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日本這一個島國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亞洲的經濟發展排名名列前茅,這跟它本身的教育以及傳統文化有關,日本這個國家特別喜歡設置宏偉目標。但我們說如果設置宏偉目標並且能夠完成這樣的目標,自然而然能得到別人的欽佩,但如果自己制定的目標太過於宏偉沒完成,那麼最後就會淪為別人的笑柄,讓大家感到啼笑皆非。今天我們要說的一個典型案例就是在2001年,日本就給自己的國家立下了一個目標,就是要在50年之內拿下30跟諾貝爾獎,如今拿下了多少個了呢?
一、過去的笑柄
曾經的日本說過要三個月滅亡中國,佔領中國領土,結果這一打就是十幾年,最後成為了戰敗國,緊接著便又跟美國斷絕關係,且希望超過美國,但是最後卻成為了泡沫經濟,讓本國的經濟受到重創。
二、19年19個諾貝爾獎
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發生在2001年,日本有一臺計劃,這個計劃只為大力發展國家的科學技術以及教育,設定的目標就是在50年的時間裡面,日本收穫30多個諾貝爾獎。當日本宣稱這樣的言論時,其他的國家都忍不住要睜大眼睛,鑑於日本曾經得經歷,很多國家其實對日本這樣的目標感到無語。然而現在日本經過了19年的時間拿到了19個諾貝爾獎。事情發展到這個階段的時候,很多國家開始漸漸認真思考日本的這一項目標。現在這個時代,各個國家愈來愈以人才以及科技實力實力為競爭領域,日本在短短的19年,就能夠拿到世界上公認的19個諾貝爾獎,這背後的一系列改革以及政策都值得讓其他國家的國民深思,所以有人隱隱猜測日本能夠在50年的時間內拿下30個諾貝爾獎。
三、背後緣由?
相比較於中國,就出現了一絲尷尬,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是拿到的諾貝爾獎卻僅僅只有14個,並且時間跨度非常大。所以就有人在思考日本為什麼能夠在短時間內就獲得諾貝爾獎?在網際網路上出了一些資金數據統計,在日本定做一個目標之後,便加大了對科學技術方面的投資,比美國還要多。正所謂有錢必然就有人上,也有環境以及設備供那些科研人員搞科研和做研究。尤其是日本的一些科研人員的待遇,在全世界都能夠排上名,同時日本這一個國家從來都是非常敬畏自然,不會像中國一樣知足常樂,反而他們不斷的去擴展自己的野心,也是一個喜歡改變自己的國家。
結束語:更何況在日本文化當中有一種「工匠精神」,日本國內的一些高官甚至是天皇,他們在某一領域當中都有所成就,這樣的榜樣示範就起到作用。所以說日本能夠19年拿下19個諾貝爾獎,這根本不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