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口的四川北路又建成現代化建築:轉型要告別市井化小商業

2020-12-24 小喵奇談

2020年9月,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的寶華商業廣場已經基本建成,它的位置很特殊,位於一片很舊的紅房子中。

這其實也是四川北路轉型的一個方面,轉型要告別市井化小商業區的定位,並且要成為上海市中心比較成功的辦公區,在這種指引下,四川北路的商業沒落,也就看起來生態可惜了。

這座四川北路的現代化建築位於山陰路的南側、四川北路的北段,在地圖上面的位置如下所示。

下面的衛星圖可能令人震驚,這座現代化的建築是在一片紅房子裡面,也就是一片上海市比較老的舊裡,在這個空間裡面,能建成這種建築,也著實不容易。

下面照片也體現了四川北路上面新建成老建築,它的風格其實與上海市虹口區並不是很吻合,但是看起來也不算奇怪。

上海市虹口區的四川北路曾經是上海市的四大商業街,但是以市井化、小商業的模式為主,近年來四川北路的商業已經沒落,但是轉型辦公區,卻還算是比較成功。

隨著一座座現代化建築的落成,四川北路的定位其實也逐漸清晰了,作為上海市中心的商業街,其實市井化的小商業已經沒有競爭力,而發展其他的商業面臨的競爭也比較大,因此四川北路的轉型基本上就是向著辦公區的方向。

下面地圖也就是四川北路、山陰路這個十字路口,此處圍繞的地方,也就是一片老舊紅房子中的現代化建築。

下面是這座現代化建築的效果圖,整體看起來已經與老虹口區、老四川北路完全不一樣。

相關焦點

  • 梁美芬:四川北路項目會是下一個上海旅遊打卡點
    梁美芬:四川北路項目會是下一個上海旅遊打卡點 澎湃新聞記者 葉鶯 2019-01-04 11:27 來源:澎湃新聞
  • 虹口的「愛蓮」
    昨天我寫了陳愛蓮和上海南市國貨路往事,寫到剛剛去世的舞蹈家陳愛蓮女士曾在南市國貨路一心教養院讀書的一段經歷,有朋友提醒我:陳愛蓮家住虹口四川北路永安裡
  • 四新食苑四川北路重開迎客
    住在長春路的市民丁阿婆很開心四川北路上已經關了半年多的四新食苑(又稱四新湯糰店)重新開張了。記者今天在虹口區四川北路多倫路口附近的四新食苑看到,新開的店堂裡裝飾一新,前來吃湯糰的顧客絡繹不絕,再現當年的「盛況」。圖說:食客在品嘗湯糰。龍鋼 攝誕生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四新食苑,當年稱新芳齋糕團店,是家老字號企業。
  • 來一場有意義的上海之旅吧!這是虹口「四史」教育微旅行線路
    使命擔當之旅初心不改,使命在肩,在文化的海洋中探索「四史」上海魯迅紀念館(甜愛路200號)-魯迅墓(四川北路2288號魯迅公園內)-李白烈士故居(黃渡路107弄15號)-上海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會址紀念館(多倫路201弄2號)-多倫路文化名人街-上海魯迅故居(山陰路132弄9號)-茅盾舊居
  • 精耕上海二十年 寶華堅守未來
    到2035 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嚮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虹口區四川北路板塊,區域內匯集了魯迅公園、四川北路公園、虹口足球場,擁有生態、健康、自然的優越居住環境,此外四川北路板塊文化歷史底蘊濃厚,是上海的文化中心。
  • 虹口北蘇州路今開街煥新亮相
    北蘇州路,百年前曾紅極一時;外白渡橋,承載著上海人的百年記憶;蘇州河,岸邊佇立著眾多默默無聞見證上海歷史的老建築。一條北蘇州路牽出了多少人的上海夢。而今900米濱河岸線改造竣工、開街亮相,使得這條路重歸大眾視野。而整修一新的「世紀同框」觀景平臺,首次正式向市民開放,站在上面,能看到最具代表性的外白渡橋、上海大廈等百年開埠的老上海景觀與改革開放40餘年浦東陸家嘴的新上海景觀交相輝映,堪稱「一江一河」最佳觀景點。
  • 虹口區首個常態化國別館今在四川北路正式開業
    今天是第三屆進博會倒計時第十天,為進一步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位於四川北路 虹口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今年虹口在去年首創移動國別館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國別館固定化,最後將首個常態化國別館落地四川北路。
  • 一張蘇州河北岸虹口的老照片
    這並不是外灘,而是與外灘隔蘇州河相望的虹口,照片上有行人和東洋車通過的地方就是外白渡橋,照片中還能清晰地看到橋的木欄杆和橋下蘇州河的灘地,照片中最右側的建築物是德國駐上海領事館,它左側有尖頂的建築則是德國新福音教堂(German Protestant Church)。相近位置拍攝的歷史照片很多,我們只要換一張照片,就可以表現得更清楚了。
  • 電視劇《三十而已》鍾曉芹所居的崑山花園路有何歷史?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將三組在上海不同區域的人物生活進行交集對比,反映了當下上海城市生活的眾生相,是一部非常接地氣的劇作。其中,主人公之一鍾曉芹居住區域的外景又是在虹口四川北路一帶拍攝的,眼尖的觀眾已經發現,他們居住的樓房是崑山花園上的上海早期聯排式花園洋房。
  • 跨過外白渡橋,虹口蘇州河初現「最美河畔會客廳」
    今天,蘇州河虹口段用4個夢幻般的花園向市民打開了這個「最美河畔會客廳」的大門,全長約900米的虹口區北外灘北蘇州路濱河空間貫通提升工程完成改造,位於「一江一河」這條「城市項鍊」交匯處的蘇州河「最上海記憶」的地標性城市濱水空間,吸引人們「走過來」「坐下來」,舒適愜意地漫步河岸、坐享濱河風光和都市華美風貌。圖說:俯瞰北外灘。
  • 徐光啟桃園別墅與虹口濱江
    ▲1905年出版的《上海局界圖》局部,紅圈處為三圖「軍工廠」區域其次,「頭壩」位置的確定比尋找鄉保區圖要容易的多。虹口區北蘇州路北吳淞路與乍浦路之間,原有一條南北向小路名頭壩路,一直保留到1990年代初。從1884年《上海縣城鄉租界全圖》著錄此路名「老頭壩路」開始,幾乎每一版上海地圖都會繪製這條馬路。
  • 虹口區委書記大爆料,北外灘未來不可限量
    節目現場,包括凱虹家園業委會主任、上海青年社區達人、上海上大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師楊鏡仟,抖音「上海人物故事」拍攝者、上海師範大學研究生陳真在內的多位青年代表暢所欲言,與區委書記共話虹口。市委下定決心要打造開發北外灘、再造一個中央活動區的核心區,就是要打造好展示上海的窗口、展示中國現代化的城市模板,所以從2018年初李強書記視察北外灘以來,北外灘的開發建設就邁上了「快車道」,進入了日新月異發展加速期。
  • 圖解政府工作報告 ▏虹口2021年要做這幾方面工作
    2021-01-15 11:23:04 來源: 上海虹口 舉報
  • 一批市重大工程頻傳捷報:周家嘴路隧道年內竣工 北橫通道「多點開花"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8月16日報導:上海城投公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五周年之際傳來諸多好消息,一批市重大工程即將迎來開竣工節點:周家嘴路越江工程計劃今年年內竣工,將有望緩解北側翔殷路越江隧道的交通擁堵狀況。此外,北橫通道西段隧道預計將於今年9月結構貫通,橫跨蘇州河、中環線的北虹路立交主體結構將於今年10月建成。
  • 讀懂上海,從海派建築開始
    這是上海最早的現代化旅館 也是中國第一盞電燈點亮的地方 1906年 匯中飯店建成 大樓6層 高30米 是當時上海灘最高建築
  • 虹口北外灘到底有多美?這些熱門影視取景地告訴你答案~
    蘇州河沿岸正悄悄發生著變化:北蘇州路(外白渡橋—河南北路)濱河空間即將打造成「最美河畔會客廳」,相關貫通提升工程日前正抓緊施工中.說起北蘇州路這條路,建築個個名頭響亮,風景這邊獨好,引起了影視導演們的注意,於是大量電影電視劇在這條路上取景,留下了北外灘的最美瞬間,這就為你細數。
  • 曾是上海最繁華的三大商業街之一,與南京路齊名,如今百貨商鋪接連...
    曾經位列上海三大商業街的四川北路,熱鬧程度能與現在的徐家匯媲美。 從地圖上看,四川北路是虹口區一條南北走向的街道,南邊從北蘇州路開始,北邊到虹口足球場結束,全長3700米。
  • 上海公交「老字號」55路的回想曲
    「老字號」55路的回想麴錢平雷那兩天(2012.3.29)在上海,一條運營了近60年的公共汽車線路——55路將要被撤銷的消息,引起了「軒然大波」,市民們議論紛紛,認為它承載了歷史的變遷,城市的發展,人們的記憶,如今它要在大家的視野裡消失,實在是「依依不捨」。
  • 文創50條|不必羨慕百老匯,上海將出現八大演藝集聚區
    環人民廣場演藝活力區北起北京東(西)路,南至金陵東(中)路,東鄰福建中(南)路,西至黃陂北路、新昌路,約1.5平方公裡。截至2015年底,該區正常運營的劇場和展演空間近20個,平均每平方公裡擁有劇場數量達6.7個。
  • 上海 深閨洋房的清朝記憶,任時光緩緩流淌
    學校建成,而旁邊還剩下好多空地。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當局將這些空地建造崑山花園(今崑山公園)。花園門口那條頂端正對著花園的小路,因直抵花園而得名「崑山花園路」。整條路東起百官街,西至四川北路,全長僅百餘米,路寬 8 米,且呈月牙灣形,「路齡」與四川北路相當。