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何老愛發脾氣?耶魯大學研究表明:提高情緒敏感力很關鍵

2021-01-18 芸媽育兒記

眾所周知,寶寶的脾氣都很是古怪、令人難以捉摸,上一秒的他們或許還在開懷的笑著,可下一秒指不定就在那用尖銳的嗓音放聲大哭,令家長們尤為頭疼又不知如何是好。

其實這種情況在孩子三歲前都很是常見,因為在表達能力還不夠表達自身情緒的情況下,父母與寶寶之間就存在著溝通障礙,這就使得父母不懂得寶寶所想,而寶寶們在自己的訴說得不到父母回饋的情況下,就會經常性地大發脾氣。

在面對寶寶的古怪脾氣,家長們通常都會先試著哄孩子,但有些時候哄不一定有用,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孩子老愛發脾氣呢?家長們不妨先了解下孩子發脾氣的原因。

孩子老愛發脾氣的原因:

一、 需求得不到滿足

語言發育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通常8月大的孩子都會發出些簡單的詞彙,例如"爸爸、媽媽"等,在沒有經過系統學習以及發育還未完善的情況下,他們沒法說出一些較為複雜的話,這也就表明了孩子無法用語言來傳達自身情緒。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們遇到事情想用說話來表達自身情緒時,家長們往往都只能聽到孩子的咿咿呀呀聲,同時無法清楚的明白孩子所要表達的,那麼不知情的孩子會認為自己已經表達得很是清楚,但卻沒得到父母的反饋,因此就會開始大發脾氣,變得煩躁起來。

二、 無法區分動靜

同語言發育一般,孩子的視覺發育也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完成,據相關研究表明,孩子只有到達6歲左右的時候,他們的視覺才會同成年人一般。

而在這之前,2月左右大的孩子只能勉強做到集中視覺,而在4月大的時候他們才會注意到顏色的不同,等孩子在6月大時,他們的眼睛就能夠很好地跟隨物體進行轉動,8月大的時候才能有著較為模糊的空間感,能夠感受物體的大小。

因此在一歲前,孩子其實並不能很好地區分物體和人,在認知不足的情況下,他們沒法明確心中"動與靜"的界限,比方說在部分寶寶的認知中,這個物體他應該能動,可實際上卻不是,所以他就會因此感到不開心,甚至煩躁。

三、 因為害怕

在缺乏認知的情況下,周邊的一切事物對於寶寶來說都很是陌生,因此一些細小的動靜,都很有可能引起孩子內心害怕恐慌的情緒。

此前有相關的研究表明,6個月前的孩子對於聲音會表現得較為敏感,平日我們說話聲音較大、亦或是汽車鳴笛、打雷等,都會予以孩子驚嚇,受到驚嚇的孩子就會用哭鬧等方式來表達自身的情緒。

另外,寶寶在睡醒後發現周邊沒有熟悉的人,就會陷入恐懼之中,隨著很快就會從恐懼的心態轉化為憤怒,而他們會用行為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以此博得關注。

什麼是情緒敏感:

情緒敏感泛指一個人的情緒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從而進行快速的轉變,而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通常來說有三點,首先就是心智不夠成熟,其次就是自我控制能力弱,最後就是易感性較強,心思容易因為外物而波動。

此前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博士曾發表過這樣的言論:情緒敏感力是決定孩子情商高低的重要因素。

那麼該如何幫助寶寶對此進行提高?

1、 多加留心

很多時候寶寶發洩情緒時家長們很有可能沒有察覺,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所以寶寶們發洩情緒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那麼當家長們發現寶寶有著大叫、摔東西、跺腳等異樣舉動時,就需多加留心了,因為這時寶寶很有可能在發洩自身的負面情緒。

2、不哄也不吼

當下很多家長在清楚地察覺到寶寶有負面情緒時,都沒有很好的予以正確的解決,通常家長們都是直接哄孩子,要麼就是嚴厲喝止孩子閉嘴,這兩種方法都會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第一種會嬌慣孩子,讓孩子今後愈發"變本加厲",第二種則是會予以孩子不小的心理陰影,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懼怕之意。

3、尋求問題根源

那麼在做到不哄與不吼之後,家長們要做的就是更為細緻的觀察,通過孩子的表現來判斷孩子發脾氣的具體原因,從而找到問題的根源,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在結局問題之後,重點來了:我們需要對孩子進行教育。

當孩子還不能良好的表達時,他們其實並不能很好地明白家長的話,但他們卻能聽出家長語氣間的變化,這時候適當地予以孩子教育,就能給孩子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那麼在這之後孩子發脾氣的次數也會因此慢慢減少。

孩子會發脾氣其實很簡單,要麼就是表達自身情緒,要麼就是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而展現出的憤怒,家長們面對這種情況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感受到自身的想法有得到父母的重視,那麼在往後孩子們就不再會用同等的方式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了。

相關焦點

  • 小寶寶愛發脾氣?背後暗藏原因,耶魯大學:情緒敏感力是關鍵
    背後原因有很多當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們如果沒辦法哄好,可以試著研究一下孩子鬧情緒的原因,對症下藥地安撫他們。以下為三點寶寶發脾氣時常見的原因。1、感到恐懼時會發脾氣小孩子涉世未深,一些在我們看來很平常的東西也能引起寶寶的恐懼。比如分貝稍大的響聲、黑暗等等。
  • 發脾氣的娃,教會情緒管理就夠了嗎?這樣引導,成長更優秀!
    聊過之後,發現很多家庭都面臨孩子愛發脾氣,卻束手無策的難題。面對脾氣暴躁的娃,你批評指正,孩子耳朵一閉全然聽不進去,還翻白眼來蔑視你,你氣到發飆使用武力讓孩子老實下來,但孩子依舊一臉的不服氣。可每次都揍孩子這也不對啊,孩子問題沒解決還把自己氣夠嗆,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好的教育其實就是孩子越長大帶著越輕鬆。孩子愛發脾氣,作為家長,我們該怎麼幫孩子學會管理情緒?有哪些有效的引導辦法呢?
  • 2歲寶寶總愛發脾氣,父母不知如何應對?這篇文章或許會幫助你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首先父母要了解2歲的寶寶為什麼憤怒。為什麼2歲寶寶總愛發脾氣?寶寶進入兩歲以後,自我意識進入萌芽期,寶寶會經歷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所以會表現得非常好鬥。他們常見的表現有這五種:喜歡拒絕,每天要說數不清的「不、不、不」!
  • 耶魯大學研究發現,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寶寶,這6點差距真的很大
    文|張女子育兒原創,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看電視可以讓寶寶學習更多知識?對此,耶魯大學就曾做過一項研究,將孩子分成兩組,一組看電視,一組聽故事。兩組孩子了解的都是美人魚的故事,只是一組是看,一組是聽而已。然後讓孩子畫出自己心中的美人魚。兩組的結果,卻是有著千差萬別的。看電視的孩子,畫出來的美人魚,大多都是一個模板的,猶如工廠生產的產品是差不多的。
  • 張仕穎:耶魯大學宗教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在耶魯大學300餘年的發展歷程中,宗教學研究領域逐漸由單純的基督教研究轉向跨宗教文化和跨學科領域,一些專門的研究機構相繼成立。  成立於1822年的耶魯神學院與哈佛神學院、普林斯頓神學院齊名,是跨教派且無教派歸屬的神學研究機構,目前提供神學碩士、宗教藝術碩士和神聖神學碩士三種碩士學位教育。
  • 寶寶亂發脾氣,是一種自我保護?家有寵物的試試「動物安撫法」
    加州大學兒童心理學家福祿培爾認為:孩子發脾氣並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情緒發洩,相反,它是一種自我保護行為。 就類似動物幼崽在感覺到危險的時候,會不斷的大叫,通過這種方式來引起成年動物的關注,希望得到保護。是一種本能,談不上教養。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新生兒頭圍越接近這個數,寶寶大腦越聰明
    每一位寶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出生之後健康又聰明,而之前哈佛有一項研究再次刷新了人們對於新生兒健康、聰明的認知。哈佛大學在研究中發現新生兒的健康與智商與他們出生時的頭圍有關,並且,他們發現新生兒頭圍的大小能夠影響到孩子日後的智力。
  • 耶魯大學「專注力」研究:這3點差距很明顯
    耶魯大學「專注力」研究發現: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這3點差距很明顯1、想像力耶魯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找到一幫孩子,將他們分成兩組,一組聽睡美人的故事,一組孩子看睡美人的動畫片,然後讓兩組孩子畫出自己心目中的睡美人,結果發現,看電視的孩子畫出的睡美人,千篇一律
  • 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衛生政策聯合研究中心理事會會議暨第三屆...
    2020年12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衛生政策聯合研究中心理事會會議暨第三屆全球公共衛生政策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舉行。本次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聯合主辦,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衛生政策聯合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健康長三角研究院、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聯合承辦。
  • 或許和人類本能有關,聽聽耶魯教授怎麼說
    英國《每日郵報》2013年曾報導,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兒童不愛吃蔬菜可能是生存本能導致。美國耶魯大學的安妮·E·沃茨博士和卡倫·溫博士曾經通過一項科學實驗驗證了這個假設成立的可能性。科學家在耶魯大學的嬰幼兒認識中心對47名8到18個月大的孩子進行了研究發現,在這些孩子面前擺放著的兩種真實的植物,兩種逼真的人造植物和兩種其他物體中,孩子麼你更願意去接觸冷冰冰的沒有生命體徵的塑膠或者金屬製品而不是選擇接觸植物。
  • 耶魯大學成功復活死亡大腦、顛覆衰老,人類首款「不老藥」遭瘋搶
    據報導,使大腦「死而復生」的核心是耶魯大學打造的一種名為Brain Ex的體外血液流動模擬系統,而這項挑戰「死亡」的研究,是人類繼β-煙醯胺單核苷酸(即近兩年市佔率居首位的哈佛「不老藥」瑞維拓的核心成分)等應用成果後對顛覆衰老、尋求永生不老的又一項技術嘗試。
  • 兩歲寶寶發脾氣就摔東西?育兒專家:不用擔心,發育好才這樣!
    兩歲寶寶發脾氣就摔東西?育兒專家:不用擔心,發育好才這樣!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幾個必經的階段,而處在這些階段的孩子往往會令家長們尤為頭疼。兩歲寶寶發脾氣就摔東西?專家表示:孩子自主意識萌生代表著孩子大腦有著一個良好的發育,一切正處於軌道上有序的發展著,而自主意識萌芽之後,孩子們在認知能力以及表達能力還未完善的情況下,他們只能通過發脾氣來表達自身的情緒。那麼在寶寶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們該如何正確處理?
  • 在哈佛大學與耶魯大學的Battle中,我為什麼選擇排名低的耶魯?
    再大些,很多優秀的同學定下出國留學的目標之後也開始彷徨選擇哈佛大學還是耶魯大學了。今天我就帶大家好好盤一盤耶魯大學有什麼過人之處。據2020年U.S. News Best Universities 數據統計,耶魯大學與哥倫比亞,麻省理工大學齊頭並進,成為優秀的探花選手。
  • 黃磊機智應對妹妹「亂發脾氣」:好父母是孩子的情緒「控制器」
    但是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就很不淡定,就會給孩子直接說:你哭什麼?我還沒哭呢?還會給孩子貼上「壞脾氣」的標籤。腦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理智腦比情緒腦發育落後。我們可以藉助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幫助孩子對情緒進行認識。兒童情緒管理專家米雷婭·卡納爾斯總結了九種常見的情緒情感:快樂、衝動、害怕、擔心、果斷、平靜、生氣、傷心和死亡。
  • 耶魯大學危險了!
    不僅僅是地名、軍營,也包括大學。於是,耶魯大學,鼎鼎大名的耶魯大學,危險了。這所曾培養了老布希、小布希、柯林頓、希拉蕊等美國政要,號稱「總統搖籃」的美國大學;這所也曾培養了詹天佑、馬寅初、晏陽初、林徽因等中國名流,被不少中國學子嚮往的美國大學,面臨校名不保的命運。
  • 孩子控制不好情緒,總愛發脾氣,家長要怎麼跟易怒寶寶相處?
    孩子為什麼總是愛亂發脾氣?1.家長在生活中是"暴脾氣",孩子有樣學樣孩子的性格與生活習慣,很大程度都是受家長的影響而形成的。如果孩子是容易經常生氣的性子,那麼家長也要適時的反思一下自己平常的行為,是不是也是同樣的暴躁、容易生氣的。
  • 研究表明:這個人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
    糖媽生娃之前總聽大家說「生娃容易,養娃難」,寶寶出生後需要家長的悉心照顧。對於多數的家庭來說,媽媽是照顧寶寶的最佳人選。一來是因為小寶寶離不開媽媽的母乳,二來是男性的經濟收入較高。但有研究表明,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最佳的帶娃人選不是親媽?
  • 耶魯大學法學院基本情況
    耶魯大學法學院擁有近200門由世界知名教師講授的課程,以及一個蓬勃發展的法律診所和知識中心網絡。通過瀏覽學生感興趣的領域、學位項目、診所列表,以及學生和校友資料,探索耶魯大學法學院所提供的一切。耶魯大學法學院的教師在其興趣和專業知識方面是非常廣泛的。它包括著名的經濟學、哲學和歷史學者,以及各個法律領域的領先專家。
  • 美國司法部起訴耶魯大學!哈佛也有類似情況,原因與川普有關?
    美國司法部2020年8月曾致函耶魯大學律師團,信中列舉校方招生過程的詳情,要求立即停止在招生過程中,將種族做為錄取標準之一。 耶魯大學當時否認歧視指控,稱其「毫無根據」,並表示已配合政府的調查。 無獨有偶,哈佛大學之前也面臨相似的問題。
  • 情緒敏感怎麼辦
    有這樣一個人群——情緒波動值更大對他人的情緒更加敏感更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影響更容易在看到電影場景時感動處於充滿愛意和祥和的環境中會吸收更多的能量而變得活躍處於消極環境中會更加感覺疲憊、情緒低落、心力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