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汕地區向來有「拜老爺」習俗,「老爺」是指守護地方的伯爺公、媽祖、土地公、灶神等下界諸神。
一、華人海神媽祖:
中國東南沿海到東南亞流行信仰媽祖,信仰人數超過三億人,天后媽祖與人文始祖黃帝、先師至聖孔子是我國國家祭典的三大神明,她是宋代福建莆田人,原名林默,因為指引海事、拯救漁民、濟困扶危而成神,自宋代以後又受到各朝皇帝三十六次褒封,民間至今流傳著不少媽祖顯聖神話,媽祖信俗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何媽祖會由二十八歲就早逝的平民女子晉升為天后女神?這或許與我們民族由內陸走向海洋、由故鄉走向世界有關,每個出海遠帆的華人心中都堅信,只要有媽祖在,就無所畏懼!只要有媽祖在,他鄉即故鄉!
二、伯爺公:
伯爺公原是舜禹時期掌管山澤之職的伯益,潮語伯益的「益」與「爺」發音相似,故稱「伯爺」。
伯益曾輔佐大禹平治水土,相傳還是《山海經》的最早撰寫者,潮汕先祖從中原地區背井離鄉來到廣東開荒安家,其間不知經歷多少艱難險阻,在多次生死考驗面前,先祖們都以伯益公的事跡激勵自己,俗語「伯公無點頭,老虎唔敢食人」正是勉勵鄉親開荒不要害怕,老虎都歸伯益公管束,它們會乖乖聽話,不敢輕易傷害人們。
伯爺公廟一般建在大石松樹下,廟內伯公或端坐,或騎虎,手執寶劍,正在為山民巡山,保護山利,而近代潮汕人下南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也多築伯爺公廟,既是以此自勉,也是懷念潮汕鄉土。
我是六甲番人,敬請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