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達多

2021-02-08 醉美新興平

《悉達多》是1922年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創作的一部小說。小說以文中主人公悉達多名字命名。

悉達多,出身於印度貴族婆羅門家庭,在母親的歌聲裡,在智慧父親的教誨中在好友喬文達的陪伴下,成長為一個「強壯英俊,四肢修長,額頭清朗,背影頎長」的婆羅門貴族青年。他和好友喬文達一起修習參禪的藝術以及冥想的功夫,父親疼愛這個善悟而渴慕知識的兒子,母親每每看見他便覺得有一股幸福的暖流在胸中湧動,父親與母親寄望於悉達多長大後能成為一位受人尊重的賢士或者有修為的僧侶。一直追隨他的朋友喬文達相信,自己的朋友擁有著「崇高激昂的思想,強大的意志和高貴的使命感」,值得自己用一生去追隨他,他願意隨從他,像他的身影一樣陪伴在他的身邊。



看到這兒,悉達多是多麼幸運,他出身於高貴的氏族家庭,擁有慈愛的母親的呵護,智慧的父親的引導、忠實的朋友伴隨,只要跟隨著婆羅門裡智者的教誨用一生去修習,他必將會抵達至人生的光明世界。

是這樣嗎?悉達多會在這樣的軌跡裡走完自己的一生嗎?

悉達多向諸神獻祭、祈禱,聆聽可敬的父親和其他智慧的婆羅門的傳授,和朋友喬達多一起修習辯論參加洗禮,就這樣,日復一日。

漸漸的,悉達多的內心陷入了悵然,諸神和你我一樣,他們曾經也受限於光陰嗎?他們曾經也經歷過命運的無常嗎?他們留存於世間的智慧來自於他們的修習,還是來自於在有限光陰裡命運給予他們的無常?智者教誨我們思想和知覺,在被迫近教誨佔據的內心裡,「我」之源泉又在哪裡?

夜幕降臨,悉達多和喬文達在榕樹下打坐,他注視著遙遠的地方,沉浸在冥想中也沉浸在自己的困惑裡

「我的朋友,明天一早我想加入沙門的行列,成為一名沙門」

(沙門在古印度宗教裡泛指所有出家修行,苦行、禁慾、以乞食為生的宗教人士)

喬文達沉默了片刻,注視著悉達多「你父親會允許嗎?」

悉達多不動聲色,從榕樹下站了起來走向了屋舍中的父親

「您允許的話,我的父親。我懇請明天離開家加入苦行者的行列,我渴望成為一名沙門」

屋內霎時寂靜了下來,這位尊貴的婆羅門紋絲不動,一言不發地坐在蓆子上。沉默,良久的沉默!

「我知道我不該有激烈和惱怒的言辭,但是從你口中我不想再聽到這一請求」

父親說完緩慢的站了起來,走向了自己的床鋪,悉達多默默的退出了父親的房間。

清泠的月色穿過窗紗,照在來回在房間踱步、無眠的婆羅門身上,透過窗戶他看見佇立在庭院中的兒子強壯修長的身軀籠罩在如水的月華中,深濃的霧色瀰漫了他的眼睛。

月光西移,庭院中強壯修長的身軀卻紋絲未動!尊貴的婆羅門一次次起身,一次次望向窗外,他心中充滿了惱怒和不安。時光如水流去,痛苦漸漸溢滿他的胸膛。

破曉

「悉達多你不是一向服從於你的父親嗎?」尊貴的婆羅門雙膝輕微顫慄,深邃的目光注視著眼前這個少年。

少年專注地注視著遠方!

沉默,良久的沉默

尊貴的婆羅門從少年堅定的眼神裡看到了強大而陌生的東西

「如果你在世上尋得了至高無上的幸福就請回來教我修習,如果你收穫了幻滅,那也回來」

少年踉蹌了一下,拖著僵硬的雙腿轉身離去,他不曾看見在他高大的身影背後有雙深邃的眼睛滿含淚水,像剛剛過去的深夜裡那明亮的月華,裹滿背影!


聲明: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文責自負,和本平臺無關❖  歡迎分享到 朋友圈 或點擊右下角 在看  ❖

相關焦點

  • 悉達多的故事 - 09
    悉達多和耶輸陀羅的婚禮在翌年的秋天舉行。那天是釋迦國普天同慶的日子。整個迦毗羅衛國都布滿了旗幟、燈飾和鮮花,而音樂也是處處可聞。悉達多和耶輸陀羅的座駕馬車,所到之處都是歡聲載道。他們又到城外的村落和小市鎮去贈送食物和衣服給那些貧苦的家庭。
  • 006 從悉達多到喬達摩,中間隔著個福貴 · 每天讀點書之《悉達多》
    四處遊歷三年後,他們離開苦行者去拜會智者喬達摩,歌文達決定留下來追隨喬達摩,而悉達多則聽從內心的聲音,告別好友繼續遊歷。悉達多來到一座城市,遇到卡瑪拉和卡瑪斯瓦密,自以為憑藉思考、耐心和齋戒能駕馭一切的悉達多,逐漸在情慾和金錢中迷失,當他厭惡自己想結束掉生命時,宗教拯救了他,鬼門關上走了一遭,他重獲新生。悉達多留在河邊,和擺渡人住在一起,繼續修行。
  • 悉達多:尋找「阿特曼」,渡人且渡己
    >【推薦理由】誰理解了《悉達多》,誰就理解了人生,就理解了黑塞。這位終身愛他信任他的朋友,在悉達多的世界中出現了三回:第一回追隨少年悉達多去過沙門僧的生活;第二回,挽救了中年悉達多的生命,並陪伴守護在森林裡的好友一晚;第三回,人生漸老,在卡瑪拉的別墅中遇見老年悉達多,二人交談悟道。戈文達的一生,在黑塞筆下,自始至終都是純靜明朗的,我相信黑塞給予了他一個雲淡風輕,簡單純粹的精神世界。
  • 悉達多太子,生日快樂!
    有一天,摩耶夫人在夢中正要睡醒的時候,見到菩薩乘著六牙白象從虛空而來,從右脅進入自己的身體,摩耶夫人當下感到體安快樂,自身如日月照耀,清澈好似琉璃一般…… 這就是她懷孕的徵兆,她與淨飯王的兒子——悉達多太子,就要出生了!
  • 《悉達多》:一首需要「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的精妙詩歌
    《悉達多》薄薄一本,德國著名作家赫爾曼·黑塞所著,第二標題《一首印度的詩》。拿過諾貝爾獎、馮泰納獎、歌德獎的黑塞,把這本薄薄的小書寫出了詩意。引用譯者的話說:「黑塞的語言是美的,《悉達多》是一部完全是詩的、充滿歌詠性的、音樂性的光彩奪目的傑作。」
  • 黑塞《悉達多》,一場孤獨時自己與自己的對話
    黑塞在《悉達多》中,以此心理分析式的追問開始其旅程。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被譽為德國浪漫主義的「最後騎士」,也是20世紀最能透視心理和最具靈性創意的作家,他以其獨特深邃的思想,雋永睿智的文字傲立文壇。
  • 《小活佛》悉達多普渡眾生,上師喇嘛今生轉世
    另一條線是基努裡維斯飾演的悉達多的悟道成佛之旅,可以作為尋找多傑喇嘛轉世的前傳來看,這部分奇幻而華美。相傳悉達多的意思是帶好東西來的人,小太子走過的地方,便有蓮花開發,他為悟道而生,並會普渡眾生。貝託魯奇沒有複雜的設計悉達多的探尋之旅,只是一首曲子喚醒了他對外面世界的渴望,外面的痛苦和憂慮,他人的疾病、貧窮、年老和死亡,親眼看見這些後,他明白唯有度己才能度人。弦收的太緊會斷,但放得太松卻不能奏出音來。苦行僧的生活無法讓悉達多感悟出更多的道,即便弟子離他而去,他仍決定開始啟程另外的道路。
  • 佛誕日丨悉達多太子,生日快樂!
    有一天,摩耶夫人在夢中正要睡醒的時候,見到菩薩乘著六牙白象從虛空而來,從右脅進入自己的身體,摩耶夫人當下感到體安快樂,自身如日月照耀,清澈好似琉璃一般…… 這就是她懷孕的徵兆,她與淨飯王的兒子——悉達多太子,就要出生了!
  • 佛陀喬達摩與普通人悉達多——黑塞《悉達多》的耐人尋味之處
    這位青年名字叫悉達多,悉達多這個名字不禁讓我們想到喬達摩·悉達多,他是佛教的創始人,被人稱成為佛陀,意思是覺悟之人,也稱釋迦牟尼佛。但本書中,黑塞寫的並不是一本佛教小說,而是講述人向自我精神的探尋,因為,世界上最難了解的事物,反而是我們自己。
  • 貝託魯奇《小活佛》:悉達多普渡眾生,上師喇嘛今生轉世.
    另一條線是基努裡維斯飾演的悉達多的悟道成佛之旅,可以作為尋找多傑喇嘛轉世的前傳來看,這部分奇幻而華美。相傳悉達多的意思是帶好東西來的人,小太子走過的地方,便有蓮花開發,他為悟道而生,並會普渡眾生。貝託魯奇沒有複雜地設計悉達多的探尋之旅,只是一首曲子喚醒了他對外面世界的渴望,外面的痛苦和憂慮,他人的疾病、貧窮、年老和死亡,親眼看見這些後,他明白唯有度己才能度人。
  • 從奧斯卡《綠皮書》到諾貝爾《悉達多》,痛苦與覺悟
    1946年,憑藉著「由於他的富於靈感的作品具有遒勁的氣勢和洞察力,也為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和高尚風格提供了一個範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赫爾曼•黑塞在著作《悉達多》中也在探討這個問題。悉達多拋棄華服,每天只吃一餐未經烹調的食物,他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擺脫一切,渴望、追求、夢想、歡樂和痛苦,統統都不要。在擺脫中獲得寧靜,在消失的自我思想中聽任奇蹟的出現。他從沙門的年長者中學會了如何自我解脫、如何沉思潛修。然而,悉達多清楚地知道自己距離真正的智慧還很遠很遠。因此,當他們開始追尋活佛加泰瑪的住地。
  • 【佛光新聞】光明大學《悉達多》音樂劇 日本首演登場
    東京佛光山9月16日邀請菲律賓光明大學佛陀傳音樂劇《悉達多》在板橋文化會館隆重演出。活動首先由板橋一中管樂團奏出序章,NPO法人國際BLIA理事長滿潤法師為與會的千名觀眾介紹劇團緣起,因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深受菲律賓人美妙的歌聲感動,希望美好純淨的聲音能夠遍傳世界。也說明劇團成立十周年,將在明年完成巡迴五大洲的壯舉,傳播佛陀的故事。
  • 我讀《悉達多》:我已有所成熟,聽到了來自心中歌鳥的歡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