70後的統治當上管理者,卻發現90後的新入職員工開著70後父母贈送的豪車來上班,慢條斯理地對付著一天又一天的工作你能怎麼樣。

你也很絕望呀。

 

茜的樸實質感同樣從正劇延伸到特別篇,身處世俗卻不陷入世俗,超脫卻不好高騖遠。茜不止一次勸正和要與現實生活妥協,卻忘記自己正是被正和身上尚存的天真爛漫所吸引。

果然人類都是奇怪和矛盾的動物。

 

就像正和推己及人地認為失去有事可做的快樂會讓每個人迷失方向,根本不會明白屏幕外張牙舞爪的吶喊,臥槽這種人生躺贏的機會給我來一打!

 

靠著不斷工作來積累財富,並同時在生活中不斷消耗財富,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

努力也許並沒有讓生活變得更好,只是沒有變得更差而已。在驅動人生轉折的重大利好面前,理想往往看起來像一堆狗屎,懷抱理想的人則看起來像是瘋子。

 

自帶體系的萬裡部每次出場都興師動眾,33歲才從大學畢業的回頭浪子在OB訪問中偶遇既是學長又是曾經被訓斥得體無完膚的雜碎山岸,傳統的日式前後輩交往場景被反轉得黑白顛倒,令人大呼過癮。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這不正是可愛又迷人的萬裡部麼。

 

言聽計從唯唯諾諾的大學生比起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熟知的三教九流,簡直就是開胃小菜。以為早工作兩年就可以信口開河,隨意踐踏後輩自尊的所謂傳統和規矩,恐怕真是到了需要被顛覆的時候。

起碼從宮九的角度,能夠如此輕鬆卻異常深刻地看到問題的嚴重性,柳樂優彌與太賀對於角色的成功塑造也實在功不可沒。

 

相對而言生活最為穩定的小山老師順利地延續著四平八穩的生活,在學校中當上了年級主任,起碼開始進入到中層管理者的級別。作為寬鬆世代的另一類代表,卻總是在別人眼中的羨慕和謬讚中找不到自我人生的意義。

 

我們總是隔三差五從七大姑八大姨口中聽到這種評價:誰誰家的孩子工作穩定,誰誰家的孩子當上了單位領導,誰誰家的孩子娶了漂亮媳婦。

她們談論這些的時候,確定無疑地過濾了誰誰家孩子深夜苦讀的辛酸,殘酷職場鬥爭勝利之前用盡的手段,以及從物質到精神對漂亮媳婦的360度全方位滿足。

 

正如小山在人前享受著年級主任的風光,卻要受盡前輩和家長之間的夾板氣,每天將精力消耗在毫無意義的時間過程,就連對教育事業本身的興趣都被消磨殆盡。

所以急流勇退一定存在原因,無論是否被別人了解,無論睿智還是無奈,小山做到了當下對得起自己的選擇,別人其實無從指摘,當然,最後的反轉也在意料之中。

 

過分的設身處地其實就是自私的另一種極端。

 

我們喜歡反省自己,更喜歡評判別人。

 

看到公交車上年輕人不給老年人讓座就忙不迭痛批世風日下,看到老年人打了年輕人又第一時間捶胸頓足,不是老人變壞而是壞人變老。

整天把「雖遠必誅」和「人販子死刑」掛在嘴上的是同一批人,整天操心明星婚喪嫁娶還給人家祝福點讚和動不動「果取關」的也是同一批人。

動不動建議國家整治服務行業反正不花你的錢,張口就來一顆炮彈打過去後果也是不需要經過大腦的。

 

這種人其實就是鍵盤俠,鍵盤俠也並不特指僅僅在網上發表幼稚言論的一群人。

 

如果我們多花點時間讓自己過的好一點,每個人都過的好一點,別人的事兒不就自然不用別人操心了麼。

 

小學思想道德課時總能聽到誇獎別人時諸如勤勞、善良、大方、聰明等形容詞,卻在長大很久以後才明白,「不多管閒事」是一種多麼重要的品質。

 

按照這個邏輯,「祝你幸福」其實和「看到你過得不好我就放心了」一樣,都是多此一舉。

 

建議愛管閒事的人在今後想管閒事之前先把上面截圖的臺詞在心中默念三遍。

 

我們在別人眼中的模樣,和內心中自己理想化的模樣,也許相去甚遠。

因為你也許永遠不知道別人心中關於自己的全部想法,更不可能對沒有付諸實踐的想法去解釋或者應對。除了法律上的大是大非,世間其實並沒有對錯。別說不同人之間的想法,就算是自我內心的矛盾,也許窮盡一生都無法解脫。

這並沒有誰對誰錯。正和、小山、萬裡部都是。也並沒有誰好誰不好。正和、小山、萬裡部也都是。你能透過劇集看到一幕眾生,了解到身處在特定時代和階層中的各種活法,就足夠了。

想吐槽小山很容易,年級主任不過是因為慫逼才守身如玉三十年的老處男。

 

想吐槽正和也很容易,不為金錢所動的家族企業救贖者麼,不過是好高騖遠脫離現實而已。

對自己認識最為清醒的是萬裡部,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反差最大的也是萬裡部。

山岸對萬裡部的評價說出了大部分觀眾及戲中角色的心聲,然而萬裡部內心十分清楚自己的位置,三十多歲還在上學,拖家帶口,還有過犯罪記錄。

清楚坦率地說出自己的處境並不是什麼負能量,看清現實直面未來反而才最有勇氣。

 

小山辭職後最緊張的是坂間,一邊因為自己的過激言行懊悔不已,一邊多此一舉地搜索起小山再就業的對策。

萬裡部說的很對,如果按照這個邏輯搜索,難道三十多歲還在上學並且存在犯罪記錄就是我未來全部的人生麼,這不是扯淡麼。

 

永遠不要讓別人給自己下結論、貼標籤,我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裡。

 

酷吧,結合之前說過的80後的蜜汁自信,即便最終結果是然並卵。

 

所以說是寬鬆世代啊。

 

特別篇中的神反轉,幾乎全部都和小山沾邊。越是平庸穩定的人生,越是容易醞釀反轉情節的天然沃土。宮藤官九郎將出其不意的反轉情節過渡得順其自然,神展開既有神奇之處,又不會顯得突兀和不合常理。

 

比如寬鬆三人組時隔一年再度相逢,小山關於事業家庭的一番宏論說得正和自慚形穢,難道這就是特別篇的主旨麼我差點就信了,轉眼之間正和借著酒勁一腳將小山放倒,一通粉拳將戲裡戲外的苦衷吐了個明白。

 

哪裡有真理,哪裡有應該,說的都是屁話。你就是個講臺教書的,你既沒體會過為家族酒坊研製出新產品的成就感,又沒體會過連續10年虧損的辛酸,你不過是一棵溫室盆栽,你跟我談什麼狗屁生活和人生理想。

 

這是正和內心的真實想法,即便後來酒醒意識到自己說了過分的話,也不過是殘酷的事實而已。結合前面談過的有關內心自己與別人眼中自己的評價差異,以什麼樣的形式表現出來其實並不重要,因為一切都可能是假的。你也不必在乎別人說了你多少好話,無論怎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本帳。

 

再比如小山辭職後的形象變化,即便再牛仔再嘻哈,也不能算作是誇張的裝扮,然而在正劇成功的人物塑造下,一個簡單的換裝還是產生了神奇的爆笑力量,只能說明小山這個角色設定的成功。

 

久美的落跑以及未來就拜託給你了,如此反轉,真是恨不得給編劇跪了。可憐女重回DV男懷抱的恨鐵不成鋼橋段再次上演,放到這樣一部劇中的這樣一個情節裡,恰如其分地形成了足以扭轉乾坤的反轉效果,點到為止的表現形式沒讓家暴情節絲毫影響小山自作多情的孤苦。

 

宮九在這裡難得地認真了一下。

 

針鋒相對的臺詞看似在抬槓,卻說出了最真實的道理。小山說,久美我一定會給你幸福。久美說,呵呵呵好奇怪,我其實一開始就沒有期待過幸福啊。

這是在說氣話麼,並不是。

就像質疑怎麼可能有人不愛錢呢,那麼剛好就碰到一個不愛錢的人一樣。不由自主用自己的立場和邏輯為別人做規劃,就會發現別人都是傻叉只有自己的選擇才有價值。

家暴男的確渣但是久美認為這還在可承受範圍內,也許鏡頭調轉以渣男的視角拍一部戲會有意想不到的展現呢,誰又知道呢。

倒不是要為家暴找藉口,前面剛說完不要妄下結論,既然久美選擇回去,應該有自己的理由,甚至都不能算是苦衷。

每個人的每個選擇,本來就是要承受這個選擇的所有方面,包括好的和壞的,只要當事人心甘情願,其他人又有什麼資格過問呢。

一定要在通篇範圍內選擇篇幅夠長且寓意最好的場景,我會選擇笠木久美與宮下茜當著眾人對「責任」一詞各抒己見。

小到一個玩具,大到一條性命,自從一個人長成到可以主動與一件事或者一個人發生聯繫,這個詞便會常伴左右直到人生盡頭,想要站在道德高地居高臨下或者挑撥離間,選這個詞準沒錯。

無論是跟誰情投意合眉來眼去還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都要首先分清,這是誰的責任。如果這件事跟你無關,那麼請你閉嘴。

作為人類,要理性地考慮感性這件事,所有的處心積慮不過是為了生活過得更舒服而已。

那麼假如不在乎責任就可以做到很舒服,是否還有必要捨本逐末呢?

會有聖母挑出來說有人將因此受到傷害,這是沒錯。那麼,所有人一起在乎責任,就不會有人受到傷害麼?

聖母是沒見過因為責任受到傷害的人麼?

宮九留了一刀開放題。久美對茜的臺詞完全可以複製到沒喝多少的正和身上用來懟小山,只是沒想這麼早就讓人陷入沉思罷了。

倒不如像茜和萬裡部一樣拿得起放得下,人生中還有很多比爭論更有意義的事情。

除了正理之外的高能爆笑點也是層出不窮,據說又已經被截成各種專輯發出去吸引非日劇粉前來駐足了。

 

比如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的草鞋梗。一個如此卑微的配角需要用心到如此地步自始至終都保持著日本戰國時期家臣的謙遜感,從開始一直中二到最後,也算是有始有終。

 

比如眾人有關中華料理的怨念,歸根結底是道上夫人對於家庭生活拮据的吐槽而引發的番外話題,雖然無關主線痛癢,卻精彩極了,最後還為萬裡部的中國留學之行埋下懸念。

 

比如家鄉的鄉親父老對於小山的誇張膜拜,既顛覆了正劇中小山自始至終的弱雞形象,又為接下來的反轉鋪墊了緩衝的餘地,縱使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也抵不過苦守童貞三十年需要寄希望於夜深人靜出沒在大街上的歐派來終結處男生涯的窘境。

 

比如其實熟悉套路之後很容易猜到的兩個結局,即正和的致富夢和小山的辭職都最終回到原點。俗套的結局,設計出足夠閃光的理由,就顯得脫離了低級趣味。

同樣的辭職回歸情節,某部我不討厭的國產電視劇一本正經地找領導辦了停薪留職,說是知道這孩子是一時衝動一定會浪子回頭。先不說是否符合現實,總歸就沒什麼驚喜。

 

反觀小山的辭職行為,辭職信洋洋灑灑一厚沓,可見對於工作的不滿也是徹底溢出了。主任讀了許多天還沒有讀完,於是陰差陽錯地留下了小山。

這種設定雖然也可能與現實產生較大出入,至少明知道這是個套路的情況下還能開心一笑,足見編導對於劇本細節的用心。

 

一場虛驚,一出鬧劇,所有人各歸各位,仍舊活在自己的原始軌道。對了,萬裡部倒是要來中國留學一年,倘若能來天朝取景再次追加SP,簡直是要大大的期待。

倒不是說外國的月亮更圓,有時候真是恨不得想,宮九這種級別的編導,既然對中華文化頗有研究興趣,不如閒暇無事到國內自帶劇本挑選合適的國產演員拍部異國風情的中國造日劇算了。

別說什麼會出現文化水土不服的話了,即便閉著眼拍,再差還能差得過國產版深夜食堂麼。

劇 評 人

蘋 果 用 戶 贊 賞 渠 道

「  作  品  」《 寬 松 世 代 又 如 何 S P 》  

「  音  樂  」《 拝啟、いつかの君へ 》by 感覚ピエロ 

「  編  輯  」  朝 槿

相關焦點

  • 《寬鬆世代又如何SP:純米吟釀純情篇》有關而立之年的小確喪
    有關替別人著想過分的設身處地其實就是自私的另一種極端。我們喜歡反省自己,更喜歡評判別人。小學思想道德課時總能聽到誇獎別人時諸如勤勞、善良、大方、聰明等形容詞,卻在長大很久以後才明白,「不多管閒事」是一種多麼重要的品質。
  • 小確喪什麼意思什麼梗? 小確幸的衍生詞了解一下
    小確喪什麼意思什麼梗? 小確幸的衍生詞了解一下時間:2020-03-26 15:33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確喪什麼意思什麼梗?小確幸的衍生詞了解一下 人生中微小卻確定的一點絕望。 是小確幸的衍生詞。
  • 而立之年小記
    雖然總覺得自己還小,卻已到而立之年。今已而立,回顧過往,總覺得一切是那麼近,卻又那麼遠。與大多數人的人生軌跡一致,在父母襁褓中長大,求知,外地求學,工作,戀愛,結婚,供房。小時候總覺得自己是被天命選中的人,自己是最特殊的,堅信自己將來的某天一定會像故事情節中那樣被主角光環加成,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但到頭來卻發現你我皆凡人,都只是芸芸眾生中最普通的一個。
  • 小確喪未必是一團黑暗,有一種進取叫無為
    小確喪們是無欲無夢的一代?人們擔心年輕人變得溫順、不再叛逆,但溫順未嘗不是一種態度,無為可以是一種進取,「小確喪」也未必一團黑暗。年輕一代有自己的生活態度。
  • 跟你姨學化妝 | 今天可以是小確喪的一天
    於是我就畫了個愛誰誰的小確喪妝容。雖然不知道有什麼好借鑑的,但是還是希望你們喜歡這個聽起來不怎麼吉利的妝容呢~還是一樣,把前後對比放在這裡,讓你們看看一個精神小夥,怎麼變成疼痛青春文學女主的!就比如在小確喪妝容裡,想有纖長卷翹,不用太過自然的睫毛,用橙色的這款就可以。但是我本人的睫毛,真的比較短,所以我最後還是會再粘一個紗榮子的假睫毛。紗榮子的假睫毛,和CHOUCHOU美瞳的地位是一樣的。假睫毛品類裡,我現在基本只用紗榮子的,只是型號不同罷了。
  • 《倫敦生活》:在「小確喪」裡開出黯然傷神的花
    離不開她的小男朋友終於不再回來,炮友找到了的真愛,父親選擇了繼母,她曾經以為會唯一一個會站在自己身邊的姐姐,也選擇了相信性騷擾過自己妹妹的丈夫。沒有一個人選擇她。這才將原委道出。女主角曾經因為喝醉酒和閨蜜的男朋友上床,這間接導致了閨蜜的死亡。從那時開始,她便在愧疚中自棄,努力變成一個無可救藥的人,印證自己有多麼爛。
  • 《你好布拉德》一部帶有小確喪的片子,但卻讓人覺得很暖
    大學時的老友們一個比一個成功,有身家發達,私人飛機起落往返的;有出過暢銷書,哈佛講座不斷,出入於白宮的;也有賣了公司,提前退休,和小女友在私人小島上逍遙的。他覺得老友們的世界不是戰場,而是個遊樂場、夢工廠。
  • 而立之年,當穿紅豆男裝
    自電視劇《三十而已》播出以來,有關這部電視劇的話題每天都以不同的方式登上微博熱搜。據統計,從2020年7月13日到8月3日,微博上一共出現了120條帶有主角名稱以及劇名 「三十而已」的熱搜。其實自古以來,有關「三十而立」這個話題的討論就一直不曾停歇。「三十而立」出自《論語·為政》,意指人三十歲前後建立自己穩定的價值觀,做人做事的原則,並開始有所成。在《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講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 王俊傑--我的而立之年
    因為,家中小女兒剛剛出生,妻子生病在住院,讀小學的大女兒需要我照顧……但又一想:作為一名新黨員,組織有召喚,我必須舍小家為大家,不辜負黨組織的信任和培養,因此毅然踏上了扶貧的道路。在我的而立之年即將步入歲尾之際,我有了點感悟:我「立」了!我讓我所在的貧困山鄉提前脫貧致富,這不就是「立」了嗎?今天,我能否自豪地說:我曾經有過無悔的而立之年?!(作者系北湖區派駐仰天湖瑤族鄉永春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轉自郴州日報
  • 而立之年立什麼
    所以我在而立之年給自己定下的目標之一就是繼續記錄生活記錄思想。記錄我完整的一生,包括極少人願意記述的思想部分。有意思的是,在我記述的過程中同時又激發了更多有意思的東西。我堅信但凡每一個平凡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議的思想。一輩子很長,但回憶起來卻異常的簡短。猶如我過去的三十個年頭。真不敢想像十年後我寫四十不惑的時候又作何感想。那就期待著吧。三十而立,立什麼?
  • 《軍師聯盟》告訴我們「小確喪」之外,還有青春理想
    劇中的青年理想主義群像值得作為一個參考,提醒今天的青年不僅有狂歡、不僅有「小確幸」和「小確喪」之間的兜兜轉轉,還有著對於自我實現的深刻訴求,和一種隱而未發的理想主義遺產。當這種訴求難以作用於現實的時候,它就必然會找到它在電視熒幕或虛擬世界中的對應物和共鳴腔。一部作品的優劣,很大程度取決於它為我們提供的「代入」的空間的大小。
  • 誰說我們這個時代就是小確喪?這部熱血運動電影會告訴你答案!
    這才是我們需要的熱血,才是足以擊碎小確喪的勵志。
  • 恪盡職守是「而立之年」的洗禮
    新華社杭州3月2日電 題:抗疫青年蘇俊威:恪盡職守是「而立之年」的洗禮新華社記者俞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青年醫師蘇俊威,戴著一副「學霸」圓框眼鏡,是個內斂的農村孩子。10年前,立志學醫改變了他的命運;10年後,抗擊新冠肺炎讓他度過了真正的「而立之年」。在面對「忠孝難兩全」時,蘇俊威選擇了「恪盡職守」:儘管63歲的父親剛做完肺移植手術,他還是主動請戰進入醫院感染科負壓病房,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成為醫生,就意味著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來臨時,願意無條件衝到一線。」蘇俊威說。
  • 90後30歲倒計時 而立之年致自己
    90後30歲倒計時 而立之年致自己時間:2019-11-29 16:32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90後30歲倒計時 而立之年致自己 這兩天,#第一批90後30歲倒計時#的話題湧上熱搜,扎了無數90後的心。
  • 「求名求利一場空,方寸小匣唯始終」名利之於人生而立之年小感
    無論是沽名釣譽,還是青史留名,無論是家財萬貫,亦或是勞碌奔波為誰忙,最後還是為名,為利;猶記得上學時期,刻在桌上的座右銘:窮則獨善其身了,達則兼濟天下;惶惶然不覺間,已過而立之年,座右銘回首看,似乎也與自己漸行漸遠。兼濟天下似乎已然是空想絕唱。所能堅守的逐漸變得唯有獨善其身!而且似乎,物慾橫流的時代下,想要獨善其身得需要莫大的毅力。
  • 譚詠麟丨《也曾相識》年少不曉粵語曲,而立之年句句情
    這暖暖眼神一碰 卻要顧忌後果」「懷著千般失望 千般失落 一再去流浪」用最近的一句歌評裡經常看到的話形容很合適那就是:少年不識愁滋味,歷盡滄桑更入心年少不曉粵語曲,而立之年句句情>世界那麼大,人的一生卻那麼短時光,讓人產生一種分開後的無奈感能遇到彼此都不容易,能愛上對方更不容易那個你曾經以為一輩子都離不開的人終將跟你分道揚鑣以前共同畫的未來藍圖現在看來只是談戀愛的時候一種談資而已可是我們那時候都是認真的…▼與音樂有關的還有
  • 而立之年:寫在自己三十歲生日之際
    關於而立之年的解釋是:一個人到了30歲,應該是人格自立、學識自立、事業自立的年齡。30歲,生活雖然幸福安逸,卻也背負著各方面的壓力。30歲,少了年少時的輕狂,多了半分沉穩,卻依然按捺不住振翅欲飛的衝動。30歲,應該是一個分水嶺,是生活的真正開始,是從年少輕狂走向現實生活的開始。人生,又能有幾個30年?
  • ...你的朋友圈即將被這部「小確喪」爆笑片刷屏……【荔枝劇評】
    每集一小時,笑到溶脂——《加油吧威基基》豆瓣8.9  雖然劇名像是隨便起的,毫無亮點……  雖然演員像是路邊抓的,毫無名氣……  雖然連海報裡三位主演敷衍的pose都仿佛在說:看不看隨你……  但它就是搞笑片界的「臭豆腐」,賣相不行,但吃起來很行,堪稱「一集入坑」的水準——三個loser的爆笑小確喪日常
  • 而立之年的你,有成家立業了嗎?
    幼學——10歲 束髮——15歲左右 弱冠——20歲 而立之年——30歲
  • 21歲拜師郭德綱,而立之年爆紅的孟鶴堂,卻是一個溫暖的小哭包
    21歲拜師郭德綱,而立之年才爆紅的孟鶴堂,卻是一個溫暖的小哭包說到德雲社,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郭德綱和于謙,但是隨著新式相聲的流行這看起來一點也不像是高升,反而是被拋棄的小哭包一樣。孟鶴堂也非常喜歡這個比他小一些的師弟。倆人前幾年參加節目的時候,因為一句「盤它」被大家關注很多,但是在最後奪冠的總決賽的時候,孟鶴堂卻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