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不是「真豆腐」的豆腐,很多人理解錯了,看懂後不建議多吃

2021-01-12 山兒海女

豆腐為豆科植物大豆種子的加工製成品。是以黃豆、青豆、黑豆為原料,經浸泡、磨漿、過濾、煮漿、加細、凝固和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最廣、最大眾化的烹飪原料之一

別名又叫水豆腐、老豆腐,古稱「福黎」,是由我國最早發明、製造,而後傳往世界各地的,豆腐是我國素食菜餚的主要原料,歷來受到人們的歡迎,被人們譽為「植物肉」,豆腐主要以大豆為原料加工製成的,大豆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脂肪,因此豆腐營養價值也較高。豆腐可以常年生產,不受季節限制,因此在蔬菜生產淡季,可以調劑菜餚品種

豆腐是高營養、高蛋白、高礦物質、低脂肪的減肥食品。因熱量超低,食用後還可增加飽腹感,減少其它食物的攝取,並且可以完全消化;再加上豆腐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可促進激素分泌和新陳代謝,進而達到減重、降低膽固醇等功效。為大豆的加工製品,含大量的蛋白質、鈣、鐵及植物性雌激素,對肌膚有美白的功效。

豆腐中含大量的植物性蛋白質,吃進肚裡易飽經餓,是優點多多的減肥食物。吃豆腐容易有飽腹感,而豆腐含有的植物性微量元素極其豐富,有助於排出多餘水分,提高消化功能,特別是針對腹部的脂肪尤其有效

豆腐的好處

吃豆腐對治療老年人便秘有好處  

老年人因為年齡的關係,消化系統不好,經常會出現便秘,而豆腐是軟食,容易消化。所以,專家建議老年人多吃豆腐,從而減少便秘。 

吃凍豆腐有助減肥

新鮮的豆腐經過冷凍之後,會產生一種酸性物質,這種酸性物質能夠破壞人體內積存的脂肪,達到減肥的目的。凍豆腐雖然經過冷凍,但是營養成分不會受到破壞,不會造成明顯的飢餓感。所以,多吃豆腐,尤其是凍豆腐,對於許多急於減肥的朋友是很有益處的

牛奶的替代品

豆腐的營養價值與牛奶相近,對因乳糖不耐症而不能喝牛乳,或為了控制慢性病不吃肉禽類的人而言,豆腐是最好的代替品。兒童喝了豆奶以後,身高增加,智力增強,再一個就是貧血率下降

關於豆腐,我們最常見的吃法就是麻婆豆腐或家常豆腐了,麻婆豆腐就是麻辣為主,加一些肉末,朋友們做的時候通常會用到現成的底料,這樣做出來,跟外面買的就差不多了。而家常豆腐則是以家常為主,至於怎麼做,就完全看個人的口味了

或許也是因為豆腐比較受歡迎的緣故,現如今市面上出現了各種「豆腐」,雖然名字是一樣的,但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品種,甚至有些純粹是打著豆腐的旗號在「招搖撞騙」,畢竟豆腐受歡迎嘛,今天就跟大家分享4種不是「真豆腐」的豆腐,很多朋友因為字面意思理解錯了,看懂之後不建議多吃

一、千葉豆腐

千頁豆腐以大豆和澱粉為主要原料,但整體上沒有豆腐的營養價值高,而且是經過加工之後形成的,口感勁道也是因為加了澱粉的緣故。只是很多朋友覺得,澱粉和大豆都是我們日常所需,即使經常吃,應該也不會有什麼關係。但是吃過的朋友應該知曉,千葉豆腐表面有很多小孔,是特別能吸油的,尤其火鍋或者麻辣燙,吃的時候鬆軟美味,但進了肚子,可能要很久才能消化了

二、魚豆腐

魚豆腐的受眾程度就更廣泛了,大人孩子都愛吃,尤其燒烤、火鍋。起初聽到這個名字,本能的以為是用魚肉做成的豆腐形狀,因此就和豆腐完全沒關係了。然而若真的用魚肉做的,倒也還好,就怕商家為了謀取利潤,用不太好的方式、配料所合成的,當然這個是不能避免的,不然為什麼同為魚豆腐,價格、口感會有那麼大的差距呢?有的魚豆腐放在鍋裡煮了之後,會比之前大一倍,這樣的魚豆腐吃起來,恐怕也不怎麼放心吧

三、日本豆腐

日本豆腐比較嫩,稍微一用勁兒就能夾散了,很多人也正是因為它的「嫩滑」,才特別喜歡。但其實日本豆腐的另一個稱呼是雞蛋豆腐,原材料是雞蛋和水,這就是為什麼日本豆腐的顏色偏黃,跟雞蛋的顏色很接近的原因了。但雖然是以雞蛋為原材料做的,但其營養價值是不怎麼高的,尤其沒什麼味道,很多朋友吃日本豆腐的時候,通常喜歡添加料汁或者鹹一點的蘸料,建議最好還是不要。因為日本豆腐本身鈉的含量就比較高,加太多的食鹽對身體一點都不好

四、杏仁豆腐

聽名稱就知道杏仁豆腐中含有杏仁的成分,而且是甜杏仁,雖然在很多地方不常見,但確實是存在的,通常在料理中能看到。但這種豆腐為了保證口感,製作的時候會添加大量的糖分,過多的食用糖分會影響身體健康

豆腐不易碎的4個小妙招

做豆腐前,如果用鹽水焯一下,再做菜就不容易碎了。特別是南豆腐軟嫩細滑有彈性,水分含量也比較大。烹飪前,先將鍋中的水煮開,放一小勺鹽,把豆腐切塊焯一下,才能保持完整。

豆腐中數內酯豆腐最細膩水嫩,但也最易碎。要想內脂豆腐不碎,烹飪前可先去其包裝入鍋蒸20分鐘,待其冷卻後再根據做菜需要切成各種形狀烹飪。

此外,北豆腐雖韌性強不易碎,但也應小心,炒菜時可在熱油中煎1—2分鐘,待表面變硬再翻面炒。

最後,無論炒何種豆腐,都不要用鍋鏟鏟,而要用鍋鏟反面輕推,這樣既能讓豆腐和配料混合均勻,又能防止鍋鏟鏟碎豆腐

去除豆腥味

南、北豆腐都有一定的豆腥味,北豆腐並有輕微的苦澀味。為除去異味,許多用豆腐製作的菜餚中的要訣就是在烹調前都將豆腐放水裡焯一下,要知道豆腐焯水大有講究,常見許多焯水過後的豆腐不是散碎就是中心出現空洞,不符合烹調的要求,這是沒有掌握豆腐焯水的訣竅。正確的方法是,將豆腐切成大小相近的小方塊,然後放在水鍋中,與冷水同時加熱,待水溫上升到90℃左右時,應轉用微火恆溫,慢慢見豆腐上浮,用手捏時感覺有一定硬度時撈出,浸冷水中即可。

相關焦點

  • 豆腐,清熱除秋燥,如何挑選豆腐?切記這4招,保證挑選到好豆腐
    不同的豆腐品種,其味道和營養也會大不相同,一般來說傳統的豆腐是,經數次浸泡後磨製而成,再進行濾渣之後,加入石膏、鹽滷等佐料相輔, 讓豆漿中的蛋白質有效凝固的傳統的工藝製作而成。有南豆腐和北豆腐之分,但市場上現在出現不少叫做內酯豆腐的,而且還有一部分是假豆腐。
  • 大廚教你「包漿豆腐」家常做法,豆腐鮮嫩多汁,比吃紅燒肉還過癮
    豆腐的吃法多種多樣,我們常見的麻婆豆腐、家常豆腐、紅燒豆腐、鯽魚豆腐湯等都是很受歡迎的美味菜餚。不過就算再好吃,再喜歡吃,同一種做法吃多了之後就會厭倦,我就是一個很愛吃豆腐的人,平時會想著法的研究和學習豆腐的各種吃法。最近我就新學了一個豆腐非常好吃的做法,如果你也喜歡吃豆腐,一定要試試這種做法,豆腐鮮嫩多汁,一口一塊還包漿,比吃紅燒肉還過癮。
  • 兩類「豆腐」製品不宜多吃
    原標題:兩類「豆腐」製品不宜多吃   豆製品營養好已是人人皆知,但豆製品裡有不少「偽裝者」,常常混淆人們的視線。這些食品若是常吃並沒好處。
  • 豆腐的100種做法之一,烹飪簡單營養豐富,熱乎乎吃一大碗,真香
    豆腐的100種做法之一,烹飪簡單營養豐富,熱乎乎吃一大碗,真香豆腐,這個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食材,這是一個大家族,裡面的「子孫繁多」,驚絕豔世之輩也是層出不窮,像是國宴名菜麻婆豆腐,東北地方菜白菜豆腐,涼拌爽口皮蛋豆腐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但是今天主角不是他們
  • 刀子嘴的人,未必是真惡人,但一定不是豆腐心
    就是嘴上說著難聽的話,容易傷人、扎心,但心卻像豆腐般綿軟的人。就像郭德綱說的,心不壞,出發點都是好的。這大概是很多人對「刀子嘴豆腐心」這類人的理解。什麼樣的人會這麼說?沒有被眼前這位「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扎過心,需要去安慰那些被扎過心的人的時候,才會這麼說。有點繞,但也不難理解,說這些話的人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他們的潛臺詞就是:他就是說話直,心眼不會,也是為了你好,你就別往心裡去了!
  • 小蔥拌豆腐,豆腐怎樣不破碎?拌前多加這一步,豆腐緊緻入味不碎
    導語:夏天到了,涼菜別只會拍黃瓜,教你做這個,清香飄逸,上桌搶著吃夏日的餐桌上,無疑於是來一份清淡爽口的涼拌菜最為讓人痛快,在眾多的涼拌菜中,你可不要說只是會拍黃瓜呢,小蔥拌豆腐也是一道非常經典的涼拌菜餚,色澤素雅淡潔,清香飄逸,吃起來鮮嫩爽口,甚是美味,小蔥拌豆腐這道菜,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的
  • 這個長得像豆腐的食物,其實並不是真的豆腐,熱量高還沒營養
    冬天到了,很多人都喜歡吃火鍋,熱氣騰騰的火鍋美味又暖身,火鍋裡可以放蔬菜、肉類、海鮮、麵條還有各種丸子等,火鍋裡有一樣食材也是特別受歡迎的,不僅名字叫豆腐,長得也特別像豆腐,吃著嫩滑勁道,很多人都把它當成豆製品,但其實它跟豆腐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大家猜到是什麼了嗎?
  • 深扒了30種豆製品,原來豆腐不是最營養的,它才是最值得吃的
    長高的關鍵在於補鈣,除了多喝牛奶,常吃鈣片,豆製品也是補鈣的關鍵來源。不過豆製品的種類很多,比如豆腐、豆腐皮、豆腐乾、豆腐泡……雖說都是同一個家族的,但它們之間營養差距可不小。就比如說膚白貌美、吹彈可破的內酯豆腐,在其他豆製品的營養面前,只能充當「花瓶」。
  • 豆腐和蝦能一起吃嗎 這些食物不能和豆腐一起吃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豆腐和蝦是比較常見的食物,它們的營養價值是非常的高的,那您知道豆腐和蝦能一起吃嗎,蝦不能和什麼食物一起吃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豆腐和蝦能一起吃嗎其實豆腐和蝦這兩種食材的味道都是相當不錯的,這2種食材含有大量的蛋白質。
  • 豆腐的10種家常做法,愛吃豆腐的記得收藏,尤其第5種我很喜歡
    豆腐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食品,味美且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鈣、鐵、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豆腐裡的高胺基酸和蛋白質含量使之成為穀物很好的補充食品。豆腐脂肪的78%是不飽和脂肪酸並且不含有膽固醇,素有「植物肉」之美稱。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要量。
  • 百頁豆腐不是豆腐?最全的豆腐種類,快來看看你哪些沒見過!
    豆乾將豆腐切塊後再次加壓排水,就是沒有上色的「白豆乾」;白豆乾因為富含蛋白質與水分,比較容易腐敗,較不耐存放。將白豆乾放入糖烏(煮過焦化的麥芽糖)煮過上色,可以減少水分、延長保存時間,就是日常看到的咖啡色豆乾。
  • 豆腐的2種家常做法,簡單好做味道鮮美,早餐就吃它省時省力
    最近特別想吃豆腐,之前在外面的時候,最想念的就是家裡走街串巷的熱豆腐,聽著那一聲一聲的「熱豆腐——」,感覺特別親切,特別有感覺,有時候有的人等不及了,就會在豆腐攤前,打上滿滿一碗豆腐,站在攤邊,端著一碗冒著熱氣的豆腐,澆上一大勺師傅自製的辣椒醬,邊吃邊辣的流鼻涕,吃完滿滿一大碗還不忘帶回家一碗,我們都是自己就能吃完一大碗,晚上就不用吃飯了。
  • 買豆腐時,聰明人看到這3種掉頭就走,豆腐老闆:不愧是行家!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豆腐是咱中國的傳統食品,它傳承了我國上千年的歷史,原先它是種很難吃的食物,但是經過後來不斷地改造,逐漸才變成了如今最受人們歡迎的一種「植物肉」,營養豐富,美味又好吃,不論是將它煎、炸、炒還是煮,味道都不會差。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今的豆腐還被制出了很多品種,像魚豆腐、日本豆腐、千葉豆腐等,花樣繁多。
  • 牛奶泡奶豆腐做法一絕 說你還要吃我多少豆腐多少奶
    豆腐大家也都經常吃吧?只是怎麼用牛奶做奶豆腐呢?傳統的奶豆腐做法是什麼?牛奶泡奶豆腐真絕,說!你還要吃我多少豆腐多少奶?接下來,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主要是用牛奶、羊奶、馬奶等經凝固、發酵而成的食物,形狀類似普通豆腐,但並不是真正的豆腐,因像豆腐而得名。 奶豆腐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濃鬱,牧民很愛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遠門當乾糧,既解渴又充飢,一般分為生奶豆腐和熟奶豆腐兩種。
  • 我居然想吃你的豆腐,怎麼辣麼嫩(捂臉)【首爾絹豆腐】
    話說東北那麼多豆腐,為什麼要吃他們家的豆腐咧,給你們科普一下,絹豆腐來自日本,日本的豆腐有很多種,有木棉豆腐,絹豆腐,還有雞蛋豆腐,木棉豆腐相對比較硬,絹豆腐就很嫩,雞蛋豆腐就是我們最常見的,也是我們常吃的「日本豆腐
  • 家常豆腐的五種做法,簡單又好吃
    大家好,今天分享幾種好吃豆腐做法,天哪,咋老分享豆腐,是不是精神病啊,是的,我感覺自己是精神病,我很想分享素菜,可是素菜喜歡的人比較少,豆腐雖然是素的豆腐是「植物肉」很好吃也很有營養,又便宜,花不了幾個錢,就可以吃的很好。如果您體質偏寒記得吃豆腐要放姜,辣,椒,蒜等等糾正一下豆腐的寒性。第一種,鮮蝦番茄豆腐。
  • 五蓮煎餅、豆腐製作技藝 煎餅卷豆腐「越吃越有福」
    回到家,她卻真起了這個念頭。 2016年冬,張吉花和一個閨蜜烙了一個月的地瓜煎餅,雖然後來並沒有賣給和她戲言的支部書記,可是令她驚喜的是,她只發了幾條朋友圈,她和閨蜜烙的500多公斤地瓜煎餅竟被一搶而空! 打那以後,張吉花就在家中開起了煎餅坊,前坪頭村祖輩用來做日常吃食的地瓜煎餅,被她當成了商品。
  • 麻辣豆腐在家做,加入3種調味料,川菜大廚吃了都說正宗,太下飯
    豆腐,一種常見的豆製品,有著「植物肉」的美稱。由於其營養豐富,口感軟嫩,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豆腐的主要營養是含蛋白質和鈣比較豐富,是人體蛋白質和鈣的良好來源。豆腐的價格一般在1斤1.5元左右,市場上主要種豆腐,根據含水量的不同,可分為老豆腐、嫩豆腐和內酯豆腐。
  • 紅孩精品散文|誰家的豆腐不好吃
    賣豆腐的總有那麼幾個熟人,人們會從不同的叫賣聲裡找到自己喜歡的那一家。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王麻子,而是通州那邊的一個擔著挑子的賣豆腐的張大爺。張大爺個頭不高,身材滾圓,他擔的挑子前後不是兩個木箱,也不是竹籃,而是兩個水桶,那豆腐是泡在水裡的。打遠處看張大爺,仿佛看到的不是一個人,倒像三個小胖人。豆腐有滷水點的,也有石膏點的,大多數人喜歡吃滷水點的。
  • 日本豆腐到底是不是豆腐?看完配料表我才明白,商家有點太坑人了
    日本豆腐雖然帶有豆腐兩個字,但是和豆腐沒有半點關係,一直以為它是嫩豆腐的一種,才發現理解錯了,日本豆腐連豆製品都算不上,因為它沒有一點黃豆成分,配料表標註的是「水、雞蛋、植物蛋白、食用鹽以及添加劑」,國家有規定,排列越靠前,那麼含量也就越大,感情也就是水加雞蛋的結合品,再放點鹽和防腐劑,配上一個高大上的名字「日本豆腐」,這裡很容易給人造成誤解,根本沒有豆腐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