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茲鼓勵乎?以資鼓勵乎?

2021-03-05 知遠之家

 

微信群裡看到一幅照片,上面是孩子一學期獲得的獎狀。孩子很優秀,學校授予了五個獎狀,目的是給予鼓勵。照片中的五個獎狀裡,有四個帶有鼓勵的短語,其中一個是「以資鼓勵」,三個是「以茲鼓勵」。

 

哪一個對呢?還是兩個都對呢?

 

語言是約定俗成的,約定俗成之前,無所謂對錯。資,本義指錢財,引申指提供;「資鼓勵」即提供鼓勵。從歷史文獻中看,用的是「以資鼓勵」,比如「奏請獎敘,以資鼓勵」(《皇朝經世文四編》)、「著優加犒賞,以資鼓勵」 (《清實錄宣統朝政紀》)、 「立頒重賞,以資鼓勵」(《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選輯》)、「請優獎以資鼓勵」(《清史稿》下)等等。

 

在現代語言中,「以資」大多是公文用語。從規範的公文看,「以資」是常用語,很少用「以茲」。

 

茲,本義指增益、增加,即「滋」的本字。也用作指示代詞,相當於「此」「這」。「以茲鼓勵」,就是用此來鼓勵的意思。在現代漢語中,也講得通。

 

在現代公文中,「茲」這個詞也是常用語,多用於開頭,如「茲定於」、「茲因」、 「茲悉」、「茲有 」等等。只是這裡的「茲」均作「今」、「現在」解,不是指示代詞。如果公文中要表達「此」、「這」的意思,一般直接用「此」,而不是用「茲」,比如 「特此報告」 、「特此公告(通知、通告、布告)」、「特此批覆」 、「特此函達」、「特先函商」、「特此函復」、以及「此布」、「此復」、「此令」等等。

 

世上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語言也是這樣,說的人多了,便形成了規範。比如「每下愈況」,後人每每用「每況愈下」,當然意思也有了變化,於是,「每下愈況」用的人就少了。蕁麻疹,曾經讀作「qian ma zhen」,現在人們總讀成「xun ma zhen」,於是後者就成規範的了。

 

至於「以資鼓勵」和「以茲鼓勵」,前者本來是正宗,後者大有後來居上之勢,但也沒有完全取代。按說,用哪一個都無可厚非。只是,就一個學校或單位而言,最好是選其一,而不要三心二意,左右搖擺,這個獎狀用「以資鼓勵」,另一個獎狀用「以茲鼓勵」,否則,正在學習語言的孩子們,看到自己的獎狀用語都不一致,會糊塗的。

相關焦點

  • 刊林·語林|開篇:「以茲鼓勵」與「以資鼓勵」
    獎狀可視為公文的一類,其文本的最後一句有時是「特頒此狀,以資鼓勵」,或「特發此獎,以資鼓勵」。然而,我們也常看到有人把「以資鼓勵」寫作「以茲鼓勵」。到底是「以資鼓勵」還是「以茲鼓勵」?     資,本義指錢財,引申指提供;「資鼓勵」即提供鼓勵。
  • 幣乎KEY是什麼幣 幣乎是做什麼官網App使用問題幫助介紹
    幣乎KEY是什麼?  KEY是幣乎的區塊鏈代幣,代表幣乎及其周邊生態的使用權。  KEY是通過以太坊區塊鏈以ERC20代幣標準實現。提現與充值都是通過乙太網絡進行。  KEY的總量為1000億,永不增發。
  • 乎-文言虛詞用法
    (歸有光《項脊軒志》)②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③欲安所歸乎?(司馬光《赤壁之戰》)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呢」。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在國乎?(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②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韓愈《師說》)③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
  • 吉兇之兆,萌乎心而動乎四體——《了凡四訓》第三十集
    吉兇之兆,萌乎心而動乎四體
  • 發乎情 止乎禮
    >林有有也不至於一路追到他身邊很多人譴責林有有其實最應該譴責的不是許幻山嗎明知自己有家室還因小女孩的崇拜而沉淪把自己所謂的「自由」當成避風港為自己「出軌」找藉口再反觀林有有喜歡就去表達不能說這個有錯如果有正確的方式加以引導不至於發展到後來發乎情
  • 知乎疑似抄襲分答 「值乎3.0」上線模式全面雷同
    但在6月6日,知乎旗下產品「值乎」推出3.0版本,產品模式、功能設置上與此前的「分答」幾乎完全一致。知乎自2010年上線,就被指抄襲世界上第一個SNS問答網站「Quora」。此次「值乎3.0」版本的上線,如此雷同的功能設置引發網友熱議,知乎是否又走上抄襲的「老路」呢?
  •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在忽悠後人嗎?
    2020年河北省中考語文作文題目中有一句孔子的語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作為《論語》的開篇之作,我們的語文教材的解釋是:學習並時常複習,不也很快樂嗎?老師也經常用這句話來鼓勵學生好好複習,因為時常複習是很快樂的事情。
  • 除了值乎,知乎還在秘密籌備這些......
    不過知乎當然不能全盤抄襲在行,這樣未免太露骨,所以知乎在創新方面又邁出了一大步,至少在兩個核心的部分跟在行存在巨大差異:約乎的老師,不叫「行家」,太 low,而叫「知識分享者」約乎的學生,不叫「學員」,太 low,而叫「知識索求者」約乎的首批種子知識分享者,已經進行過多輪內測。
  •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莊子·讓王》篇中記載:「曾子居衛,溫袍無表,顏色腫噲,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履而踵決。曳縱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聲。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說苑·立節》載:「曾子敝衣以耕,魯君使人往致邑焉。」
  • 司乎日式鮮吐司 | 當國慶遇上中秋,司乎帶著新品而來,陪你獨享月光之情!
    當國慶節遇上中秋節也要甜甜的過呀~在每一個與愛相關的日子裡都要給生活增加一點儀式感司乎日式鮮吐司帶著新品而來陪你一起獨享月光之情...#福利搶先看#司乎日式鮮吐司在「手作」這條路上,走得堅定而踏實,每日新鮮製作,絕不隔夜。
  • 韓國大熱「1000 次梳乎釐」
    韓國有料理 Youtuber 分享製作「1000 次梳乎釐」後,又捲起新一浪的梳乎釐熱潮。
  • 發乎情,止乎禮是悲哀還是教養
    讓所有一切的一切都「發乎情,止乎禮」! 「發乎情,止乎禮」是一種崇高的思想境界。出自《詩經》毛詩序的「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發乎情,止乎禮「,道出了一種神聖、一種責任、一種擔當。道理很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卻不是易事!
  •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此時,我想起了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所說的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人難道天生就有高低貴賤之分嗎?農民的兒子一輩子就只配當農民,永遠沒有出頭之日,改變不了自己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沒而息的命運嗎?其實不然,知識完全可以改變命運,一代偉人毛澤東的出身就是農民,他後來通過自己的刻苦學習和對人生遠大理想的不懈追求,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和第一代國家最高領導人。
  • 火遍香港上海的傲嬌梳乎釐,來蘇州了!
    #福利來啦#am.pm日式梳乎釐開業活動 活動一 4.30–5.4  全場梳乎釐買一送一參與門店小互動,送一款冰淇淋 活動二 5.5—6.5 >每日120份的限定梳乎釐店裡主打日式梳乎釐,一直被認為是甜品界最難做的甜品之一,原料簡單卻獨具巧思,前線來look一個嬌氣小胖子的誕生記。
  • 《悟學.第131篇》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1121 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譯文】孔子說:「言論篤實就讚許,但還應看他是真君子呢?還是偽裝莊重的人呢?」
  • 鼓勵,鼓勵,鼓勵是向未來下訂單
    作為一個app,它就是討了一個女孩子的歡心,在她的社交圈做了一次曝光,並且還和用戶達成了一個你很棒,明天還可以做的更好的鼓勵。 而手錶就不同了,手錶是個耿直boy,就是要記錄下我笨拙的步伐,粗獷的喘氣兒,和間歇性的停頓。然後把它誠心誠意的記錄懟到我臉上,踩踏一個胖子脆弱的自尊心。
  • 發乎於情,止乎於禮
    發乎於情,止乎於禮。他們兩個,向前走一步,是對愛情的踐踏,向後退一步才是對愛情的尊重。人,都是感性動物。很多感情是無法控制的,可是難道正是因為無法控制就可以為所欲為麼?人,終究還是要吧責任和道德甚至法律背負在身上的。做人很累啊,要背負這麼多東西,可是有本事你別做人。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人若真的什麼都不背負,就會輕飄飄的,風一吹就拜拜了。
  • 第一份《香港梳乎釐攻略》,有一家是雷,別去!
    、黴果梳乎釐、北海道牛奶梳乎釐 米其林推薦的流心梳乎釐 它是2018年米其林推薦街頭小吃店,開在中環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位,不過每天還是有很多人慕名而來。、榛子班戟拿破崙 每天限量60份的gram 在ins上有超過3w+篇搜索的大阪梳乎釐名店也來到了香港,招牌款primium pancake高傲每天分三個時段限量60份,還要138港幣/份!
  • 什麼是「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茂才,是一個漢語詞彙,和秀才同義,東漢時為了避諱光武帝劉秀的名字,將秀才改為茂才,後來有時也稱秀才為茂才。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下詔:「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異等」,這是此科之始。
  • 司乎日式鮮吐司 13.5元/份起購
    司乎日式鮮吐司 13.5元/份起購 司乎日式鮮吐司 13.5元/份起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