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區「拜老爺」:什麼是「老爺」?祭拜風俗是如何形成的?

2021-01-13 六甲番人

在潮汕地區,「老爺」並不是「外公」(姥爺),也不是對官紳的稱呼,而是對神明的尊稱,特指伯爺公、土地公、灶神、媽祖等下界諸神。

雖然中國其他地區現在已很少稱神靈為「老爺」了,但「老爺」一詞其實並非源自潮汕地區,宋代就已有文獻記載「老爺」的,比如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有「自號老爺,亦稱 天大聖。言有神通,與天通,能救人疾患。」金朝《金大安磚刻》也有「大安二年四月三十日未時,老爺感化趙門白氏,舍地建廟。」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夏雪》也有一段記載:

丁亥年七月初六日,蘇州大雪。百姓皇駭,共禱諸大王之廟。大王忽附人而言曰:「如今稱老爺者皆增一大字;其以我神為小,消不得一大字耶?」眾悚然,齊呼「大老爺」,雪立止。由此觀之,神亦喜諂,宜乎治下部者之得車多矣。

此幾處記載的「老爺」均指神明,但隨著時代變遷,中國其他地區現在祭神活動已不再普遍存在,唯有潮汕、湛茂等南方少數地方延續祭神的傳統,也一直保留著「老爺」的稱謂。

潮汕地區的很多習俗都源自唐宋的中原地區,在宋代以後,中國很多地方幾經戰亂和改朝換代,很多語言和習俗都發生了改變,甚至消失了,但作為來自中原地區的遺民,潮汕人卻頑強地堅持著先人祖訓,潮州話保留了古代發音和用語習慣,潮人保留著中原先民的各種生活習慣,而各種習俗比如祭祖、七月半中元節、古清明、過冬節以及本文提到的「拜老爺」也都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後來潮人又不斷向西南遷移,語言和習俗也因此影響了廣東西部的湛江茂名地區和海南島,近兩三百年來,潮人還大批下南洋,今日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華人習俗都因此大受影響,比如很多地方都有「伯公廟」、「媽祖廟」、「三山國王廟」等,農曆新年時東南亞潮人也會舉辦大型的「拜老爺」儀式。

而「拜老爺」並不能單純認為是迷信活動,「老爺」其實是潮人心中的精神寄託,一聲「老爺保賀」其實也只是堅定內心的信念而已,想來每個潮人心中都是有自己的「老爺」的。因為「老爺」在,所以潮人在遠行的路上,不再孤獨。

我是六甲番人,也是潮人,敬請大家關注。

相關焦點

  • 有一種潮汕傳統,叫「拜老爺」
    潮汕拜老爺1「拜老爺」是潮汕人祭拜祖先、神明,特有的傳統習俗。明代《永樂大典·卷五千三百四十三·祠廟》雲「州(潮州)之有祠堂,自昌黎韓公始也……宋鹹平二年,陳文惠公倅潮,立公祠於州治之後」,所以「拜老爺」從明代中期一直流傳至今,至今有近600年的歷史。潮汕的拜老爺文化,既是一種古風遺留,也與生活息息相關。據記載,潮汕地區自楚以來,有「信鬼而好祠」傳統,也就決定了潮汕人的信仰,尋求內心精神的寄託——「拜老爺」。
  • 潮汕史上最全《拜老爺修煉手冊》
    請添加媽祖珠珍文化公眾號 祭拜神明,是中國人乃至全人類都存在的現象,潮汕人也一樣,如《東裡志》(陳天資,明萬曆二年)所云:「粵俗尚貴,祠廟興矣」。 在潮汕地區,存在著成千上萬的大小神廟。
  • 潮汕人拜的到底是什麼神
    一句「老爺保號」將潮汕文化串聯了起來潮汕人「會行就會拜」,不無道理兒時,很多小孩還在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初一十五,初二十六,時年八節家裡的長輩便會牽著孩子「拜老爺」從厝主公嫲到各種老爺宮很多潮汕人拜了大半輩子
  • 潮汕的老爺宮及其所供奉的「老爺」
    潮人拜神,主要是到廟宇去拜。但說來也怪,潮汕人到廟宇供香,一般不稱拜神,而是稱「拜老爺」。潮人「拜老爺」和拜神是有區別的,只有到舊曆年末酬神時才叫「拜神」、「謝神」。究其淵源,還必須從古籍的說法談起。 所謂老爺,原指舊時的官吏。
  • 那些年,我們為什麼那麼期待「拜老爺」
    題外:這一周15佳美食店暫停更新,咱們探店小帥哥說要減肥「禁食」一周哈哈,這一期跟大傢伙說說小時候的「糖」,看完不要嘴饞喲~當我們因為近期忽冷忽熱的天氣而為穿啥而犯愁時或許都忘記了下周一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啦什麼
  • 這些年,潮汕人一起拜過的老爺,趣味事還真不少~~
    潮汕人熱衷於拜老爺,初一十五要拜,各種節日要拜,潮汕婦女被戲稱為「最接近神明的人」。今天要分享的是幾個關於「老爺」的故事,歡迎小夥伴們補充哦~~傳說,有一戶人家,家中只剩下孤兒寡母相依為命。這婦人興衝衝地把雞殺了,煮熟後拿到廟裡祭拜,不料這神廟因為久無香火,又沒有人管理,這半年裡已經破落不堪。這婦女望著斑斑駁駁盼神像,以為神再也不能領她的情了,不由號陶大哭:「哎喲喲,本以為飼這隻雞來還願,怎知道飼到雞大老爺蛀了呢?」潮汕地區某村某年農曆十二月三十日,很多人都帶著供品到「伯爺宮」來拜「伯爺」,祈求平安。
  • 潮汕民間最暴力的「營老爺」「鹽灶拖神」,刺激慎入!
    【繽紛揭陽】內容涵蓋新聞時事、風俗文化、美食娛樂、打折促銷等,助您玩轉揭陽於掌心!☎_爆料&合作請加小編微信:binfen-DD這是潮汕地區最火爆的「營老爺」,堪稱中國民間最血性最暴力最震撼的風俗!每年正月二十二澄海區鹽灶村舉行傳統的「拖神」,幾名輪值抬「鹽灶神」的青壯年在沐浴後,把神偶縛在神轎裡,抬著遊神。而想要「拖神偶」的人則緊跟遊神隊伍,伺機衝上前將神偶拖倒,自己爬上神轎。
  • 潮汕媳婦,一個地球上最接近神仙的人!
    「拜老爺」是潮汕地區一種傳統的民間風俗,是一種對神的祭祀活動。其歷史悠久,祭祀對象龐雜,影響非常廣泛。潮汕的媳婦從入家門後,除了相夫教子,頭等大事就要繼承婆婆的衣缽將這門「傳統」給傳承下去。在潮汕地區存在著成千上萬的大小神廟,神廟裡供奉的神明,有自然神明(天地父母、太陽神、月神、風雨雷電諸神、山川河流動植物諸神……)佛門諸神、道教諸神、帝王聖賢英烈清官等等,每逢初一、十五,可見提籃擔筐的婦女們,奔走於各個廟宇之間,虔誠膜拜。神明在潮汕統稱為「老爺」,為何潮人會如此的痴迷神明崇拜,而且是多個神明一起供奉呢。
  • 說說潮汕老爺:天后媽祖為何受國家祭奠?伯爺公如何成神?
    廣東潮汕地區向來有「拜老爺」習俗,「老爺」是指守護地方的伯爺公、媽祖、土地公、灶神等下界諸神。伯益曾輔佐大禹平治水土,相傳還是《山海經》的最早撰寫者,潮汕先祖從中原地區背井離鄉來到廣東開荒安家,其間不知經歷多少艱難險阻,在多次生死考驗面前,先祖們都以伯益公的事跡激勵自己,俗語「伯公無點頭,老虎唔敢食人」正是勉勵鄉親開荒不要害怕,老虎都歸伯益公管束,它們會乖乖聽話,不敢輕易傷害人們。
  • 潮汕過中秋,你知道多少?
    潮汕地區的中秋,較為熱鬧隆重的是「拜老爺」「拜先祖」「拜月娘」等的傳統地方習俗,以至於中秋的潮汕大地都是熱鬧、歡樂、和諧、祥和的海洋,家家戶戶忙碌,大街小巷歡騰喧譁。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在潮汕先民宗教信仰思想的影響下,也成為了潮人信仰「拜老爺」地方文化習俗,遙寄相思、祈禱平安、生活安康,這既是一種古風遺留,也與生活息息相關,成為地方傳統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 潮汕過中秋,不一樣的鬧熱
    中秋,既是潮汕人傳統習俗的美好體現,又有著潮汕人懷抱祖德、飲水思源的親情延續。所以,潮汕地區的中秋,似乎要比別的地方,來得較為熱鬧隆重一些。潮汕地區的中秋,較為熱鬧隆重的是「拜老爺」「拜先祖」「拜月娘」等的傳統地方習俗,以至於中秋的潮汕大地都是熱鬧、歡樂、和諧、祥和的海洋,家家戶戶忙碌,大街小巷歡騰喧譁。
  • 潮汕大桔習俗,你知道多少?
    潮汕人過年買柑,並非是為了吃,而是潮汕的一種民間傳統習俗。潮汕每個家庭的司命公、公婆母、祖先香爐、客廳等的地方,一至過年都會擺著二對柑,上三個上一個分兩層,呈錐形,放於神龕前,至元宵後才拿走,以求一年四季大吉大利、平平安安。
  • 潮汕這兒的熱鬧年
    鵝全身是寶,逢年過節,拜老爺的時候,掌翅都要連在一起,內臟分開滷,吃的時候,掌翅更漂亮,不會太鹹。潮式滷味素以味濃香軟著稱,首先,提鮮味的海鹽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滷味中的八角、桂皮、香葉、小茴、丁香、香茅草、白豆蔻等十幾種基礎香料,其實與其他菜系的用料並無大異,但其中絕妙之處,則為絕無僅有的南姜,使鵝肉具有獨特怡人的辛香。
  • 老爺是老爺,孫子是孫子
    上一篇【關於權力的文章】發布後,不少讀者問,題目是趙本山,內容卻是西門慶,題目跟內容有什麼關係?
  • 潮汕拜神圖鑑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老爺保號」(神明保佑)是每一個土生土長的潮汕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潮汕人不僅逢年過節要恭恭敬敬跪在地上拜神,向神明表達平安富貴等訴求,上千年來對神明的信奉也世代沿襲相傳,深深地滲入他們骨子裡。幾乎可以說,每一個潮汕小孩「會行就會拜」(學會走路就會拜神)。潮汕人究竟有多愛拜神?他們為何而拜?一個潮汕家庭每年又要花多少錢拜神呢?
  • 紅樓夢第五回,作者於「護官符」後寫「王老爺來拜」是何用意?
    有人猜測這位來拜訪的「王老爺」,是王子騰王子勝的家人。因為金陵王家是個大族,有的在京城居住,有的在金陵原籍居住。賈雨村是金陵一地的「父母官」,與當地「大族名宦之家」有來往,也是很正常的。那麼,他舅舅家的這位「王老爺」,在賈雨村到金陵「一下馬」辦第一個案件的時候,就急急趕來拜訪,是不是太緊張了一點?翻過來說,賈雨村受過賈家的恩惠,又比不上王家的門第。如果賈政、王子騰等人向賈雨村求情,或者派人來求情,賈雨村徇私放過薛蟠,也是「罪無可恕,情有可原」的事情。可是作者把他寫成這樣,又如何突出賈雨村是利慾薰心的勢利小人呢?
  • 你對潮汕女孩一無所知.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女孩紙她們口味獨特「潮普」明顯美麗又靈巧,可愛又善良是男生們心目中的「白月光女神」還等什麼呢?快來看看吧!在廣東地區,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娶妻要娶潮汕女。為什麼?看看百度的釋義,你就能知道。那麼,潮汕女孩真的都「賢惠」嗎?
  • 食在粿香,味在潮汕
    每次過年,都是潮汕「姿娘」展現才藝的時刻,也表現著她們心靈手巧般的賢慧,那便是做粿、炊粿、拜老爺,以祭拜神明、祖宗,祈求一家子的平安幸福、吉祥如意。潮汕民間傳統做粿、炊粿、拜老爺及祖宗,也就成了潮汕「姿娘」,生活之中一件神聖的事兒。
  • 震撼 | 10年前樟林南社觀一營老爺盛況!獨有「小蜈蚣舞」少有人知……
    觀一工藝有限公司董事長,著名企業家吳億漢,投資組建了一個潮劇團——澄海潮劇二團,也出資興建觀一幼兒園,在2006年便開始教幼兒園學生演潮劇,也多次受邀演出,在06、07、08甚至09年都有由觀一幼兒園學生們扮演的潮劇或其他角色參加到每年正月二十的樟林南社觀一營老爺的隊伍中
  • 潮汕許多地區為何要拜地主神位?正確做法應該怎麼拜?
    spm=a230r.1.14.31.WCi00S&id=42065944440&ns=1&abbucket=19#detail下期預覽:如果您覺得這些信息對您有幫助,您可以點擊右上角分享給您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分享智慧,功德無量為何要拜地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