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寺庫「尋釀中國」活動首站開啟)
未入喉,猶未品,醇香已四溢,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近日,一場與眾不同的茅臺私宴在北京開啟,寺庫舉辦的「尋釀中國」系列活動在北京拉開了序幕。
這場以「此中有真意」為主題的私宴邀請到茅臺首席釀造師、寺庫平臺茅粉家庭會員,以及寺庫俱樂部來自文化、藝術、商界領域的會員共聚一堂,以酒為媒,在不同種類茅臺酒的品鑑中,切身體驗茅臺品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茅臺已經成為了獨屬於中國人的文化符號,它代表的早已不全是商務宴請時的觥籌交錯,也不只是社交環境下的非必須附屬品,它已融入我們的生活,不只是那濃香醇鬱的白酒,也是寺庫以茅臺為基酒,以「中國元素」為主題調製的名為「酡顏」與「晚酌」創意雞尾酒,還是那勾起我們童年回憶的茅臺秘制掛霜山楂,更是「茅臺」兩個字背後的一個個鮮活光影、一段段刻進血液裡的回憶。
北島說生活是「網」,生活中有著無數張網,將我們連接在一起。
一瓶茅臺,濃縮了幾個世紀的時間流逝,也在無數匠人的默默耕耘中,成為了一代代中國人家庭情感傳承的紐帶。一家名為寺庫的平臺,一直致力於為用戶帶來「精品生活」,剛剛走過第12個年頭。我們突然發現這兩張網在不知不覺間有了交織、羈絆。
前不久,寺庫發起了一場以「我是寺庫茅粉」為主題的故事徵集,在收集到的上千個來自全國的用戶故事中,我們看到茅臺酒的歷史變遷與每一個寺庫用戶的生活一步步交織在一起,不分彼此。同師曰朋,同志曰友。這一天的北京大雪中,以酒會友,高朋滿座。
一席精心準備的家宴,分享茅臺,也分享與茅臺有關的回憶。在你的故事裡,我也遇見了我自己。這次的家宴上,既有從小受到自家長輩影響的家傳「老」茅粉,也有為了給女兒置辦嫁妝才慢慢被茅臺俘虜的「新」茅粉。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茅粉」們或攜年歲已高的高堂,或是相伴多年的結髮之人,亦或是尚未成年的稚子共聚一堂,在對茅臺酒的品鑑中,享受濃濃的芬芳,閉上眼睛,咀嚼回味在升華中渲染,如時光被歲月飽含。
寺庫創始人兼CEO李日學
貴州茅臺集團首席釀造師彭朝
隨著一張張茅台歷史變遷珍貴史料老照片的展示,茅粉們在這場充滿了回憶與親情的私宴上,與朋友、家人一起體味著茅臺酒多年歷史帶來的厚重,也回憶著那一直在記憶深處不曾忘卻的傳承。在杯盞之間,感受著茅臺「品味自然化身心,享受人生悟性情」的煙火氣。
人生如戲,歲月如酒,一生都是故事與酒。就像這一杯茅臺,剛入口的時候辛辣撲鼻,但慢慢細品之後,才能感受到那一股回甘,明白什麼叫苦盡甘來。未來,寺庫將與茅臺共同尋釀全國,品味愛的甘醇,品味酸澀人生,在平靜的生活中增添流動的音符,在各地打造出「地、人、餐、趣」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