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為什麼那麼期待「拜老爺」

2021-02-17 潮汕美食地圖

點擊上方藍字或掃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題外:這一周15佳美食店暫停更新,咱們探店小帥哥說要減肥「禁食」一周哈哈,這一期跟大傢伙說說小時候的「糖」,看完不要嘴饞喲~

當我們因為近期忽冷忽熱的天氣

而為穿啥而犯愁時

或許都忘記了

下周一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啦

什麼?你說春分?

那個代表春天過去了一半的春分?

一輪接一輪的冷空氣,

恐怕將持續到夏天的倒春寒,

連秋褲都不敢隨意收入衣櫃,

這個春天或許也該拉上

剛剛結束的「3·15」曝曝光了……

▶ 其實,春分除了節氣交替本身的意義外,對潮汕人而言,還有著特殊的感情,畢竟在潮汕許多地區,還保持著春分齊聚宗祠祭拜先祖的傳統習俗。這天祭拜先祖的祭品可是相當豐富,魷、魚、豬、鴨、雞的「五牲」組合,海參、鮑魚、蟹的「三饌」組合,還有全豬、全羊等葷品及其他齋品。僅從這種種豐盛的祭品,已經可以腦補出祭祀的熱鬧場面了……

▶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提到的「拜老爺」,雖說平時規模遠遠比不上祭祖,卻是童年最為親切的記憶。

▶ 拜老爺的祭品中,零食和時令水果應該是最常見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家裡的孩子愛吃嘛,讓老爺「享用」後又能滿足孩子的口福,不也挺好的嗎?

▶ 不過潮汕人拜老爺並非單純因為信仰神明,給孩子食用「開光」後的敬神供品,其實也僅僅是寄託父母希望子女平安長大、學業有成的心願。

▶ 潮汕人古樸的語言裡深藏玄機,總有一些「名不副實」「不可名狀」的東西,簡直比「老婆餅裡沒有老婆」還過分,先讓人一頭霧水,在揭開其真實面目之後又想撕字典。

▶ 就像粿汁不是汁,魚飯不是飯,其實進盒也不是盒,而是傳統潮汕點心的「大禮包」。

▶ 對,就像你們常買的「旺旺大禮包」那種,進盒也是多彩繽紛。

▶ 潮汕人選擇進盒作為敬神供品,也非常花心思。一袋進盒一般裝入六樣點心,取其「六六大順」之寓意。有些地方還會用紙包上進盒,並貼上「大吉大利」「吉祥如意」等寄託美好祝願的紅紙。

作為潮汕人傳統點心全明星,「進盒大禮包」可以說是兒時我們的最愛。一整袋有那麼多可選,總有一樣是你的心頭好。這些進盒大家族的成員,你們最喜歡哪個?

愛吃甜的小盆友一定忘不了束砂的味道。束砂是以花生仁和白糖為主要原料,用炒熟的花生米簸上煮煉過的白糖,搖簸製作而成的。

白者如雪珠子,紅者如相思豆,小小一顆一看就感覺賞心悅目。糖包花生,如今看來已不算稀奇,然而用原始而傳統的手工製法做出如此精緻的食品,不可謂不精妙。束砂的甜味恰到好處,不管你是愛吃糖還是愛吃花生,它總能滿足你的饞嘴。

同樣深受甜味控所喜愛的還有豆條,巧的是,豆條同樣是糖和花生的組合之作。事實上,豆條就是潮汕的花生麥芽酥糖,潮汕人把花生米稱為「地豆仁」,因此潮汕話中豆條也稱之為「豆枝」。豆條的名氣或許比不上豆方,但實際上兩者是相同的東西,只不過一個切成條狀,一個切成方塊狀。

咬斷豆條入口,那「靠」的清脆一聲相當過癮。咀嚼過程中,麥芽糖和花生的香氣不斷摩擦出化學反應,酥脆麥芽糖表層薄薄的白糖粉末又將其提升了一個甜度。不過對有些人來說,豆條或許還是太甜了,幾根入嘴,恐怕就要喊「好膩」。

提起「荖花」,你可能相當陌生,不過再提起它的俗名「傻怕」,你大概馬上就反應過來了。「傻怕」原本是形容人腦筋不好、傻子的貶義詞,可用在荖花身上,卻相當貼切地體現出它空心酥鬆的口感。

荖花是利用膨化的製法將糯米製成中空卵形的小點心,表皮還沾滿了芝麻。每咬一口,如棉絮般的糯米絲撩撥舌苔及口腔,耳邊傳來與口感同樣酥鬆的聲音,芝麻香味中略帶點甜,富有油香而不膩,令人慾罷不能。

還有金錢餅,樣子很像灑滿芝麻的蛋黃餅,圓滾滾的,其樣子和名稱都寓意著「金錢」「財富」,極富招財的好意頭,是進盒中最常見的點心。

一口下去,首先是「咔」的一聲,自牙尖傳達到耳際的咔嘣脆口感。在口中嚼碎的同時,小麥和芝麻相融的濃濃香味在口中擴散開來,簡直是孩提時的最愛。

除此之外,還有由大米製成,略帶甜味的米通,俗稱「鐵釘頭」的蘭花根,都是打開進盒後,一不小心就會冒出來的「財寶」。

▶ 如今,或是因為漂泊異鄉,或是因為傳統點心已不再行銷,進盒還有它的小夥伴們漸漸淡出我們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旺旺雪餅,是阿爾卑斯,是各種精緻高端的零食。

▶ 我們不再期待拜老爺的日子,也不會為了拆開進盒而歡喜好一陣子,我們為了新的使命和責任,為了獲得更多滿足自己的東西而拼搏、奮鬥。

▶ 但不管我們想法有多少改變,進盒大家族總會一直保持那些淳樸的風味。

 感到迷茫時

感到疲睏時

感到「肚困」時

就回頭往家鄉的方向看一眼吧

這家鄉的進盒

隨時等著你來回味

文 | 陳奕

(圖片來源網絡)


★ 商務合作請聯繫:13829488822 ★

★ 主編QQ:3255214504 ★

相關焦點

  • 有一種潮汕傳統,叫「拜老爺」
    明代《永樂大典·卷五千三百四十三·祠廟》雲「州(潮州)之有祠堂,自昌黎韓公始也……宋鹹平二年,陳文惠公倅潮,立公祠於州治之後」,所以「拜老爺」從明代中期一直流傳至今,至今有近600年的歷史。潮汕的拜老爺文化,既是一種古風遺留,也與生活息息相關。據記載,潮汕地區自楚以來,有「信鬼而好祠」傳統,也就決定了潮汕人的信仰,尋求內心精神的寄託——「拜老爺」。
  • 潮汕地區「拜老爺」:什麼是「老爺」?祭拜風俗是如何形成的?
    雖然中國其他地區現在已很少稱神靈為「老爺」了,但「老爺」一詞其實並非源自潮汕地區,宋代就已有文獻記載「老爺」的,比如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有「自號老爺,亦稱 天大聖。言有神通,與天通,能救人疾患。」金朝《金大安磚刻》也有「大安二年四月三十日未時,老爺感化趙門白氏,舍地建廟。」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夏雪》也有一段記載:丁亥年七月初六日,蘇州大雪。百姓皇駭,共禱諸大王之廟。
  • 這些年,潮汕人一起拜過的老爺,趣味事還真不少~~
    潮汕人熱衷於拜老爺,初一十五要拜,各種節日要拜,潮汕婦女被戲稱為「最接近神明的人」。今天要分享的是幾個關於「老爺」的故事,歡迎小夥伴們補充哦~~傳說,有一戶人家,家中只剩下孤兒寡母相依為命。這婦女望著斑斑駁駁盼神像,以為神再也不能領她的情了,不由號陶大哭:「哎喲喲,本以為飼這隻雞來還願,怎知道飼到雞大老爺蛀了呢?」潮汕地區某村某年農曆十二月三十日,很多人都帶著供品到「伯爺宮」來拜「伯爺」,祈求平安。伯爺宮的「治宮」(廟祝)早就等著這一天的到來,好乘機撈一把。
  • 潮汕史上最全《拜老爺修煉手冊》
    現在,送你一本《拜老爺修煉手冊》,希望你好好修煉,傳與後世! 這是拜老爺中最關鍵的一式,千萬要練好,要認真學習各種銀紙錢財的正確搭配方法,觸動錢坤大挪移的效果,老爺就會來保佑你賺多多!
  • 老爺是老爺,孫子是孫子
    大宋朝的清河縣都知道西門慶厲害,那幾年裡,大東北也都知道趙本山很厲害。這種厲害,是他一個鐵嶺人竟到大連開夜場,沒人敢砸。這種厲害,是他作為門外漢玩足球,一分錢不投能當董事長,指著球員的鼻子罵假球。這種厲害,是一眾底層混起來的小演員,爭著拜他當師父,紅了也不敢自立門戶。這種厲害,是他代言諸如蟻力神之類的虛假廣告,同類的趙忠祥侯耀華郭德綱被抓了現行,他抖抖肩膀啥事也沒有。
  • 紅樓夢第五回,作者於「護官符」後寫「王老爺來拜」是何用意?
    那麼,他舅舅家的這位「王老爺」,在賈雨村到金陵「一下馬」辦第一個案件的時候,就急急趕來拜訪,是不是太緊張了一點?翻過來說,賈雨村受過賈家的恩惠,又比不上王家的門第。如果賈政、王子騰等人向賈雨村求情,或者派人來求情,賈雨村徇私放過薛蟠,也是「罪無可恕,情有可原」的事情。可是作者把他寫成這樣,又如何突出賈雨村是利慾薰心的勢利小人呢?
  • 為什麼我們那麼期待姜文?
    所以首映那天我帶著我的豬頭,也混跡其中,比大家先那麼一點點看完它。首映禮上姜文解釋為什麼會把大家拉到古北水鎮那麼遠還露天的地方去看電影,他說地方是周韻拍板定的,也在這裡取了景。一直嬉皮到1974年,他以58歲的年紀經歷完一場手術之後,才又第一次回到北京,開始著手收集資料開始寫《俠隱》——一寫寫了6年,《俠隱》也就成了他「著作隨緣卻無需等身」的文學生涯中,僅有的一部小說作品了。
  • 結婚拜堂,為什麼要一拜、二拜、三拜?
    拜堂成親那麼結婚的時候,一拜、二拜、三拜到底在拜什麼?為什麼要這麼拜?還是很有講究的。標準的拜堂有四拜,從上天拜到個人。一拜天地第一拜:一拜天地為什麼要拜天拜地?這是在祈求上蒼的護佑,是天地創造了人,沒有天地,就沒有人類,所以有時人們常說的是「天地姻緣」。
  • 城隍老爺真言
    城 隍 老 爺 真 言城隍老爺坐殿中,一旁站著江先生捉筆老祖坐一旁,桌上放著生死簿十殿閻君兩邊坐,八百老祖兩邊排土地老爺查善惡,行善兒女添福壽作惡兒女他記著,江先生手拿令牌黑白無常緊跟著,牛頭馬面帶鎖鏈帶人魂魄按時辰,陽間善惡陰間斷人人得過鬼門關,黃泉路上無老少好人善人受屈情,閻王殿上要審清惡人作惡公堂上,生死薄上記得清
  • 為什麼都說拜關公能發財?怎麼拜?
    其實,與其說大家拜關公是為了求武財神顯靈招財,不如說大家拜的是他有信有義的精神,時時提醒自己,做人做事要像關公一樣,講信用、講正義、講義氣,財運自然會越來越好啦無論信奉哪一位財神爺,只選一個就好,不要貪心擺很多位哦。
  • 拜晚年 | 2018年值得期待的新專輯
    「好孤獨好難過為什麼要這麼早來上班肚子真滴好餓不想吃外賣想回家躺屍吃湘菜想和昊然迪迪一起逃課去網吧做愛做的事」。
  • 《陰陽師》解說七老爺專訪:未來,我們會在更高的舞臺相見!
    •  那麼我們有請平安京最強明燈七老爺,首先請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吧!答: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七老爺。很榮幸且開心作為本屆NeXT解說接受訪談。《陰陽師》裡有句籤文是「吾身如浮萍,幸得天眷顧,得摯友二三」。在此借用修改下:「吾命如草芥,幸得天眷顧,得二三支持」。
  • 摩拜單車美女創始人32分鐘演講:為什麼做出摩拜的人是我?
    但這完全不是一個估值近 10 美金公司創始人的耍大牌,相反正是因為她的低調:「摩拜單車還是一個新生兒,還處在一個嬰兒期,我如果過多演講,會有一種幻覺,似乎是一種成功的幻覺,其實我們真的剛剛起步」,胡瑋煒說出了她當時的顧慮。
  • 財神老爺趙公明手裡的金鞭
    當然,商業社會發展到今天,道教正視人們渴望累積財富的需求,也鼓勵人們合理合法地獲取財富,但財神老爺趙公明趙元帥依舊怒目圓睜,金鞭高舉,似乎在告誡世人,「生財有道義為先」。在道教廟觀中,趙公明元帥的神像造型往往為胯騎黑虎、一手持金元寶、一手持金鞭,黑面虯髯形象威武。
  • 為什麼古時候結婚要「拜天地」?
    相信大家肯定都看過古裝電視劇,裡面的男女主角在成婚時都要經過一系列的步驟,聽得最多的肯定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了。其實呀,這些可不是空穴來風,我國古代傳統的婚禮禮儀中,已經流傳了千百年了。為什麼古時候結婚要「拜天地」?古人的婚禮儀式拜堂,也叫拜高堂或拜天地,這種隆重的結婚禮儀是從何時開始的呢?據史料記載,從唐朝時期漢族開始,最初的拜堂禮儀和後期宋朝的禮儀在時間和細節上有點區別。唐朝時期,是新婚的新娘拜見舅姑時所行之禮叫拜堂。到了北宋時期在新婚當天,先祭拜祖宗牌位,第二天早上擺上桌子放上銅鏡進行祭拜天地。
  • 巴依老爺又要遭罪了!《阿凡提》動畫電影今年上映!
    只要是新番有追《龍王的工作》的小夥伴肯定無一例外總是會聽到一句耳熟的臺詞,「八一老爺生前是個體面人」,這句話聽著好像特別有意思,不過對於很多年輕的萌新小夥伴來說,或許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吧?為什麼要叫主角「八一老爺」呢?而且為什麼八一老爺這個稱呼總覺得那麼順溜呢?而經歷過九九大裂變的資深動畫愛好者則會嘴角含笑若有所悟。
  • 陳家人為什麼要拜祖宗?拜祖宗到底拜的是什麼?
    人最重要的就是精神,精神就好像是種子一樣,我們可以從一個人內在的精神看到他的命運和未來。精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可以通過一些通道生起的。怎麼樣讓我們的精神生起來呢?比如,對萬物生起敬畏心。當我們的心裡生出一種精神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力量。精神就是神,引領我們夢想前進的夢想神,敬畏自然萬物的敬畏神都是精神的一部分。
  • 男女結婚之時,為什麼一定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看古裝劇的時候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古代新人拜堂成親的場景。「拜堂」便是中國從南北朝時期流傳下來的傳統禮儀習俗,是新人們結合的大禮。新人拜過堂之後,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領結婚證,代表著雙方正式成為合法夫妻的意思。
  • 潮汕人拜的到底是什麼神
    一句「老爺保號」將潮汕文化串聯了起來潮汕人「會行就會拜」,不無道理兒時,很多小孩還在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初一十五,初二十六,時年八節家裡的長輩便會牽著孩子「拜老爺」從厝主公嫲到各種老爺宮很多潮汕人拜了大半輩子
  • 《忍者蝙蝠俠》:就算沒了高科技,你老爺還是你老爺
    熟悉蝙蝠俠的朋友都知道,老爺不但在面對各路敵人的時候總有一套plan B,而且他對於自己的隊友們也都留著一手,不管是誰只要站錯隊就會立刻被老爺制服,就算是超人那麼厲害的外星人也照樣被老爺幹趴下過。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對手,蝙蝠俠都有兩件法寶,那就過人的腦子和超級先進的科技。但如果有一天蝙蝠俠突然沒了科技,他還能面對那些強大的敵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